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4 阅读:6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航空器电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


背景技术:

2.目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把手由白色聚甲醛工程塑料制成,其外形呈圆柱形。通常,飞机上的操作手柄数量较多,各个手柄均设置不同外形和颜色,以对多个手柄之间进行区分,手柄上均喷涂有指示图案或文字。飞行员在驾驶过程中,手掌通常会出汗,飞行员长期用出汗的手操作手柄,会使汗液对手柄形成腐蚀,导致手柄上的图案或文字模糊,还可导致手柄的握持部发生形变,导致多个手柄之间难以区分,而操作手柄通常是一体浇筑成型,不便于对手柄的维护和更换。
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5049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旋翼机操纵杆调平装置,该方案利用丝杠作为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达到对操纵杆助力目的,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力度。但该方案依然不能解决手柄更换和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操纵箱手柄的维护和更换更加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采用如下方案:
5.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第二握持件和杆体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杆体上。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相对的面开设有用于卡设杆体的固定槽,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后,两个所述固定槽的边缘正相对。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自锁螺母;所述第一握持件的固定孔外半段设有容纳螺杆端部的卡槽,所述卡槽与螺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握持件的固定孔外半段上设有用于容纳自锁螺母的圆形让位槽。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杆的两端部不超出所述卡槽和让位槽。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相对的面均开设有锁槽,所述杆体上设有锁孔,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时,两个所述锁槽正对所述锁孔,所述锁槽内设置有锁栓,所述锁栓穿过所述锁孔。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握持部背离杆体的端面为圆角结构。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杆体和握持部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杆体的外表设有镀铬层,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至形成握持部,并设置在杆体的端部,能够便于对握持部的拆卸和安装,当飞行员长期使用该手柄且手柄有严重磨损时,可便于对握
持部进行更换。
14.2、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上开设的固定槽,在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后能够使杆体的一端部卡设在固定槽内部,从而使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之间紧密贴合,改善飞行员对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的握持感。
15.3、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上开设锁槽并在锁槽内设置锁栓,锁栓穿过杆体上的锁孔,能够对握持部进一步固定,防止握持部沿着螺杆自由转动,提升操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三维爆炸图;
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三维爆炸图;
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图;
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三维爆炸图;
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图。
22.附图标记:1、杆体;2、握持部;21、第一握持件;22、第二握持件;3、固定孔;4、螺栓;41、螺杆;42、自锁螺母;5、固定槽;6、卡槽;7、让位槽;8、锁槽;81、锁栓;82、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实施例1: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该手柄包括杆体1和握持部2,杆体1的一端部设置在飞机电气系统的操纵箱上,握持部2设置在杆体1的另一端部。握持部2包括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第一握持件21、第二握持件22和杆体1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3,固定孔3内穿设有螺栓4,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并通过螺栓4固定在杆体1上。
27.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相对的面开设有用于卡设杆体1的固定槽5,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后,两个固定槽5的边缘正相对,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后两个固定槽5合成一个用于卡设杆体1的槽腔,且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上固定槽5的总尺寸与杆体1伸入至固定槽5内的尺寸基本相同。
28.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至杆体1的端部,并使杆体1的端部伸入至固定槽5内,此时第一握持件21、第二握持件22和杆体1上的固定孔3轴线重合,即可将螺栓4对握持部2固定在杆体1上。拆卸时只需拆卸螺栓4,即可使第一握持件21和第
二握持件22分离,以进行更换。
29.进一步地,握持部2背离杆体1的端面为圆角结构,用于提升飞行员操作手柄时的握持感;杆体1和握持部2均为不锈钢材质,杆体1的外表设有镀铬层,握持部2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金属铬在空气中极易钝化,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从而显示出贵金属的性质,同时镀铬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提升杆体1的使用寿命。
30.实施例2
31.本技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请参照图3和图4,螺栓4包括螺杆41和螺纹连接在螺杆41上的自锁螺母42;第一握持件21的固定孔3外半段设有容纳螺杆41端部的卡槽6,卡槽6与螺杆41的形状相同,第二握持件22的固定孔3外半段部上设有用于容纳自锁螺母42的圆形让位槽7,且螺杆41的两端部不超出卡槽6和让位槽7。
32.卡槽6的形状与螺杆41头部的形状相同,如螺杆41头部的形状为六边形,则卡槽6的形状也为六边形,且卡槽6的尺寸略大于螺杆41的头部。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至杆体1上,在固定孔3内穿设螺杆41后,螺杆41头部嵌入至卡槽6内且不可转动,螺杆41的另一端部穿过固定孔3并在让位槽7内露出,自锁螺母42螺纹连接在螺杆41上并嵌入至让位槽7内,以对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形成固定。通过拆装螺栓4能够便于对握持部2的拆卸和安装,当飞行员长期使用该手柄且手柄有严重磨损时,可便于对握持部2进行更换。
33.实施例3
34.本技术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相对的面均开设有锁槽8,杆体1上设有锁孔82,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时,两个锁槽8正对锁孔82,锁槽8内设置有锁栓81,锁栓81穿过锁孔82。这样,螺栓4可防止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分离,锁栓81穿设在锁槽8和锁孔82内,能够防止握持部2沿着螺杆41自由转动,对握持部2进一步形成固定,提升操作的稳定性。
35.目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开始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技术特征:
1.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上的握持部(2),所述握持部(2)包括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所述第一握持件(21)、第二握持件(22)和杆体(1)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穿设有螺栓(4),所述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并通过螺栓(4)固定在杆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相对的面开设有用于卡设杆体(1)的固定槽(5),所述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后,两个所述固定槽(5)的边缘正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包括螺杆(41)和螺纹连接在螺杆(41)上的自锁螺母(42);所述第一握持件(21)的固定孔(3)外半段设有容纳螺杆(41)端部的卡槽(6),所述卡槽(6)与螺杆(4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握持件(22)的固定孔(3)外半段上设有用于容纳自锁螺母(42)的圆形让位槽(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1)的两端部不超出所述卡槽(6)和让位槽(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相对的面均开设有锁槽(8),所述杆体(1)上设有锁孔(82),所述第一握持件(21)和第二握持件(22)贴合时,两个所述锁槽(8)正对所述锁孔(82),所述锁槽(8)内设置有锁栓(81),所述锁栓(81)穿过所述锁孔(8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背离杆体(1)的端面为圆角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和握持部(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杆体(1)的外表设有镀铬层,所述握持部(2)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用飞机电气系统操纵箱手柄,涉及航空器电气系统领域;该手柄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第二握持件和杆体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杆体上。本申请通过螺栓将握持部固定在杆体上,可使操纵箱手柄的维护和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赓 王嘉为 孙璐 周佳璇 肖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3/4/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