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16 评论:0

基于改性
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内饰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汽车地毯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得驾驶员和乘客踏脚舒适。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热量和噪声,汽车地毯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隔绝热量和噪声。
3.申请公布号为cn11118620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地毯,该地毯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聚氨酯软质隔音层,热熔胶层和表面保护层,其中,热熔胶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三元乙丙橡胶(edpm);表面保护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烯烃(tpo)。该发明通过设置隔音层,增加了该地毯的隔音效果;同时,该发明通过设置表面保护层,增加了该地毯的耐洗度和耐磨性。
4.上述相关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该地毯中的epdm和eva等涂层受热后,会放出甲醛等可燃挥发性气体,不仅会危害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增加车内火灾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汽车地毯受热释放有害气体,危害车内人员健康且增加火灾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包括底层和面料层,还包括粘结于底层与面料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5份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5~10份活性炭粉、30~50份环氧树脂、0.5~2份粘接剂和0.5~2份分散剂。
7.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结构较为稳定,成型后受热不易软化流动,起到结构支撑和隔音的作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车内地毯使用的原料,本技术配方中的环氧树脂更加绿色环保。
8.虽然环氧树脂隔音效果良好,且绿色环保,但是环氧树脂本身燃点较低,车内起火时难以起到阻燃作用,故本技术的配方中加入了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用以增加车内地毯的阻燃性。
9.β-环糊精是一种含有多羟基结构的高分子物质,当其受热燃烧时,分子间的羟基会脱水形成醚键,从形成致密的炭层,沉积在环氧树脂内部,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然而,β-环糊精仅靠自身炭化形成的炭层不稳定,易被破坏,故本技术选用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
10.本技术通过对β-环糊精进行金属离子改性,使得β-环糊精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
稳定的复合物主链,当改性后的β-环糊精受热形成炭层时,复合物主链较改性前更加稳定,使得形成的炭层结构更加稳定,阻燃效果更加显著。
11.随着汽车地毯使用时间的增加,地毯上难免存在一些异味,β-环糊精的空腔结构能够吸附部分臭气分子,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本配方中β-环糊精的重量份在8~15份,含量较少,难以高效地达到除臭目的。
12.为了改良上述问题,本技术在配方中加入活性炭粉。活性炭粉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异味气体分子,达到除臭的目的。此外,随着汽车地毯使用时间的增加,地毯上也会有细菌滋生,活性炭粉的多孔结构也可以吸附细菌,达到抑菌、杀菌的效果。
13.本技术通过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环氧树脂和活性炭粉相互配合,使得本技术的车内地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的同时,也拥有优良的除臭性,较为显著地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14.优选的,所述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选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酸酯偶联剂能够提供钛离子,钛离子能够与β-环糊精螯合,使得β-环糊精受热形成炭层时更加稳定,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阻燃性。
16.此外,当β-环糊精受热脱水时,钛酸酯偶联剂的长链烷基能够与炭层缠绕,依靠分子间范德华力结合,提高了中间层的力学性能。同时,钛酸酯偶联剂能够与β-环糊精上的羟基作用,在炭层表面形成单分子膜,更进一步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阻燃功效。
17.优选的,所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质量比为1:(1~5)依次称取钛酸酯偶联剂和β-环糊精,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得到分散系一;s2.将所述分散系一在55~65℃恒温下搅拌1~1.5h,得到分散系二;s3.将所述分散系二抽滤,干燥2.5~3.5h,得到所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钛酸酯偶联剂与β-环糊精满足上述质量比时,钛离子能够较大程度的与β-环糊精配位螯合,增加了中间层的交联度,进而增加车内地毯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
19.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粉选用备长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常规活性炭粉相比,备长炭的密度更高,吸附力更强,具有更为显著的抑菌除臭功效。
21.优选的,所述粘接剂选用异氰酸酯类粘接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氰酸酯类粘接剂具有优异的粘结功效,能够保障中间层牢固地与底层和面料层粘结,从而增加了车内地毯的耐洗度和使用寿命。
23.此外,异氰酸酯类胶粘剂中富含异氰酸酯,与β-环糊精中的羟基、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均能反应生成氨酯基,从而与β-环糊精、环氧树脂交联,进一步增加了β-环糊精炭化后的稳定性,提升了车内地毯的阻燃性。
24.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用聚乙二醇或木质素磺酸钠。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二醇和木质素磺酸钠都具有分散性,可以高效地将改性β-环糊精、活性炭粉和环氧树脂分散到水相中。与聚乙二醇相比,木质素磺酸钠拥有更多活性基团,能够在水相中更有效地和环糊精形成氢键,分散性更优。
26.优选的,所述面料层选用竹纤维。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纺织物类的面料层相比,竹纤维表面有密集的细小凹槽,对臭气分子和细菌都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增加了地毯的除臭功效和抑菌功效。
2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活化:将活性炭粉与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加入3-巯基-1-丙磺酸钠,加热搅拌后离心;得到活化活性炭粉;用无水乙醇清洗活化活性炭粉,干燥,得到双键修饰活性炭粉;s2.接枝:按重量份将所述双键修饰活性炭粉与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溶于水和乙腈的混合液,超声分散,加入二甲基乙二醇丙烯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和偶氮二异丁腈,沉淀共蒸馏;自然冷却,离心分离,洗涤干燥;s3.混合:将s2步骤的产物与环氧树脂、水混合,充分搅拌;加入分散剂,维持搅拌;加入粘接剂,得到混合胶;s4.制备中间层:将混合胶均匀涂抹至底层和面料层之间形成中间层,得到复合层;s5.冲切加工:依次对复合层进行预热、加热复合、冷却、冲压、切割,得到所述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活性炭粉的表面引入碳碳双键,再将含有碳碳双键的活性炭粉接枝到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表面,与直接将活性炭粉分散至体系内相比,该方法的活性炭粉与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键合,结构更加稳定,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除臭功效。
30.此外,本技术将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活性炭粉、环氧树脂和优先混合,再加入分散剂和粘接剂,使得各物质分散均匀,也避免了粘接剂过早地与环氧树脂和改性β-环糊精接触交联,从而增加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加热复合前进行预热,使得体系受热均匀,增加了该车内地毯的力学性能。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环氧树脂、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与活性炭粉相互配合,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阻燃性和除臭性,显著地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中采用的原料固化后皆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有利于生产和使用。
32.2、本技术中的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优选采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β-环糊精受热燃烧时,钛酸酯的长链烷基能够与炭层缠绕,使得炭层更加稳定,隔绝空气效果更优,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阻燃性。
33.3、本技术的粘接剂优选采用异氰酸酯类粘接剂。异氰酸酯类粘接剂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粘接作用,还能与β-环糊精、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反应生成氨酯基,进而与二者交联,既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阻燃性,又增加了车内地毯的力学性能。
34.4、本技术的方法通过将活性炭粉与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接枝,结构更加稳定,增加了车内地毯的除臭功能;此外,本技术采用分步混合,减小了粘接剂与环氧树脂、β-环糊精交联的可能,增加了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的方法通过增设预热步骤,使得车内地毯成型时受热均匀,增加了该地毯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β-环糊精购自河北创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环氧树脂购自湖北方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纯度为工业级分析纯;钛酸酯偶联剂购自中山市迪欣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ttopp-38s,纯度为分析纯;椰壳炭购自上海海诺炭业有限公司,粒径为200~400目;备长炭购自上海海诺炭业有限公司,粒径为200~400目;丙烯酸酯购自济南远祥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异氰酸酯购自上海诺泰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木质素磺酸钠购自上海海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聚乙二醇购自上海海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均分子量为2000~4000;乙腈购自连云港轩源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二甲基乙二醇丙烯酸酯购自常州谷旭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乙酰乙酸甲酯购自上海海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偶氮二异丁腈购自济南汇丰达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3-巯基-1-丙磺酸钠购自上海海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分析纯。
37.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设备同样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均匀轧车型号为nm-450;离心机型号为tg16g;超声清洗器型号为kq2200b;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型号为dh-101-2bs。
原料的制备例
38.制备例1:钙离子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依照授权公告号为cn112844485b的中国发明专利实施例2中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39.制备例2: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s1.称取50g钛酸酯偶联剂、50gβ-环糊精,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得到混合物1;s2.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1在55℃恒温下,以100r/min的速率搅拌1h,得到混合物2;s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2抽滤,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恒温180℃干燥2.5h,得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
40.制备例3: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s1.称取50g钛酸酯偶联剂、150gβ-环糊精,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得到混合物1;s2.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1在60℃恒温下,以100r/min的速率搅拌1.25h,得到混合物2;s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2抽滤,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恒温180℃干燥3h,得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
41.制备例4: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s1.称取50g钛酸酯偶联剂、250gβ-环糊精,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得到混合物1;s2.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1在65℃恒温下,以100r/min的速率搅拌1.5h,得到混合物2;s3.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2抽滤,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恒温180℃干燥3.5h,得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
实施例
42.实施例1~5如表1所示,实施例1~5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配比不同。
43.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说明。其中,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由制备例1制得,活性炭粉选用椰壳炭,粘接剂选用丙烯酸酯,分散剂选用聚乙二醇,底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面料层的材料为无纺布。
44.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50g活性炭粉,溶于5l无水乙醇中,维持温度为25℃,以100r/min搅拌10min,随后置于超声清洗器中超声分散20min;s2.恒温25℃下加入50ml3-巯基-1-丙磺酸钠,以500r/min搅拌12h,随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以无水乙醇清洗离心后的产物,真空干燥6h;s3.将干燥后的产物和80g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溶于5l水和乙腈以体积比1:2混合的混合溶液,120r/min搅拌1h并超声至完全溶解;加入25ml二甲基乙二醇丙烯酸酯、30ml乙酰乙酸乙酯和30g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沉淀共沸蒸馏;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自然冷却至室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产品,最后真空干燥6h;s4.将上述s3干燥后的产物与300g环氧树脂混合,加入3l水,80r/min搅拌30min后,称取5g分散剂并加入;维持搅拌,称取5g粘接剂并加入,得到混合胶;s5.将混合胶均匀涂抹至底层和面料层之间形成中间层,得到复合层;s6.对复合层进行80℃预热10min;预热完毕后,140℃下加热复合20min;自然冷却,当复合层温度低于60℃时,利用均匀轧车控制压强为16kgf/cm2对复合层冲压、切割,得到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
45.表1样本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g80100115130150活性炭粉/g50607590100环氧树脂/g300350400450500粘接剂/g59131620分散剂/g58121720
实施例6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选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由制备例2制得。
实施例7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由制备例3制得。
实施例8
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由制备例4制得。
实施例9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活性炭粉选用备长炭。
实施例10
5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粘接剂选用异氰酸酯。
实施例11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钠。
实施例12
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面料层选用竹纤维。
对比实施例
53.对比实施例1~3如表2所示,对比实施例1~3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配比不同。
54.以下以对比实施例1为例说明。其中,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由制备例1制得,活性炭粉选用椰壳炭,粘接剂选用丙烯酸酯,分散剂选用聚乙二醇,底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面料层的材料为无纺布。
55.对比实施例1提供的车内地毯的制备方法为:s1.称取50g活性炭粉、80g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溶于5l无水乙醇,120r/min搅拌1h并超声2h;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产品,最后真空干燥6h;s4.将上述s3干燥后的产物与300g环氧树脂混合,加入3l水,80r/min搅拌30min后,称取g分散剂并加入;维持搅拌,称取5g粘接剂并加入,得到混合胶;s5.将混合胶均匀涂抹至底层和面料层之间形成中间层,得到复合层;s6.对复合层进行80℃预热10min;预热完毕后,140℃下加热复合20min;自然冷却,当复合层温度低于60℃时,利用均匀轧车控制压强为16kgf/cm2对复合层冲压、切割,得到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
56.表2样本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g80115150活性炭粉/g5075100环氧树脂/g300400500粘接剂/g51320分散剂/g51220
对比例
57.对比例1一种汽车用地毯,根据申请公布号cn11118620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58.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配方中缺少环氧树脂。
59.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配方中缺少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
60.对比例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配方中的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替换为β-环糊精。
61.对比例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配方中缺少活性炭粉。
62.对比例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方法的s3步骤中缺少预热。
检测方法
63.燃烧性能实验:参照gb/t 14768-2015《地毯燃烧性能45
°
试验方法及评定》进行;抗菌性实验:参照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除臭性实验:参照gb/t 33610.2-2017《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gb/t 33610.3-2019《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气相色谱法》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断裂强力参照gb/t 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生长率的测定(条样法)》进行;撕破强力参照gb/t 3923.1-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进行。
64.检测结果如表3、表4所示。
性能检测试验
65.表3
66.表4
结合实施例1~5、对比例1并结合表3、表4,本技术提供的车内地毯具有相较于相关技术而言,具有优异的除臭功效、抑菌功效和阻燃功效。这是因为本技术组分中的环氧树
脂、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与活性炭粉协同配合:地毯燃烧时,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受热脱水形成炭层,沉积于环氧树脂内,隔绝了空气;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的空腔结构与活性炭粉的疏松多孔结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吸附有害气体和细菌;环氧树脂热固后结构稳定,保障了该地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结合表3、表4和实施例1~5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阻燃、抑菌、除臭和力学性能更优,说明实施例3中的组分配比更优。
67.结合对比例2和表3、表4可以看出,环氧树脂热固后结构稳定,力学性能较强,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对比例2的组分中缺少环氧树脂,地毯无法成型,故各项指标无法检测。
68.结合对比例3、实施例1和表3、表4,对比例3提供的地毯抑菌效果、除臭效果和阻燃效果明显较差,这是因为对比例3的组分中缺少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地毯燃烧时无法形成炭层阻燃,也无法利用β-环糊精空腔结构吸附细菌和臭气。
69.结合对比例4、实施例1和表3表4,对比例4提供的地毯阻燃性显著降低,这是因为对比例4的组分中,将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替换为β-环糊精,当β-环糊精没有经过金属离子改性时,仅靠自身受热脱水形成的炭层不稳定,故对比例4的地毯的阻燃性较差;实施例1中,β-环糊精经过金属离子改性,金属离子与β-环糊精螯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主链,当这种改性后的β-环糊精受热时,会脱水形成稳定的炭层沉积在环氧树脂内部,阻燃功效更为优异。
70.结合对比例5、实施例1和表3、表4,对比例5提供的地毯除臭性能和抑菌性能较差,这是因为对比例5的组分中缺少活性炭粉。活性炭粉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够吸附车内的抑菌和臭气,具有良好的抑菌除臭功效。
71.结合对比例6、实施例1和表3、表4,对比例6提供的地毯力学性能较差,这是因为在对比例6制备时缺少预热,组分结合不紧密,结构较不稳定。
72.结合对比实施例1~3、实施例1~5以及表3、表4,对比实施例1~3的各项性能指标较差,这是因为在对比实施例1~3的制备步骤中,仅用超声分散法将活性炭粉分散至体系中,这种超声分散与实施例1~5的活化接枝相比,活性炭粉和改性改性β-环糊精稳定性较差,使得对比例1~3提供的地毯各项性能都不如实施例1~5。
73.结合实施例3、实施例6~8以及表3、表4,实施例6~8提供的地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更加优异,这是因为实施例6~8采用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当地毯燃烧时,钛酸酯偶联剂的长链烷基可以与β-环糊精脱水形成的炭层缠绕,并依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相结合,从而增加了车内地毯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此外,钛酸酯偶联剂能够在β-环糊精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地毯燃烧时,单分子膜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绝空气的作用,与炭层协同阻燃,增加了地毯的阻燃性。
74.结合实施例9、实施例7以及表3、表4,实施例9提供的地毯除臭性和抑菌性更加优异。这是因为实施例9的活性炭粉选用了备长炭,备长炭相较于椰壳炭而言,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强的吸附力,故而实施例9的车内地毯具有更加优异的除臭功效和抑菌功效。
75.结合实施例10、实施例9以及表3、表4,实施例10提供的车内地毯的阻燃性、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较为优异,这是因为实施例10组分中的粘接剂选用了异氰酸酯,异氰酸酯能够与羟基反应生成氨酯基,而组分中的环氧树脂和β-环糊精中均含有大量羟基,所以异氰酸酯能够促进各组分交联,从而增加了地毯的力学性能;异氰酸酯与β-环糊精交联后,增加了β-环糊精受热炭化后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地毯的阻燃性。
76.结合实施例11、实施例10以及表3、表4,实施例11提供的车内地毯的阻燃性能较为优异,这是因为实施例11组分中的分散剂选用了木质素磺酸钠。聚乙二醇和木质素磺酸钠的分散功效都较为优异,而木质素磺酸钠中含有丰富的醚键、硫氧双键和羟基等活性集团,能够高效地与组分中的环氧树脂、β-环糊精形成氢键,更加有利于组分分散充分,也增加了组分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增加了地毯的力学性能,但是聚乙二醇分子中只有醚键和少量游离的羟基,难以达到上述效果。
77.结合实施例12、实施例11以及表3、表4,实施例12提供的车内地毯的除臭性能和抑菌性能较为优异,这是因为实施例12的面料层选用了竹纤维,与无纺布相比,竹纤维的表面分布了细小且密集的凹槽,这些凹槽对细菌和臭气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增加了该地毯的除臭性和抑菌性。
7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包括底层和面料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于底层与面料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5份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5~10份活性炭粉、30~50份环氧树脂、0.5~2份粘接剂和0.5~2份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选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质量比为1:(1~5)依次称取钛酸酯偶联剂和β-环糊精,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得到分散系一;s2.将所述分散系一在55~65℃恒温下搅拌1~1.5h,得到分散系二;s3.将所述分散系二抽滤,干燥2.5~3.5h,得到所述钛酸酯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选用备长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选用异氰酸酯类粘接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用聚乙二醇或木质素磺酸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选用竹纤维。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活化:将活性炭粉与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加入3-巯基-1-丙磺酸钠,加热搅拌后离心;得到活化活性炭粉;用无水乙醇清洗活化活性炭粉,干燥,得到双键修饰活性炭粉;s2.接枝:按重量份将所述双键修饰活性炭粉与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溶于水和乙腈的混合液,超声分散,加入二甲基乙二醇丙烯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和偶氮二异丁腈,沉淀共蒸馏;自然冷却,离心分离,洗涤干燥;s3.混合:将s2步骤的产物与环氧树脂、水混合,充分搅拌;加入分散剂,维持搅拌;加入粘接剂,得到混合胶;s4.制备中间层:将混合胶均匀涂抹至底层和面料层之间形成中间层,得到复合层;s5.冲切加工:依次对复合层进行预热、加热复合、冷却、冲压、切割,得到所述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改性β-环糊精的阻燃除臭型汽车地毯,包括底层和面料层,还包括中间层,中间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5份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5~10份活性炭粉、30~50份环氧树脂、0.5~2份粘接剂和0.5~2份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活化、接枝、混合、制备中间层和冲切加工。本申请的车内地毯通过金属离子改性β-环糊精、环氧树脂和活性炭粉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除臭性;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力学性能强、除臭性能优异等优点。性能优异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邢台华威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