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1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断陷盆地是由于大洋板块碰撞,俯冲所引起的弧后拉张,滨洋大陆区张裂,沉陷而形成的拉张性盆地。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成为油气开发的有利勘探目标。斜坡带浊积砂体是一种近源快速堆积的沉积类型,由于陆相断陷盆地具有构造活动强烈、地貌特征复杂的特点,陡坡带多发育一些次级生长断层,在次级生长断层下降盘常发育与上升盘砂砾岩体沉积相关的深水浊积砂体。
3.目前,在对深水浊积砂体进行资源量评价时,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其上覆地层为深湖相泥岩,具有大量灰质,当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描绘深水浊积砂体时,灰质泥岩集中段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连续强反射,与浊积砂体的地震特点类似,在确定砂体展布范围时,地震反射特征表征上难以描绘浊积砂体边界,在开展实际勘探工作时确定浊积砂体的范围和厚度上产生较大误差。其次,深水浊积砂体所处的断陷盆地,构造条件复杂,断层极为发育,浊积砂体与油源断层是否接触以及浊积砂体与临近油源断层的具体都对浊积砂体的资源量评价产生较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往往都是对其进行定性的描述,并有具体性的定量分析。最后,地层孔隙压力对浊积砂体内的孔隙度、渗透率起到重要的控制因素,当地层孔隙压力较大时,浊积砂体内的孔隙骨架往往能够承受更大的上覆压力,孔隙体积更大,能够富集更多的油气。
4.目前还没有针对断陷盆地深水斜坡带浊积砂体资源量的有效综合评价方法,一方面是由于在早期的浊积岩油藏勘探重点为土豆状滑塌成因的浊积砂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砂体在沉积之后受多起构造运动及物源搬运等作用的影响,其砂体规模、与油源断层的基础关系和地层孔隙压力的影响等控制因素较为复杂,并未进行量化表征。
5.在申请号:cn200710061369.3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三维地震最佳时窗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评价技术。技术领域:三维地震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问题:传统方法河道预测分辨率不足。技术方案:沿层每1-2ms间隔三维可视化扫描,以有目标河道显示的范围确定最佳时窗,切出相应子体,对均方根振幅、波阻抗等时窗属性透视扫描,自动追踪,提取顶底面,计算时间等厚图,换算为砂体等厚图,时深转换出顶面构造图,曲线重构储层物性评价,从而实现河道砂体平面形态、纵向厚度、储层物性的预测和评价。该方法以最佳时窗有效压制干扰,适用于各种数据体,能够在砂泥岩频繁互层条件下有效预测评价厚度远小于1/4波长的薄河道单砂体,包括不对应于波峰或波谷的河道单砂体,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效果良好。
6.在申请号:cn201710548210.8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细分层系的薄储层描述及增储规模确定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首先在断层-岩性、岩性圈闭发育区,细分层系开展地质薄储层刻画及地震储层预测,两者相结合,优选与薄储层沉积特
征相吻合的地震属性体切片来刻画单砂体边界;再逐层梳理优质薄储层的分布区域及岩性封堵带的位置,实现薄储层展布特征的精细描述;然后对已落实的薄储层分层系开展有效性分析,确定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筛选去除干差层,圈定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区域;最终在有效储层分布区开展圈闭的含油性分析,得出单层的增储规模,再按层系叠加的模式确定目标潜力区的增储规模,实现区块资源潜力整体评价。
7.在申请号:cn201811558447.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评价新方法及装置,该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评价新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资料的选择与数据的预处理;步骤2,采用预处理好的资料,针对非取心段进行孔隙度与渗透率的预测;步骤3,利用预测孔隙度与渗透率进行隔夹层的识别;步骤4,合成用于储层评价的综合参数。该基于测井数据的储层评价新方法及装置一方面可以量化对储层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采用单一参数导致的储层评价不准确;利用测井数据,制定一种有效的储层评价参数,充分利用岩心实验数据,增强可信度。
8.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简便,同时较为全面考虑了在断陷湖盆的复杂构造背景下深水浊积砂体受物源供给量、断层活动性、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
10.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11.步骤1,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
12.步骤2,求取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
13.步骤3,计算砂体的含油气概率l;
14.步骤4,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
15.步骤5,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
16.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17.在步骤1,利用工区的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对工区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层位标定、断层解释、层位解释、速度分析、构造成图这些相关工作,从而明确该区的构造演化模式。
18.在步骤2,对工区进行地震反演从而描述砂体展布,根据反演结果,地震响应强弱,赋值砂体发育程度概率系数,使用预测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
19.在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与测井资料,通过层位标定与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浊积砂体进行解释,得到斜坡带浊积砂体的砂体展布面积s。
20.在步骤2,利用研究区浊积砂体内的测井资料,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实钻资料,得到各个井目的层的厚度记为h
i,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浊积砂体的碾平厚度h。
21.在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实钻井资料及速度资料,统计斜坡带浊积砂体内所有已知井位的目的层厚为hi,i为浊积砂体内的井位数量,利用碾平厚度方法,计算浊积砂
体的碾平厚度h,
[0022][0023]
在步骤3,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得到浊积砂体所在区域的构造图与沿层相干图,引入浊积砂体的含油概率系数为l,对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进行分析,分为两种情况:油源断层切割砂体与油源断层不切割砂体。
[0024]
在步骤3,油源断层切割砂体,概率系数取l=1;不切割砂体,选取油源断层与浊积砂体厚度中心的垂直距离d的倒数作为概率系数l=1/d。
[0025]
在步骤4,利用实钻数据以及井震资料,地震速度谱,建立速度场,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
[0026]
在步骤4,对于已经获得实钻压力系数的砂体,以实钻压力系数为该砂体的压力概率系数p;对于没有获得实钻的砂体,利用地震速度,结合测井声波速度,通过建立合适的压力预测模型,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井震结合压力场,预测砂体的压力概率系数p。
[0027]
在步骤5,根据已钻井分析浊积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利用高密度地震资料进行浊积岩描述,结合与断层距离,地层异常压力分布,浊积岩资源量大小,综合评价浊积岩,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
[0028]
本发明中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在理清深水浊积砂体规模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斜坡带沉积砂体碾平厚度、砂体平面规模这两个参数对斜坡带浊积砂体规模大小进行量化表征,在最大程度简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影响斜坡带浊积砂体规模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本发明对于断陷盆地深水斜坡带浊积砂体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深水浊积砂体勘探中砂体描述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支撑。
[0029]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0030]
本发明适用于断陷盆地二台阶断层下降盘深水浊积砂体资源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三个优势:(1)在确定斜坡带浊积砂体的厚度时,区别与通常采取的平均厚度,选用已实钻井的碾平厚度对浊积砂体厚度进行表征,能够更准确的反应浊积砂体的真实厚度。(2)在确定浊积砂体的展布规模的过程中,在地震资料进行层位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地震剖面上泥质灰岩的强反射干扰进行进一步处理,能够更准确的表征浊积砂体的展布范围。(3)以往的浊积砂体资源量评价罕有引入地层孔隙压力的控制因素,本方法通过实钻井声波数据等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层速度建立速度场,不仅能够考虑到浊积砂体的非均质性,也能区别于传统的仅用声波或是仅用地震层速度的单一预测方法,更够更加精确的对浊积砂体的孔隙压力进行表征。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例中确定地层孔隙压力p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4]
本发明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结合反演与储层精细构造解释结果,赋值砂体发育程度概率系数,使用预测砂体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通过对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进行分析。将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接触情况分为两类:当油源断层切割砂体,概率系数取1;当油源断层不切割砂体,使用距离的倒数作为概率系数l。对斜坡带浊积岩进行异常压力分析,利用实钻数据以及井震资料,地震速度谱,建立速度场,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综上,对砂体资源量进行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
[0035]
本发明适用于断陷盆地深水斜坡带浊积砂体资源量的综合评价方法,既解决了灰质泥岩对确定砂体规模的影响,又将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接触关系进行定量表,且考虑了地层孔隙压力对资源量评价的控制因素,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36]
以下为应用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1中,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
[0039]
步骤1,利用工区的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对工区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层位标定、断层解释、层位解释、速度分析、构造成图等相关工作,从而明确该区的构造演化模式;
[0040]
步骤2,利用地球物理应用软件对工区进行地震反演从而描述砂体展布,根据反演结果,地震响应强弱,赋值砂体发育程度概率系数,使用预测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
[0041]
综合分析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速度资料、井资料,推测浊积砂体厚度主要参考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的砂体标定。
[0042]
步骤3,对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进行分析,油源断层切割砂体,概率系数取l=1,不切割砂体,使用距离d的倒数作为概率系数l=1/d;
[0043]
步骤4,利用实钻数据以及井震资料,地震速度谱,建立速度场,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对研究区勘探程度较高区域,通过钻井实测资料,绘制目的层构造等值线图,读取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
[0044]
步骤5,根据已钻井分析浊积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利用高密度地震资料进行浊积岩描述,结合与断层距离,地层异常压力分布,浊积岩资源量大小,综合评价浊积岩,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综合评价参数主要指砂体的资源量,为砂体体积、含油气概率系数以及异常压力系数的乘积。
[0045]
实施例2
[0046]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2中,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0047]
步骤101,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实钻井资料及速度资料,统计斜坡带浊积砂体内所
有已知井位的目的层厚为hi(i:浊积砂体内的井位数量),利用碾平厚度方法,计算浊积砂体的碾平厚度
[0048][0049]
步骤102,基于钻测录井资料,根据研究区勘探程度较高区域的深水浊积砂体厚度l,以砂砾岩5m厚度为深水浊积砂体临界值,绘制此区域砂体厚度等值线图,从而确定勘探程度较高区域深水浊积砂体展布面积s;
[0050]
步骤103,对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进行分析,分为两种情况:油源断层切割砂体与油源断层不切割砂体。当油源断层切割砂体时,定义概率含油系数l=1,当油源断层不切割砂体时,选取油源断层与浊积砂体厚度中心的垂直距离d的倒数作为概率系数l=1/d。
[0051]
步骤104,利用实钻数据以及井震资料,结合地震速度谱,建立井震结合速度场,对砂体进行地层孔隙压力预测,使用地层孔隙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
[0052]
步骤105,根据已钻井分析浊积砂体规模大小,结合与断层距离,地层异常压力分布,浊积岩资源量大小,综合评价浊积岩,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
[0053]
实施例3
[0054]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3中,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55]
在步骤1,利用三维地震与测井资料,通过层位标定与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浊积砂体进行解释,得到斜坡带浊积砂体的s。流程进入到步骤2;
[0056]
在步骤2,利用研究区浊积砂体内的测井资料,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实钻资料,得到各个井目的层的厚度记为h
i,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浊积砂体的碾平厚度h。流程进入到步骤3;
[0057]
在步骤3,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得到浊积砂体所在区域的构造图与沿层相干图。引入浊积砂体的含油概率系数为l,当浊积砂体与油源断层的接触时,l=1。当油源断层与砂体不接触时,l等于油源断层与浊积l砂体距离d的倒数,即l=1/d。流程进入到步骤4。
[0058]
在步骤4,利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实钻地层资料。建立浊积砂体内的孔隙流体压力场。具体方法为,对于已经获得实钻压力系数的砂体,以实钻压力系数为该砂体的压力概率参数p;对于没有获得实钻的砂体,利用地震速度,结合测井声波速度,通过建立合适的压力预测模型,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井震结合压力场,预测该砂体的压力系数。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例中,利用实钻资料,先确立地层孔隙压力模型,再结合地震层速度参数,确定地层孔隙压力p的示意图。流程进入到步骤5;
[0059]
在步骤5,最终利用计算公式l=h*s*l*p,对于研究区斜坡带浊积砂体进行资源量计算,根据资源量的大小进行评价优选。流程结束。
[0060]
本发明中的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资源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深水浊积砂体资源量的主控因素,选择了平面砂体展布面积、砂体碾平厚度、含油气概率系数、地层压力系数这四个参数对斜坡带浊积砂体的资源量评价进行量化表征,在最大程度简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斜坡带浊积砂体资源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进行了量化表征,方法合理。在
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中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价值。
[006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2]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1.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步骤2,求取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步骤3,计算砂体的含油气概率l;步骤4,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步骤5,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利用工区的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对工区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层位标定、断层解释、层位解释、速度分析、构造成图这些相关工作,从而明确该区的构造演化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对工区进行地震反演从而描述砂体展布,根据反演结果,地震响应强弱,赋值砂体发育程度概率系数,使用预测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与测井资料,通过层位标定与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浊积砂体进行解释,得到斜坡带浊积砂体的砂体展布面积s。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利用研究区浊积砂体内的测井资料,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实钻资料,得到各个井目的层的厚度记为h
i,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浊积砂体的碾平厚度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实钻井资料及速度资料,统计斜坡带浊积砂体内所有已知井位的目h
ji
的层厚为h
i
,i为浊积砂体内的井位数量,利用碾平厚度方法,计算浊积砂体的碾平厚度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得到浊积砂体所在区域的构造图与沿层相干图,引入浊积砂体的含油概率系数为l,对砂体距离油源断层距离进行分析,分为两种情况:油源断层切割砂体与油源断层不切割砂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油源断层切割砂体,概率系数取l=1;不切割砂体,选取油源断层与浊积砂体厚度中心的垂直距离d的倒数作为概率系数l=1/d。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利用实钻数据以及井震资料,地震速度谱,建立速度场,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4,对于已经获得实钻压力系数的砂体,以实钻压力系数为该砂体的压力概率系数p;对于没有获得实钻的砂体,利用地震速度,结合测井声波速度,通过建立合适的压力预测模型,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井震结合压力场,预测砂体的压力概率系数p。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根据已钻井分析浊积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利用高密度地震资料进行浊积岩描述,结合与断层距离,地层异常压力分布,浊积岩资源量大小,综合评价浊积岩,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对工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步骤2,求取砂体碾平厚度作为系数H,砂体展布面积作为系数S;步骤3,计算砂体的含油气概率L;步骤4,对砂体进行异常压力预测,使用异常压力系数作为概率系数p;步骤5,将综合评价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定义Z为综合评价参数,Z=H*S*L*p,以此为基础优选目标。该适用于断陷盆地斜坡带浊积砂体综合评价方法全面考虑了斜坡带浊积砂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表征,可操作性较强,在斜坡带浊积砂体预测中可广泛推广。浊积砂体预测中可广泛推广。浊积砂体预测中可广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飞 曲志鹏 孙兴刚 刘海宁 刘鸽 姜蕾 刘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