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未命名 10-09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在追求绿色环保和多功能的当下社会,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植物上,以期充分发挥其功能。其中莲藕作为一种浑身是宝的作物,种植面积广阔,主要以收获莲藕和莲子为主,每年有上千万吨的莲杆被随意扔弃,枯萎腐烂。从莲杆中提取莲纤维可以将废弃的莲杆资源开发利用,为莲种植者及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莲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纤维,含有抗菌和保健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益。莲纤维从莲杆中获得,绿色环保、工业污染小,且容易生物降解,是非常理想的纤维材料。
3.但是制备莲纤维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限制了对莲纤维的开发应用。其一,莲杆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和少量蜡质及蛋白质组成,通过脱胶的方法也可以制取莲纤维。目前在脱胶处理中需要用到强酸强碱。cn110670146a的一种制备莲杆纤维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对莲杆进行预处理;步骤2、对经过预处理的莲杆进行碱处理;步骤3、对经过碱处理的莲杆进行酸处理;步骤4、对经过酸处理的莲杆进行脱胶漂白处理;步骤5、对经过步骤4处理的莲杆进行机械打击、水洗、脱水、给油、干燥后得到莲杆纤维。酸碱的使用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酸碱会破坏莲纤维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等有益成分,并腐蚀机器设备。其二,莲纤维的获取率较低,有记载称每生产一米的莲纤维布料,需要35000根新鲜的荷叶茎。织造一件袈裟,需要十几个女工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其三,由于莲纤维提取的困难和复杂,使人们对其的应用研究也较少,大大限制了莲纤维在纺织材料上的应用。目前有关莲纤维的应用方面报道也较少。
4.cn105803543b一种莲纤维的湿态干法纺丝法中将莲叶柄或者藕剪碎成渣,挤压研磨成浆,将浆状原料加入纤维素酶溶液,加热搅拌反应,得到莲纤维浆,然后将莲纤维浆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和冰醋酸,加热搅拌,浓缩形成纺丝液,将纺丝液真空抽滤去泡后,经湿态干法纺丝技术得到初纺的莲纤维,最后经热风吹拉,加捻,热定型,再去捻得到莲纤维。加入了次氯酸钠和冰醋酸将莲纤维溶解成具有一定粘度的纺丝液,由于采用了化学试剂使莲纤维的结构被破会,且无法将莲纤维完全溶解,在纺丝的过程中造成了喷丝孔的堵塞,而且工艺路线较长,湿法纺丝会产生大量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更温和的处理条件,最大限度的保留莲杆自身的有益成分,同时无需将莲纤维单独分离出来,通过打浆及混合短纤维后水刺加固成布。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将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和短纤维按照重量比为20~30:1混合后进行搅拌得
到混合物;
9.s2.将所述混合物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抽吸压力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短纤维混合纤维网;
10.s3.将所述混合纤维网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水刺;
11.s4.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待干燥后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
12.在步骤s2中,莲纤维组织形成以水为载体的浆液,并在水中分散,经滤除水份后和短纤维混合沉积形成了莲纤维和短纤维混合纤维网。利用了浆料可以通过斜网帘均衡有序脱水成形至纤维网。
13.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采用如下步骤制备:
14.s11.将莲杆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80~95℃煮1~1.5h,同时进行搅拌;
15.s12.将经步骤s11处理后的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
16.s13.用60~75℃的热水以1:8~10浴比水洗10~15min,去除莲杆的外皮;
17.s14.配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溶液10~15g/l,并调节ph至9.0~10.5,将经步骤s13处理后的物料放入所述复合溶液中进行加热搅拌;
18.木聚糖酶能溶解与木质素连接的半纤维素,有利于木质素的溶出,实现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离,并使纤维变得更柔软。加入木聚糖酶,还可以在打浆的同时保护纤维素不被破坏。果胶酶能使果胶质脱除。通过木聚糖酶和果胶酶联用对莲纤维进行脱胶,并减少对打浆的干扰。
19.s15.停止加热搅拌后,倒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
20.s16.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获得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
21.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短纤维为长度10~20mm的天然纤维,选自木棉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木棉纤维的长度通常在10~20mm,将棉纤维、粘胶纤维进行裁断获得10~20mm的短纤维。
22.进一步的,步骤s1中,加入稳定剂,所述稳定剂选自聚山梨醇酯、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50~100。
23.进一步的,所述聚山梨醇酯选自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21、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醇酯61、聚山梨醇酯65、聚山梨醇酯80、聚山梨醇酯81、聚山梨醇酯85。
24.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斜网帘抽吸压力为-0.05~-0.03mpa。
25.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斜网帘为微孔网结构,平均孔径为2~3μm,开孔率为90~93%。
26.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混合纤维网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两面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水刺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水刺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5~20bar,第二道和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0~35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5~20bar。通过水刺处理及合适的水刺压力,在不添加化学助剂的情况下,提高成网材料的强度。
27.进一步的,步骤s14中,所述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1,所述物料和复合溶
液的重量比为1:8-10。
28.进一步的,步骤s16中,所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8~12mm,细度为24~28μm。
29.进一步的,步骤s14中,在40~60℃条件下加热搅拌0.5~1h。
30.进一步的,步骤s15中,所述打浆的转速为400~600r/min,打浆时间为0.5~1h。
31.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30~60g/m2,厚度为0.4~2mm。
32.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在面膜基布、干巾、衣物、床上用品、擦拭布中的应用。
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34.(1)本发明从莲杆中获得莲纤维组织,但是无需单独分离拿出莲纤维,而是将莲纤维组织制备成浆液,减化了操作步骤,克服了能耗高、单独分离获得繁琐且再加工成网困难等问题,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
35.(2)本发明通过温和的酶处理进行脱胶,减少化学制剂强酸强碱的使用,且有利于减少酸碱处理对莲杆中有益物质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莲杆自身含有的如黄酮类、生物碱类物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对人健康有益的成分,能发挥保健功效。
36.(3)本发明利用酶处理后辅以打浆处理,能提高莲纤维中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且短纤维混入到莲纤维组织浆液中后,能利用浆液中残留的木聚糖酶和果胶酶,以及加入的稳定剂,得到均匀分散的纤维浆液,提高成网质量,实现纤维的均匀分布。
37.(4)本发明在从莲杆中提取莲纤维组织的加工过程中,在浆液中混入了短纤维,且打浆能加深纤维的原纤化程度,使最终制得的水刺布内纤维的交织更紧密,得到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水刺布。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首先应说明的是,下述实验例中的数据是由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获得,限于篇幅,在说明书中只展示其中的一部分,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此数据下理解并实施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份数为重量份数。所采用的斜网帘为微孔网结构,平均孔径为2~3μm,开孔率为90~93%,斜网帘抽吸压力为-0.05~-0.03mpa。通过网帘抽吸压力的控制和网帘孔径大小和孔隙率的选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中纤维的滤除,提高产品的得率。
40.实施例1
41.将莲杆清洗干净并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80℃温度下煮1h,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用60℃的水以1:8浴比水洗10min以去除莲杆的外皮。
42.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水中配制成10g/l的复合溶液,并调节
ph至9.0,将水洗后所得的物料和复合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8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0.5h,加热温度为40℃;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打浆时的转速为400r/min,打浆时间为0.5h。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12mm,细度为28μm。
43.将40份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和2份长度为10mm的木棉纤维混合后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的抽吸压力为-0.03mpa,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木棉纤维混合纤维网,并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5bar,第二道和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0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5bar。
44.待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30g/m2,厚度为0.6mm。
45.实施例2
46.将莲杆清洗干净并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80℃温度下煮1h,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用60℃的水以1:8浴比水洗10min以去除莲杆的外皮。
47.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水中配制成10g/l的复合溶液,并调节ph至9.0,将水洗后所得的物料和复合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8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0.5h,加热温度为40℃;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打浆时的转速为400r/min,打浆时间为0.5h。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12mm,细度为28μm。
48.将40份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2份长度为10mm的木棉纤维和0.84份聚山梨醇酯20混合后搅拌,然后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的抽吸压力为-0.03mpa,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木棉纤维混合纤维网,并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5bar,第二道和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0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5bar。
49.待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30g/m2,厚度为0.4mm。
50.实施例3
51.将莲杆清洗干净并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90℃温度下煮1h,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用65℃的水以1:10浴比水洗13min以去除莲杆的外皮。
52.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水中配制成12g/l的复合溶液,并调节ph至10.0,将水洗后所得的物料和复合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9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40min,加热温度为50℃;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打浆时的转速为500r/min,打浆时间为50min。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10mm,细度为25μm。
53.将50份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1.67份裁断成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和0.51份聚山梨醇酯80混合后搅拌,然后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的抽吸压力为-0.05mpa,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棉纤维混合纤维网,并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
反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20bar,第二道水刺压力为25bar,第三道水刺压力为35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20bar。
54.待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50g/m2,厚度为1.2mm。
55.实施例4
56.将莲杆清洗干净并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95℃温度下煮1.5h,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用75℃的水以1:9浴比水洗15min以去除莲杆的外皮。
57.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水中配制成15g/l的复合溶液,并调节ph至10.5,将水洗后所得的物料和复合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10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1h,加热温度为60℃;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打浆时的转速为600r/min,打浆时间为1h。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8mm,细度为24μm。
58.将60份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2.4份裁断成长度为15mm的粘胶纤维和0.89份羟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然后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的抽吸压力为-0.04mpa,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粘胶纤维混合纤维网,并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8bar,第二道和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8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9bar。
59.待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48g/m2,厚度为1.2mm。
60.实施例5
61.将莲杆清洗干净并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80℃温度下煮1h,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用65℃的水以1:9浴比水洗12min以去除莲杆的外皮。
62.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水中配制成13g/l的复合溶液,并调节ph至10.5,将水洗后所得的物料和复合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10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1h,加热温度为45℃;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打浆时的转速为550r/min,打浆时间为1h。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9mm,细度为26μm。
63.将48份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和2份裁断成长度为15mm的粘胶纤维和0.625份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混合搅拌,然后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的抽吸压力为-0.04mpa,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粘胶纤维混合纤维网,并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各两道水刺,正面采用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刺,反面采用第三道和第四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8bar,第二道水刺压力为20bar,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5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5bar。
64.待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60g/m2,厚度为2mm。
65.实施例1-5制备的复合水刺布可以制备面膜基布、干巾、擦拭布、贴身内衣、袜子、
床单和被罩等。
66.实施例1的复合水刺布在浆液和木棉纤维的混合过程中不加入稳定剂,混合物中有少量纤维絮团产生,涂布到斜网帘上后纤维分布不均匀,得到的复合水刺布纤维含量不均一。而实施例2-5在浆液和短纤维的混合过程中加入了稳定剂,无纤维絮团产生,且纤维充分分散,涂布到斜网帘上成型的混合纤维网纤网匀度和蓬松结构都优于实施例1。
67.对比例1
68.对比例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区别之处在于仅加入果胶酶,不加入木聚糖酶。即将果胶酶加入水中配制成10g/l的溶液,调节ph至9.0后和水洗后所得的物料按照质量比为8:1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0.5h,加热温度为40℃;停止加热搅拌后,送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打浆时的转速为400r/min,打浆时间为0.5h。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得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
69.对比例1在打浆后粗纤维数量较多,因此在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时,筛除掉的粗纤维较多,多于实施例1-5筛除掉的粗纤维。粗纤维的数量较多,对应留存的符合使用要求的细纤维较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经过水刺得到的复合水刺布,实施例1-5的复合水刺布表面柔软,但是对比例1得到的复合水刺布表面粗糙。推测可能是由于加入了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在酶的作用下半纤维素、果胶等被酶解,使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水分更容易进入纤维内部促进纤维的吸水润涨,提高打浆的效果,使浆液中的纤维分布更均匀。并借助于打浆的机械作用力,纤维进一步解离,细小纤维更容易脱落,促进莲纤维组织浆液中纤维的细纤维化。最终得到的复合水刺布也较为柔软。
70.对比例2
71.采用cn104414110a中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无纺布。
72.将实施例1-5制备的水刺布和对比例2制备的无纺布进行机械强度检测,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机械强度的检测根据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中第3部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73.表1
74.组号断裂强度(n)断裂伸长率(%)实施例11520实施例22535实施例33038实施例42025实施例53336对比例268
75.通过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5方法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具有良好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用于制备面膜基布、干巾、衣物、床上用品、擦拭布等,符合无纺布制品良好力学性能的要求。尤其是实施例2-5的复合水刺布,断裂强度达到20-33n,断裂伸长率达到了25-38%,性能优异。实施例1由于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稳定剂,莲纤维与木棉纤维间的分散均匀性差,最终获得的复合水刺布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会下降。对比例2中获得的睡莲纤维由于过于柔软且强度低,水刺完成后的无纺布性能差,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较低,无法满足正常无纺布制品的强度需求。
76.将实施例1-5制备的水刺布和对比例2制备的无纺布进行吸水倍率和柔软度的检测,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吸水倍率采用gb/t 24218.6-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中第6部分:吸收性的测定进行检测。柔软度采用质构仪,将待测样品取出后选择同一位置放于p1s探头下,探头下压样品,前进一段距离(1.5mm),测得的最大力可用来表征样品的柔软程度。最大力越小,样品越柔软。每种样品测试3次,取3次最大力平均值作为柔软度分值。
77.表2
78.组号吸水倍率(倍)柔软度(n)实施例110.81.8实施例215.11.5实施例312.12.5实施例413.42.8实施例513.83.0对比例27.24.2
79.通过表2可知,采用本技术实施例1-5方法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吸水倍率达到了10.8~15.1倍,而对比例2制备的无纺布吸水倍率仅为7.2倍。液体吸收量(即本技术中所述的吸水倍率)是面膜基布重要的技术指标。吸水倍率越高,在作为面膜基布制备成面膜时,面膜液使基布浸润均匀、完全。采用本技术方法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作为面膜基布时,能负载较多的面膜液,且更柔软服帖,能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延长贴敷时间。采用本技术方法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作为衣物、床上用品或擦拭布时,和人体接触时更亲肤,锁住吸收的水分,避免人体干燥。而对比例2制备的无纺布无论是吸水倍率和柔软度都不如本技术。
8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和短纤维按照重量比为20~30:1混合后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s2.将所述混合物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调整斜网帘抽吸压力滤除混合物中的水分,形成莲纤维和短纤维混合纤维网;s3.将所述混合纤维网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水刺;s4.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待干燥后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采用如下步骤制备:s11.将莲杆切断成4~7cm的小段后放入清水中,于80~95℃煮1~1.5h,同时进行搅拌;s12.将经步骤s11处理后的莲杆捞出,反复捶打,使莲纤维组织与莲杆的外皮分离;s13.用60~75℃的热水以1:8~10浴比水洗10~15min,去除莲杆的外皮;s14.配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溶液10~15g/l,并调节ph至9.0~10.5,将经步骤s13处理后的物料放入所述复合溶液中进行加热搅拌;s15.停止加热搅拌后,倒入pfi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s16.将打浆处理后的料液进行解离,筛除细度大于100微米的粗纤维,获得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短纤维的长度为10~20mm,选自木棉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入稳定剂,所述稳定剂选自聚山梨醇酯、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50~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斜网帘抽吸压力为-0.05~-0.03mpa,所述斜网帘为微孔网结构,平均孔径为2~3μm,开孔率为90~9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混合纤维网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正反各两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15~20bar,第二道和第三道水刺压力为20~35bar,第四道水刺压力为15~20bar。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所述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1,所述物料和复合溶液的重量比为1:8-10。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6中,所述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中莲纤维的长度为8~12mm,细度为24~28μ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面密度为30~60g/m2,厚度为0.4~2mm。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莲纤维复合水刺布在面膜基布、干巾、衣物、床上用品、擦拭布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莲纤维复合水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莲纤维组织制备的浆液和短纤维混合后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S2.将所述混合物涂布到湿法成网设备的斜网帘上,滤除水分形成莲纤维和短纤维混合纤维网;S3.将混合纤维网送入水刺机中进行水刺;S4.水刺完成后进行干燥、卷绕成卷,即得莲纤维复合水刺布。本发明从莲杆中获得莲纤维组织,但是无需单独分离拿出莲纤维,而是将莲纤维组织打浆制备成浆液后和短纤维进行湿法成网并水刺处理,克服了莲纤维成网困难的问题,并为莲纤维应用到纤维制品上提供了一种思路,得到强度高、吸水倍率等各项性能优异的水刺布,适宜作为和人皮肤直接接触的亲肤面料。直接接触的亲肤面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3/1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