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9
阅读:7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传统建筑中,为防腐防虫,木结构外表面往往会进行地杖施工。在高标准的建筑中,还会进行油漆彩绘或贴金施工。
3.现代仿古建筑常使用在混凝土柱直接做地杖与油漆的做法仿制传统木柱,此类仿古柱子做法虽然可以实现仿古的外观特征,但其触感及敲击感却相差较大。特别在高标准的仿古工程中,此方法的仿古效果无法满足要求。
4.现有技术(cn112523448b)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包镶结构及包镶施工方法,所述包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根据仿古建筑的钢结构柱的尺寸及外观需求,预制稳固部件、准备包镶材料和至少两个预埋件,并将包镶材料与稳固部件铰接打胶合成一体;将所有预埋件的一端与钢结构柱焊接,且在钢结构柱的同一横截面上的预埋件之间呈轴对称分布;进行连墙件钢筋焊接;在钢结构柱上涂刷防火涂料,以在钢结构柱的表面形成防火涂层;将稳固部件套置于防火涂层的外侧,并将防火涂层露出的预埋件的另一端与稳固部件焊接。基于发明的包镶施工方法既可以实现在满足结构设计原则、节能、消防的设计要求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古代建筑中柱的外貌风格。但钢结构柱需要厂家深化加工,再运输吊装,工期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的外包木实现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7.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包括混凝土柱、若干预埋件和钢木组合包镶,钢木组合包镶由两个钢木组合构件组成,两个钢木组合构件包裹在混凝土柱外侧,钢木组合构件通过预埋件与混凝土柱固定连接,钢木组合构件包括内侧的弧形钢板和外侧拼接在一起的若干木饰面板。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埋件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钢板的侧面中间,第二钢板预埋在混凝土柱的箍筋内,第一钢板的另一端与钢木组合构件焊接连接。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埋件至少有四个。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5kg钢木组合包镶设置两个预埋件。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根据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建筑外观需求,准备钢木组合包镶材料和若干预埋件;
13.步骤二,将所有预埋件预埋在混凝柱的箍筋以内,并用钢丝将预埋件与箍筋绑扎牢固,预埋件在混凝土柱上呈轴对称分布,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14.步骤三,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凿除因模板拼缝产生的凸起处混凝土,配合打磨,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圆滑;
15.步骤四,使用两个钢木组合构件拼接成木柱外观形状,安装在混凝土柱的外侧,两个钢木组合构件均与连接件焊接;
16.步骤五,进行木包镶外观表面处理。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二中,混凝土浇筑后,预埋件外露至少3cm,多余部分在焊接完成后切除。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能更好地将混凝土进行仿古装饰,模拟了木柱的所有外观特征与手感特征,为后续的地杖彩绘提供基底,在传统文化的推广应用方面有广泛价值;
20.(2)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中,钢木组合包镶在工厂预制,现场再直接拼装焊接,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
21.(3)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中,预埋件预埋在混凝土柱箍筋内部,与钢筋混凝土形成有效连接,提高了包镶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操作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中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混凝土柱;2.预埋件;21.第一钢板;22.第二钢板;3.钢木组合构件;31.弧形钢板;32.木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27.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混凝土柱1的木包镶结构,包括混凝土柱1、至少四个预埋件2和钢木组合包镶,钢木组合包镶由两个钢木组合构件3组成,整体呈管状。两个钢木组合构件3包裹在混凝土柱1外侧,钢木组合构件3通过预埋件2与混凝土柱1固定连接,钢木组合构件3包括内侧的弧形钢板31和外侧拼接在一起的若干木饰面板32。钢木组合构件3中,弧形钢板31和所有木饰面板32通过打钉的方式固定连接。
28.如图3所示,预埋件2包括第一钢板21和第二钢板22,第一钢板21的一端垂直焊接在第二钢板22的侧面中间,第二钢板22预埋在混凝土柱1的箍筋内,第一钢板21的另一端与钢木组合构件3焊接连接,从而提高包镶连接的可靠性。
29.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混凝土柱1的木包镶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步骤一,根据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1的尺寸和建筑外观需求,准备钢木组合包镶材料和至少四个预埋件2,每5kg钢木组合包镶设置两个预埋件2;
31.步骤二,将所有预埋件2预埋在混凝柱的箍筋以内,并用钢丝将预埋件2中的第二
钢板22与箍筋绑扎牢固,预埋件2下方的箍筋应为两倍密度。预埋件2在混凝土柱1上呈轴对称分布,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时,避免对预埋件2的磕碰,确保预埋件2垂直放置于混凝土中,并外露至少3cm,多余部分可在焊接完成后切除;
32.步骤三,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凿除因模板拼缝产生的凸起处混凝土,配合打磨,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圆滑;
33.步骤四,使用两个钢木组合构件3拼接成木柱外观形状,安装在混凝土柱1的外侧,两个钢木组合构件3均与连接件焊接;
34.步骤五,进行木包镶外观表面处理,即地杖彩绘等。
35.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1的木包镶结构的方法,能更好地将混凝土进行仿古装饰,模拟了木柱的所有外观特征与手感特征,为后续的地杖彩绘提供基底,在传统文化的推广应用方面有广泛价值。其中,钢木组合包镶在工厂预制,现场再直接拼装焊接,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36.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的修改,但是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若干预埋件和钢木组合包镶,所述钢木组合包镶由两个钢木组合构件组成,两个钢木组合构件包裹在所述混凝土柱外侧,所述钢木组合构件通过预埋件与所述混凝土柱固定连接,所述钢木组合构件包括内侧的弧形钢板和外侧拼接在一起的若干木饰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钢板的侧面中间,所述第二钢板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柱的箍筋内,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木组合构件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至少有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5kg所述钢木组合包镶设置两个所述预埋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建筑外观需求,准备钢木组合包镶材料和若干预埋件;步骤二,将所有预埋件预埋在混凝柱的箍筋以内,并用钢丝将所述预埋件与箍筋绑扎牢固,所述预埋件在混凝土柱上呈轴对称分布,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三,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凿除因模板拼缝产生的凸起处混凝土,配合打磨,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圆滑;步骤四,使用两个钢木组合构件拼接成木柱外观形状,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柱的外侧,两个钢木组合构件均与连接件焊接;步骤五,进行木包镶外观表面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混凝土浇筑后,所述预埋件外露至少3cm,多余部分在焊接完成后切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木包镶结构包括混凝土柱、若干预埋件和钢木组合包镶,钢木组合包镶由两个包镶单元组成,两个包镶单元包裹在混凝土柱外侧,包镶单元通过预埋件与混凝土柱固定连接,包镶单元包括内侧的弧形钢板和外侧拼接在一起的若干木饰面板。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安装预埋件和混凝土浇筑;打磨混凝土表面;拼接钢木组合构件;木包镶外观表面处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柱的木包镶结构及施工方法,能更好地将混凝土进行仿古装饰,模拟了木柱的外观特征与手感特征,为后续的地杖彩绘提供基底,钢木组合包镶在工厂预制,现场再直接拼装焊接,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辉 罗玲丽 杨卫东 刘佳 罗明 肖海帆 曹文根 陆锦兴 王勇 姚伟彬 徐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3/10/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