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9 阅读:9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技术领域,具体是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2.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一般采用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而盘扣式支架相比传统支架方式,具有承重力大、安全性能高、能够快速组装和拆卸、稳固性强等优势,支架安装方便高效,能够大幅节省人力、缩短工期。
3.为了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便于对箱梁体线形进行控制,在支架投入使用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需要对支架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采集,为此,我们提出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支架、监测点和腹板,所述支架每联设置5个断面,每个断面设置9个监测点。
6.优选的,其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施工准备: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箱梁的自重,其中预压重量使用箱梁自重的120%,在底模上进行堆载预压;
8.s2:支架预压与观测;
9.s2.1:测量准备:在支架加载前,在每联设置5个断面总共45个监测点,对应于横桥向这些监测点分别放置在左右翼缘腹板下和底板中心位置,并在加载前对所设置的这些监测点进行观测,测出加载前的模板标高为h1;
10.s2.2:堆载:荷载预压等级分三个等级,在加载过程中,应对观测布置点的标高进行连续测量,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全部加载完毕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各监测点24小时内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连续三天其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方视为稳定,取测得的模板标高h2为加载后的标高;
11.s2.3:卸载:在测量完模板标高h2后即可进行卸载,卸载完后测得监测点的模板标高为h3;通过预压测定支架非弹性变形为h1-h3,弹性变形为h3-h2,支架标高预抬量为h1-h2;
12.s3:支架预拱度设置:主箱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在主箱梁混凝土浇筑竣工后,主箱梁实测线形应与理论设计线形相一致;只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并且预拱度的最大值应设定在箱梁的跨中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分布,在计算出每个点的预拱度值之后,通过设定预拱度及预留变形以指导施工;
13.在每个跨中位置设置预拱度最大值,按二次抛物线的形式进行处理,取左支点为坐标原点,跨长为l,主箱梁跨
14.中矢高为f,则曲线方程为:
[0015][0016]
式中:fx为距左支座x的预拱度值;x为距左支座的距离;l为跨长;f为跨中预设挠度值;
[0017]
s4:支架沉降的监测及计算。
[0018]
优选的,所述s1中预压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板。
[0019]
优选的,在施加预压荷载前,应监测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各测量点的初始标高;
[0020]
每个阶段的荷载施加完成后,立即监测并记录各监测点标高;
[0021]
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每隔24h监测一次,并记录每个监测点的高程,当每个监测点前24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1mm,每个监测点前72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5mm时,判定支架预压合格,方可进行支架卸载;
[0022]
卸载6h时后,及时监测各监测点的标高,计算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值。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能够对支架进行的数据进行综合监测;主箱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在主箱梁混凝土浇筑竣工后,主箱梁实测线形应与理论设计线形相一致;因此,本技术只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并且预拱度的最大值应设定在箱梁的跨中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分布,在计算出每个点的预拱度值之后,通过设定预拱度及预留变形以指导施工。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支架;2、监测点;3、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9]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支架1、监测点2和腹板3,所述支架1每联设置5个断面,每个断面设置9个监测点2。
[0030]
优选的,其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s1:施工准备: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箱梁的自重,其中预压重量使用箱梁自重的
120%,在底模上进行堆载预压;
[0032]
s2:支架预压与观测;
[0033]
s2.1:测量准备:在支架加载前,在每联设置5个断面总共45个监测点,对应于横桥向这些监测点分别放置在左右翼缘腹板下和底板中心位置,并在加载前对所设置的这些监测点进行观测,测出加载前的模板标高为h1;
[0034]
s2.2:堆载:荷载预压等级分三个等级(60%、80%、100%),在加载过程中,应对观测布置点的标高进行连续测量,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全部加载完毕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各监测点24小时内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连续三天其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方视为稳定,取测得的模板标高h2为加载后的标高;
[0035]
s2.3:卸载:在测量完模板标高h2后即可进行卸载,卸载完后测得监测点的模板标高为h3;通过预压测定支架非弹性变形为h1-h3,弹性变形为h3-h2,支架标高预抬量为h1-h2;
[0036]
s3:支架预拱度设置:主箱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在主箱梁混凝土浇筑竣工后,主箱梁实测线形应与理论设计线形相一致;只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并且预拱度的最大值应设定在箱梁的跨中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分布,在计算出每个点的预拱度值之后,通过设定预拱度及预留变形以指导施工;
[0037]
在每个跨中位置设置预拱度最大值,按二次抛物线的形式进行处理,取左支点为坐标原点,跨长为l,主箱梁跨
[0038]
中矢高为f,则曲线方程为:
[0039][0040]
式中:fx为距左支座x的预拱度值;x为距左支座的距离;l为跨长;f为跨中预设挠度值;
[0041]
s4:支架沉降的监测及计算。
[0042]
优选的,所述s1中预压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板。
[0043]
优选的,在施加预压荷载前,应监测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各测量点的初始标高;
[0044]
每个阶段的荷载施加完成后,立即监测并记录各监测点标高;
[0045]
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每隔24h监测一次,并记录每个监测点的高程,当每个监测点前24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1mm,每个监测点前72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5mm时,判定支架预压合格,方可进行支架卸载;
[0046]
卸载6h时后,及时监测各监测点的标高,计算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值。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监测点(2)和腹板(3),所述支架(1)每联设置5个断面,每个断面设置9个监测点(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感知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箱梁的自重,其中预压重量使用箱梁自重的120%,在底模上进行堆载预压;s2:支架预压与观测;s2.1:测量准备:在支架加载前,在每联设置5个断面总共45个监测点,对应于横桥向这些监测点分别放置在左右翼缘腹板下和底板中心位置,并在加载前对所设置的这些监测点进行观测,测出加载前的模板标高为h1;s2.2:堆载:荷载预压等级分三个等级,在加载过程中,应对观测布置点的标高进行连续测量,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全部加载完毕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各监测点24小时内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连续三天其累计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方视为稳定,取测得的模板标高h2为加载后的标高;s2.3:卸载:在测量完模板标高h2后即可进行卸载,卸载完后测得监测点的模板标高为h3;通过预压测定支架非弹性变形为h1-h3,弹性变形为h3-h2,支架标高预抬量为h1-h2;s3:支架预拱度设置:主箱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在主箱梁混凝土浇筑竣工后,主箱梁实测线形应与理论设计线形相一致;只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并且预拱度的最大值应设定在箱梁的跨中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分布,在计算出每个点的预拱度值之后,通过设定预拱度及预留变形以指导施工;在每个跨中位置设置预拱度最大值,按二次抛物线的形式进行处理,取左支点为坐标原点,跨长为l,主箱梁跨中矢高为f,则曲线方程为:式中:fx为距左支座x的预拱度值;x为距左支座的距离;l为跨长;f为跨中预设挠度值;s4:支架沉降的监测及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预压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施加预压荷载前,应监测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各测量点的初始标高;每个阶段的荷载施加完成后,立即监测并记录各监测点标高;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每隔24h监测一次,并记录每个监测点的高程,当每个监测点前24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1mm,每个监测点前72h的平均沉降值小于5mm时,判定支架预压合格,方可进行支架卸载;卸载6h时后,及时监测各监测点的标高,计算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综合感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支架、监测点和腹板,所述支架每联设置5个断面,每个断面设置9个。本发明,能够对支架进行的数据进行综合监测;主箱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在主箱梁混凝土浇筑竣工后,主箱梁实测线形应与理论设计线形相一致;因此,本申请只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并且预拱度的最大值应设定在箱梁的跨中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分布,在计算出每个点的预拱度值之后,通过设定预拱度及预留变形以指导施工。工。工。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华 周文相 卢勇 李天勇 黄懿 王文杰 陈延峰 韩旭 邱禛 杨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3/10/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