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分线仪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10 阅读:13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织物分线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织物分线仪。


背景技术:

2.织物通常是只将纤维集合在一起职称较大或较薄的物体,称作为织物,而织物通常被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织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 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
3.织物一般都是由经纱和纬纱制造而成的,而以往这些织物需要将经纱和纬纱进行分线检测时,都是需要人员手动分线,然后再手动打卷收集,这样非常的浪费人工及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织物分线仪,通过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提升了在纱线在进入所述收集机构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所述收集机构能够同时对两根纱线进行自动收集。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分线仪,包括固定板、安装盒、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固定板呈水平状的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安装盒上设置有放置部;所述第一张紧轮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的一侧;所述第二张紧轮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的一侧,且所述安装盒上还设置有能够用于打卷收集的收集机构。
6.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卷线轮、第二卷线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盒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盒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卷线轮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限位环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卷线轮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限位环连接设置。
7.优选地,安装盒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线轮和所述第二卷线轮自动旋转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板、差速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控制器、电机开关、调速开关和旋转电机;所述安装板呈水平状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的内部,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差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旋转电机通过第一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差速器的一侧,且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固定轴与所述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所述调速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盒的外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盒远离所述调速开关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
驱动部;891-安装板;892-差速器;893-固定轴;894-第一轴承座;895-第二轴承座;896-第一底座;8961-旋转电机;897-第一控制器;898-电机开关;899-调速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参照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织物分线仪,包括固定板1、安装盒2、第一张紧轮3和第二张紧轮4所述固定板1呈水平状的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安装盒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安装盒2上设置有放置部6;所述第一张紧轮3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一侧;所述第二张紧轮4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3的一侧,且所述安装盒2上还设置有能够用于打卷收集的收集机构8。
30.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织物进行分线时,首先将所述安装盒2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上,然后将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盒2的两侧,其次再将所述放置部6和所述收集机构8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盒2上,待所有部件或机构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织物套设在所述放置部6上,然后先手动分离出织物中的两根纱线,然后手动分别将两根纱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然后纱线穿过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之后再向所述收集机构8方向拉伸连接,因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是安装在所述安装盒2上的,所以可以同步的对织物纱线进行引导,通过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能预先给两根纱线一个引导张紧力,提升了在纱线在进入所述收集机构8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所述收集机构8防止因两根纱线张紧力的不同也能够同时对两根纱线进行自动收集,这样能够节约人工并且提升了纱线收集时的工作效率。
31.参照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收集机构8包括第一卷线轮81、第二卷线轮82、第一转动轴83和第二转动轴84;所述第一转动轴83贯穿所述安装盒2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轴83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85;所述第二转动轴84贯穿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83的一侧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转动轴84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86;所述第一卷线轮81通过第一螺栓87与所述第一限位环85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卷线轮82通过第二螺栓88与所述第二限位环86连接设置。
32.通过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能够对来自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的织物纱线进行收集,需要工作人员转动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进而实现了对织物纱线的打卷收集,因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分别与所述安装盒2转动连接的,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能够分别的对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进行一个限位,且防止在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在打卷收线时,线会发生移位脱落,所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环85和所述第二限位环86能够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上的织物纱线进行一个限位的作用,这样不需要人工手动对其进行限位,从而提升了操作时的便捷性。
33.参照图6、图7和图9所示,安装盒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自动旋转的驱动部89,所述驱动部89包括安装板891、差速器892、第一轴承座894、第二轴承座895、第一控制器897、电机开关898、调速开关899和旋转电机8961;所述安
装板891呈水平状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内部,所述安装板891设置有第一底座896;所述差速器89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上,所述差速器892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旋转电机8961通过第一底座896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远离所述差速器892的一侧,且所述旋转电机8961的输出端通过固定轴893与所述差速器89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894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83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座894与所述安装盒2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895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84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座895与所述安装盒2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器897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远离所述旋转电机8961的一侧;所述调速开关899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外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897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898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调速开关899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897电性连接。
34.工作人员通过直接启动所述旋转电机8961进行工作,当所述旋转电机8961工作转动时,会带动所述旋转电机8961输出端上的所述固定轴893进行一同旋转,因所述固定轴893的另一端时是与所述差速器89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的,进而通过所述旋转电机8961给所述差速器892提供一个动力源,当所述差速器892工作时会带动所述差速器892的工作端进行旋转工作,从而带动所述差速器892两个工作端上的所述第一转动轴83与所述第二转动轴84同时转动,因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联动的,进而实现了对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的自动旋转实现了自动打卷收线,且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894和所述第二轴承座895能够减少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旋转的阻力,且通过所述的电机开关898与所述第一控制器897的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控制电机开关898所述旋转电机8961进行开关的操作,同时防止因不同规格的织物内的纱线张紧力不同,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调整所述调速开关899,通过所述调速开关899与所述第一控制器897的配合,能够直接控制所述差速器892的两个工作端的旋转速率的不同,这样也能够针对多样化的织物进行分线,从而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35.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放置部6包括固定座61、放置块63和抵接块64;所述固定座61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所述固定座61上设置有限位板62;所述放置块63呈水平状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板62上;所述抵接块64设置于所述放置块63远离所述限位板62的一端。
36.当需要将织物套设在所述放置块63上时,首先将所述抵接块64安装在所述放置块63上,然后将所述放置块63与所述限位板62固定板1焊接在一起,然后将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固定座61安装在一起,从而通过所述固定板1对所述放置块63有个固定限位的作用,待所有部件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织物套设在所述放置块63上,然后通过所述限位板62能够对织物的头部进行一个限位,这样织物套设在装样上能够有效将其展开,进而对后面分线时更加的方便,且所述抵接块64和所述放置块63上均设有弧形面,这样进一步减小工作人员将织物套设在所述放置块63时的阻力,从而提升了操作时工作效率。
37.参照图10所示,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旋转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传感器51、第二传感器52、第二底座53、时间继电器54和第二控制器55;所述第一传感器51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外侧,所述第一传感器51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一张紧轮3连接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52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第一传感器5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传感器52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张紧轮4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底
座5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时间继电器54通过所述第一底座896与所述固定板1连接设置;所述第二控制器55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远离所述时间继电器54的一侧,且所述时间继电器54与所述第二控制器55呈电性连接设置。
38.当所述第一张紧轮3与所述第二张紧轮4停止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51与所述第二传感器52分别对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的检测,从而判定经过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上的线发生断裂,然而有时可能因纱线较小时,在经过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时可能因张紧力不够造成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短时间内的不发生旋转,这时可能会造成所述第一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52发出错误的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底座53上的时间继电器54来计算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停止旋转的时间,若是短时间内的停止,则会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54与所述第二控制器55的配合来影响阻止所述第一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52发出错误的信号。
39.参照图6所示,所述固定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织物纱线的引导部7,所述引导部7包括三弯引导杆71,所述三弯引导杆71具有两个且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
40.通过所述三弯引导杆71的弯曲面处能够将织物纱线从所述三弯引导杆71上的弯曲面经过,这样能够给织物纱线一个引导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织物纱线会去所述安装盒2发生摩擦碰撞,从而造成纱线的断裂,进而影响打卷收集时的效率。
41.参照图4所示,所述安装盒2上设置有密封盖21,所述密封盖21通过第三螺栓211与所述安装盒2连接设置。
42.通过所述密封盖21能够完全的将所述安装盒2完成覆盖,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外面的灰尘或是断裂的纱线进入所述安装盒2上的所述旋转电机8961和所述差速器892以及所述时间继电器54的内部造成损伤,且同时通过所述密封盖21也能够提升整个装置的美观性。
43.参照图4所示,所述密封盖21上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12。
44.因所述旋转电机8961和所述差速器892以及所述时间继电器54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这样通过所述散热孔212能够有效的对其热量进行扩散,且通过所述散热孔212也能够减轻所述密封盖21的重量,便于工作人在安装时的便捷性。
45.参照图7所示,所述三弯引导杆71上喷涂有钛瓷漆。
46.因钛瓷漆具有导热系数低、耐磨损、耐腐蚀、防静电等优良特点,能够有效防止在与织物纱线的摩擦产生热量及静电,且钛瓷的光泽度也非常的好,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减少与织物纱线之间的摩擦阻力。
47.参照图4所示,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缓冲胶垫11。
48.因整个装置在运转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震动,这样通过所述缓冲胶垫11能够有效的抵消其震动,且通过所述缓冲胶垫11还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4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安装盒(2)、第一张紧轮(3)和第二张紧轮(4);所述固定板(1)呈水平状的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安装盒(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安装盒(2)上设置有放置部(6);所述第一张紧轮(3)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一侧;所述第二张紧轮(4)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3)的一侧,且所述安装盒(2)上还设置有能够用于打卷收集的收集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8)包括第一卷线轮(81)、第二卷线轮(82)、第一转动轴(83)和第二转动轴(84);所述第一转动轴(83)贯穿所述安装盒(2)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轴(83)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85);所述第二转动轴(84)贯穿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83)的一侧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转动轴(84)的延伸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86);所述第一卷线轮(81)通过第一螺栓(87)与所述第一限位环(85)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卷线轮(82)通过第二螺栓(88)与所述第二限位环(86)连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安装盒(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线轮(81)和所述第二卷线轮(82)自动旋转的驱动部(89),所述驱动部(89)包括安装板(891)、差速器(892)、第一轴承座(894)、第二轴承座(895)、第一控制器(897)、电机开关(898)、调速开关(899)和旋转电机(8961);所述安装板(891)呈水平状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内部,所述安装板(891)设置有第一底座(896);所述差速器(89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上,所述差速器(892)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8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84)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旋转电机(8961)通过第一底座(896)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远离所述差速器(892)的一侧,且所述旋转电机(8961)的输出端通过固定轴(893)与所述差速器(89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894)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83)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座(894)与所述安装盒(2)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895)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84)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座(895)与所述安装盒(2)的内壁抵接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器(897)设置于所述安装板(891)远离所述旋转电机(8961)的一侧;所述调速开关(899)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外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897)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898)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所述调速开关(899)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控制器(897)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6)包括固定座(61)、放置块(63)和抵接块(64);所述固定座(61)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上,所述固定座(61)上设置有限位板(62);所述放置块(63)呈水平状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板(62)上;所述抵接块(64)设置于所述放置块(63)远离所述限位板(6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旋转的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传感器(51)、第二传感器(52)、第二底座(53)、时间继电器(54)和第二控制器(55);所述第一传感器(51)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的外侧,所述第一传感器(51)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一张紧轮(3)连接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52)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远离第一传感器(5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传感器(52)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张紧轮(4)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底座(5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时间继电器(54)通过所述第二底座(53)与所述固定板(1)连接设置;所述第二控制器(55)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远离所述时间继电器(54)的一侧,且所述时间继电器(54)与所述第二控制器(55)呈电性连接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织物纱线的引导部(7),所述引导部(7)包括三弯引导杆(71),所述三弯引导杆(71)具有两个且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2)上设置有密封盖(21),所述密封盖(21)通过第三螺栓(211)与所述安装盒(2)连接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1)上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12)。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弯引导杆(71)上喷涂有钛瓷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分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缓冲胶垫(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织物分线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织物分线仪,包括固定板、安装盒、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固定板呈水平状的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安装盒上设置有放置部;所述第一张紧轮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的一侧;所述第二张紧轮能够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盒远离所述第一张紧轮的一侧,且所述安装盒上还设置有能够用于打卷收集的收集机构,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能预先给两根纱线一个引导张紧力,提升了在纱线在进入所述收集机构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所述收集机构防止因两根纱线张紧力的不同也能够同时对两根纱线进行自动收集,这样能够节约人工并且提升了纱线收集时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骐 张万红 徐凯磊 孟祥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纺织仪器厂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3/10/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