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18
阅读:175
评论:0

一种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特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综合力学性能、抗氢性能优良的h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机械采油法是目前我国原油开采的主要方法。有杆泵采油是机械采油方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抽油杆作为有杆泵采油装备的主要承载件,在拉压载荷作用下做往复运动,极易产生变形、磨损、疲劳,最终导致断裂。随着石油勘探开采逐渐向深层、低渗透、深海、极地等恶劣地区扩展,使用环境愈发恶劣,对抽油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强、防腐、低成本是其主要发展趋势。
3.为满足市场上下游客户的要求,设计一种高性能、防腐、成本低的抽油杆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理的成分设备和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得到高性能、低成本、具有一定抗氢性能的hl级抽油杆用钢。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30~0.32%,si:0.23~0.27%,mn:0.90~1.10%, mo:0.24~0.26%,cr:1.0~1.1%,ni:1.1~1.3%,v:0.07~0.09%,p≤0.01%,s≤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
6.本发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屈服强度≥900mpa,抗拉强度≥110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60%,冲击功kv2≥80j。
7.本发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金相组织为回火贝氏体。
8.本发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在全充氢条件下,抗氢脆敏感性指数i
he
≤75%,与30ni2crmnmova钢(i
he
≥90%)相比,抗氢脆敏感性至少提升了15%。
9.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轧制、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真空感应炉熔炼,钢水热浇铸后得到铸锭;(2)锻造:将铸锭锻造成长方体料坯,锻造温度1150~1200℃,以便获得组织致密、成分均匀的料坯,为后续获得均匀的产品组织提供必要条件;(3)轧制:将料坯加热至1080~1110℃,保温2.0~2.5h,多道次轧制为指定规格的光滑圆棒,热轧过程温度保持在950~1050℃范围内,轧后采用空冷处理;(4)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的调质热处理工艺。
10.本发明所述热处理工序,对轧制后的料坯随炉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淬火温度850~900℃,保温时间45~60min,水淬至室温。
11.本发明所述热处理工序,回火温度为550~640℃,时间为60~90min,空冷至室温。
12.本发明所述圆棒直径为ф19-25mm。
13.本发明所述抽油杆用钢采用低ni的设计方案,与30ni2crmnmova钢相比,降ni在保证一定的抗氢性能基础上,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当提高cr含量有助于提高抗氢脆性能和保证强度;mn元素增加用以弥补强度损失。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调质热处理工艺更易获得满足力学和氢脆性能的hl级抽油杆钢。
14.本发明经上述热处理工艺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弥散地分布着细小的不规则条片状、颗粒状碳化物,性能更加趋于强韧化;同时,回火过程产生的析出相在晶界和晶内均匀分布,连同碳化物,增加了钢中不可逆氢陷阱数量,从而达到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及较低的氢脆敏感性指数。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成分配比采用了低ni提cr提mn的设计方案,降低了合金成本,对于hl级抽油杆用钢综合性能的提高优化以及降本增效具有深远意义。2、本发明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采用调质热处理工艺,回火温度550~64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得到回火贝氏体组织,较30ni2crmnmova钢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在获得优良的强韧性匹配的同时,回火贝氏体具有更低的氢脆敏感性;3、本发明热处理过程中,在回火温度550~64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获得回火贝氏体组织,较30ni2crmnmova钢的热处理制度,更便于产线推广应用。4、本发明得到的微观组织中,可存在较多的碳化物和析出物,增加了组织中不可逆氢陷阱的数量,具有更低的氢脆敏感性,在保证力学性能前提下,可大幅度提升材料服役过程的抗氢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3金相组织(1000x);图2实施例3的sem碳化物形貌(5kx);图3对比例的sem形貌(10kx);图4实施例3的tem析出物形貌(26kx)。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实施例1-6一种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轧制、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采用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编号1-6#抽油杆用钢和对比例,钢水热浇铸后得到横截面为160mm
×
160mm的长方体铸锭;(2)锻造:将铸锭锻造成横截面50mm
×
50mm的长方体料坯,锻造温度1150~1200℃;(3)轧制:将料坯加热至1080~1110℃,保温2.0~2.5h,多道次轧制为ф19-25mm的光滑圆棒,单道次压下率≥20%,热轧过程温度保持在950~1050℃范围内,轧后采用空冷处理。
19.(4)热处理:热轧后的光滑圆棒选用合适的调质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850~900
℃,保温时间45~60min,水淬至室温;回火温度为550~640℃,时间为60~90min,空冷至室温。
20.各实施例化学成分控制见表1,控制参数见表2,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3。
21.表1 实施例1-6抽油杆用钢化学成及百分含量(wt%)
22.表2 实施例1-6抽油杆用钢制备工艺控制参数
23.表3 实施例1-6抽油杆用钢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24.选取对比例(30ni2crmnmova钢)与实施例1-6所获得的产品进行性能对比,对比例30ni2crmnmova钢化学成分如下:c:0.30%,si:0.25%,mn:0.85%,mo:0.25%,cr:0.85%,ni:1.61%,v:0.08%,p:0.0080%,s:0.0060%。
25.采用实施例1-6与对比例制备的产品,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预充氢慢速率拉伸试验(ssrt)。ssrt采用5ma/cm2的恒电流进行24h预充氢,拉伸速率为1
×
10-6
/s,氢脆敏感性采用断后伸长率和抗拉强度进行计算,即i
he
=1-[σh(1+δh)/σ0(1+δ0)]。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0026]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6产品的强韧性更好;充氢慢速率拉伸试验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1-6产品氢脆敏感性指数ih≤75%,氢脆敏感性显著降低,表明其抗氢脆性能明显提高。
[0027]
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了微观组织结构特征观察,发现实施例1-6微观组织均为回火贝氏体,如图1所示(其余实施例附图相似省略),对比例则为回火索氏体组织,由于回火贝氏体较回火索氏体具有更少的位错结构,使得钢中可逆氢陷阱数量较少,具有更低的氢脆敏感性。扫描电镜sem发现,实施例1-6微观组织铁素体基体均匀弥散分布着细小的不规则条片状、颗粒状碳化物,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会出现球化、粗化,透射电镜tem发现有一定量的析出相在晶界和晶内均匀分布,这些碳化物和析出相能够对氢起钉扎作用,形成不可逆氢陷阱,抑制氢扩散,减少材料中游离氢的含量,降低材料的氢脆敏感性,从而增强材料的抗氢能力。
[002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30~0.32%,si:0.23~0.27%,mn:0.90~1.10%, mo:0.24~0.26%,cr:1.0~1.1%,ni:1.1~1.3%,v:0.07~0.09%,p≤0.01%,s≤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屈服强度≥900mpa,抗拉强度≥110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60%,冲击功kv2≥80j。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金相组织为回火贝氏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氢抽油杆用钢在全充氢条件下,抗氢脆敏感性指数i
he
≤75%。5.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轧制、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真空感应炉熔炼,钢水热浇铸后得到铸锭;(2)锻造:将铸锭锻造成长方体料坯,锻造温度1150~1200℃;(3)轧制:将料坯加热至1080~1110℃,保温2.0~2.5h,多道次轧制为指定规格的光滑圆棒,热轧过程温度保持在950~1050℃范围内,轧后采用空冷处理;(4)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的调质热处理工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序,淬火温度850~900℃,保温时间45~60min,水淬至室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序,回火温度为550~640℃,时间为60~90min,空冷至室温。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hl级新型抽油杆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直径为ф19-2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30~0.32%,Si:0.23~0.27%,Mn:0.90~1.10%,Mo:0.24~0.26%,Cr:1.0~1.1%,Ni:1.1~1.3%,V:0.07~0.09%,P≤0.01%,S≤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轧制、热处理工序。本发明获得的HL级新型抗氢抽油杆用钢性能满足屈服强度≥900MPa,抗拉强度≥110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60%,冲击功KV2≥80J,达到HL级抽油杆钢国家标准,具有优良的抗氢脆敏感性。具有优良的抗氢脆敏感性。具有优良的抗氢脆敏感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冉 王程明 赵楠 赵中昱 白丽娟 谷秀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3/10/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