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19
阅读:87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人工皮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是人体表面最大的器官,其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其中,表皮与真皮之间重要的承接结构是基底膜(英文名称:epidermal basement membrane)。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有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ⅶ型胶原蛋白、巢蛋白、串珠素等,通过它们交互形成的网状结构构成了表皮-真皮的连接功能、信号传导功能及渗透屏障功能等基底膜丰富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健康的基底膜能发挥多样生物学功能,使表皮-基底膜-真皮三者之间能够顺畅循环,保持皮肤的健康完整性。
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皮肤受损的情况,其中,创伤、烧伤和烫伤尤为常见。为预防感染、促进和加快伤口愈合、治疗深度烧烫伤,临床上会在人体表面贴敷人工皮肤。该人工皮肤是利用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体外人工研制的皮肤代用品,用来修复、替代缺损的皮肤组织。
4.目前组织工程皮肤研究领域最理想的构建模式是双层组织工程皮肤。但由于缺乏完整的基底膜,存在表真皮易于分离的重要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临床应用。目前,cn101954124b公开的专利中,通过羊膜来构建皮肤基底膜的。该方法需要新鲜的羊膜,且制备工艺复杂,不利于广泛推广。cn 102781484 a公开的专利中,在包含来源于人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来源于人真皮的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人工皮肤的培养基中添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乙酰肝素酶抑制剂来制备人工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01: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多次重复试剂a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后,得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
7.真皮成纤维细胞是存在于真皮层中的一种细胞,也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真皮成纤维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还能够合成和分泌糖胺聚糖和糖蛋白等基质。
8.本技术中通过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上包被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在真皮层上孵育某种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形成含基底膜的真皮层。具体的,将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试剂a重悬,形成细胞悬液。此时,真皮成纤维细胞外侧包被一层试剂a。其中,试剂a包括:含浓度为0.01-0.1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英文名称: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中文名称:磷酸缓冲盐溶液)缓冲液、tris-hcl(英文名称:trishydrochloride;中文名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或其他缓冲液或培养基。该缓冲液或培养基采用人工皮肤制备过程中
常用的缓冲液或培养基。本技术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10
5-6
×
107细胞/cm2。
9.将细胞悬液使用离心机在转速为5-500rpm的条件下离心处理1-5min。然后使用pbs缓冲液清洗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以去除未被包被的试剂a。如此重复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处理5-10次后,得到真皮成纤维细胞外侧包被试剂a的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
10.进一步,在采用试剂a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之前,还包括: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胶原蛋白或其他包被基质,在常温或37℃下固化,得到包被支撑膜。在包被支撑膜上加入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多次重复试剂a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后,得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在包被后的支撑膜上制备真皮层,能够使得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形成结构良好的基底膜,且制备的真皮层贴附的更加紧密,防止真皮层皱缩或前期脱离支撑膜。
11.s02: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混合为混合溶液,将所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所述混合溶液中,混均后在室温或37℃下孵育培养,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
12.将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后,将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中,混匀后迅速转入培养装置中,在室温或37℃下孵育培养0.5-3h,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其中,试剂b包括:dmem(英文名称: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mem(英文名称:2-methoxyethoxymethyl chloride;中文名称: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和f12(英文名称:ham
‘
s f 12 nutrient medium;中文名称:动物细胞培养基)等常用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试剂c包括:浓度为200mm的l-谷氨酰胺溶液;试剂d包括:血清;试剂e为支架材料,其包括:胶原蛋白、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明胶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的加入量根据实际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使用量确定。
13.s03:所述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得到真皮层。
14.将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1-5天,得到真皮层。本技术中,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添加了基底膜的结构组成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及维持细胞生长需要的成分等,其中,这些成分包括试剂a、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或可以作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支架材料,或可以增强细胞间粘连及细胞与基质的粘连,或可刺激、促进真皮细胞或者表皮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形成基底膜,使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15.s04:向所述真皮层上加入试剂f,孵育形成试剂f/真皮层。
16.真皮层培养结束后,弃掉培养基。向真皮层上加入试剂f,孵育30min,以使试剂f包被在真皮层的表面,得到试剂f/真皮层。其中,试剂f是浓度为0.01-0.9mg/ml的iv型胶原蛋白、巢蛋白和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中的至少一种。试剂f的使用量根据真皮层的量来确定。
17.s05: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所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
18.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试剂f/真皮层上,加入适量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后培养1-5天。其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接种数量为10
5-6
×
108细胞/cm2。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为人工皮肤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
19.s06: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1-5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
基进行气液面培养,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20.培养结束后,将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更换为角化介质培养基继续培养1-5天。该角化介质培养基为人工皮肤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后,进行气液面培养,并每天换液培养3-14天,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该皮肤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真皮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以及基底膜的结构组成成分制备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该方法中,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添加了基底膜的结构组成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维持细胞生长需要的成分等,其中,这些成分包括试剂a、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或可以作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支架材料,或可以增强细胞间粘连及细胞与基质的粘连,或可刺激、促进真皮细胞或者表皮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形成基底膜,使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制备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包含表皮层、基底膜和真皮层,且含有活细胞,与正常皮肤结构相似,可用于多种创伤造成的皮肤创面的治疗,也可用于皮肤模型的制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he染色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人工皮肤的he染色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pas染色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人工皮肤的pas染色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ⅳ型胶原染色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人工皮肤的ⅳ型胶原染色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层粘蛋白染色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人工皮肤的层粘蛋白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25.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101: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胶原蛋白或其他包被基质,在37℃下固化,得到包被支撑膜。在包被支撑膜上加入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含浓度为0.1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重悬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6
×
107细胞/cm2。将重悬后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离心机在转速为500rpm的条件下离心处理5min。然后使用pbs缓冲液清洗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以去除未被包被的含浓度为0.1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如此重复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处理10次后,得到真皮成纤维细胞。
26.s102:dmem、浓度为200mm的l-谷氨酰胺溶液、血清和ⅰ型胶原蛋白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混合溶液中,混匀后迅速转入培
养装置中,混均后在37℃下孵育培养3h,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
27.s103: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真皮层。
28.s104:向真皮层上加入浓度为0.1mg/ml的iv型胶原蛋白,孵育30min,形成试剂f/真皮层。
29.s105:将按5
×
105细胞/cm2的接种量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5天。
30.s106: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5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进行气液面培养14天,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31.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201: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胶原蛋白或其他包被基质,在常温下固化,得到包被支撑膜。在包被支撑膜上加入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含浓度为0.01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tris-hcl缓冲液重悬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1
×
105细胞/cm2。将重悬后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离心机在转速为5rpm的条件下离心处理1min。然后使用pbs缓冲液清洗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以去除未被包被的含浓度为0.01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tris-hcl缓冲液。如此重复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处理5次后,得到真皮成纤维细胞。
32.s202:mem、浓度为200mm的l-谷氨酰胺溶液、血清和壳聚糖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混合溶液中,混匀后迅速转入培养装置中,混均后在室温下孵育培养0.5h,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
33.s203: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1天,得到真皮层。
34.s204:向真皮层上加入浓度为0.9mg/ml的巢蛋白,孵育30min,形成试剂f/真皮层。
35.s205:将按6
×
108细胞/cm2的接种量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1天。
36.s206: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1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进行气液面培养3天,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37.实施例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301: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胶原蛋白或其他包被基质,在37℃下固化,得到包被支撑膜。在包被支撑膜上加入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含浓度为0.05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重悬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1
×
106细胞/cm2。将重悬后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离心机在转速为200rpm的条件下离心处理3min。然后使用pbs缓冲液清洗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以去除未被包被的含浓度为0.05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如此重复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处理8次后,得到真皮成纤维细胞。
38.s302:f12、浓度为200mm的l-谷氨酰胺溶液、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混合溶液中,混匀后迅速转入培养装置中,混均后在37℃下孵育培养2.5h,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
39.s303: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3天,得到真皮层。
40.s304:向真皮层上加入浓度为0.01mg/ml的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孵育30min,形成试剂f/真皮层。
41.s305:将按6
×
107细胞/cm2的接种量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4天。
42.s306: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4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进行气液面培养10天,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43.实施例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401: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胶原蛋白或其他包被基质,在37℃下固化,得到包被支撑膜。在包被支撑膜上加入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含浓度为0.05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重悬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2
×
107细胞/cm2。将重悬后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使用离心机在转速为300rpm的条件下离心处理3min。然后使用pbs缓冲液清洗离心后得到的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以去除未被包被的含浓度为0.05mg/ml的纤连蛋白和明胶的pbs缓冲液。如此重复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处理8次后,得到真皮成纤维细胞。
44.s402:dmem、mem、浓度为200mm的l-谷氨酰胺溶液、血清、明胶和壳聚糖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混合溶液中,混匀后迅速转入培养装置中,混均后在37℃下孵育培养2h,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
45.s403: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4天,得到真皮层。
46.s404:向真皮层上加入浓度为0.5mg/ml的iv型胶原蛋白和巢蛋白的组合物,孵育30min,形成试剂f/真皮层。
47.s405:将按4
×
108细胞/cm2的接种量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4天。
48.s406: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4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进行气液面培养10天,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49.本技术实施例还对制备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进行了he染色(英文名称: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中文名称:苏木精-伊红染色法)、pas染色(英文名称:periodicacid-schiff stain)、ⅳ型胶原染色、层粘蛋白染色(laminin染色)以及跨膜电位测试。其中,he染色用于观察人工皮肤组织学的结构。pas染色、ⅳ型胶原染色、层粘蛋白染色为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观察人工皮肤的基底膜成分。跨膜电位测试用于表示人工皮肤的屏障功能。下述以实施例1所制备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为对象进行具体描述。
50.对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以及其他人工皮肤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切片厚度约4μm。其中,样品组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对照组为其他方法制备得到的人工皮肤。
51.1、he染色对人工皮肤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人工皮肤的组织结构。具体he染色步骤如下:二甲苯染色3次,每次4min;浓度为100%的乙醇2次,每次4min;浓度为95%的乙醇染色2次,每次4min;浓度为95%的乙醇染色4min;浓度为70%的乙醇染色4min。使用蒸溜水漂洗后,苏木素染色4min,水洗5min,伊红染色30秒,浓度为70%的乙醇染色2次,每次15秒;浓度为
95%的乙醇染色2次,每次15秒;浓度为95%的乙醇染色15秒,浓度为100%的乙醇染色2次,每次30秒;二甲苯染色2次,每次5min。染色结束后,固定,封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得到附图1、2。
52.由附图1、2可见,样品组的人工皮肤的he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形成基底膜,连接紧密,切片时不易分离。对照组的人工皮肤的he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未形成基底膜,连接不紧密,切片时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易分离。
53.2、pas染色对人工皮肤切片进行pas染色,观察人工皮肤的基底膜情况。具体pas染色步骤如下:脱蜡、水洗处理后,使用浓度为0.5%的periodicacid溶液染色l0min。使用蒸溜水漂洗后,schiff液染色l0min。使用蒸溜水漂洗后,使用浓度为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染色两次,每次3min。水洗5min后,脱水固定、封存。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得到附图3、4。
54.由附图3、4可见,样品组的人工皮肤的pas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有一均质紫红色带显示pas反应阳性。对照组的人工皮肤的pas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有不连续的紫红色带。这表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皮肤中,表皮层与真皮层通过基底膜紧密连接。
55.3、ⅳ型胶原染色对人工皮肤切片进行ⅳ型胶原染色,观察人工皮肤的基底膜情况。具体ⅳ型胶原染色步骤如下:取石蜡包埋的标本,连续切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鼠抗人iv型胶原蛋白单抗(1:150),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abc法,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素复染。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得到附图5、6。
56.由附图5、6可见,样品组的人工皮肤的ⅳ型胶原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ⅳ型胶原均匀着色。而对照组的人工皮肤的ⅳ型胶原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彻底分离,且无ⅳ型胶原着色。
57.4、层粘蛋白染色对人工皮肤切片进行层粘蛋白染色,观察人工皮肤的基底膜情况。具体层粘蛋白染色步骤如下:取石蜡包埋的标本,连续切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鼠抗人laminin单抗(1:150),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abc法,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素复染。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得到附图7、8。
58.由附图7、8可见,样品组的人工皮肤的层粘蛋白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粘蛋白均匀着色。而对照组的人工皮肤的层粘蛋白染色图中,表皮层与真皮层彻底分离,且无层粘蛋白染色。
59.5、跨膜电位测试使用经皮电阻仪对样品组和对照组中的人工皮肤进行跨膜电阻测试,测试条件相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60.表1:样品组和对照组的跨膜电阻测试结果
由表1可见,样品组的人工皮肤的跨膜电阻值远高于对照组的人工皮肤的跨膜电阻值,这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制备的人工皮肤的屏障功能优于其他方法制备得到的人工皮肤。
61.通过上述检测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中,表皮层与真皮层通过基底膜紧密连接,且基底膜部分的pas染色、ⅳ型胶原染色、层粘蛋白染色的显色都非常均匀。同时,本技术实施例制备的人工皮肤的屏障功能优于其他方法制备得到的人工皮肤。
6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多次重复试剂a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后,得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试剂b、试剂c、试剂d和试剂e混合为混合溶液,将所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到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所述混合溶液中,混均后在室温或37℃下孵育培养,得到真皮细胞混合物;所述真皮细胞混合物在温度为37℃、5%co2条件下培养,得到真皮层;向所述真皮层上加入试剂f,孵育形成试剂f/真皮层;将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所述试剂f/真皮层上,在人工皮肤表皮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结束后,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浸没培养1-5天后,再次更换角化介质培养基进行气液面培养,形成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其中,所述试剂a包括:含纤连蛋白和明胶的缓冲液或培养基;所述试剂b包括:dmem、mem和f12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试剂c包括:l-谷氨酰胺溶液;所述试剂d包括:血清;所述试剂e包括:胶原蛋白、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明胶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试剂f包括:iv型胶原蛋白、巢蛋白和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皮成纤维细胞采用试剂a重悬前,包括:在支撑膜上加入明胶或胶原蛋白,得到包被支撑膜;在所述包被支撑膜上加入所述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多次重复试剂a重悬、离心、pbs清洗、再离心后,得到包被真皮成纤维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成纤维细胞用量为10
5-6
×
107细胞/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温或37℃下孵育培养0.5-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7℃、5%co2条件下培养1-5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质形成细胞的接种数量为10
5-6
×
108细胞/c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质形成细胞在所述试剂f/真皮层上培养1-5天,气液面培养3-14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连蛋白在缓冲液或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01-0.1mg/ml,所述l-谷氨酰胺溶液的浓度为20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f的浓度为0.01-0.9mg/ml。10.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种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真皮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以及基底膜的结构组成成分制备含基底膜的人工皮肤。该方法中,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添加了基底膜的结构组成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维持细胞生长需要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或可以作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支架材料,或可以增强细胞间粘连及细胞与基质的粘连,或可刺激、促进真皮细胞或者表皮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形成基底膜,使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该人工皮肤包含表皮层、基底膜和真皮层,含有活细胞,与正常皮肤结构相似,可用于多种创伤造成的皮肤创面的治疗、皮肤模型的制备。肤模型的制备。肤模型的制备。
技术研发人员:张甜甜 王敏 邢志青 张平 蔺易 单风娟 孙红 王鑫玉 王杰 王红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基于PCB无磁芯变压器的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自噬抑制剂在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