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19 阅读:11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建筑系统中,大型超高层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虽然建筑的功能逐步提升,但施工难度也渐渐增大,比如裙楼与主楼之间、地库与主楼之间存在明显的沉降差,需设置后浇带来解决温度应力及收缩变形。但由于通常规定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处设置的沉降后浇带要在主楼封顶后60天以上或按设计要求更长时间方能进行浇筑,地下室顶板回填土、室外管网、道路、景观绿化等工序受沉降后浇带浇筑时间的制约,极大影响了相关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现场场地狭小、运输不便。或现场采取临时封堵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待后期二次开挖,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及防水层的破坏,同时开挖机械行走荷载对顶板二次破坏易造成渗漏水隐患。
3.因此已知的堵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施工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盖板盖板包括盖板本体、钢套浇筑管、两个吊环,所述盖板本体为矩形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底层设有钢筋网片;所述钢套浇筑管固设在盖板本体的中部,钢套浇筑管垂直于盖板本体的平面,两个吊环分别长度向设置于钢套浇筑管两侧,以用于运输与吊装盖板;b、设置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为防止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出现悬挑结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在支摸时采用独立支撑体系,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应牢固可靠,设置立杆间距为600mm,步距为1500mm;c、后浇带剔凿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拦截钢丝网、浮浆和松散石子,确保止水钢板外露宽度,接缝表面涂刷水泥浆;d、安装预制盖板采用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安装预制盖板,盖板边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成r角,盖板拼缝处填补防水砂浆嵌缝;e、防水层及保护层盖板基层处理,阴阳角设置防水附加层施工,浇筑管道处上翻至管道另一侧,防水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浇筑刚性保护层;
f、封堵收口从预制盖板预留的浇筑管灌注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堵收口。
6.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7.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盖板厚度为≥120mm。
8.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盖板采用c30p6成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9.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钢筋网片为c12@150mm,双向布置。
10.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钢套浇筑管为镀锌钢套浇筑管。
11.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钢套浇筑管壁厚为≥4mm。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安装带浇筑钢管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待沉降稳定后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进行后浇带结构封闭,可提前进行防水层、面层施工,为后续回填土方、室外景观绿化提供作业面,缩短工期,降低项目成本;2、预制盖板封闭更加安全可靠、劳动强度低、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制盖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板后浇带预制板铺设示意图。
14.图中:1盖板,2吊环,3浇筑管,4钢筋,5圆弧角,6顶部托撑,7次楞木枋,8混凝土楼板,9倒角,10地下车库顶板,11覆木胶合板,12覆土土面。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1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流程:后浇带独立支撑加固

后浇带剔凿

安装预制盖板

防水层

刚性保护层

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封堵收口。
17.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盖板。
18.现请参阅图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制盖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盖板1及浇筑管3构造:水平预制盖板尺寸为1500(长)
×
1000(宽)
×
(高)mm,盖板底层钢筋网片为c12@150mm,双向布置,长方向钢筋在下。盖板预留直径200mm的镀锌钢套浇筑管,壁厚4mm,高度比覆土面低600mm,钢套管底部60mm处设置3mm厚止水翼环,浇筑管1500mm一道。盖板顶部距离盖板长方向端部200mm、短方向局中处各设置一处8mm直径圆钢吊环2,用于盖板运输与吊装,吊环安装时需与钢筋4网片进行绑扎。盖板采用c30p6成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盖板边缘设有圆弧角5。浇筑管下方与
混凝土层间设有倒角9。
19.b、后浇带独立支撑加固:后浇带两侧梁板在模板拆除后属悬臂结构,不能承受地下室顶板覆土的压力和施工振动荷载。为防止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出现悬挑结构,顶板后浇带在支摸时采用独立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在其它顶板拆除时能不被拆除。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应牢固可靠。支撑体系设有若干立杆支撑的顶部托撑6,托撑上面设有次楞木枋7,次楞木枋上面设有覆木胶合板11,覆木胶合板上方浇筑有混凝土楼板8,混凝土楼板自下而上依次为地下车库顶板10、防水层、隔离层和防水保护层。立杆间距600mm,步距1500mm。
20.c、后浇带剔凿: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拦截钢丝网、浮浆和松散石子,确保止水钢板外露宽度,并用水清理干净,但不得有积水,接缝表面涂刷水泥浆,并进行隐蔽验收。
21.d、安装预制盖板:采用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安装预制盖板,盖板边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成r角,盖板拼缝处填补防水砂浆嵌缝。
22.e、防水层及保护层:盖板基层处理,阴阳角设置防水附加层施工,盖板处防水施工同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遇浇筑管道处上翻至管道另一侧。防水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浇筑刚性保护层。
23.f、封堵收口:从预制盖板预留的浇筑管灌注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堵收口。最终使覆土土面12离开浇筑管顶端距离为大于600mm。
24.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注意事项:(1)本发明适用于工期紧张、施工场地狭小,且需要快速投入使用的项目。
25.(2)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才可采用预制盖板覆盖后浇带,同时盖板的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
26.(3)盖板间设置圆弧角,确保盖板连接紧密。
27.(4)预制盖板构造设计适用于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不大于2.5m。
28.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与传统做法相比,施工简便,易于操作,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该采用预制板提前封闭解决了后浇带沉降混凝土浇筑前顶板的回填土问题,为施工提供良好的现场空间、运输条件,尤其在工期紧张、钢筋量大、模板多、周转材料亟待进场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了材料堆放和后续工序提前顺利穿插,降低成本,受到了操作工人及管理、使用单位的欢迎。
29.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盖板盖板包括盖板本体、钢套浇筑管、两个吊环,所述盖板本体为矩形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底层设有钢筋网片;所述钢套浇筑管固设在盖板本体的中部,钢套浇筑管垂直于盖板本体的平面,两个吊环分别长度向设置于钢套浇筑管两侧,以用于运输与吊装盖板;b、设置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为防止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出现悬挑结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在支摸时采用独立支撑体系,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应牢固可靠,设置立杆间距为600mm,步距为1500mm;c、后浇带剔凿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拦截钢丝网、浮浆和松散石子,确保止水钢板外露宽度,接缝表面涂刷水泥浆;d、安装预制盖板采用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安装预制盖板,盖板边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成r角,盖板拼缝处填补防水砂浆嵌缝;e、防水层及保护层盖板基层处理,阴阳角设置防水附加层施工,浇筑管道处上翻至管道另一侧,防水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浇筑刚性保护层;f、封堵收口从预制盖板预留的浇筑管灌注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堵收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厚度为≥1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采用c30p6成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为c12@150mm,双向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浇筑管为镀锌钢套浇筑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浇筑管壁厚为≥4mm。

技术总结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盖板,盖板包括盖板本体、钢套浇筑管、两个吊环,b、设置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c、后浇带剔凿,d、安装预制盖板,e、防水层及保护层,f、封堵收口,从预制盖板预留的浇筑管灌注自密实微膨胀抗渗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堵收口。本发明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施工方法具有可提前进行防水层、面层施工,为后续回填土方、室外景观绿化提供作业面,缩短工期,降低项目成本,预制盖板封闭更加安全可靠、劳动强度低和适用性好的优点。适用性好的优点。适用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飞 卢彬 史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