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6
阅读:11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垃圾年产量达到10亿吨,其中生活垃圾约4亿吨。相关数据表明: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面积80万亩。在大部分农村及中小城镇,大量存在垃圾乱扔乱放行为,不仅侵占了稀缺的土地,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目前对于垃圾的处理依然以填埋为主,填埋法简单粗放,只是转移了染污地。而焚烧处理体积一般可减少80%~90%,同时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还可以实现资源化的利用,垃圾焚烧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主要途径之一。
3.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处理城市垃圾、利用回收资源发电的一种方式。其相较于通过填埋、堆肥的方式来处理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具有能同时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减量化的优点。
4.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主要通过垃圾焚烧炉处理余热发电系统来实现。然而,目前的垃圾焚烧炉处理余热发电系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5.(1)投资资金大,运行成本高,运行不稳定,经济收益回本缓慢,使其目前仅在城市人口多,生活垃圾量在500吨/日以上的城市推广建设投运,限制了该发电系统不能够在中小城市推广实施;
6.(2)中小城市垃圾量少,垃圾焚烧炉处理余热发电系统发电量小,发电率低。
7.因此,提高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发电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利用余热锅炉富余蒸汽驱动第二汽轮机运行,使其带动给水泵作功后的排汽用于除氧器给水加热蒸汽,既充分利用设备热负荷,又提高垃圾处理量。提高了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和锅炉的热利用率。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包括用于焚烧生活垃圾的锅炉;所述锅炉连接有主汽轮机,所述主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凝汽器和第二汽轮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主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发电;所述凝汽器与所述主汽轮机的排汽管道连接将排汽冷凝成水;所述主汽轮机的任一蒸汽机组与所述第二汽轮机连通以驱动其运行;所述凝汽器连通有给水泵,所述第二汽轮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给水泵连接以驱动其运行,所述给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锅炉连通以对其补水。
11.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与所述给水泵之间设有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为热力式除氧
器,所述第二汽轮机的排汽管道与所述除氧器连通以去除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汽轮机的主汽门管道连接有电动隔离阀,以避免汽轮机组发生进水事故;所述第二汽轮机的主蒸汽管道设有疏水点和疏水阀,以疏尽管道中的冷凝水。
13.进一步地,所述主汽轮机的排汽管道设有排汽气动或液动止回阀,以保证系统安全和调试。
14.进一步地,所述给水泵与原给水系统形成并联系统,且所述给水泵的给水管连接和操作方式与原系统相匹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充分利用余热锅炉余量,主汽轮机的蒸汽机组驱动第二汽轮机运行,第二汽轮机带动除氧器和给水泵运行,提高了提高主汽轮机一段抽气回热利用率和锅炉热效率,增加垃圾处置量,降低厂用电率;第二汽机排汽进入除氧器,提高循环热效率;同时还挖掘了汽轮机满负荷状况下新的增长点,设备能实现自动跟踪调节功能,稳定性好;噪音较电动泵小,有利于改善环境,理论成本回收较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验证,本系统可以使得原厂用电率降低约1.3~2%,发电量提高1~2%,锅炉的热率提高1.29~2%。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9.图1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锅炉1、主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第二汽轮机5、除氧器6、给水泵7。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阅图1,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包括用于焚烧生活垃圾的两个并联的锅炉1;锅炉1连接有主汽轮机2,主汽轮机2的排汽管道设有排汽气动止回阀,以保证系统安全和调试;主汽轮机2连接有发电机3、凝汽器4和第二汽轮机5;发电机3与主汽轮机2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发电;凝汽器4与主汽轮机2的排汽管道连接将排汽冷凝成水;主汽轮机2的左侧蒸汽机组与第二汽轮机5连通以驱动其运行;凝汽器4连通有给水泵7,凝汽器4与给水泵7之间设有除氧器6,除氧器6为热力式除氧器,第二汽轮机5的排汽管道与除氧器6连通以去除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第二汽轮机5的主汽门管道连接有电动隔离阀,以避免汽轮机组发生进水事故;第二汽轮机5的主蒸汽管道设有疏水点和疏水阀,以疏尽管道中的冷凝水;第二汽轮机5的输出轴与给水泵7连接以驱动其运行,给水泵7的出水端与锅炉1连通以对其补水;给水泵7与原给水系统形成并联系统,且给水泵7的给水管连接和操作方式与原系统相匹配。
25.本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利用余热锅炉1富余蒸汽驱动第二汽轮机5运行,使其带动给水泵7作功后的排汽用于除氧器6给水加热蒸汽,凝汽器4将主汽轮机2排汽管的排汽冷凝成水,经除氧器6去除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后,在给水泵7的作用下返流至锅炉1对其进行补水,既充分利用设备热负荷,又提高垃圾处理量。提高了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和锅炉1的热利用率。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焚烧生活垃圾的锅炉(1);所述锅炉(1)连接有主汽轮机(2),所述主汽轮机(2)连接有发电机(3)、凝汽器(4)和第二汽轮机(5);所述发电机(3)与所述主汽轮机(2)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发电;所述凝汽器(4)与所述主汽轮机(2)的排汽管道连接将排汽冷凝成水;所述主汽轮机(2)的任一蒸汽机组与所述第二汽轮机(5)连通以驱动其运行;所述凝汽器(4)连通有给水泵(7),所述第二汽轮机(5)的输出轴与所述给水泵(7)连接以驱动其运行,所述给水泵(7)的出水端与所述锅炉(1)连通以对其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4)与所述给水泵(7)之间设有除氧器(6),所述除氧器(6)为热力式除氧器,所述第二汽轮机(5)的排汽管道与所述除氧器(6)连通以去除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汽轮机(5)的主汽门管道连接有电动隔离阀,以避免汽轮机组发生进水事故;所述第二汽轮机(5)的主蒸汽管道设有疏水点和疏水阀,以疏尽管道中的冷凝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轮机(2)的排汽管道设有排汽气动或液动止回阀,以保证系统安全和调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7)与原给水系统形成并联系统,且所述给水泵(7)的给水管连接和操作方式与原系统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汽动给水提质增效系统,属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锅炉,锅炉连接有主汽轮机,主汽轮机的排汽管道设有排汽气动止回阀;主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凝汽器和第二汽轮机;凝汽器将排汽冷凝成水;凝汽器连通有给水泵,凝汽器与给水泵之间设有除氧器;第二汽轮机的主汽门管道连接有电动隔离阀,主蒸汽管道设有疏水点和疏水阀。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锅炉富余蒸汽驱动第二汽轮机运行,使其带动给水泵作功后的排汽用于除氧器给水加热蒸汽,既充分利用设备热负荷,又提高垃圾处理量。提高了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和锅炉的热利用率。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和锅炉的热利用率。烧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和锅炉的热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雄 王刚 蹇林松 宋蓬殷 孟陈 黄辉峰 温竞 黄宏伟 谢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州市三峰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3/6/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游艇用柴油机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变频发电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