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9
阅读:9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海上自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
背景技术:
2.基于海上自救的设备以及原理,在海上进行作业或是游玩时会遇到多种情况,但不限于以下提到的一种,更具体的是,在海上因为船只发生碰撞等原因导致需要人员自行自救的时候大多是通过船载救生艇,而小型船只是通过人员穿戴救生衣等物品进行自救的。
3.而船载救生艇的尺寸较大,不便于收纳,且大多不具备信号发送的功能,救生衣等物品更是因为人员会长时间与海水接触,因此对于体温的影响非常大。
4.基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我们发现现有的海上求生设备很难同时规避以上提到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收纳空间小,使用方便且功能较多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优点是收纳空间小,使用方便且功能较多。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包括充气浮板和浮板应急系统,所述充气浮板底部的右侧栓接有尾鳍,所述充气浮板底部的左侧栓接有触发组件,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栓接有功能组件,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栓接有气泵,所述充气浮板的右侧栓接有气阀;
7.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缝接在充气浮板的顶部,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设置有储物台,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栓接有储电板。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充气浮板,作为漂浮体,设置的尾鳍用于保持充气浮板的稳定,设置的浮板应急系统用于在意外落水时及时控制充气浮板进行充气并且发送定位信息至北斗导航卫星便于人员及时发现并且实施救援,设置的触发组件判断充气浮板是否位于海水中并且及时给予触发,通过设置发光件用于发光,使得周边人员船只等及时发现并且施救,设置的储物台用于安装结构,设置的储电用于通过太阳能为部分结构进行供电,设置的气阀便于排出充气浮板内部的气体,并且可以便于手动进行充气。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板应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感应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充气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警示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装置是否落于水中,如果确定落
在水中则会把信息传递到中央控制模块,使得中央控制模块启动测试模块测试装置是否落于海水中,如果测试模块检测到装置位于海水中后会优先启动充气模块,以对充气浮板进行气体灌注使其迅速膨胀并且具有浮力,随后启动定位模块并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位置信息以及求救信息上传北斗卫星导航以传递到救援人员位置进行呼救,启动警示模块后使得装置周边更加容易被发现以可以及时获取救援。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栓接在充气浮板底部的左侧,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过水壳,所述密封外壳的顶部栓接有临时电源舱,所述临时电源舱的内侧卡接有碳素电池,所述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栓接有启动开关,所述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栓接有触发开关,所述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栓接有电阻片,所述过水壳的两侧均栓接有导体触头,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与触发开关电线连接,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与电阻片电线连接,所述电阻片与临时电源舱电性连接,所述临时电源舱与启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启动开关与触发开关电性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外壳,可以避免液体浸入结构对无法隔水的结构造成损坏,设置的过水壳用于与液体接触,设置的临时电源舱配合碳素电池,可以对触发组件供电,设置的启动开关在启动后对电路进行接通,使得碳素电池通过临时电源舱依次对电阻片和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进行供电,在装置落水后,液体会进入过水壳内侧,如果进入内部的是淡水,因为其导电性较差,电阻片提高了电路阻值,因此电流不足以通过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对触发开关进行触发,而如果进入过水壳内部的是海水,因为海水中的杂质较多,因此导电性较好,即可以使电流对触发开关进行触发,以此可以判断是否真的落入海水中需要救援。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光电水浸传感器,所述光电水浸传感器与临时电源舱电性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电水浸传感器,用于对启动开关进行控制,可以用于观察装置是否落水以及是否需要对触发组件的启动开关进行启用,如果检测到浸没在水中时,会对启动开关进行启用。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光件包括聚乙烯透明软壳,所述聚乙烯透明软壳的底部与充气浮板缝接,所述聚乙烯透明软壳的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外侧通过导线与储物台连接,导线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外侧栓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聚乙烯透明软壳卡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聚乙烯透明软壳,用于对内部发光二极管以及与其连接的导线进行保护,避免因为接触水导致短路或是氧化,设置的绝缘套配合密封圈可以提升聚乙烯透明软壳内部的密封性,而发光二极管发光的时候会让装置相对显眼,以便于周边人员发现。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物台包括台座,所述台座的内侧栓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栓接有蓄电瓶,所述隔板的顶部栓接有逆变器,所述隔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抽拉架,所述台座的顶部栓接有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台座的内侧栓接有定位器,所述蓄电瓶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台座配合隔板,可以便于对物品进行放置,设置的蓄电瓶用于储电,通过储电板转化的太阳能电会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逆变器最后储存到蓄
电瓶中,以便于对发光件和定位器进行供电,避免因为能源耗尽导致装置失去作用,设置的抽拉架可以便于储存通讯设备等。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电板包括侧杆,所述侧杆和充气浮板的顶部均缝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架,所述光伏板架的内侧栓接有光伏板面,所述光伏板面与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侧杆配合转轴,可以便于对光伏板面进行安装,并且可以便于让光伏板面沿着转轴转动,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便于对其进行折叠。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缝接有固定弹力筋,所述充气浮板为dwf拉丝布材料制成。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弹力筋,可以便于让使用人员固定自己的肢体以及物品避免在漂浮时翻落入水,dwf拉丝布材料制成的充气浮板可以保证强度和硬度,使其更加安全耐用。
2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设置有折叠缝,所述充气浮板的顶部栓接有提拉把手。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叠缝可以便于让充气浮板进行折叠,设置的提拉把手便于对装置进行拖拽等动作。
2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光二极管为警示模块,所述充气模块为气泵,所述定位器为定位模块,所述触发组件为测试模块,所述光电水浸传感器为感应模块。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发光二极管作为警示模块在控制点亮后可以让装置更加容易被观察,作为充气模块的气泵可以便于向充气浮板的内部进行充气,作为定位模块的定位器用于识别当前位置用于将其上传,设置的触发组件作为测试模块用于判断装置是否位于海水中,设置的光电水浸传感器用于识别装置是否位于水中。
2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通过设置充气浮板配合尾鳍用于保持充气浮板的稳定并且保持漂浮,设置的浮板应急系统用于在意外落水时及时控制充气浮板进行充气并且发送定位信息至北斗导航卫星便于人员及时发现并且实施救援,设置的触发组件判断充气浮板是否位于海水中并且及时给予触发,通过设置发光件用于发光,使得周边人员船只等及时发现并且施救,设置的储物台用于安装结构,设置的储电用于通过太阳能为部分结构进行供电,设置的气阀便于排出充气浮板内部的气体,使得装置在未充气时占地空间较小,并且具有快速充气、发送定位以及提升周边等作用,提升人员获救概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的储电板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的台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的发光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的触发组件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主视图;
35.图7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6.图8是本发明的浮板应急系统示意图。
37.附图标记:1、充气浮板;2、浮板应急系统;201、中央控制模块;202、感应模块;203、测试模块;204、定位模块;205、充气模块;206、警示模块;207、无线传输模块;3、尾鳍;4、触发组件;401、密封外壳;402、过水壳;403、临时电源舱;404、碳素电池;405、启动开关;406、触发开关;407、电阻片;408、导体触头;5、功能组件;501、发光件;5011、聚乙烯透明软壳;5012、发光二极管;5013、绝缘套;5014、密封圈;502、储物台;5021、台座;5022、隔板;5023、蓄电瓶;5024、逆变器;5025、抽拉架;5026、太阳能控制器;5027、定位器;503、储电板;5031、侧杆;5032、转轴;5033、光伏板架;5034、光伏板面;6、气泵;7、气阀;8、光电水浸传感器;9、固定弹力筋;10、折叠缝;11、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
40.参考图1-8,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包括充气浮板1和浮板应急系统2,充气浮板1底部的左侧栓接有触发组件4,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功能组件5,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气泵6;
41.功能组件5包括发光件501,发光件501缝接在充气浮板1的顶部,充气浮板1的顶部设置有储物台502,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储电板503,设置的浮板应急系统2用于在意外落水时及时控制充气浮板1进行充气并且发送定位信息至北斗导航卫星便于人员及时发现并且实施救援,设置的触发组件4判断充气浮板1是否位于海水中并且及时给予触发,通过设置发光件501用于发光,使得周边人员船只等及时发现并且施救,设置的储物台502用于安装结构,设置的储电板503用于通过太阳能为部分结构进行供电,并且可以便于手动进行充气。
42.如图8所示,浮板应急系统2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01,中央控制模块20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感应模块202,中央控制模块20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测试模块203,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204,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充气模块205,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警示模块206,定位模块204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207,通过设置感应模块202,用于感应装置是否落于水中,如果确定落在水中则会把信息传递到中央控制模块201,使得中央控制模块201启动测试模块203测试装置是否落于海水中,如果测试模块203检测到装置位于海水中后会优先启动充气模块205,以对充气浮板1进行气体灌注使其迅速膨胀并且具有浮力,随后启动定位模块204并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07将位置信息以及求救信息上传北斗卫星导航以传递到救援人员位置进行呼救,启动警示模块206后使得装置周边更加容易被发现以可以及时获取救援。
43.如图5所示,触发组件4包括密封外壳401,密封外壳401栓接在充气浮板1底部的左侧,密封外壳401的内侧设置有过水壳402,密封外壳401的顶部栓接有临时电源舱403,临时电源舱403的内侧卡接有碳素电池404,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启动开关405,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触发开关406,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电阻片407,过水壳402的两侧均栓接有导体触头408,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408与触发开关406电线连接,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408与电阻片407电线连接,电阻片407与临时电源舱403电性连接,临时
电源舱403与启动开关405电性连接,启动开关405与触发开关40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外壳401,可以避免液体浸入结构对无法隔水的结构造成损坏,设置的过水壳402用于与液体接触,设置的临时电源舱403配合碳素电池404,可以对触发组件4供电,设置的启动开关405在启动后对电路进行接通,使得碳素电池404通过临时电源舱403依次对电阻片407和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408进行供电,在装置落水后,液体会进入过水壳402内侧,如果进入内部的是淡水,因为其导电性较差,电阻片407提高了电路阻值,因此电流不足以通过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408对触发开关406进行触发,而如果进入过水壳402内部的是海水,因为海水中的杂质较多,因此导电性较好,即可以使电流对触发开关406进行触发,以此可以判断是否真的落入海水中需要救援。
44.如图6所示,密封外壳401的底部设置有光电水浸传感器8,光电水浸传感器8与临时电源舱40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光电水浸传感器8,用于对启动开关405进行控制,可以用于观察装置是否落水以及是否需要对触发组件4的启动开关405进行启用,如果检测到浸没在水中时,会对启动开关405进行启用。
45.如图4所示,发光件501包括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的底部与充气浮板1缝接,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的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5012,发光二极管5012的外侧通过导线与储物台502连接,导线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5013,绝缘套5013的外侧栓接有密封圈5014,密封圈5014的外侧与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卡接,通过设置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用于对内部发光二极管5012以及与其连接的导线进行保护,避免因为接触水导致短路或是氧化,设置的绝缘套5013配合密封圈5014可以提升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内部的密封性,而发光二极管5012发光的时候会让装置相对显眼,以便于周边人员发现。
46.如图7所示,储物台502包括台座5021,台座5021的内侧栓接有隔板5022,隔板5022的顶部栓接有蓄电瓶5023,隔板5022的顶部栓接有逆变器5024,隔板50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抽拉架5025,台座5021的顶部栓接有太阳能控制器5026,台座5021的内侧栓接有定位器5027,蓄电瓶5023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5012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台座5021配合隔板5022,可以便于对物品进行放置,设置的蓄电瓶5023用于储电,通过储电板503转化的太阳能电会通过太阳能控制器5026以及逆变器5024最后储存到蓄电瓶5023中,以便于对发光件501和定位器5027进行供电,避免因为能源耗尽导致装置失去作用,设置的抽拉架5025可以便于储存通讯设备等。
47.如图2所示,储电板503包括侧杆5031,侧杆5031和充气浮板1的顶部均缝接有转轴5032,转轴503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架5033,光伏板架5033的内侧栓接有光伏板面5034,光伏板面5034与太阳能控制器502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侧杆5031配合转轴5032,可以便于对光伏板面5034进行安装,并且可以便于让光伏板面5034沿着转轴5032转动,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便于对其进行折叠。
48.如图8所示,发光二极管5012为警示模块206,充气模块205为气泵6,定位器5027为定位模块204,触发组件4为测试模块203,光电水浸传感器8为感应模块202,通过设置发光二极管5012作为警示模块206在控制点亮后可以让装置更加容易被观察,作为充气模块205的气泵6可以便于向充气浮板1的内部进行充气,作为定位模块204的定位器5027用于识别当前位置用于将其上传,设置的触发组件4作为测试模块203用于判断装置是否位于海水中,设置的光电水浸传感器8用于识别装置是否位于水中。
49.使用过程简述:使用的时候装置落入水中,作为感应模块202的光电水浸传感器8感应到装置落水会触发启动开关405,启动开关405闭合后碳素电池404通过临时电源舱403依次对电阻片407和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408进行供电,在装置落水后,液体会进入过水壳402内侧,而如果进入过水壳402内部的是海水,电流会对通过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408对触发开关406进行触发,随后气泵6迅速对充气浮板1的内部充气,同时控制发光二极管5012亮起,并且通过定位器5027持续发送自身位置,设置的光伏板面5034配合光伏板架5033配合逆变器5024、太阳能控制器5026和蓄电瓶5023对部分结构进行供电。
50.实施例2:
51.参考图1-2,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包括充气浮板1,充气浮板1底部的右侧栓接有尾鳍3,充气浮板1的右侧栓接有气阀7,通过设置充气浮板1,作为漂浮体,设置的尾鳍3用于保持充气浮板1的稳定,设置的气阀7便于排出充气浮板1内部的气体,并且可以便于手动进行充气。
52.如图2所示,充气浮板1的顶部缝接有固定弹力筋9,充气浮板1为dwf拉丝布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固定弹力筋9,可以便于让使用人员固定自己的肢体以及物品避免在漂浮时翻落入水,dwf拉丝布材料制成的充气浮板1可以保证强度和硬度,使其更加安全耐用。
53.如图2所示,充气浮板1的顶部设置有折叠缝10,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提拉把手11,通过设置折叠缝10可以便于让充气浮板1进行折叠,设置的提拉把手11便于对装置进行拖拽等动作。
54.使用过程简述:设置充气浮板1配合尾鳍3,在保证浮力的情况下会保证装置尽可能稳定,设置的气阀7便于手动进行充气或是在使用后排气,设置的折叠缝10可以便于对充气浮板1进行折叠,并且可以通过提拉把手11拖动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包括充气浮板(1)和浮板应急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板(1)底部的右侧栓接有尾鳍(3),所述充气浮板(1)底部的左侧栓接有触发组件(4),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功能组件(5),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气泵(6),所述充气浮板(1)的右侧栓接有气阀(7);所述功能组件(5)包括发光件(501),所述发光件(501)缝接在充气浮板(1)的顶部,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设置有储物台(502),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储电板(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应急系统(2)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01),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感应模块(202),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测试模块(203),所述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204),所述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充气模块(205),所述测试模块(20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警示模块(206),所述定位模块(204)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4)包括密封外壳(401),所述密封外壳(401)栓接在充气浮板(1)底部的左侧,所述密封外壳(401)的内侧设置有过水壳(402),所述密封外壳(401)的顶部栓接有临时电源舱(403),所述临时电源舱(403)的内侧卡接有碳素电池(404),所述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启动开关(405),所述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触发开关(406),所述密封外壳(401)内侧的底部栓接有电阻片(407),所述过水壳(402)的两侧均栓接有导体触头(408),位于左侧的导体触头(408)与触发开关(406)电线连接,位于右侧的导体触头(408)与电阻片(407)电线连接,所述电阻片(407)与临时电源舱(403)电性连接,所述临时电源舱(403)与启动开关(405)电性连接,所述启动开关(405)与触发开关(406)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401)的底部设置有光电水浸传感器(8),所述光电水浸传感器(8)与临时电源舱(403)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501)包括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所述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的底部与充气浮板(1)缝接,所述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的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5012),所述发光二极管(5012)的外侧通过导线与储物台(502)连接,导线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套(5013),所述绝缘套(5013)的外侧栓接有密封圈(5014),所述密封圈(5014)的外侧与聚乙烯透明软壳(5011)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台(502)包括台座(5021),所述台座(5021)的内侧栓接有隔板(5022),所述隔板(5022)的顶部栓接有蓄电瓶(5023),所述隔板(5022)的顶部栓接有逆变器(5024),所述隔板(50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抽拉架(5025),所述台座(5021)的顶部栓接有太阳能控制器(5026),所述台座(5021)的内侧栓接有定位器(5027),所述蓄电瓶(5023)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5012)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板(503)包括侧杆(5031),所述侧杆(5031)和充气浮板(1)的顶部均缝接有
转轴(5032),所述转轴(503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架(5033),所述光伏板架(5033)的内侧栓接有光伏板面(5034),所述光伏板面(5034)与太阳能控制器(5026)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缝接有固定弹力筋(9),所述充气浮板(1)为dwf拉丝布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设置有折叠缝(10),所述充气浮板(1)的顶部栓接有提拉把手(11)。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5012)为警示模块(206),所述充气模块(205)为气泵(6),所述定位器(5027)为定位模块(204),所述触发组件(4)为测试模块(203),所述光电水浸传感器(8)为感应模块(2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海上自救充气式应急浮板,应用在海上自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充气浮板配合尾鳍用于保持充气浮板的稳定并且保持漂浮,设置的浮板应急系统用于在意外落水时及时控制充气浮板进行充气并且发送定位信息至北斗导航卫星便于人员及时发现并且实施救援,设置的触发组件判断充气浮板是否位于海水中并且及时给予触发,通过设置发光件用于发光,使得周边人员船只等及时发现并且施救,设置的储物台用于安装结构,设置的储电用于通过太阳能为部分结构进行供电,设置的气阀便于排出充气浮板内部的气体,使得装置在未充气时占地空间较小,并且具有快速充气、发送定位以及提升周边等作用,提升人员获救概率。员获救概率。员获救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颖俊 季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3/5/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可倒桅杆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集定位通信一体的海上浮标观测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