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9
阅读:5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勘察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根据目标区域划分包括水域、陆域一片完整区域的勘察。
3.在进行区域的地质勘察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对水域和陆地的勘察,而对水陆交界处进行勘察时或通过船载式勘察平台,利用涨潮进入区域作业,但勘察作业受制于涨退潮时间以及船的吃水深度,或通过搭建固定作业平台,则存在反复建、拆、迁的过程,耗时、耗力、效率低,或通过两套设备进行勘察,但勘察的成本较高。
4.授权公开号为cn1086741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岩土工程勘察平台,该发明通过设置的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作业平台周围,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和多根桩腿,用于实现桩腿相对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上升和下降,避免受风、浪、涌等影响时,平台上的测试设备会随之上下浮动,使测得的原位测试数据失真。
5.上述专利虽然通过设置的液压升降装置和多根桩脚,实现作业平台的升降,但桩脚和桩脚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液压升降装置无法自行实现,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及拆卸,使整体地质勘察效率较低,操作繁琐。
6.为此,提出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可以实现将两个桩脚之间进行自动对接安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船体,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船体的两侧,安装架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机构,每个对接机构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安装架与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外表面开设有通过孔,安装架靠近对接机构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架,对接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阻挡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机构。
10.进一步的,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上表面的多个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支架靠近安装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对接套,第一对接套的下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一对接套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对接套,第二对接套的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二对接套的上端远离第二滑动孔的位置开设有
第一安装槽,第二对接套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相邻两个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第一对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11.进一步的,夹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对接套上表面的转动盘,转动盘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旋螺纹,螺旋螺纹内滑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动连杆,其中一组第一滑动连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延伸至第一对接套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另一组第一滑动连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延伸至第二对接套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电机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12.进一步的,阻挡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阻挡板,第一阻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阻挡板,第一阻挡板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一阻挡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动连杆,第一阻挡板与第二阻挡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13.进一步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位于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之间,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均相互啮合。
14.进一步的,转动盘位于第一对接套和第二对接套之间,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滑动孔内并与第一对接套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滑动孔内并与第二对接套滑动连接,第二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第二滑动连杆的另一端位于螺旋螺纹内并与转动盘滑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呈冂形,放置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放置架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架的靠近放置槽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l形滑动槽,l形滑动槽内开设有滑槽,放置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第三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分隔机构,放置架的外表面铰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包括开设于放置架上表面两侧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保持杆,两个所述保持杆的上端共同固连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连按压圆板。
16.进一步的,分隔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槽内的多个第三转动轴,每个第三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两个第一带轮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靠近第一带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放置架靠近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
17.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对称铰接于放置架外表面的多个铰接板,每个铰接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滑动块,第一移动杆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第二移动杆靠近放置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杆,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挡块。
18.进一步的,第一移动杆位于l形滑动槽内并与放置架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滑动块位于滑槽内,挡块呈三角形,挡杆的长度长于第二移动杆到挡块的距离。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对接机构,实现了桩脚的自动安装及拆卸,同时对接机构操作简单,解放了勘察人员对桩脚进行安装及拆卸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能够对两根桩脚进行对心夹持,同时在对接安装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支撑扶持作用,使得两根桩脚能够更好的进行对接安装。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阻挡机构,能够对下落的桩脚进行阻挡,防止桩脚在对接安装前的下落过程中对另一个桩脚产生冲击,避免桩脚因此产生形变损坏的情况。
22.(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分隔机构,将桩脚收放在放置架内,并且分隔机构将桩脚和桩脚之间分隔开,便于后续的使用,同时整体的感觉更加整洁,避免桩脚受到水面风浪或崎岖路面的影响而颠起后散落各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安装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阻挡机构和第二对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放置架的侧视图;图12为图11中a-a处的剖视图;图13为本发明分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图13中c处的放大图;图15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第一移动杆和第一移动杆爆炸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对接机构的纵向剖面图;图18为本发明对接机构的俯视图。
24.图中标号说明:1、船体; 4、安装架;5、对接机构;51、支架;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4、第一对接套;55、第一滑动孔;56、第一齿盘;57、第二对接套;58、第二滑动孔;59、第一安装槽;510、第二齿盘;511、安装板;512、第一电机;513、第一转动轴;514、第一齿轮;6、夹持机构;61、转动盘;62、螺旋螺纹;63、第一滑动连杆;64、第一连接板;65、第一弧形固定块;66、第二连接板;67、第二弧形固定块;68、齿圈;69、第二电机;610、第二转动轴;611、第二齿轮;7、通过孔;8、支撑架;9、阻挡机构;91、第一阻挡板;92、第二安装槽;93、第二阻挡板;94、连接杆;95、第二滑动连杆;96、第一弹簧;97、第二弹簧;10、放置架;11、第三安装槽;12、放置槽;13、l形滑动槽;14、滑槽;15、放置板;16、分隔机构;161、第三转动轴;162、第一带轮;163、第一
传动带;164、分隔板;165、第二带轮;166、第三电机;167、第三带轮;168、第二传动带;17、移动机构;171、铰接板;172、电动推杆;173、第一移动杆;174、滑动块;175、第二移动杆;176、第三固定块;177、挡杆;178、挡块;18、移动槽;19、保持杆;20、液压杆;21、按压圆板;22、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至图18,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包括安装架4,安装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船体1,所述安装架4固定连接于船体1的两侧,安装架4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机构5,每个对接机构5的下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6,安装架4与对接机构5相对应的外表面开设有通过孔7,安装架4靠近对接机构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架8,对接机构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阻挡机构9,每个所述支撑架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机构。
28.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对接机构5,可以实现了桩脚的自动安装及拆卸,然后通过液压升降装置将对接完成的桩脚进行升降,从而将船体1升起,此外,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6,能够对两根桩脚进行对心夹持,同时在对接安装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支撑扶持作用,使得两根桩脚能够更好的进行对接安装,设置的阻挡机构9,能够对下落的桩脚进行阻挡,防止桩脚在对接安装前的下落过程中对另一个桩脚产生冲击,避免桩脚因此产生损坏的情况。
29.如图4、图5、图17、图18所示,对接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上表面的多个支架51,支架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2,支架51靠近安装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3,第一固定板52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对接套54,第一对接套54的下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动孔55,第一对接套54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56,第二固定板53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对接套57,第二对接套57的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滑动孔58,第二对接套57的上端远离第二滑动孔58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9,第二对接套57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510,相邻两个支架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11,安装板511远离第一对接套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12,第一电机5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13,第一转动轴513远离第一电机512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14。
30.如图6和图7所示,夹持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对接套57上表面的转动盘61,转动盘61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旋螺纹62,螺旋螺纹62内滑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动连杆63,其中一组第一滑动连杆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4,第一连接板64延伸至第一对接套54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65,另一组第一滑动连杆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6,第二连接板66延伸至第二对接套57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67,转动盘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68,第一固定板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9,第
二电机6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10,第二转动轴610远离第二电机69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11。
31.如图8和图9所示,阻挡机构9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59的第一阻挡板91,第一阻挡板9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2,第二安装槽9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阻挡板93,第一阻挡板9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94,连接杆94远离第一阻挡板9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动连杆95,第一阻挡板91与第二阻挡板9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96连接。
32.如图5所示,第一滑动孔55和第二滑动孔58位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之间,第一齿轮514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均相互啮合。
33.如图5至图7所示,转动盘61位于第一对接套54和第二对接套57之间,第一连接板64位于第一滑动孔55内并与第一对接套54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66位于第二滑动孔58内并与第二对接套57滑动连接,第二齿轮611与齿圈68相互啮合,第二滑动连杆95的另一端位于螺旋螺纹62内并与转动盘61滑动连接。
34.如图10至图16所示,每个支撑架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10,放置架10呈冂形,放置架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1,放置架10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放置槽12,放置架10的靠近放置槽12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l形滑动槽13,l形滑动槽13内开设有滑槽14,放置架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5,第三安装槽11内转动连接有分隔机构16,放置架10的外表面铰接有移动机构17,所述液压机构包括开设于放置架10上表面两侧的移动槽18,所述移动槽18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保持杆19,两个所述保持杆19的上端共同固连有架体22,所述架体2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液压杆20,所述液压杆20的下端固连按压圆板21。
35.如图13和图14所示,分隔机构16包括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槽11内的多个第三转动轴161,每个第三转动轴16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62,两个第一带轮16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63,第一传动带1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164,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161靠近第一带轮1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65,放置架10靠近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16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66,第三电机16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67,第三带轮167与第二带轮165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68连接。
36.如图15所示,移动机构17包括对称铰接于放置架10外表面的多个铰接板171,每个铰接板17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72,电动推杆17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173,第一移动杆173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74,第一移动杆17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75,第二移动杆175远离电动推杆1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76,第二移动杆175靠近放置槽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杆177,放置槽12内固定连接有挡块178。
37.如图10和图16所示,第一移动杆173位于l形滑动槽13内并与放置架10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杆173与第二移动杆17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7连接,滑动块174位于滑槽14内,挡块178呈三角形,挡杆177的长度长于第二移动杆175到挡块178的距离。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在桩脚处于闲置状态时,可将单个桩脚放置于放置架10内部两组分隔板164之间,由此起到收纳整理的作用;在实际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将船体1停靠在靠近地面的海滩地带,当涨潮时,需要将船体1升起,此时启动第三电机166,第三电机166带动第三带轮167转动,第三带轮167通过第二传动带168带动第二带轮165转动,第二带轮165转动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转动轴161转动,第三转动轴16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带163转动,此时第一传动带163上的分
隔板164运动,将桩脚移动至放置架10靠近第三固定块176处,当两组第三固定块176位于挡块178的上端时,两组第三固定块176对桩脚会产生一个夹持力,此时,第二弹簧97处于拉伸状态,然后通过移动机构17将桩脚从分隔机构16处取出并将桩脚带动至对接机构5上方,此时,启动电动推杆172,电动推杆172带动第一移动杆173向下移动,当第二移动杆175下移带动挡杆177下移,然后挡杆177并沿着挡块178的表面向下滑动,由于挡块178为斜面设置会对挡杆177的下移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而两组第二移动杆175与第一移动杆173为内外筒伸缩结构,因此,随着第二移动杆175的下移配合第二弹簧97的收缩力,两组第二移动杆175会进行一个方向相反的运动,进而带动两组第三固定块176的间距变大,两组第三固定块176对桩脚的夹持力消失,桩脚落入对接机构5中;当桩脚下落时,阻挡机构9处于初始状态,桩脚将被第二阻挡板93阻挡,控制第二电机69启动,第二电机69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610转动,并使套设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610外表面的第二齿轮611转动,第二齿轮611转动带动齿圈68转动,齿圈68转动带动转动盘61转动,此时第一滑动连杆63在转动盘61外表面的螺旋螺纹62内滑动,并且使第一连接板64和第二连接板66移动,第一连接板64和第二连接板66移动带动第一弧形固定块65和第二弧形固定块67移动,将桩脚进行夹持,并且第一弧形固定块65和第二弧形固定块67将两个桩脚都带动至第一对接套54和第二对接套57的中心位置进行夹持,便于桩脚的对接安装,在转动盘61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滑动连杆95同时在螺旋螺纹62中滑动移动,第二滑动连杆95移动带动第一阻挡板91移动,第一阻挡板91移动带动第二阻挡板93移动,将不再继续阻挡桩脚的下落,启动第一电机512,第一电机512带动固定连接于其输出端的第一转动轴513转动,第一转动轴513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514转动,第一齿轮514位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之间,并且第一齿轮514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均相互啮合,使得第一齿轮514转动时,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的转向相反,而第一对接套54和第二对接套57的外表面分别套设固定连接着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因此,第一对接套54和第二对接套57转向也会相反,将已经对心的两个桩脚进行对接安装;当两根桩脚对接完成以后,将液压机构移动至桩脚的上方,两组保持杆19以及架体22为液压杆20提供支撑,移动槽18为两组保持杆19的滑动提供了空间,启动液压杆2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按压圆板21对桩脚实现挤压,由于两根桩脚对接后的长度大于船体1的高度,从而使桩脚为船体1提供支撑力使船体1升起,从而对船体1实现一个固定作用,进而防止平台上的测试设备产生浮动,造成测得的原位测试数据失真的问题,同时通过实现对桩脚的自动对接安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39.使用方法:需要将船体1升起时,首先通过四组分隔机构16将桩脚运送至对应移动机构17处,而后各组移动机构17将桩脚从分隔机构16处取出并将桩脚带动至对应对接机构5上方松开,此时阻挡机构9处于初始状态,阻挡机构9将下落的桩脚阻挡,避免桩脚继续下落对下方的桩脚造成损坏,然后夹持机构6对桩脚进行夹持,同时阻挡机构9会跟着移动,将不再继续阻挡桩脚下落,然后对接机构5将两个桩脚进行对接安装,最后通过液压升降装置将对接安装好的桩脚移动至下方,最终将船体1撑起,避免涨潮造成船体1浮动的问题,船体1下降过程与此相反。
40.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
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包括安装架(4),安装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船体(1),所述安装架(4)固定连接于船体(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机构(5),每个所述对接机构(5)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6),所述安装架(4)与对接机构(5)相对应的外表面开设有通过孔(7),所述安装架(4)靠近对接机构(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架(8),所述对接机构(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阻挡机构(9),每个所述支撑架(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上表面的多个支架(51),所述支架(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2),所述支架(51)靠近安装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3),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对接套(54),所述第一对接套(54)的下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动孔(55),所述第一对接套(54)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56),所述第二固定板(53)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对接套(57),所述第二对接套(57)的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滑动孔(58),所述第二对接套(57)的上端远离第二滑动孔(58)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9),所述第二对接套(57)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510),相邻两个所述支架(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11),所述安装板(511)远离第一对接套(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12),所述第一电机(5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13),所述第一转动轴(513)远离第一电机(512)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对接套(57)上表面的转动盘(61),所述转动盘(61)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旋螺纹(62),所述螺旋螺纹(62)内滑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动连杆(63),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滑动连杆(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4),所述第一连接板(64)延伸至第一对接套(54)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65),另一组所述第一滑动连杆(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6),所述第二连接板(66)延伸至第二对接套(57)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67),所述转动盘(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68),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9),所述第二电机(6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10),所述第二转动轴(610)远离第二电机(69)一端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9)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59)的第一阻挡板(91),所述第一阻挡板(9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2),所述第二安装槽(9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阻挡板(93),所述第一阻挡板(9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94),所述连接杆(94)远离第一阻挡板(9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动连杆(95),所述第一阻挡板(91)与第二阻挡板(9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9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孔(55)和第二滑动孔(58)位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之间,所述第一齿轮(514)与第一齿盘(56)和第二齿盘(510)均相互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61)位于第一对接套(54)和第二对接套(57)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64)位于第一滑动孔
(55)内并与第一对接套(5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66)位于第二滑动孔(58)内并与第二对接套(5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11)与齿圈(68)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滑动连杆(95)的另一端位于螺旋螺纹(62)内并与转动盘(61)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0)呈冂形,所述放置架(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1),所述放置架(10)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架(10)靠近放置槽(12)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l形滑动槽(13),所述l形滑动槽(13)内开设有滑槽(14),所述放置架(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5),所述第三安装槽(11)内转动连接有分隔机构(16),所述放置架(10)的外表面铰接有移动机构(17),所述液压机构包括开设于放置架(10)上表面两侧的移动槽(18),所述移动槽(18)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保持杆(19),两个所述保持杆(19)的上端共同固连有架体(22),所述架体(2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液压杆(20),所述液压杆(20)的下端固连按压圆板(2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16)包括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槽(11)内的多个第三转动轴(161),每个所述第三转动轴(16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62),两个所述第一带轮(16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63),所述第一传动带(1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164),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161)靠近第一带轮(1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65),所述放置架(10)靠近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轴(16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66),所述第三电机(16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67),所述第三带轮(167)与第二带轮(165)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68)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7)包括对称铰接于放置架(10)外表面的多个铰接板(171),每个所述铰接板(17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72),所述电动推杆(17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173),所述第一移动杆(173)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74),所述第一移动杆(17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75),所述第二移动杆(175)远离电动推杆(1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76),所述第二移动杆(175)靠近放置槽(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杆(177),所述放置槽(12)内固定连接有挡块(17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173)位于l形滑动槽(13)内并与放置架(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173)与第二移动杆(17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7)连接,所述滑动块(174)位于滑槽(14)内,所述挡块(178)呈三角形,所述挡杆(177)的长度长于第二移动杆(175)到挡块(178)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勘察船用桩脚对接装置,属于船用设备领域,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船体,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船体的两侧,安装架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机构,每个对接机构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安装架与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外表面开设有通过孔,安装架靠近对接机构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架,对接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阻挡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机构,通过设置的对接机构,可以实现两个桩脚之间的自动对接安装,提高了桩脚的对接效率。提高了桩脚的对接效率。提高了桩脚的对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翟育峰 孙宏晶 宋宝杰 王延宁 郭曜欣 王超 栾东平 范晓军 孙飞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鲁东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4/2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