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1
阅读:8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场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冷链运输行业迅速发展。冷藏车作为厢式专用冷链运输汽车,能够保障易腐食品在低温环境下的安全运输,是公路冷链运输的关键设备。传统冷藏车由二类货车专用底盘加装保温冷藏厢体和制冷设备而成,仅能满足低温易储藏冷冻品的运输需求,而无法保证对一些易腐败食物(如果蔬等)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持久保鲜,而对食物进行冷冻运输,冷冻后的食物营养会逐渐流失、产生更多的细菌、逐渐氧化变质以及口感变差,导致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接受度较低,商家只能降价出售,导致经济效益上的损失。另一方面,传统的冷冻或冷藏方式多由制冷设备制造冷气降低空气的温度,实现对食物的低温存储,但冷气出风口和远离出风口的位置相比存在明显温差,即存在空间内的冷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难以控制对部分食物的保鲜效果。此外,在长期运输过程中,为了节省能源的损耗,当冷藏车的冷藏厢体内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会关闭制冷机组,当温度回升时,再开启制冷机组,频繁的开关制冷机组造成的电量损耗极大,也会降低设备的寿命,对食物的保鲜时间很有限。
3.电场保鲜是一种新兴的保鲜技术,通过电场环境内产生特殊波长的静电波,使其与食材中水分子产生共振,通过共振使食物细胞内水分子活性化,处于活跃状态的水分子与细胞波长中蛋白质和植物纤维不容易分离、细胞持续保持完整活跃状态、从而使食物可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达到食物保鲜。如专利号为cn214701411u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在冷库墙壁上安装多个电场发射板形成电场,增强食物的保鲜存储时间。但该技术方案仅在冷库的左侧、右侧和顶部安装多块电场发射板,产生的电场不能实现对整个冷库的全面覆盖、均匀覆盖,仍旧有部分角度(如靠近车头和车位的位置)的食材无法被电场作用或接收到的电场作用较弱。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包括驾驶室底盘、设置在驾驶室底盘后的冷藏货厢,设置在冷藏货厢内部的电场发生装置,以及设置在冷藏货厢外部的制冷机组,
8.所述冷藏货厢由厢板和车辆尾部的门板构成,所述厢板包括前端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顶部厢板、底部厢板;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由埋设在各厢板内部的金属网和电场发生器构成,各金属网分别与电场发生器连接,由电场发生器控制各金属网在冷藏货厢内产生电场,电场可以对果蔬食物的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保持细胞活性,从而使果蔬保持其新鲜程度;
9.在所述冷藏货厢的内顶部安装有蓄冷排,蓄冷排包括多个并排分布、两端封闭的蓄冷管道,蓄冷管道内填装有蓄冷液;
10.还包括设于蓄冷管道内的冷媒管道,冷媒管道沿蓄冷管道内延伸并穿出蓄冷管道的端部与制冷外机连接,冷媒管道内流动有冷媒;
11.蓄冷排可以存储制冷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冷量,当制冷机组停止工作且冷藏货厢的温度回升时再释放存储的冷量,无需高频率的重复开启制冷机组就能达到对冷藏货厢的持久制冷、保鲜效果;
12.所述冷藏货厢内部还安装有雾化加湿装置,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由超声波雾化器、水箱、雾化风机及管路构成,雾化加湿装置可以产生极其细腻的水分,提高空气的湿度,为冷藏货厢内的食物、特别是蔬果类食物补充水分,保持新鲜度。
13.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为连通端和进出口端;以相邻的两个蓄冷管道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蓄冷管道在连通端设有两个连通管道,分别用于连通两个蓄冷管道的内腔和冷媒管道。
14.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冷管道的进出口端上设有一个蓄冷液进出口,且蓄冷液进出口接近蓄冷管道的顶部;贯穿蓄冷管道进出口端的冷媒管道的通口为冷媒进出口,所述冷媒进出口连接至制冷机组的冷媒输出/输入接口;
15.使用上述蓄冷排前,需要对蓄冷管道加注蓄冷液,对于同一组蓄冷管道,只通过一个蓄冷液进出口进行加注,直至另一个蓄冷管道上的蓄冷液进出口开始溢出液体,连通后的蓄冷管道形成了两个蓄冷液进出口,方便加注蓄冷液,避免了单进出口在加注蓄冷液时内部空气产生的阻力造成的阻碍。
16.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厢板内部设有屏蔽层,屏蔽层可对电网层产生的电场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对冷藏运输车的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17.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厢板的截面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外蒙皮层、屏蔽层、金属网层和内蒙皮层。
18.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冷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凹槽纹路,可以增大蓄冷管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量的交换效率。
19.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冷排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让蓄冷排存储的冷量快速与周边空气进行交换。
20.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冷藏货厢内部设有风扇,风扇可以在制冷机组开始工作前对冷藏货厢快速降温,也可以把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风均匀吹送至冷藏货厢的各个角落。
21.有益效果如下:
22.本实用新型在冷藏运输车的冷藏货厢的前端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顶部厢板和底部厢板内部埋设金属网,并于电场发生器通电连接,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全角度均匀覆盖的电场,通过电场对食物细胞的水分子产生共振效果,保持细胞分子的活性,进而达到对食物的持续性保鲜;本实用新型还结合了制冷设备和蓄冷排,通过制冷设备制造冷气对冷藏货厢进行降温,而蓄冷排可以吸收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释放冷量,使冷藏货厢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仍旧能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而制冷设备也可以降低启停的次数,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延长了设备的工作寿命和能源的使用时间;此外,还使用
雾化加湿装置,提高空气的湿度,减少食物的水分流失。相较于传统的冷藏运输车,本实用新型能耗更低,保鲜效果更好,且持续时间更持久。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运输车总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货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场发生器和电场电网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厢板结构截面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货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排的结构示意图(局部透明);
29.图7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a;
30.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排的进出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驾驶室底盘;2、冷藏货厢;21、前端厢板;21-1、外蒙皮层;21-2、屏蔽层;21-3、金属网层;21-4、内蒙皮层;22、左侧厢板;23、右侧厢板;24、顶部厢板;25、底部厢板;26、门板;27、金属网;28、电场发生器;29、蓄冷排;291、蓄冷管道;2911、蓄冷液进出口;2912、冷媒进出口;2913、凹槽纹路;292、冷媒管道;293、连通管道;210、风扇;211、雾化加湿装置;3、制冷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包括驾驶室底盘1、设置在驾驶室底盘1后的冷藏货厢2,设置在冷藏货厢2内部的电场发生装置,以及设置在冷藏货厢2外部的制冷机组3,
35.如图2、图3所示,冷藏货厢2由厢板和车辆尾部的门板26构成,厢板包括前端厢板21、左侧厢板22、右侧厢板23、顶部厢板24、底部厢板25;电场发生装置由埋设在各厢板内部的金属网27和电场发生器28构成,各金属网27分别与电场发生器28连接,由电场发生器28控制各金属网27在冷藏货厢2内产生电场,电场可以对果蔬食物的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保持细胞活性,从而使果蔬保持其新鲜程度;在本实施例中,厢板内部设有屏蔽层21-2,厢板的截面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外蒙皮层21-1、屏蔽层21-2、电网层和内蒙皮层21-4,屏蔽层21-2可对电网层产生的电场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对冷藏运输车的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36.如图4、图5所示,冷藏货厢2内部设有风扇210,风扇210可以在制冷机组3开始工作前对冷藏货厢2快速降温,也可以把制冷机组3产生的冷风均匀吹送至冷藏货厢2的各个角落;冷藏货厢2内部还安装有雾化加湿装置211,由超声波雾化器(未标记)、水箱(未标记)、雾化风机(未标记)及管路(未标记)构成,雾化加湿装置211可以产生极其细腻的水分,提高空气的湿度,为冷藏货厢2内的食物、特别是蔬果类食物补充水分,保持新鲜度。
37.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冷藏货厢2的内顶部安装有蓄冷排29,这种蓄冷排29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让蓄冷排29存储的冷量快速与周边空气进行交换;蓄冷排29包括多个并排分布、两端封闭的蓄冷管道291,蓄冷管道291内填装有蓄冷液;在本实施例中,蓄冷管道291的外壁上设有凹槽纹路2913,可以增大蓄冷管道29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量的交换效率;
38.还包括设于蓄冷管道291内的冷媒管道292,冷媒管道292沿蓄冷管道291内延伸并穿出蓄冷管道291的端部与制冷外机连接,冷媒管道292内流动有冷媒;
39.蓄冷排29可以存储制冷机组3工作时产生的冷量,当制冷机组3停止工作且冷藏货厢2的温度回升时再释放存储的冷量,无需高频率的重复开启制冷机组3就能达到对冷藏货厢2的持久制冷、保鲜效果。
40.在本实施例中,蓄冷管道291的两端分别为连通端和进出口端;以相邻的两个蓄冷管道291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蓄冷管道291在连通端设有两个连通管道293,分别用于连通两个蓄冷管道291的内腔和冷媒管道292。
41.在本实施例中,蓄冷管道291的进出口端上设有一个蓄冷液进出口2911,且蓄冷液进出口2911接近蓄冷管道291的顶部;贯穿蓄冷管道291进出口端的冷媒管道292的通口为冷媒进出口2912,冷媒进出口2912连接至制冷机组3的冷媒输出/输入接口(未画出);
42.使用上述蓄冷排29前,需要对蓄冷管道291加注蓄冷液,对于同一组蓄冷管道291,只通过一个蓄冷液进出口2911进行加注,直至另一个蓄冷管道291上的蓄冷液进出口2911开始溢出液体,连通后的蓄冷管道291形成了两个蓄冷液进出口2911,方便加注蓄冷液,避免了单进出口在加注蓄冷液时内部空气产生的阻力造成的阻碍。
43.有益效果如下:
44.本实用新型在冷藏运输车的冷藏货厢2的前端厢板21、左侧厢板22、右侧厢板23、顶部厢板24和底部厢板25内部埋设金属网27,并于电场发生器28通电连接,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全角度均匀覆盖的电场,通过电场对食物细胞的水分子产生共振效果,保持细胞分子的活性,进而达到对食物的持续性保鲜;本实用新型还结合了制冷设备和蓄冷排29,通过制冷设备制造冷气对冷藏货厢2进行降温,而蓄冷排29可以吸收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释放冷量,使冷藏货厢2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仍旧能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而制冷设备也可以降低启停的次数,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延长了设备的工作寿命和能源的使用时间;此外,还使用雾化加湿装置211,提高空气的湿度,减少食物的水分流失。相较于传统的冷藏运输车,本实用新型能耗更低,保鲜效果更好,且持续时间更持久。
45.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包括驾驶室底盘、设置在驾驶室底盘后的冷藏货厢,设置在冷藏货厢内部的电场发生装置,以及设置在冷藏货厢外部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货厢由厢板和车辆尾部的门板构成,所述厢板包括前端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顶部厢板、底部厢板;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由埋设在各厢板内部的金属网和电场发生器构成,各金属网分别与电场发生器连接,由电场发生器控制各金属网在冷藏货厢内产生电场;在所述冷藏货厢的内顶部安装有蓄冷排,蓄冷排包括多个并排分布、两端封闭的蓄冷管道,蓄冷管道内填装有蓄冷液;还包括设于蓄冷管道内的冷媒管道,冷媒管道沿蓄冷管道内延伸并穿出蓄冷管道的端部与制冷外机连接,冷媒管道内流动有冷媒;所述冷藏货厢内部还安装有雾化加湿装置,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由超声波雾化器、水箱、雾化风机及管路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为连通端和进出口端;以相邻的两个蓄冷管道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蓄冷管道在连通端设有两个连通管道,分别用于连通两个蓄冷管道的内腔和冷媒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道的进出口端上设有一个蓄冷液进出口,且蓄冷液进出口接近蓄冷管道的顶部;贯穿蓄冷管道进出口端的冷媒管道的通口为冷媒进出口,所述冷媒进出口连接至制冷机组的冷媒输出/输入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板内部设有屏蔽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板的截面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外蒙皮层、屏蔽层、金属网层和内蒙皮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凹槽纹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排为铝合金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货厢内部设有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场保鲜冷藏运输车,属于电场保鲜技术领域。通过在冷藏运输车的冷藏货厢的前端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顶部厢板和底部厢板内部埋设金属网,并于电场发生器通电连接,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全角度均匀覆盖的电场,由电场对食物细胞水分子产生共振效果,保持细胞分子活性,进而对食物持续性保鲜;本实用新型还应用了制冷设备和蓄冷排,蓄冷排吸收的冷量会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释放,保持冷藏货厢的低温状态,降低制冷设备的启停次数,进一步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此外,还使用雾化加湿装置,提高空气的湿度,减少食物的水分流失。相较于传统的冷藏运输车,本实用新型能耗更低,保鲜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持久。续时间更持久。续时间更持久。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坚 杨晓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精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3/6/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