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14 阅读:7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业日益发展,建筑物中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拆模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其跨度大小有直接关系;其中,根据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底模、模板跨度≤2.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模;2、板底模、模板跨度在2.0m~8.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模;3、对于梁,拱壳跨度≤8.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跨度大于8.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模;即,混凝土水平构件跨度越大,拆模强度要求越高,同时混凝土强度增长特性为早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目前通常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浇筑后需等到强度达到100%方可拆模,拆模周期比较长,影响了施工进度的同时会降低模板支架等周转材料的使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模板、支撑支架周转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施工成本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
4.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了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根据水平构件跨度划分早拆区和晚拆区,对应早拆区和晚拆区设计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分为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晚拆支撑架体系的晚拆立杆与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2m~8m;早拆支撑架体系间隔设置于晚拆支撑架体系之间,早拆支撑架体系的早拆立杆与相邻早拆立杆、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0.6m、0.9m、1.2m;
6.s2:根据设计支撑体系的图纸搭设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同时,进行墙柱浇筑模板支模;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均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搭设时先搭设标准四边形支承格构,然后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
7.s3:在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上依次进行梁浇筑模板支模和楼板浇筑模板支模;然后,依次进行墙柱结构、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
8.s4:墙柱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墙柱模板,并运出工作面;
9.s5: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及早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并运出工作面;
10.s6: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拆除晚拆支撑架体
系及晚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并运出工作面。
11.进一步的,步骤s3中,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及主龙骨、次龙骨在早拆区和晚拆区的分界处要完全断开,且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是可以独立使用和拆除的。
12.进一步的,早拆支撑架体系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上层盘扣式脚手架和下层盘扣式脚手架,步骤s5具体包括:
13.s501: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先拆除上层盘扣式脚手架,运出工作面;
14.s502:然后在下层盘扣式脚手架上搭设跳板,拆除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运出工作面;
15.s503:拆除下层盘扣式脚手架,运出工作面。
16.进一步的,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或晚拆支撑架体系中的横杆时,用榔头均匀敲击横杆两头,使横杆两头同时抬出。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18.本发明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厂房楼板、梁;桥梁、涵等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层或标准房间较多的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模板支撑体系,单层面积较大,模板支撑体系不易周转的建筑物楼板支撑体系;本施工方法通过在施工阶段把结构跨度人为的划小,降低其内力,使模板能够早拆,而结构的安全度又不受影响,以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早拆区和晚拆区平面设计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杆布置间距的平面设计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a处支撑体系立面设计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剪刀撑及扫地杆后的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拆除的剪刀撑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上层盘扣式脚手架后的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中拆除的上层盘扣式脚手架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早拆区中对应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的后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图8中拆除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下层盘扣式脚手架后的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图9中拆除的下层盘扣式脚手架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晚拆支撑架体系及晚拆区中对应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的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图12中拆除的晚拆支撑架体系及晚拆区中对应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的示意图。
32.图中:1、早拆区;101、上层盘扣式脚手架;102、下层盘扣式脚手架;2、晚拆区;201、晚拆支撑架体系;3、柱结构;4、梁结构;401、第一梁体;402、第二梁体;5、剪刀撑;6、主龙骨;
7、次龙骨;8、楼板浇筑模板;9、楼板结构;10、垫板;11、跳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4.本实施例结合盘扣式脚手架每一跨可独立拆除的技术特点,和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的规律,设计出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此方法能够在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减小结构梁、板跨度,实现大部分模板早拆目标,从而最终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如图1至图1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5.s1:如图1、图2,根据水平构件跨度划分好早拆区1和晚拆区2,并设置相应的支撑体系,早拆区1下的支撑体系为早拆支撑架体系,晚拆区2下的支撑体系为晚拆支撑架体系201;晚拆支撑架体系201的晚拆立杆与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2m~8m;早拆支撑架体系间隔设置于晚拆支撑架体系201之间,早拆支撑架体系的早拆立杆与相邻早拆立杆、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0.6m~1.2m;
36.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201均采用盘扣式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采用q345低碳合金钢材质,盘扣式脚手架内外热浸热镀锌,银色外观,搭设后外观美观;盘扣式脚手架的架体间拆卸相对灵活,每一跨都可以独立拆除,不受材料限制。
37.s2:如图3,根据设计支撑体系的图纸,放支撑体系中杆件点位线,搭设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201,同时,进行墙柱浇筑模板支模;搭设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201时,先搭设标准四边形支承格构,然后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盘扣式脚手架的立杆下需铺设250mm
×
50mm
×
4000mm木板作为垫板10,上、下层脚手架立杆需对齐,保证荷载有效传递。
38.s3:先在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201上依次进行梁浇筑模板支模和楼板浇筑模板8支模;支模过程包括:主龙骨6、次龙骨7安装

标高调整

铺设浇筑模板(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

质检员验收;然后,依次进行墙柱结构、梁结构4和楼板结构9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本实施例中,如图2,梁结构4包括400mm
×
800mm的第一梁体401和300mm
×
600mm的第二梁体402。
39.s4:墙柱结构(本实施例中以柱结构3为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试块压力试验),拆除柱浇筑模板,并运出工作面;
40.s5:梁结构4和楼板结构9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及早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并运出工作面;其中,早拆支撑架体系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上层盘扣式脚手架101和下层盘扣式脚手架102,步骤s5具体包括:
41.s501:梁结构4和楼板结构9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先拆除剪刀撑5及扫地杆(如图4、图5),然后拆除上层盘扣式脚手架101(如图6、图7),将拆除部分分批次运出工作面;
42.s502:然后在下层盘扣式脚手架102上搭设跳板11(如图8),拆除早拆区1及主龙骨6、次龙骨7、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如图9),运出工作面;
43.s503:拆除下层盘扣式脚手架102(如图10、图11),运出工作面。
44.s6:梁结构4和楼板结构9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拆除晚拆支撑架体系201及晚拆区2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如图12、图13),并运出工作面。
45.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墙柱浇筑模板、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及主龙骨6、次龙骨7在早拆区1和晚拆区2的分界处要完全断开,且早拆区1和晚拆区2对应的支撑体系(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架体)是可以独立使用和拆除的;在达到拆模条件时,早拆区1和晚拆区2间一跨横杆可全部拆除不受影响;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及早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8后,留置的晚拆支撑架体系201及与主体结构墙柱共同形成≤8m的结构跨度,从而实现大跨度模板早拆的目的;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或晚拆支撑架体系201中的横杆时,用榔头均匀敲击横杆两头,使横杆两头同时抬出。
46.本施工方法适用范围包括:1、适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厂房楼板、梁;桥梁、涵等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2、适用于标准层或标准房间较多的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模板支撑体系;3、适用于单层面积较大,模板支撑体系不易周转的建筑物楼板支撑体系;4、适用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多种类型的建筑物楼板支撑体系,尤其是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47.本施工方法技术特点包括:1、施工过程规范化,支撑体系构造尺寸及结点连结方式规范化,减少了搭设时的随意性,避免了出现不稳定结构和结点可变状态的可能性;2、材料周转快,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3、支拆快捷,工作效率高,缩短施工工期;4、利于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支撑体系整齐、规范,有利于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5、由于浇筑模板周转快,因此模板材料用量减少,减少了树木、竹林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良好。
48.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采用普通的钢管扣件脚手架体系支撑浇筑模板及主龙骨6、次龙骨7时,通常需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浇筑模板、主龙骨6、次龙骨7及支撑脚手架,本方法等待至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就可以拆除部分浇筑模板、主龙骨6、次龙骨7及盘扣式支撑脚手架,拆下的浇筑模板、主龙骨6、次龙骨7及盘扣式支撑脚手架可立即进行周转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施工成本大幅缩减。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水平构件跨度划分早拆区和晚拆区,对应早拆区和晚拆区设计支撑架体系,支撑体系分为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晚拆支撑架体系的晚拆立杆与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2m~8m;早拆支撑架体系间隔设置于晚拆支撑架体系之间,早拆支撑架体系的早拆立杆与相邻早拆立杆、相邻晚拆立杆或墙柱之间的间距为0.6m~1.2m;s2:根据设计支撑体系的图纸搭设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同时,进行墙柱浇筑模板支模;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均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搭设时先搭设标准四边形支承格构,然后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s3:在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上依次进行梁浇筑模板支模和楼板浇筑模板支模;然后,依次进行墙柱结构、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s4:墙柱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墙柱模板,并运出工作面;s5: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及早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并运出工作面;s6: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拆除晚拆支撑架体系及晚拆支撑架体系上支撑的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并运出工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及主龙骨、次龙骨在早拆区和晚拆区的分界处要完全断开,且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是可以独立使用和拆除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早拆支撑架体系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上层盘扣式脚手架和下层盘扣式脚手架,步骤s5具体包括:s501:梁结构和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先拆除上层盘扣式脚手架,运出工作面;s502:然后在下层盘扣式脚手架上搭设跳板,拆除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运出工作面;s503:拆除下层盘扣式脚手架,运出工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或晚拆支撑架体系中的横杆时,用榔头均匀敲击横杆两头,使横杆两头同时抬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设计支撑体系的图纸搭设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早拆支撑架体系和晚拆支撑架体系均采用盘扣式脚手架;依次进行墙柱浇筑模板、梁浇筑模板和楼板浇筑模板支模及浇筑;墙柱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墙柱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早拆支撑架体系及早拆支撑架体系上的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拆除晚拆支撑架体系及晚拆支撑架体系上的模板;本施工方法通过在施工阶段把结构跨度人为的划小,降低其内力,使模板能够早拆,而结构的安全度又不受影响,以加快材料周转,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缩短工期。缩短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穆铭 李翔 刘文唐 李志豪 徐福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3/7/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