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4 阅读:190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烟蒂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据统计,我国吸烟者大约占总人口的30%,约4.2亿人左右。假设吸烟者每人每天一包烟,则大约有4200万条,若每个烟头重0.4g左右,则每天的烟头产量大约为3400吨左右。据最新统计,2021年的烟草税收就已经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经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5年期间,吸烟人数的百分比已有所下降,其中,男性每天吸烟率从1990年的35%下降到2015年的25%,女性则从8%下降至5%。算下来2015年平均每4个男性中就有一人吸烟,每20个女性中有一人吸烟。即便如此,这仍旧是一个庞大的数据。
3.因为吸烟者数量庞大,所以吸烟产生的烟蒂数量也非常大,而烟蒂垃圾不仅污染水源、污染环境而且不容易被降解。因此,为了环保,烟蒂的回收再利用成为趋势所在,烟蒂的回收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促进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烟蒂回收后经过深层次的处理、浸泡和化学清洗,便可提取出醋酸纤维。醋酸纤维目前在全世界的用途都十分广泛,一般来说可以用于制作药品的肠溶衣、醋酸纤维过滤膜等,也可以用于配制溶剂型胶黏剂、粘接眼镜和玩具等塑料制品。不同种类的醋酸纤维素在选择不同助剂后,应用更加广泛,例如塑料膜、车把、手柄、笔杆、录音胶带、电影胶片以及x射线底片等等都来自醋酸纤维素,甚至用来血液透析、血液过滤膜和人工肾膜材料,也有它的身影。而且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醋酸纤维依旧依赖于进口。
4.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烟蒂回收装置,但是,现有烟蒂回收装置因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没办法在适时适当的回收位置进行摆放,以实现精准的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烟蒂回收装置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下端固定连接的中控盒、回收筒以及配重底座,所述回收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嵌套在所述外筒中,所述内筒底部设有测重传感器,所述外筒内部的上端设有锁槽,所述外筒的底部与所述配重底座固定连接;
8.所述中控盒侧面设有烟蒂收集口,所述烟蒂收集口与所述内筒贯通,所述烟蒂收集口处设有掷入传感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设有内筒容量传感器,所述中控盒内部设有数控锁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数控锁模块的数控锁芯卡进所述锁槽将所述中控盒安装在所述外筒上,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通讯模块,所述测重传感器、所述掷入传感器、所述内筒容量传感器、所述数控锁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9.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时上传收集到的烟蒂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烟蒂信息调度收集员定点清理烟蒂,并根据所述测重传感器上传的
重量传感数据,对比实际回收物的价值数据,根据所述价值数据适当增加或减少投放点位。
10.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内部靠近所述中控盒的位置设有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所述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为红外线对向传感器。
12.作为优选,所述通讯模块为iot通讯模块。
13.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为防雨伞状结构。
14.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容量传感器为激光模块和超声波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
15.作为优选,还包括防屏蔽天线,所述防屏蔽天线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顶盖的一面,所述防屏蔽天线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16.作为优选,还包括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17.作为优选,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18.作为优选,所述外筒内部沿着内壁轴向设有内筒传感器总线通道。
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下端固定连接的中控盒、回收筒以及配重底座,回收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嵌套在外筒中,内筒底部设有测重传感器,外筒内部的上端设有锁槽,外筒的底部与配重底座固定连接;中控盒侧面设有与内筒贯通的烟蒂收集口,烟蒂收集口处设有掷入传感器,中控盒的底面设有内筒容量传感器,中控盒内部设有数控锁模块和主控模块,数控锁模块的数控锁芯卡进锁槽将中控盒安装在外筒上,主控模块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实时上传收集到的烟蒂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管理平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烟蒂信息调度收集员定点清理烟蒂,并根据测重传感器上传的重量传感数据,对比实际回收物的价值数据,根据价值数据适当增加或减少投放点位。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根据烟蒂回收状况在适时适当的回收位置进行摆放,以实现精准的回收。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第一爆炸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第二爆炸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中控盒顶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中控盒底面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顶盖;2、防屏蔽天线;3、中控盒盖板;4、数控锁模块;5、主控模块;6、掷入传感
器;7、中控盒底座;8、烟蒂收集口;9、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10、内筒;11、内筒传感器总线;12、测重传感器;13、锁槽;14、内筒传感器总线通道;15、外筒;16、配重底座;17、电池仓;18、天线接口;19、复位按钮;20、蜂鸣报警器;21、数控锁应急钥匙孔;22、数控锁芯;23、掷入传感器探头;24、内筒传感器总线接口;25、温湿度传感器;26、内筒容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31.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3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以下简称“回收装置”),包括顶盖1、与顶盖1下端固定连接的中控盒、回收筒以及配重底座16;顶盖1为防雨伞状结构,能够阻挡雨水的流入,避免收集物的浸泡和潮湿。
33.请参阅图2和图3,回收筒包括内筒10和外筒15,内筒10为耐高温内筒,耐高温内筒可以收集已经熄灭的和正在燃烧的烟蒂;外筒15为金属外筒,内筒10嵌套在外筒15中,内筒10底部设有测重传感器12,外筒15内部的上端设有锁槽13,外筒15的底部与配重底座16固定连接;外筒15内部沿着内壁轴向设有内筒传感器总线通道14,方便设置在内筒10中的传感器走线。
34.测重传感器12可以定时回传一个收集周期内的重量传感数据,后台管理平台通过对比实际回收物价值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投放精准度,并评价回收效率。假设收集物实际重量为n,经回收处理后所得重量为m,设两者正常比例系数为x(x为大于0小于1的常量),则比较m和n*x的关系,计算公式:m-n*x=y,y应该在一个闭区间[a,b]中,低于a则说明点位设备收集效率低下,可能被投放过多生活垃圾,导致烟蒂垃圾太少,经评价后需优化投放点位,如迁移到烟民更集中的其它场所;若大于b则说明该点位非常优质,可适当增加投放点位,以实现精准的回收。
[0035]
请参阅图4和图5,中控盒内部具备传感器和通讯组件,能够将回收装置内部的情况实时回传至后台管理平台进行分析汇总。具体的,中控盒包括中控盒盖板3和中控盒底座7,中控盒底座7的侧面设有烟蒂收集口8,烟蒂收集口8与内筒10贯通,烟蒂收集口8处设有掷入传感器6,掷入传感器探头23朝向内筒10的一面,即中控盒底面;中控盒朝向内筒10的一面还设有内筒容量传感器26。
[0036]
内筒容量传感器26可以选择激光模块或超声波模块中的一个就可以实现对内筒10容量的检测,也可以将激光模块和超声波模块组合使用,组合使用可以使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0037]
中控盒底座7内设有数控锁模块4和主控模块5,数控锁模块4的数控锁芯22卡进锁槽13将中控盒安装在外筒15上,数控锁模块4还设有数控锁应急钥匙孔21;主控模块5包括
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为iot通讯模块;测重传感器12、掷入传感器6、内筒容量传感器26、数控锁模块4和通讯模块均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通讯模块用于实时上传收集到的烟蒂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管理平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烟蒂信息调度收集员定点清理烟蒂。
[0038]
iot通讯模块能够根据收集物情况,自动智能改变信息回传频率,节约自身能耗。例如,默认初始识别频率为小时级别,信息回传频率为10小时级别,识别收集物超过设备容量80%时,可自动改变识别频率和回传频率为分钟级别。
[0039]
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通过多重传感器组件识别进入的烟蒂(标的物)数量、重量以及回收装置内部已经占用的容量,识别精度高。
[0040]
进一步的,内筒10内部靠近中控盒的位置设有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9,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9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9优选为红外线对向传感器,当内筒10容量达到红外线高度时,设备将向后台管理平台发送容量警示信号,并将桶身满容量标识灯点亮,表明内筒10容量已达极限。本技术通过多个传感器的使用,加上ai算法增加准确度,避免了因识别不准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误报,且为了方便接线,本技术将多个传感器线路汇总成内筒传感器总线11,通过内筒传感器总线接口24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
[0041]
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在中控盒盖板3靠近顶盖1的一面还安装有防屏蔽天线2,防屏蔽天线2通过主控模块5上的天线接口18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
[0042]
中控盒底座7上还设有电池仓17、复位按钮19、蜂鸣报警器20和温湿度传感器25等,蜂鸣报警器20和温湿度传感器探头25分别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
[0043]
本技术中,还可以通过配置检测设备获取回收装置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可以包括能源数据、定位数据和陀螺仪数据等。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数据周期训练,可以判断所在地吸烟用户的行为习惯,时间分布等;能源数据、定位数据和陀螺仪数据可以得到设备的姿态、定位及工作状态,评估并报送设备的工作情况或异常情况等;通过时间周期、季节特点和定位分布,可以对吸烟人群的工作特征、环境特征、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供对行业的分析报告。
[0044]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5]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下端固定连接的中控盒、回收筒以及配重底座,所述回收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嵌套在所述外筒中,所述内筒底部设有测重传感器,所述外筒内部的上端设有锁槽,所述外筒的底部与所述配重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中控盒侧面设有烟蒂收集口,所述烟蒂收集口与所述内筒贯通,所述烟蒂收集口处设有掷入传感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设有内筒容量传感器,所述中控盒内部设有数控锁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数控锁模块的数控锁芯卡进所述锁槽将所述中控盒安装在所述外筒上,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通讯模块,所述测重传感器、所述掷入传感器、所述内筒容量传感器、所述数控锁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时上传收集到的烟蒂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烟蒂信息调度收集员定点清理烟蒂,并根据所述测重传感器上传的重量传感数据,对比实际回收物的价值数据,根据所述价值数据适当增加或减少投放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部靠近所述中控盒的位置设有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所述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容量安全线传感器为红外线对向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iot通讯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防雨伞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容量传感器为激光模块和超声波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屏蔽天线,所述防屏蔽天线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顶盖的一面,所述防屏蔽天线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控盒朝向所述内筒的一面,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烟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部沿着内壁轴向设有内筒传感器总线通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烟蒂回收装置,涉及烟蒂回收技术领域,该回收装置的内筒底部设有测重传感器,外筒内部的上端设有锁槽,中控盒侧面设有与内筒贯通的烟蒂收集口,烟蒂收集口处设有掷入传感器,中控盒的底面设有内筒容量传感器,中控盒内部设有数控锁模块和主控模块,数控锁模块的数控锁芯卡进锁槽将中控盒安装在外筒上,主控模块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实时上传收集到的烟蒂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管理平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烟蒂信息调度收集员定点清理烟蒂,并根据测重传感器上传的重量传感数据,对比实际回收物的价值数据,根据价值数据适当增加或减少投放点位,以实现精准的回收。准的回收。准的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秦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布袋森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3/7/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