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面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14 阅读:6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面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力推进及实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含 氨基酸水溶肥、含海藻酸水溶肥等功能型肥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农 业生产过程中,水溶肥的大量施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使 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得以进一步加强,大大提高了作物产质量,但随 着种植密度及茬数的增加,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同时滋生了大量害虫 的入侵,叶面施肥除提供营养元素外,很难同时抑制害虫对作物的侵 袭。筛选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保护作物叶片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协调养分吸收的功能型天然植物源叶面药肥,为环保高效农业发展提 供技术支撑。
3.传统农业防治病虫害主要以农药喷施为主,叶面药肥既有肥的 特性又有药的效果,本发明产品的主要原料聚谷氨酸和苦参碱来源均 为天然植物源提取,对作物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叶面药肥及 其制备方法。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80 0份、0.3%苦参碱150-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5份、橙皮精油3 5-45份。
7.进一步的,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份、0.3% 苦参碱1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橙皮精油35份。
8.进一步的,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800份、0.3% 苦参碱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份、橙皮精油45份。
9.进一步的,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700份、0.3% 苦参碱2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橙皮精油40份。
1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按质量比3:1的比例,分别称取苦参碱与十二烷基硫酸 铵,用搅拌器将称取的苦参碱搅拌处于动态旋涡状,然后加入十二烷 基硫酸钠,搅拌溶解,最后将剩余的苦参碱加入搅拌,混匀备用;
12.步骤二,步骤一制备的溶液与橙皮精油按质量比1:1充分混匀, 并置于40℃恒温水浴中不断搅搅拌10-15分钟,备用;
13.步骤三,成品制备,将步骤一制备的剩余溶液加入到步骤二制备 的溶液中搅拌混匀,最后加入聚谷氨酸,保持水浴温度40℃,搅拌3 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成品。
14.本发明产品与现有常规水溶肥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5.1、聚谷氨酸采用生物发酵合成,通过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均为 聚谷氨酸型,产物
分子量高、生产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相较于化 学合成法成本大大降低。
16.2、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的苦参的根、茎、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 剂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特定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在大自然中能够 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环保的杀虫剂。
17.3、经低温浓缩螯合而成,可有效发挥出聚谷氨酸的肥效和苦参 碱的药效,使二者充分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 内容。
19.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80 0份、0.3%苦参碱150-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5份、橙皮精油3 5-45份。
20.制备方法:
21.步骤一,准备液1的制备,按0.3%苦参碱与十二烷基硫酸铵3: 1的比例混匀,混匀前用搅拌器将0.3%苦参碱搅拌处于动态旋涡状, 待状态稳定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使其混匀溶解,并将剩余苦参碱边 加入边搅拌,使二者充分混匀备用。
22.步骤二,准备液2的制备,将准备液1与橙皮精油按体积比1:1 充分混匀,并置于40℃恒温水浴中不断搅拌,持续10-15分钟即制 得准备液2。
23.步骤三,成品制备,将剩余准备液1加入到步骤二准备液2中搅 拌混匀,最后加入事先量取好的聚谷氨酸,全程保持水浴温度40℃ 不变,充分搅拌均匀3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成品。
24.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分散剂和湿润剂与少量苦参碱混合后,可保 证其充分溶解,再用剩余苦参碱二次稀释可充分保证其均匀性与分散 性。
25.橙皮精油与准备液1按1:1质量比混合后水浴,保证了橙皮精 油的黏着性与渗透性更佳。
26.温度不超过40℃,是为保证聚谷氨酸有效成分不流失。
27.具体实施例1
28.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份、 0.3%苦参碱1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橙皮精油35份。
29.具体实施例2
30.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800份、 0.3%苦参碱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份、橙皮精油45份。
31.具体实施例3
32.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700份、 0.3%苦参碱2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橙皮精油40份。
33.具体实施例4
34.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50份、 0.3%苦参碱20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8份、橙皮精油38份。
35.具体实施例5
36.一种叶面药肥,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750份、 0.3%苦参碱300
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橙皮精油42份。
37.采用本专利实施例3的产品进行验证:叶面药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8.一、试验目的
39.在番茄种植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处理方式,探究叶面药肥对番茄 蚜虫的防治效果,同时测定其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其应用推广 提供依据。
40.二、材料与方法
41.2.1试验基本情况
42.试验于2021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青龙镇云南省微生物 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基地进行。
43.2.2供试材料
44.处于旺盛生长期番茄
45.2.3试验方法
46.选取蚜虫严重地块1亩作为示范区,同时另设1亩常规防治区作 为对照,同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全水溶 叶面药肥喷施于番茄叶片正反面,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喷2次,常 规、示范亩用水量一致,且均在傍晚五点后使用,忌晴朗正午及阴雨 天使用。
47.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药剂
48.常规对照:10%吡虫啉兑水稀释2000倍叶面喷施
49.试验示范:叶面药肥兑水稀释2000倍叶面喷施
50.2.3.2试验记录
51.观察番茄生长情况,测定番茄叶片spad值,用药前和用药结束 后1天,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株调查蚜虫基数。
[0052][0053]
上式:pt0-处理区药前,ptl-处理区药后,ck0-对照区药前,ckl
‑ꢀ
对照区药后。
[0054]
三、试验与分析
[0055]
由表1的结果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后,相较于空白对照处理,叶 面药肥1次用药后对蚜虫的防效达78.55%,2次用药后防效提升至 86.37%,虽然防效不如吡虫啉处理,但防效也算较为理想,因此认为 该药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56]
表1 用药前后蚜虫数量统计
[0057][0058]
由表2的结果可知:不同处理下,在用药后选取番茄不同位置 叶片测定其spad值,整体来讲,喷施叶面药肥的处理较常规及空白 对照叶片的spad值明显提高,表明叶面药肥可有效提高叶片光合作 用的能力。
[0059]
表2 用药前后叶片spad值测定
[0060][0061]
四、结论
[0062]
本研究结果表明:叶面药肥在蚜虫防治方面的效果与化学农药吡 虫啉相当,防效达78%以上,同时可有效提高叶面的营养抗性,增强 其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0063]
采用本专利实施例2的产品进行验证:叶面药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0064]
一、试验目的
[0065]
在番茄种植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处理方式,探究叶面药肥对番茄 蚜虫的防治效果,同时测定其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其应用推广 提供依据。
[0066]
二、材料与方法
[0067]
2.1试验基本情况
[0068]
试验于2021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青龙镇云南省微生物 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基地进行。
[0069]
2.2供试材料
[0070]
处于旺盛生长期番茄
[0071]
2.3试验方法
[0072]
选取蚜虫严重地块1亩作为示范区,同时另设1亩常规防治区作 为对照,同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全水溶 叶面药肥喷施于番茄叶片正反面,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喷2次,常 规、示范亩用水量一致,且均在傍晚五点后使用,忌晴朗正午及阴雨 天使用。
[0073]
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药剂
[0074]
常规对照:10%吡虫啉兑水稀释2000倍叶面喷施
[0075]
试验示范:叶面药肥兑水稀释2000倍叶面喷施
[0076]
2.3.2试验记录
[0077]
观察番茄生长情况,测定番茄叶片spad值,用药前和用药结束 后1天,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株调查蚜虫基数。
[0078][0079]
上式:pt0-处理区药前,ptl-处理区药后,ck0-对照区药前,ckl
‑ꢀ
对照区药后。
[0080]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0081]
由表3的结果可知:番茄用药1次后,叶面药肥处理对蚜虫的防 效达66.13%,而次用药后防效提升至82.54%,虽然防效弱于常规处 理,但相较于空白对照表现良好,表明叶面药肥连续施用可有效降低 蚜虫危害,对蚜虫具有良好防效。
[0082]
表3 用药前后蚜虫数量统计
[0083][0084]
由表4的结果可知:喷施叶面药肥后番茄叶片的spad值较用药 前有所提升,同时高于空白和常规对照,表明叶面药肥对于提升番茄 的光合作用具有积极影响。
[0085]
表4 用药前后叶片spad值测定
[0086][0087]
四、结论
[0088]
叶面药肥不仅对作物蚜虫危害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可有效 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作物营养抗性。
[0089]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 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800份、0.3%苦参碱150-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5份、橙皮精油35-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份、0.3%苦参碱1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橙皮精油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800份、0.3%苦参碱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份、橙皮精油4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700份、0.3%苦参碱2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橙皮精油4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比3:1的比例,分别称取苦参碱与十二烷基硫酸铵,用搅拌器将称取的苦参碱搅拌处于动态旋涡状,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溶解,最后将剩余的苦参碱加入搅拌,混匀备用;步骤二,步骤一制备的溶液与橙皮精油按质量比1:1充分混匀,并置于40℃恒温水浴中不断搅搅拌10-15分钟,备用;步骤三,成品制备,将步骤一制备的剩余溶液加入到步骤二制备的溶液中搅拌混匀,最后加入聚谷氨酸,保持水浴温度40℃,搅拌3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成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面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3.5%聚谷氨酸600-800份、0.3%苦参碱150-3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5份、橙皮精油35-45份。本发明产品与现有常规水溶肥相比,具有以下优势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的苦参的根、茎、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特定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在大自然中能够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环保的杀虫剂,经低温浓缩螯合而成,可有效发挥出聚谷氨酸的肥效和苦参碱的药效,使二者充分融合,实现1+1>2的效果。实现1+1>2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盘文政 朱永立 徐思琪 张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3/7/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