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载后视镜与流程

未命名 07-15 阅读:11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载后视镜。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玻璃在汽车内饰方面的应用开始掀起热潮,特别是用于汽车屏幕上的盖板市场应用份额在不断增加。如今,车载盖板玻璃已通过各大汽车厂商的相关的验证,车载盖板玻璃一方面可以满足智能触控操作,另外与汽车显示屏贴合组装后可以满足安全驾驶的头碰测试等要求;车载盖板玻璃相比与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盖板,要求更高,既要保持玻璃的高分辨率,还需保证驾驶时不受强光发射的影响。并且,通常车辆行驶使用环境复杂多变,对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可靠性要求极其严苛,而现有较多盖板玻璃的可靠性等级要求不能满足车载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载后视镜。
4.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包括:
5.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可视区和非可视区,所述非可视区周向环绕所述可视区设置;
6.主体油墨层,所述主体油墨层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
7.绝缘阻隔层,所述绝缘阻隔层设于所述主体油墨层上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
8.遮光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设于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车载玻璃盖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车载玻璃盖板可根据车辆设计要求定制具有与颜色图案匹配的主体油墨层;绝缘阻隔层的设置可起到阻隔水汽、氧气的作用,可保障主体油墨层在后制程及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色、黄化、开裂等异常,同时可使车载玻璃盖板的可靠性达到车规要求;而遮光油墨层的设置可遮挡光的透过,提高结构的光密度od值。由此,该车载玻璃盖板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可满足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阻隔层为透明感光膜层。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感光膜层的材料选自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透明感光膜层可为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膜层,其由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制得。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阻隔层的厚度为2~10μm。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油墨层为灰色油墨层或黑色油墨层。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为2~10μm。
15.主体油墨层的颜色可根据车辆设计要求进行定制,可设计为黑色或其他颜色。目前车载盖板的主色基本定格为黑色,黑色作为车载内饰搭配的主流色彩,作为控仪表显示、后视镜等盖板,其与车内配饰基调能很好的搭配。但近年来,以全液晶仪表、hud、车载娱乐系统、后座娱乐为代表的智能座舱有望成为汽车下一个颠覆式的创新点,内饰和娱乐的丰富多彩使得单调一致的黑色盖板已不能满足其搭配要求。进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油墨层可设计为彩色油墨层。彩色油墨层的主色可包括白色、红色、粉色、蓝色、黄色、金色等,具体可根据车辆的设计要求进行颜色定制,以使车载玻璃盖板呈现与车辆设计相匹配的图案,从而打造色调丰富、多彩、多元性空间设计,提升车辆的设计感和颜值。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油墨层的厚度为2~15μm。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油墨层中含有1~10wt%的珠光粉,通过珠光粉的添加可使盖板表面实现琉璃闪光的效果。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0.55~5.0mm。
19.玻璃基板一般钢化玻璃基板,例如可采用高铝玻璃、中铝玻璃或钠钙玻璃。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基板经过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选自防眩光处理、减反射处理、防指纹印处理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经表面处理的表面具体可为所述玻璃基板上背向主体油墨层的一侧表面。具体地,防眩光处理可为对玻璃表面进行蒙砂处理,形成蒙砂层;减反射处理可为磁控溅射减反增透膜层;防指纹印处理可为喷涂防指纹油或蒸镀防指纹膜,形成防指纹膜层。进而,玻璃基板包括玻璃基板和设于玻璃基板表面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选自蒙砂层、减反增透膜层、防指纹膜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复合。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ir油墨层,所述ir油墨层夹设于所述绝缘阻隔层和所述遮光油墨层之间。ir油墨层可通过印刷设置,具体可将其设计为镂空结构。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logo图案层,所述logo图案层与所述ir油墨层、所述绝缘阻隔层层叠夹设于所述主体油墨层和所述遮光油墨层之间。
2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出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在所述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制备主体油墨层;
25.s2、在所述主体油墨层上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制备绝缘阻隔层;
26.s3、在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制备遮光油墨层。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通过丝印的方式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制备主体油墨层;和/或,步骤s3中,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制备遮光油墨层。印刷网板目数可选择300~400目。相对而言,压印、喷涂等制备方法不能很好地控制颜色的均匀性,制程稳定性较差且生产成本较高,而采用丝印的方式,使盖板的颜色均匀,生产工艺条件稳定可控,生产良率稳定,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批量生产,且开发成本较低。
2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包括:配制主体油墨浆料,将所述主体油墨浆料覆设于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形成主体油墨浆料层,再经固化形成主体油墨层。其中,主体油墨浆料的组分可包括主体油墨、固化剂、稀释剂、珠光粉、助剂;具体可将各组分混合、搅匀制得主体油墨浆料;而后可通过丝印的方式将主体油墨浆料覆设于玻璃基板上
非可视区的表面形成主体油墨浆料层;固化过程可将温度控制在你160~180℃。其中,主体油墨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可为黑色油墨或彩色油墨,若目标是形成彩色油墨层,对应采用主体彩色油墨。固化剂的用量可控制为主体油墨质量的5~15%,稀释剂的用量可为主体油墨质量的5~25%,珠光粉的用量可为主体油墨质量的1~3%,助剂的用量可为主体油墨质量的1~10%。助剂采用可提升油墨耐水煮性或可靠性能的助剂,例如可采用硅烷偶联剂。
2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之前,可先对玻璃基板进行表面清洗。其中,具体至少清洗玻璃基板上后续待设置主体油墨层的一侧非可视区表面。例如可只对玻璃基板上后续待设置主体油墨层的一侧非可视区表面进行清洗,或清洗玻璃基板上后续待设置主体油墨层的一侧整个表面,或者对玻璃基板的两侧表面均进行清洗。具体可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滚刷洗剂清洗、高压喷淋清洗、纯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中的至少一种。
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包括:将绝缘阻隔层材料热压在所述主体油墨层上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绝缘阻隔层。其中,热压温度可控制在120~160℃,热压速度可控制在0.5~1.5m/min,贴覆压力可控制在0.2~0.6mpa;固化可采用紫外光固化,固化能量可控制在800~3000mj/cm2。
31.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车载玻璃盖板。
32.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后视镜,其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车载玻璃盖板。
附图说明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34.图1为实施例1所制得车载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实施例4所制得车载玻璃基板在高温高湿(85℃,85%rh,1500小时)测试前后的反射光谱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取厚度为1.8mm的高铝玻璃基板,对一表面依次进行防眩光(ag)、减反射(ar)、防指纹(af)处理,具体地,对玻璃的一表面先进行蒙砂处理形成蒙砂层,而后在蒙砂层的表面磁控溅射减反增透膜层,再在减反射增透膜层的表面蒸镀一层防指纹膜层;然后对另一表面依次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滚刷洗剂清洗、高压喷淋清洗、纯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后
进行风刀吹干,划分出可视区和非可视区。
40.s2、取日本精工hf gv3系列高遮光耐候蓝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并以高遮光耐候蓝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的质量为基准,取12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15wt%稀释剂异佛尔酮、5wt%耐水煮助剂硅烷偶联剂、1.5w%珠光粉,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采用搅拌器以850r/min速率搅拌40min以混合均匀,制得蓝色油墨浆料;然后采用400目印刷网板,通过丝印的方式将蓝色油墨浆料印刷在步骤s1中经清洗处理后的非可视区表面,印刷厚度为6μm;再在160℃下固化30min,制得蓝色油墨层;
41.s3、通过压辊在蓝色油墨层贴覆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压辊温度为150℃,贴覆速度为0.8m/min,贴覆压力为0.4mpa;然后经过紫外光固化,固化能量达到1500mj/cm2,制得厚度为5μm的透明感光膜层作为绝缘阻隔层;
42.s3、取日本精工hf gv3 710系列高l*值黑色油墨(l*值≥26),并以高l*值黑色油墨的质量为基准,取10wt%白色油墨、10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5wt%助剂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配制成灰色油墨,然后采用350目印刷网板,通过丝印的方式将灰色油墨印刷在绝缘阻隔层上背离蓝色油墨层的表面,印刷厚度为6μm;再在160℃下固化30min形成遮光油墨层,制得星空蓝色车载玻璃盖板。
43.如图1所示,该车载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板11、主体油墨层12、绝缘阻隔层13和遮光油墨层14;其中,玻璃基板11包括可视区a和非可视区b,非可视区b周向围绕可视区a设置;主体油墨层12设于玻璃基板11上非可视区b的表面;绝缘阻隔层13设于主体油墨层12上背离玻璃基板11的表面;遮光油墨层14设于绝缘阻隔层13上背离主体油墨层1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主体油墨层12为彩色油墨层,具体为蓝色油墨层,绝缘阻隔层13的材质为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遮光油墨层14为灰色油墨层。
44.实施例2
45.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2中,取日本精工hf gv3系列高遮光耐候黑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并以高遮光耐候黑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的质量为基准,取15wt%白色油墨、15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10wt%稀释剂异佛尔酮、5wt%耐水煮助剂硅烷偶联剂,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采用搅拌器以850r/min速率搅拌40min以混合均匀,制得星空灰油墨浆料;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星空灰色车载玻璃盖板。
46.实施例3
47.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2中,取日本精工hf gv3系列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并以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的质量为基准,取5wt%红色油墨、15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15wt%稀释剂异佛尔酮、5wt%耐水煮助剂硅烷偶联剂、1.0wt%珠光粉,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采用搅拌器以850r/min速率搅拌40min以混合均匀,制得粉色油墨浆料;然后采用400目印刷网板,通过丝印的方式将蓝色油墨浆料印刷在步骤s1中经清洗处理后非可视区的表面,印刷厚度为6μm;再在160℃下固化30min;再重复以上印刷、固化操作两次,制得粉色油墨层,该油墨面琉璃珠光效果好,烘烤后无变色、起皱情况;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珠光粉色车载玻璃盖板。
48.实施例4
49.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2中,取日本精工hf gv3系列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并以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的质量为基准,取20wt%红色油墨、10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10wt%稀释剂异佛尔酮、5wt%耐水煮助剂硅烷偶联剂,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采用搅拌器以850r/min速率搅拌40min以混合均匀,制得洋红色油墨浆料;其他操作与实施例3相同,制得洋红色车载玻璃盖板。
50.实施例5
51.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步骤s2中,取日本精工hf gv3系列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并以高遮光耐候白色油墨(丙烯酸系列树脂)的质量为基准,取15wt%固化剂偶氮异丁腈、10wt%稀释剂异佛尔酮、3wt%耐水煮助剂硅烷偶联剂,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采用搅拌器以850r/min速率搅拌40min以混合均匀,制得白色油墨浆料;其他操作与实施例3相同,制得白色车载玻璃盖板。
52.对各实施例所制得的车载玻璃盖板按照车载行业要求的可靠性条件进行测试,以考察该车载玻璃盖板是否符合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其中,油墨颜色采用柯尼卡美能达cm-3600a仪器测量,在sci模式下测量测试项目前后油墨区的l*a*b*值,并计算

e=[(

l*)2+(

a*)2+(

b*)2]^
1/2
;油墨附着力采用百格刀、3m610胶带测试。
[0053]
实施例1所制得车载玻璃盖板经测试及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0054]
表1
[0055]
[0056][0057][0058]
根据表1测试结果,实施例2所制得车载玻璃盖板经高温测试、低温测试、高温高湿测试、冷热冲击测试、耐盐雾测试、耐紫外线测试和q-sun人工老化测试均通过,在完成以上测试后,其主体颜色l*a*b*值基本没有变化,可靠性测试后总色差

e可控制在0.25以下(

e在0~0.25范围内表示没有或者极其微小色差);外观无明显变化,无起皱、气泡、开裂等不良现象;油墨附着力大于4b,可满足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
[0059]
实施例2~5车载玻璃盖板也经相同于以上的可靠性测试后,主体颜色l*a*b*值基本没有变化,可靠性测试后总色差

e可控制在0.25以下;外观无明显变化,无起皱、气泡、开裂等不良现象;油墨附着力在4b以上,也满足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
[0060]
其中,各实施例车载玻璃盖板在高温高湿测试(85℃,85%rh,测试1500小时)前后的色度值和颜色变化

e如表2所示:
[0061]
表2
[0062][0063]
由表2可知,各实施例车载玻璃盖板在投入高温高湿测试前后的颜色变化

e值非常小。
[0064]
另外,对实施例4所制得洋红色车载玻璃盖板在投入高温高湿(85℃,85%rh,1500小时)测试前后的形貌和反射光谱进行测试,所得反射光谱测试图如图2所示,图2中a曲线表示投入高温高湿测试前车载玻璃盖板的反射图谱,b曲线表示投入高温高湿测试后车载玻璃盖板的反射图谱。经测试,该洋红色车载玻璃盖板在以上高温高湿测试前后反射光谱基本没有变化,盖板外观上其油墨层无起泡、脱落、裂纹、变色等,产品耐候性非常好。
[0065]
综上,各实施例所制得车载玻璃盖板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可满足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以上车载玻璃盖板可应用于车载显示装置或车载后视镜。进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后视镜,包括以上任一种车载玻璃盖板。
[006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可视区和非可视区,所述非可视区周向环绕所述可视区设置;主体油墨层,所述主体油墨层设于所述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绝缘阻隔层,所述绝缘阻隔层设于所述主体油墨层上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遮光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设于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阻隔层为透明感光膜层;优选地,所述透明感光膜层的材料选自透明感光型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绝缘阻隔层的厚度为2~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油墨层为灰色油墨层或黑色油墨层;优选地,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为2~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油墨层为彩色油墨层;优选地,所述主体油墨层的厚度为2~15μ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r油墨层,所述ir油墨层夹设于所述绝缘阻隔层和所述遮光油墨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ogo图案层,所述logo图案层与所述ir油墨层、所述绝缘阻隔层层叠夹设于所述主体油墨层和所述遮光油墨层之间。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制备主体油墨层;s2、在所述主体油墨层上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制备绝缘阻隔层;s3、在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制备遮光油墨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制备主体油墨层;和/或,步骤s3中,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绝缘阻隔层上背离所述主体油墨层的表面制备遮光油墨层。9.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玻璃盖板,或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车载玻璃盖板。10.一种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玻璃盖板,或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车载玻璃盖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车载玻璃盖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载后视镜,该车载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板、主体油墨层、绝缘阻隔层、遮光油墨层,玻璃基板包括可视区和非可视区,非可视区周向环绕可视区设置,主体油墨层、绝缘阻隔层和遮光油墨层依次层叠设于玻璃基板上非可视区的表面。通过以上可根据车辆设计要求定制与车辆设计匹配的颜色车载玻璃盖板,该车载玻璃盖板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可满足车载体系的可靠性要求。的可靠性要求。的可靠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秦重虎 王春平 何建军 刘时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