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低空旅游有哪些发展优势?一共有5个

资讯 12-20 阅读:729 评论:0

  1.行业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民航局落实通航产业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方针,并将空中游览由甲类调整为乙类,同时降低购置航空器自有资金额度的要求,支持新兴通航服务项目发展,鼓励并扶持低空旅游产业。民航主管部门并专门修订完善了直升机、空中游览、热气球等规范低空飞行的法规制度,将推进低空旅游的持续安全发展。

  2.通航基础建设逐步完善

  低空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配套通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各地兴起FBO、FFS、ADS-B等建设热潮,区域性通用航空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空管监视设备、通航运营、维修保障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各环节逐步健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500座以上通用机场,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等地区建设通用机场,将覆盖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

  3.各地低空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国土地域十分辽阔,地貌形态复杂,旅游资源分布非常广泛,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景点、特色城镇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的观光资源无比丰富,具有多样性、丰厚性、古老性、奇特性等特点,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适宜开发低空旅游项目的城市或景区众多,因而低空旅游产业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4.跨界融合新兴产业形态

  低空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产品。乘坐低空飞行器俯瞰大地欣赏美景会成为青年最喜欢、最时尚的一种旅游方式,完美地契合了消费需求升级,有力促进了旅游消费。低空旅游是将通用航空和旅游有机结合的跨界融合新产品,在传统景区向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有效填补旅游市场的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层次旅游群体需求。

  5.产业市场空间前景广阔

  随着国民消费意识的逐渐转变、低空旅游产品的丰富、低空旅游飞行服务的升级、安全监管的优化及通航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成本降低,各地相继建立健全城市-低空-景区互动发展模式,产业消费市场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预测,预计2020年全国百强旅游景区游客数量达到8.34亿人次,其中适宜低空旅游的自然型景区游客约占50%以上,低空旅游潜在游客或将达到4.2亿,有望形成585亿元的市场消费规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