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0
阅读:8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抗钉,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支抗钉,学名微螺钉种植体,又叫做种植钉、骨钉、钉钉,是嵌入牙槽中的临时性小型假体。它的作用是出示固定不动的能量来协助带动牙。支抗钉一般会植入到患者的上颌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硬腭部,牙齿槽间隔等等的部位,担当正畸治疗的支抗,能够承受矫治牙齿移动所造成的反作用力。
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支抗钉包括支抗钉头部、支抗钉颈部和支抗钉螺纹部,通过在支抗钉的头部或颈部设置支抗丝进行牵引正畸,然而目前的支抗钉结构过于简单,只是将支抗丝挂在支抗钉头部,而头部的凹槽等结构非常容易藏食物,长时间清理不到,容易引起牙龈发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型的支抗钉结构慢慢出现。
4.例如,公告号为cn2106734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牙齿正畸用支抗钉,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支抗钉头部、支抗钉颈部、支抗钉螺纹部,所述支抗钉头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抗丝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抗钉头部用于固定支抗丝的挂柱,所述挂柱不少于三个,均匀沿支抗钉头部边缘分布,所述支抗钉头部还扣合有能够收纳固定装置的盖体,所述盖体边缘设有用于露出一个挂柱的豁口,所述盖体通过锁紧装置与支抗钉头部固定。
5.这种支抗钉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炎症脱落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支抗钉的正畸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抗钉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炎症脱落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支抗钉的正畸效果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
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包括
8.盖体,所述盖体套设在支抗钉上端;盖体内设有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抗钉的两侧;
9.插件,所述插件位于所述盖体侧面并与所述盖体插接;包括侧盖、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为l型杆,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限位通道并与第一限位通道卡接,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为两个,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体套设在支抗钉上端,避免支抗钉因上端面的凹槽藏纳污垢,从而引起的口腔内炎症问题;另一方面,盖体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通道分别位于支抗钉头部的两侧,当插件由盖体侧面插入后,两个第二限位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对
支抗钉的头部进行限位,而第一限位杆则是穿过第一限位通道,通过其l型杆的结构特征使插件与盖体卡接;支抗钉在第二限位杆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且第一限位杆可以固定插件不会脱落盖体。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通道包括膨胀端和收缩端,第一限位通道由膨胀端至收缩端,直径逐渐缩小;所述膨胀端外侧设置有插入段,所述收缩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段;所述插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收缩端的直径。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限位通道由膨胀端至收缩端之间的通道横截面为梯形,且梯形底面水平延伸,梯形顶面倾斜设置,底面水平延伸能够避免第一限位通道对第二限位通道产生干涉,也更便于生产制造。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杆包括水平杆和垂直杆,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侧盖一端与所述垂直杆连接,所述垂直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内收缩端的内壁直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限位杆的水平杆依次经过插入段,膨胀端和收缩端,而第一限位杆的垂直杆则处于固定段内,此时,第一限位杆和第一限位通道位置相对固定,支抗钉被盖体固定,而当挪动第一限位杆,使第一限位杆的垂直杆、水平杆均位于膨胀端和收缩端之间时,第一限位杆可沿第一限位通道向外滑移,此时插件可以与盖体分离,便于支抗钉摘取。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内还设有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与所述支抗钉相适配,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通道穿过所述中心通道中部侧壁。
1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内路径方向与所述插入段内路径方向互相垂直。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端与插入段相互垂直,能够更好的适应第一限位杆的l型结构特征,使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通道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不发生偏移。
1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顶盖底部、下半部分位于底盖顶部,底盖和顶盖拼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盖体拆分为顶盖和底盖,降低了盖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度。
2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通过盖体套设在支抗钉上端,避免支抗钉因上端面的凹槽藏纳污垢,从而引起的口腔内炎症问题;另一方面,盖体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通道分别位于支抗钉头部的两侧,当插件由盖体侧面插入后,两个第二限位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对支抗钉的头部进行限位,而第一限位杆则是穿过第一限位通道,通过其l型杆的结构特征使插件与盖体卡接;支抗钉在第二限位杆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且第一限位杆可以固定插件不会脱落盖体。
附图说明
22.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盖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中插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第一限位通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步骤s1示意图。
27.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步骤s2示意图。
28.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步骤s3示意图。
29.元件标号说明
30.1、盖体;2、插件;3、底盖;4、顶盖;5、第一限位通道;6、第二限位通道;7、膨胀端;8、收缩端;9、固定段;10、插入段;11、侧盖;12、第一限位杆;13、垂直杆;14、水平杆;15、第二限位杆;16、支抗钉。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2.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3.实施例1
3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包括相互插接的盖体1和插件2。
35.盖体1套设在支抗钉16上端;盖体1内设有第一限位通道5和第二限位通道6,第一限位通道5设置于第二限位通道6上方,第二限位通道6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抗钉16的两侧;
36.此外,盖体1包括底盖3和顶盖4,底盖3和顶盖4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通道5的上半部分位于顶盖4底部、下半部分位于底盖3顶部,底盖3和顶盖4拼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5。将盖体1拆分为顶盖4和底盖3,降低了盖体1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度。
37.插件2位于盖体1侧面并与盖体1插接;包括侧盖11、第一限位杆12和第二限位杆15,第一限位杆12为l型杆,第一限位杆12穿过第一限位通道5并与第一限位通道5卡接,第
二限位杆15设置为两个,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
38.通过盖体1套设在支抗钉16上端,避免支抗钉16因上端面的凹槽藏纳污垢,从而引起的口腔内炎症问题;另一方面,盖体1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分别位于支抗钉16头部的两侧,当插件2由盖体1侧面插入后,两个第二限位杆15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对支抗钉16的头部进行限位,而第一限位杆12则是穿过第一限位通道5,通过其l型杆的结构特征使插件2与盖体1卡接;支抗钉16在第二限位杆15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且第一限位杆12可以固定插件2不会脱落盖体1。
39.具体的,第一限位通道5包括膨胀端7和收缩端8,第一限位通道5由膨胀端7至收缩端8,直径逐渐缩小;膨胀端7外侧设置有插入段10,收缩端8外侧设置有固定段9;插入段10的直径小于收缩端8的直径。固定段9内路径方向与插入段10内路径方向互相垂直。
40.使用时,第一限位通道5由膨胀端7至收缩端8之间的通道横截面为梯形,且梯形底面水平延伸,梯形顶面倾斜设置,底面水平延伸能够避免第一限位通道5对第二限位通道6产生干涉,也更便于生产制造。固定端与插入段10相互垂直,能够更好的适应第一限位杆12的l型结构特征,使第一限位杆12与第一限位通道5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不发生偏移。
41.具体的,第一限位杆12包括水平杆14和垂直杆13,水平杆14远离侧盖11一端与垂直杆13连接,垂直杆13的长度小于第一限位通道5内收缩端8的内壁直径。
42.使用时,第一限位杆12的水平杆14依次经过插入段10,膨胀端7和收缩端8,而第一限位杆12的垂直杆13则处于固定段9内,此时,第一限位杆12和第一限位通道5位置相对固定,支抗钉16被盖体1固定,而当挪动第一限位杆12,使第一限位杆12的垂直杆13、水平杆14均位于膨胀端7和收缩端8之间时,第一限位杆12可沿第一限位通道5向外滑移,此时插件2可以与盖体1分离,便于支抗钉16摘取。
43.具体的,盖体1内还设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与支抗钉16相适配,且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穿过中心通道中部侧壁。
44.实施例2
45.请参阅图5-7,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6.s1、盖体1拼接;根据3d模型分贝制备得到顶盖4和底盖3,并将顶盖4和底盖3拼接使其固定连接得到盖体1;
47.s2、插件2中间体制备;根据3d模型制备得到插件2中间体;插件2中间体指插件2包括侧盖11、第一限位杆12和第二限位杆15,且第一限位杆12只包括水平杆14而不包括垂直杆13;
48.s3、套设插接;将盖体1套设在患者口腔内的支抗钉16上,而后将插件2由盖体1侧面插入,并通过第一限位通道5的固定段9将第一限位杆12中的垂直杆13与水平杆14固定连接,使盖体1固定至支抗钉16上。
49.其中,步骤s3中第一限位杆12中垂直杆13和水平杆14的连接方式为激光焊接。
50.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1套设在支抗钉16上端,避免支抗钉16因上端面的凹槽藏纳污垢,从而引起的口腔内炎症问题;另一方面,盖体1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分别位于支抗钉16头部的两侧,当插件2由盖体1侧面插入后,两个第二限位杆15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6,对支抗钉16的头部进行限位,而第一限位杆12则是穿过第一限位通道5,通过其l型杆的结构特征使插件2与盖体1卡接;支抗钉16在第二限位杆15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使
用过程中的脱落,且第一限位杆12可以固定插件2不会脱落盖体1。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5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套设在支抗钉上端;盖体内设有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抗钉的两侧;插件,所述插件位于所述盖体侧面并与所述盖体插接;包括侧盖、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为l型杆,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限位通道并与第一限位通道卡接,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为两个,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包括膨胀端和收缩端,第一限位通道由膨胀端至收缩端,直径逐渐缩小;所述膨胀端外侧设置有插入段,所述收缩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段;所述插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收缩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包括水平杆和垂直杆,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侧盖一端与所述垂直杆连接,所述垂直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内收缩端的内壁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还设有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与所述支抗钉相适配,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通道穿过所述中心通道中部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内路径方向与所述插入段内路径方向互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顶盖底部、下半部分位于底盖顶部,底盖和顶盖拼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套设在支抗钉上端;盖体内设有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抗钉的两侧;插件,所述插件位于所述盖体侧面并与所述盖体插接;包括侧盖、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为L型杆,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限位通道并与第一限位通道卡接,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为两个,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限位通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抗钉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炎症脱落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支抗钉的正畸效果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供了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供了支抗钉孔明锁固定装置的应用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友 王秋阳 申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紫丁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检验回转台悬置臂 下一篇: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