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1
阅读:5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为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人鼻拭子或口咽拭子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t线)出现紫红色的条带,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如果检测线(t线)不显色,则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阴性。
3.现有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通常分为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而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相互独立,在需要使用时,需要分别拿取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凑成一套供单人使用,拿取使用不够便捷。分开独立的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也导致不便于整体携带,在实际使用下,需要额外的袋子将一人份的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装在一起才不易遗失,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的鼻拭子、样品提取管和试剂盒拿取使用和整体携带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包括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样口,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观察条口,还包括:
6.塑料套,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试剂盒的左侧,所述塑料套的内侧插接有鼻拭子;
7.铰接双板,所述铰接双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试剂盒的前侧;
8.样本提取管,所述样本提取管的尾端与所述铰接双板远离所述试剂盒的一端铰接,且所述样本提取管位于所述试剂盒的右侧。
9.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的左侧设置有卡扣,所述鼻拭子卡接在所述卡扣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由两个弹性弧条组成。
11.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双板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所述第一条板与所述试剂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条板铰接,所述第二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样本提取管铰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样本提取管包括管体和滴液头,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板铰接,所述滴液头插接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
13.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挡板,顶部和底部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上方和下方。
14.进一步的,所述样本提取管与所述试剂盒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
15.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弹性卡,所述弹性卡安装在所述样本提取管外侧,所述试剂盒的外侧开设有位置与所述弹性卡相对应的卡槽。
16.进一步的,所述鼻拭子的长度小于所述试剂盒的长度。
17.进一步的,所述样口的位置与所述铰接双板的位置相对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塑料套将鼻拭子一体设置到试剂盒一侧,通过铰接双板将样本提取管可旋转的贴合设置到试剂盒另一侧,以平齐并紧密的排布,将整体扁平化,且直接成套,不易散落,达到了便于单套快捷拿取使用和单套快捷携带的效果,并且扁平化还易于封装和封装后的叠放盒装。
附图说明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三维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三维另一角度视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试剂盒;101、样口;102、观察条口;
23.2、塑料套;201、鼻拭子;202、卡扣;
24.3、铰接双板;31、第一条板;32、第二条板;
25.4、样本提取管;41、管体;42、滴液头;
26.5、挡板;6、卡合组件;61、卡槽;62、弹性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包括试剂盒1,试剂盒1的顶部开设有样口101,样口101用于滴入提取液,试剂盒1的顶部开设有观察条口102,观察条口102用于观察检测结果;还包括塑料套2、铰接双板3和样本提取管4,塑料套2设置在试剂盒1的左侧,塑料套2的开口处与试剂盒1之间采用可撕开的塑封,塑料套2的内侧插接有鼻拭子201,鼻拭子201的杆从塑料套2开口处穿出,并且在塑料套2塑封时将其限位,通过拉动鼻拭子201带动其套在塑料套2内的棉头即可扯开塑料套2的塑封,操作方便;铰接双板3转动连接在试剂盒1的前侧,样本提取管4的尾端与铰接双板3远离试剂盒1的一端铰接,且样本提取管4位于试剂盒1的右侧,在未使用的情况下,铰接双板3转动为l形,即将样本提取管4置于试剂盒1的右侧,样本提取管4和鼻拭子201分别位于试剂盒1的两侧,紧密且平齐的排布,减少鼻拭子201、试剂盒1和样本提取管4一体化之后的整体高度,以扁平化的结构,便于单套封装和后续多套叠加式的盒装。
29.可以理解的,通过塑料套2将鼻拭子201一体化到试剂盒1上,通过铰接双板3将样本提取管4一体化到试剂盒1上,改变了以往分开的模式,将其一体化,便于成套的直接使用,且便于进行单套的拿取和携带。
30.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鼻拭子201的插装稳定,试剂盒1的左侧设置有卡扣202,鼻拭子201卡接在卡扣202的内侧,通过鼻拭子201卡接在卡扣202内侧,不易脱落。
31.具体的,卡扣202由两个弹性弧条组成,鼻拭子201的杆卡接在两个弹性弧条的内侧之间。
32.可以理解的,在使用了鼻拭子201之后,还需要找垃圾桶进行丢弃,而塑料套2在使
用前为鼻拭子201的封装套,撕开其封口之后,塑料套2配合卡扣202则可以对鼻拭子201进行便捷的收纳,最后可与试剂盒1一起扔掉。
33.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样本提取管4与试剂盒1一体化并能够灵活使用和滴液的目的,铰接双板3包括第一条板31和第二条板32,第一条板31与试剂盒1转动连接,第二条板32的一端与第一条板31铰接,第二条板32的另一端与样本提取管4铰接,在使用时,通过向外转动样本提取管4,带动第二条板32转动至与第一条板31平齐,再将第二条板32和第一条板31一起转动,将样本提取管4转动到试剂盒1的上方,在向上翻转样本提取管4即可进行取样。
34.具体的,样本提取管4包括管体41和滴液头42,管体41的一端与第二条板32铰接,滴液头42插接在管体41的另一端,在最后的翻转之后,滴液头42朝上,则开启滴液头42,并拔起滴液头42,按照操作将鼻拭子201插入至管体41内进行取样,取样之后再盖上滴液头42,将样本提取管4翻下,朝向样口101,挤压管体41,向样口101滴液。
35.进一步的,试剂盒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挡板5,顶部和底部挡板5分别位于管体41的上方和下方,在样本提取管4位于初始位置时,挡板5能够对管体41进行保护,从而防止在运输或者其他环境下,对柔软的管体41造成外部挤压,而导致的液体泄漏。
36.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样本提取管4在初始位置的稳定,样本提取管4与试剂盒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6,通过卡合组件6将样本提取管4的位置卡合定位。
37.具体的,卡合组件6包括弹性卡62,弹性卡62安装在样本提取管4外侧,试剂盒1的外侧开设有位置与弹性卡62相对应的卡槽61,通过将弹性卡62卡入到卡槽61内进行卡合,反之,拉动样本提取管4,在弹力弯曲下,弹性卡62自动与卡槽61脱离,即解开卡扣。
38.可以理解的,卡合组件6采用成熟的可拆分的卡接结构即可。
39.本实施例中,鼻拭子201的长度小于试剂盒1的长度,从而在鼻拭子201与试剂盒1一体化时,其整体长度能够有效控制,不至于有额外的凸起。
40.本实施例中,样口101的位置与铰接双板3的位置相对应,具体的,样口101靠近于铰接双板3的位置,从而便于将样本提取管4上的滴液头42对准样口101。
4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首先,整个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用一个偏平的包装袋封装,拆开包装袋,即可将整个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拿取;在使用时,先拉动样本提取管4,将第二条板32向远离试剂盒1的方向逆时针转动,将第二条板32与第一条板31平齐,平行于试剂盒1的前侧面,再转动铰接双板3,顺时针转动,使样本提取管4位于试剂盒1的上方,此时,滴液头42朝下,需要进行向上的翻转,将滴液头42朝上,则到达滴液头42准备采样的位置;鼻拭子201的取用,直接将鼻拭子201的杆从卡扣202中拔出,并将鼻拭子201从塑料套2中抽出即可;在鼻拭子201和滴液头42均就位之后,按照试剂盒1的使用方法,将滴液头42拔开,将鼻拭子201插入,并旋转,再揉捏管体41,完成取样,最后盖上滴液头42,将样本提取管4向下翻转,并将滴液头42朝向样口101,挤压管体41,则向样口101中滴入样液,查看观察条口102情况即可,此时完成取样和检测,使用完毕之后,将鼻拭子201插入塑料套2中,再转动第一条板31和第二条板32,将样本提取管4回到原位,整体可重新回到扁平状态,可重新装入包装袋内,易于收纳并整体丢弃。
42.整个工作流程结束,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包括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样口,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观察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套,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试剂盒的左侧,所述塑料套的内侧插接有鼻拭子;铰接双板,所述铰接双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试剂盒的前侧;样本提取管,所述样本提取管的尾端与所述铰接双板远离所述试剂盒的一端铰接,且所述样本提取管位于所述试剂盒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的左侧设置有卡扣,所述鼻拭子卡接在所述卡扣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由两个弹性弧条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双板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所述第一条板与所述试剂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条板铰接,所述第二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样本提取管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提取管包括管体和滴液头,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板铰接,所述滴液头插接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挡板,顶部和底部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上方和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提取管与所述试剂盒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弹性卡,所述弹性卡安装在所述样本提取管外侧,所述试剂盒的外侧开设有位置与所述弹性卡相对应的卡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拭子的长度小于所述试剂盒的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口的位置与所述铰接双板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采集检测一体化装置,包括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样口,所述试剂盒的顶部开设有观察条口,还包括塑料套、铰接双板和样本提取管,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试剂盒的左侧,所述塑料套的内侧插接有鼻拭子;所述铰接双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试剂盒的前侧;所述样本提取管的尾端与所述铰接双板远离所述试剂盒的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套将鼻拭子一体设置到试剂盒一侧,通过铰接双板将样本提取管可旋转的贴合设置到试剂盒另一侧,以平齐并紧密的排布,将整体扁平化,且直接成套,不易散落,达到了便于单套快捷拿取使用和单套快捷携带的效果,并且扁平化还易于封装和封装后的叠放盒装。还易于封装和封装后的叠放盒装。还易于封装和封装后的叠放盒装。
技术研发人员:舒芹 华权高 甘华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3/7/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