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加压舱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2 阅读:10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加压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卧式加压舱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加压舱主要用于压力下抢救人员。全套设备包括加压舱舱体、控制台、加压、减压系统、供氧、排氧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等组成。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5385463u公开的一种移动式软体高压氧舱中,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设置有舱体,底板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螺杆、移动块、第一固定块、支撑板、第二固定块、传动杆、万向轮,底板内侧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螺杆,螺杆表面两侧均通过螺纹活动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底板内部下端活动卡合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侧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固定块之间活动连接,支撑板下端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设置有万向轮,高压氧舱便于移动,可用于用于压力下抢救人员。
4.但高压氧舱多为单开门设置,对于人员治疗时,不方便人员送至氧舱内,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卧式加压舱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加压舱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卧式加压舱,包括舱体和连接在舱体底部的支撑座,所述舱体一端设有舱门;
8.所述舱体内设有座椅和床板,所述舱体内腔底部设有舱内地板,所述舱内地板顶部一侧连接防护箱,所述床板底部通过导向件连接支撑件,所述防护箱上设有收纳支撑件的收纳槽,所述防护箱上连接有用于将支撑件固定在收纳槽内的定位机构;
9.所述支撑件底部连接滑动件,所述舱内地板上设有用于滑动件滑动至靠近舱门一侧的滑动部;
10.所述舱体靠近舱门一端的侧壁设有传物机构。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底部的支撑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座远离支撑架一侧连接把手件,所述支撑座一侧连接有与定位机构对应的定位框。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底部的两组导向滑块,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用于导向滑块滑动的导向槽,所述支撑座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其中一组导向滑块上设有与固定螺栓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导向槽远离舱门的一端,所述舱门的环形内壁处安装两组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顶部与床板底部滑动配合。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连接升降块,
所述限位块远离升降块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防护箱侧壁设有用于升降块滑动的升降槽,两组限位块相靠近一侧均安装电磁铁,所述定位框上设有用于两组限位块穿过的矩形孔。
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架底部均连接两组滑块;所述滑动部包括设置在舱内地板上的横向滑槽和轴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和轴向滑槽连通,所述横向滑槽和轴向滑槽均与滑块滑动配合。
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把手件包括铰接座和铰接在铰接座上的把手,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一侧。
1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传物机构包括安装在舱体上的传物筒,所述传物筒与舱体内腔连通,所述传物筒远离舱体一侧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环形外壁上连接若干个扇形块,所述封板固定连接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铰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舱体外壁,所述传物筒上设有用于对封板的翻转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1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传物筒环形外壁上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环形内壁上连接有与扇形块配合的扇形板,所述扇形板设置在扇形块远离传物筒的一侧,所述舱体外侧壁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电动伸缩杆,所述转动环环形外壁上设有与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对应的限位插孔。
1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舱体外壁上设有供气管、线路管、空调管、观察窗、照明窗。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中床板、导向件与支撑件的配合,使床板灵活使用,对于行动不便者,可调节床板延伸出舱门,方便将人员移动至舱体内进行治疗;
21.本发明中座椅和床板的设置,可用于人员坐或卧等姿势的吸氧或治疗;
22.本发明中支撑座可连接在目标位置对舱体支撑,也可置于车厢内,使加压舱可移动使用;
23.本发明中传物机构的设置,方便人员在外侧将物品送至舱体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中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件上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中传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1、舱体;12、支撑座;13、传物机构;14、舱门;15、导向滑座;16、座椅;17、床板;18、横向滑槽;19、轴向滑槽;20、定位机构;21、支撑座;22、防护箱;23、收纳槽;24、定位框;25、滑块;26、铰接座;27、把手;28、固定螺栓;29、导向槽;30、支撑架;31、限位块;32、升降块;33、升降槽;34、传物筒;35、安装座;36、衔接板;37、封板;38、扇形块;39、扇形板;40、转动环;41、固定板;42、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卧式加压舱,包括舱体11和连接在舱体11底部的支撑座12,舱体11可采用q345r钢板加工,舱室的最高工作压力为0.5mpa;
33.所述舱体11一端设有舱门14;可在舱门14处安装对应的密封门;
34.所述舱体11内设有座椅16和床板17,可用于人员坐或卧进行吸氧,所述舱体11内腔底部设有舱内地板,舱内地板和舱体11之间的空间,可用于管线和电路的布设;所述舱内地板顶部一侧连接防护箱22,防护箱22内也可用于管线和电路的布设,或其他用品的存储;舱体11内对应床板17的位置可设不锈钢吸排氧装具盒,舱体11内对应座椅16得位置可布置吸排氧装具盒;
35.所述床板17底部通过导向件连接支撑件,所述防护箱22上设有收纳支撑件的收纳槽23,所述防护箱22上连接有用于将支撑件固定在收纳槽23内的定位机构20;
36.所述支撑件底部连接滑动件,所述舱内地板上设有用于滑动件滑动至靠近舱门14一侧的滑动部;所述舱体11靠近舱门14一端的侧壁设有传物机构13;
37.在本实施例中,人员需要吸氧或治疗时,可解除定位机构20对支撑件的固定,将支撑件从收纳槽23中横向移动出,之后将支撑件向舱门14处移动,移动至靠近舱门14处时,通过导向件的作用,使床板17向舱门14处滑动,床板17部分延伸出舱门14,将人员置于床板17上,将床板17归位,人员可卧在床板17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其他有需求人员可坐在座椅16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可通过传物机构13进行物品的传递。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17底部的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所述支撑座21远离支撑架30一侧连接把手件,所述支撑座21一侧连接有与定位机构20对应的定位框24。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17底部的两组导向滑块,所述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顶部均设有用于导向滑块滑动的导向槽29,所述支撑座2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8,其中一组导向滑块上设有与固定螺栓28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28设置在导向槽29远离舱门14的一端,所述舱门14的环形内壁处安装两组导向滑座15,所述导向滑座15顶部与床板17底部滑动配合;床板17可在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顶部滑动调节位置,床板17也可在导向滑座15上滑动。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两组限位块31,所述限位块31一端连接升降块32,所述限位块31远离升降块32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防护箱22侧壁设有用于升降块32滑动的升降槽33,两组限位块31相靠近一侧均安装电磁铁,所述定位框24上设有用于两组限位块31穿过的矩形孔;
41.两组限位块31靠近时,两组限位块31可穿过矩形孔,穿过后,两组限位块31远离,可限制定位框24的移动,可通过电磁铁的通电,控制限位块31的靠近和远离。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25,所述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底部均连接两组滑块25;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部包括设置在舱内地板上的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所述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连通,所述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均与滑块25滑动配合;滑块25可在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内滑动,实际使用时,支撑件先横向移出,之后沿舱体11轴向移动。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把手件包括铰接座26和铰接在铰接座26上的把
手27,所述铰接座26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1一侧;通过把手27方便拉动支撑件移动。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传物机构13包括安装在舱体11上的传物筒34,所述传物筒34与舱体11内腔连通,所述传物筒34远离舱体11一侧设有封板37,所述封板37的环形外壁上连接若干个扇形块38,所述封板37固定连接衔接板36,所述衔接板36铰接安装座35,所述安装座35安装在舱体11外壁,所述传物筒34上设有用于对封板37的翻转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封板37对传物筒34封闭,封板37可绕衔接板36与安装座35连接处翻转。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传物筒34环形外壁上的转动环40,所述转动环40环形内壁上连接有与扇形块38配合的扇形板39,所述扇形板39设置在扇形块38远离传物筒34的一侧,所述舱体11外侧壁连接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上安装电动伸缩杆42,所述转动环40环形外壁上设有与电动伸缩杆42伸缩端对应的限位插孔;解除对转动环40的限位时,可操作转动环40转动,使扇形块38与扇形板39错开,方便打开封板37,电动伸缩杆42的控制,可配置对应的控制器,使舱体11内还剩有0.02mpa压力时,电动伸缩杆42不工作,压力降为0.01mpa以下时,电动伸缩杆42可工作。
4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舱体11外壁上设有供气管、线路管、空调管、观察窗、照明窗;
47.舱体11内还可布设其他辅助设施,例如设一个盘式温湿度表,一个环境压力表和一个不受压力影响的小型石英钟,还有应急减压阀、灭火器具、对讲喇叭等。
48.本发明使用时,可根据加压舱位置,在舱体11外侧布设对应的控制台、供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空调系统和电力系统,之后进行管线和线路的布设,使舱体11内可正常供氧,人员需要吸氧或治疗时,可直接进入舱体11内,遇行动不便者,可解除定位机构20对支撑件的固定,将支撑件从收纳槽23中横向移动出,之后将支撑件向舱门14处移动,移动至靠近舱门14处时,通过导向件的作用,使床板17向舱门14处滑动,床板17部分延伸出舱门14,将人员置于床板17上,将床板17归位,人员可卧在床板17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其他有需求人员可坐在座椅16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可通过传物机构13进行物品的传递。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加压舱,包括舱体(11)和连接在舱体(11)底部的支撑座(12),所述舱体(11)一端设有舱门(14);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1)内设有座椅(16)和床板(17),所述舱体(11)内腔底部设有舱内地板,所述舱内地板顶部一侧连接防护箱(22),所述床板(17)底部通过导向件连接支撑件,所述防护箱(22)上设有收纳支撑件的收纳槽(23),所述防护箱(22)上连接有用于将支撑件固定在收纳槽(23)内的定位机构(20);所述支撑件底部连接滑动件,所述舱内地板上设有用于滑动件滑动至靠近舱门(14)一侧的滑动部;所述舱体(11)靠近舱门(14)一端的侧壁设有传物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17)底部的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所述支撑座(21)远离支撑架(30)一侧连接把手件,所述支撑座(21)一侧连接有与定位机构(20)对应的定位框(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在床板(17)底部的两组导向滑块,所述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顶部均设有用于导向滑块滑动的导向槽(29),所述支撑座(2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8),其中一组导向滑块上设有与固定螺栓(28)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28)设置在导向槽(29)远离舱门(14)的一端,所述舱门(14)的环形内壁处安装两组导向滑座(15),所述导向滑座(15)顶部与床板(17)底部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两组限位块(31),所述限位块(31)一端连接升降块(32),所述限位块(31)远离升降块(32)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防护箱(22)侧壁设有用于升降块(32)滑动的升降槽(33),两组限位块(31)相靠近一侧均安装电磁铁,所述定位框(24)上设有用于两组限位块(31)穿过的矩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25),所述支撑座(21)和支撑架(30)底部均连接两组滑块(25);所述滑动部包括设置在舱内地板上的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所述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连通,所述横向滑槽(18)和轴向滑槽(19)均与滑块(25)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包括铰接座(26)和铰接在铰接座(26)上的把手(27),所述铰接座(26)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1)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物机构(13)包括安装在舱体(11)上的传物筒(34),所述传物筒(34)与舱体(11)内腔连通,所述传物筒(34)远离舱体(11)一侧设有封板(37),所述封板(37)的环形外壁上连接若干个扇形块(38),所述封板(37)固定连接衔接板(36),所述衔接板(36)铰接安装座(35),所述安装座(35)安装在舱体(11)外壁,所述传物筒(34)上设有用于对封板(37)的翻转进行限位的限位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传物筒(34)环形外壁上的转动环(40),所述转动环(40)环形内壁上连接有与扇形块(38)配合的扇形板(39),所述扇形板(39)设置在扇形块(38)远离传物筒(34)的一侧,所述舱体(11)外侧壁连接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上安装电动伸缩杆(42),所述转动环(40)环形外壁上设有与电动伸缩杆(42)伸缩端对应的限位插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1)外壁上设有供气管、
线路管、空调管、观察窗、照明窗。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压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员需要吸氧或治疗时,可解除定位机构(20)对支撑件的固定,将支撑件从收纳槽(23)中横向移动出,之后将支撑件向舱门(14)处移动,移动至靠近舱门(14)处时,通过导向件的作用,使床板(17)向舱门(14)处滑动,床板(17)部分延伸出舱门(14),将人员置于床板(17)上,将床板(17)归位,人员可卧在床板(17)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其他有需求人员可坐在座椅(16)上进行吸氧或治疗,可通过传物机构(13)进行物品的传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压舱及使用方法,包括舱体和连接在舱体底部的支撑座,舱体一端设有舱门;舱体内设有座椅和床板,舱体内腔底部设有舱内地板,舱内地板顶部一侧连接防护箱,床板底部通过导向件连接支撑件,防护箱上设有收纳支撑件的收纳槽,防护箱上连接有用于将支撑件固定在收纳槽内的定位机构;支撑件底部连接滑动件,舱内地板上设有用于滑动件滑动至靠近舱门一侧的滑动部;本发明中床板、导向件与支撑件的配合,使床板灵活使用,对于行动不便者,可调节床板延伸出舱门,方便将人员移动至舱体内进行治疗;座椅和床板的设置,可用于人员坐或卧等姿势的吸氧或治疗。于人员坐或卧等姿势的吸氧或治疗。于人员坐或卧等姿势的吸氧或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旭 刘伟波 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3/7/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