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
未命名
07-23
阅读:7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抗菌抗病毒纤维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氮掺杂碳量子点与纳米铜协效制备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较好除臭功能的抗菌抗病毒消臭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致病菌和病毒在人体织物表面存留的时间可长达3-7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纤维是细菌和病毒进行寄生、繁殖的主要载体之一,若能赋予纤维抗菌抗病毒功能,则能将纤维制品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应用于需要抗菌抗病毒的场景。此外,日常生活中吸烟的人较多,香烟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尼古丁烟臭味,这种烟臭味极易吸附在纤维织物表面,影响织物的穿着体验。近年来,抗菌抗病毒、消臭复合功能纺织品逐渐受到人们喜爱,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抗菌抗病毒、消臭复合功能纤维及织物的多功能要求。所以,研究抗菌抗病毒、消臭复合功能纤维具有重要意义。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良好的成纤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透光性和电绝缘性,广泛用于纤维领域,如纺织品、薄膜、工业丝等。pet的抗菌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抗菌剂主要分为有机与无机两类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来源广、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毒性大、耐久性差,会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主要是通过进入细菌细胞内部,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失去活性来杀死细菌。无机抗菌剂主要分为金属离子抗菌剂与光催化抗菌剂。金属离子抗菌剂通过溶出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菌细胞内部,与其dna复合,使其遗传物质无法复制,破坏细胞代谢来进行杀菌,但重金属离子经长时间溶出积累过后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光催化抗菌剂通过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如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和过氧自由基,ros具有较强的氧化活性,会与微生物体内有机物结合起到抗菌抗病毒作用。
4.纳米铜为非溶出型抗菌剂,相较于一般铜系抗菌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无毒、稳定的特点,可直接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反应,将其转化成活性氧自由基来起到杀死细菌病毒的作用。纳米铜抗菌性能较好,但共混加工时易团聚,分散效果不好,应用于聚酯纤维时存在可纺性与抗菌持久性差的问题。
5.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颗粒,属于光催化型的抗菌抗病毒剂,需在紫外线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光学特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光催化下,n-cqds不仅能产生ros抗菌抗病毒,而且能够与烟臭中的尼古丁产生相互作用达到降解尼古丁除烟臭的效果,但n-cqds的纳米级尺寸在加入聚合物时容易团聚,影响聚合物的纺丝性能及抗菌抗病毒消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纳米铜及氮掺杂碳量子点应用于聚酯纤维时存在可纺性与抗菌抗病毒消臭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本
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利用邻苯二胺和酸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尺寸在3-5nm的n-cqds,通过原位还原法在n-cqds表面配位生成尺寸在2-10nm的纳米单质铜得到cu-n-cqds,cu-n-cqds经羧酸改性得到cm-cu-n-cqds以提高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然后cu-n-cqds在pet合成过程中经原位聚合得到抗菌抗病毒聚酯,最后通过熔融纺丝得到具有十字异型结构的抗菌抗病毒纤维。
8.本发明得到的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尺寸在3-5nm,太阳光下不仅会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发挥高效抗菌抗病毒功能,而且碳量子点表面的推电子基c=n或c=o还可以和尼古丁表面的推电子基c=n发生π-π共轭效应,产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碳量子点能将更多的能量用于降解尼古丁,实现消除烟臭味的作用。本发明得到的纳米单质铜尺寸在2-10nm,该尺寸的纳米单质铜具有更高的催化反应抗菌抗病毒活性,纳米铜能持续激活水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活性氧自由基(ros),这些ros(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直接或间接损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菌与病毒死亡。n-cqds与纳米cu的尺寸均为纳米级,在使用过程中易团聚,影响聚合物的纺丝性能及抗菌抗病毒消臭效果。
9.本发明通过将纳米铜与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二者结合得到cu-n-cqds,cu-n-cqds经羧酸改性得到cm-cu-n-cqds以提高其在聚酯聚合的分散性与相容性能,开发了高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解决纳米铜及氮掺杂碳量子点应用于聚酯纤维时存在可纺性与抗菌抗病毒消臭持久性差的问题,满足不同领域对纤维抗菌抗病毒性能的较高要求。通过羧酸改性得到的cu-n-cqds不仅与pet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在pet原位聚合中可以均匀稳定的分散在熔体中,避免了纳米尺度n-cqds与铜的团聚问题,而且羧基能较好的与纳米铜络合以维持cu-n-cqds的纳米铜始终处于还原状态,持续释放活性氧自由基起到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除此之外,纳米铜可以弥补n-cqds在没有紫外光照射时难以发挥抗菌抗病毒消臭作用的缺点,起到协同高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得到的纤维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消臭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对纤维抗菌抗病毒消臭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10.本发明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1)按质量份计,将2~5份邻苯二胺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制备得到邻苯二胺溶液,将2~10份酸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制备得到酸溶液,将邻苯二胺溶液与酸溶液混合后加入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60~260℃下反应0.5~18h,得到深棕色溶液,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洗涤3~5次,最后干燥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
12.(2)将2~4份n-cqds在一定条件超声分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n-cqds水溶液,将0.8~1.4份铜盐溶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铜离子水溶液;将n-cqds水溶液与铜离子水溶液混合在烧瓶中,混合后冷凝回流,然后搅拌同时将50份还原剂水溶液逐滴加入烧瓶中,在60~90℃搅拌3~24h,得到深色溶液;所得产物通过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分离,最后干燥得到表面生成纳米单质铜的n-cqds抗菌剂(cu-n-cqds抗菌剂);
13.(3)将1~3份脂肪族二元酸、15~20份cu-n-cqds抗菌剂与0.5~2份乙二醇加入100份无水乙醇,冷凝回流、搅拌0.5~5h得到羧酸改性的cu-n-cqds浆料,然后将改性后的cu-n-cqds浆料放入离心管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得到的沉淀用乙醇和水清洗3~5次,干燥后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
14.(4)将1~3份羧酸改性cu-n-cqds、80份对苯二甲酸、35~45份乙二醇加入聚合反应釜,先酯化,然后进行预聚、终聚,最后经铸带、切粒,得到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
15.(5)将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在90~120℃下干燥一段时间,加入到熔融纺丝机进行纺丝,得到具有十字截面结构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
16.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邻苯二胺和酸超声分散的条件是指时间为20~60min,超声频率为30~60khz;
17.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酸是指苯磺酸、叶酸、硼酸、乙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的一种;
18.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n-cqds在一定条件下超声分散的一定条件是指时间为20~60min,超声频率为30~60khz;
19.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铜盐是指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一种;
20.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还原剂水溶液是指0.1~0.5mol/l的柠檬酸、水合肼、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硼氢化四丁基铵中水溶液的一种;
21.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脂肪族二元酸是指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碳二酸的一种;
22.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酯化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35~255℃,压力为0.3~0.4mpa,时间为2~3h;
23.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预聚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9~-0.10mpa,时间为0.5~1.5h;
24.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终聚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70~280℃,压力为绝对压力20~100pa,时间为2~3h;
25.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纺丝时的喷丝板形状为十字型喷丝孔,纺制得到的纤维是十字型异型结构;
26.如上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0~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5~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可达99%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9%以上,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模拟阳光下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发现在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9%以上,纤维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到97%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7%以上,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达到97%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高效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烟臭的性能。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8.(1)安全性:本发明制备的cu-n-cqds是非溶出型抗菌抗病毒助剂,没有离子溢出的现象,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更安全环保;
29.(2)持久抗菌: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始终处于还原状态,纳米铜通过持续释放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的效果;
30.(3)高效抗菌:本发明中的纳米铜在没有紫外照射时依然能够发挥抗菌抗病毒效
果,结合n-cqds可实现更高的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尼古丁作用;
31.(4)高强度:本发明制备的羧酸改性cu-n-cqds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制成的抗菌抗病毒聚酯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与较高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33.实施例1,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4.(1)按质量份计,将2.5份邻苯二胺在6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20min制备得到邻苯二胺溶液,将2份对苯二甲酸在6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20min制备得到对苯二甲酸溶液,将邻苯二胺溶液与对苯二甲酸溶液混合后加入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60℃下反应3h,得到深棕色溶液,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洗涤3次,最后干燥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
35.(2)将2份纳米n-cqds在6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50份去离子水中20min制备得到n-cqds水溶液,将0.8份无水硫酸铜溶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铜离子水溶液。将n-cqds水溶液与铜离子水溶液混合在烧瓶混合后在80℃进行冷凝回流,然后搅拌同时将50份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逐滴加入烧瓶中,在60℃搅拌3h,得到深色溶液。所得产物通过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分离,最后干燥得到表面生成纳米单质铜的n-cqds抗菌剂(cu-n-cqds抗菌剂);
36.(3)将1.5份己二酸、15份cu-n-cqds抗菌剂与0.5份乙二醇加入100份无水乙醇,在80℃进行冷凝回流、搅拌2h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浆料,然后将羧酸改性cu-n-cqds浆料放入离心管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得到的沉淀用乙醇和水清洗3次,干燥后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
37.(4)将1.5份羧酸改性cu-n-cqds、80份对苯二甲酸、35份乙二醇加入聚合反应釜,反应釜密闭后加压升温。控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34mpa和235℃,酯化反应2h;然后开启真空泵,进行预缩聚,此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09mpa和260℃,预聚反应0.5h;使真空度上升至20pa,控制温度在270℃,终聚反应2h。最后经铸带、切粒,得到具有消除织物尼古丁功能的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
38.(5)将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在100℃的烘箱内干燥16h,加入到熔融纺丝进行纺丝,喷丝板为十字结构的喷丝孔,得到具有十字截面结构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
39.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可达99.0%,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9.0%,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模拟阳光下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发现在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9.2%以上,纤维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到97%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7.1%,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达到97.1%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高效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烟臭性
cqds;
58.(4)将1.5份羧酸改性cu-n-cqds、80份对苯二甲酸、45份乙二醇加入聚合反应釜,反应釜密闭后加压升温。控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40mpa和245℃,酯化反应2h;然后开启真空泵,进行预缩聚,此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08mpa和270℃,预聚反应1.5h;使真空度上升至60pa,控制温度在278℃,终聚反应3h。最后经铸带、切粒,得到具有消除织物尼古丁功能的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
59.(5)将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在100℃的烘箱内干燥24h,加入到熔融纺丝进行纺丝,喷丝板为十字结构的喷丝孔,得到具有十字截面结构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
60.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可达99.3%,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9.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模拟阳光下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发现在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9.4%以上,纤维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到97.5%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7.4%,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达到97.3%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高效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烟臭性能。
61.实施例5,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2.(1)按质量份计,将4.5份邻苯二胺在5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30min制备得到邻苯二胺溶液,将8份乙酸在5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30min制备得到乙酸溶液,将邻苯二胺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不锈钢高压釜中,在260℃下反应14h,得到深棕色溶液,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洗涤5次,最后干燥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
63.(2)将3.5份纳米n-cqds在50khz频率超声分散在50份去离子水中30min制备得到n-cqds水溶液,将1.4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铜离子水溶液。将n-cqds水溶液与铜离子水溶液混合在烧瓶混合后在80℃进行冷凝回流,然后搅拌同时将50份0.3mol/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逐滴加入烧瓶中,在80℃搅拌22h,得到深色溶液。所得产物通过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分离,最后干燥得到表面生成纳米单质铜的n-cqds抗菌剂(cu-n-cqds抗菌剂);
64.(3)将2份癸二酸、15份cu-n-cqds抗菌剂与1.5份乙二醇加入100份无水乙醇,在80℃进行冷凝回流、搅拌3h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浆料,然后将羧酸改性cu-n-cqds浆料放入离心管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得到的沉淀用乙醇和水清洗5次,干燥后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
65.(4)将2.5份羧酸改性cu-n-cqds、80份对苯二甲酸、45份乙二醇加入聚合反应釜,反应釜密闭后加压升温。控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36mpa和245℃,酯化反应3h;然后开启真空泵,进行预缩聚,此时反应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10mpa和265℃,预聚反应0.5h;使真空度上升至100pa,控制温度在280℃,终聚反应3h。最后经铸带、切粒,得到具有消除织物尼古丁功能的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
66.(5)将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在100℃的烘箱内干燥36h,加入到熔融纺丝进行纺丝,喷丝板为十字结构的喷丝孔,得到具有十字截面结构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
67.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可达99.4%,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9.5%,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模拟阳光下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发现在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9.5%以上,纤维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到97.8%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7.4%,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达到97.6%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高效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烟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质量份计,将2~5份邻苯二胺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制备得到邻苯二胺溶液,将2~10份酸超声分散在100份95%乙醇制备得到酸溶液,将邻苯二胺溶液与酸溶液混合后加入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60~260℃下反应0.5~18h,得到深棕色溶液,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洗涤3~5次,最后干燥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2)将2~4份n-cqds在一定条件超声分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n-cqds水溶液,将0.8~1.4份铜盐溶解在50份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铜离子水溶液;将n-cqds水溶液与铜离子水溶液混合在烧瓶中,混合后冷凝回流,然后搅拌同时将50份还原剂水溶液逐滴加入烧瓶中,在60~90℃搅拌3~24h,得到深色溶液;所得产物通过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离心分离,最后干燥得到表面生成纳米单质铜的n-cqds抗菌剂(cu-n-cqds抗菌剂);(3)将1~3份脂肪族二元酸、15~20份cu-n-cqds抗菌剂与0.5~2份乙二醇加入100份无水乙醇,冷凝回流、搅拌0.5~5h得到羧酸改性的cu-n-cqds浆料,然后将改性后的cu-n-cqds浆料放入离心管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得到的沉淀用乙醇和水清洗3~5次,干燥后得到羧酸改性cu-n-cqds;(4)将1~3份羧酸改性cu-n-cqds、80份对苯二甲酸、35~45份乙二醇加入聚合反应釜,先酯化,然后进行预聚、终聚,最后经铸带、切粒,得到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5)将抗菌抗病毒聚酯切片在90~120℃下干燥一段时间,加入到熔融纺丝机进行纺丝,得到具有十字截面结构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邻苯二胺和酸超声分散的条件是指时间为20~60min,超声频率为30~60khz;酸是指苯磺酸、叶酸、硼酸、乙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n-cqds在一定条件下超声分散的一定条件是指时间为20~60min,超声频率为30~60khz;铜盐是指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一种;还原剂水溶液是指0.1~0.5mol/l的柠檬酸、水合肼、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硼氢化四丁基铵水溶液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脂肪族二元酸是指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碳二酸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酯化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35~255℃,压力为0.3~0.4mpa,时间为2~3h;预聚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9~-0.10mpa,时间为0.5~1.5h;终聚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270~280℃,压力为绝对压力20~100pa,时间为2~3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喷丝板形状为十字型喷丝孔,制备的抗菌抗病毒聚酯纤维断裂强度为2.0~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5~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可达99%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9%以上,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模拟阳光下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抗菌抗病毒纤维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9%以上,纤维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到97%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达到97%以上,太阳光照射75分钟后,对尼古丁的降解效果达到97%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高
效抗菌抗病毒及消除织物烟臭性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效抗菌抗病毒消臭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邻苯二胺和酸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纳米级氮掺杂碳量子点,然后通过原位还原法在氮掺杂碳量子点表面配位生成纳米单质铜,经羧酸改性后通过原位聚合引入聚酯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消臭聚酯,最后经熔融纺丝得到抗菌抗病毒消臭聚酯纤维。本发明制备的聚酯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消除织物烟臭的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丽 刘可 吕汪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3/7/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