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3
阅读:19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香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香精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包含多种香料的、具有香气的混合物。在家用洗涤剂及个人护理产品中,通常都会往配方中添加香精,不仅是为了丰富家用洗涤剂、个人护理产品的味道,还是为了遮盖配方本身及残存在洗涤物表面的臭味。
3.在日常活动中,身上、衣物上通常很容易沾染到空气中的味道,空气中的味道可能会携带氨、胺等臭味基团,引发人头痛、恶心等不适。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逐步提高,对于香精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简单地提供香气,而且希望可以有效祛除沾染到的臭味。因此,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祛除异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0.5-2份香草醇、0.01-0.1份甲基庚烯酮、0.05-0.3份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20-35份抑制剂、0.5-2份修饰剂、20-40份合香剂、5-20份除异味剂;按质量份,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0-60份1,1-二(二甲基硅基)铁、2-10份衣康酸、10-30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5份氧化锌、0.05-0.5份催化剂;抑制剂为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6.市面上通常使用蓖麻油酸锌作为除异味剂来祛除异味。虽然蓖麻油酸锌可以在一定程度内祛除异味,但是却有以下缺陷:1)蓖麻油酸锌不溶于水,使用前需要添加大量助溶剂和氨基酸等使其溶于水,进而发挥除臭作用;2)蓖麻油酸锌的使用虽然祛除了臭味,但同时也抑制了香精的香气,使香气不明显。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1,1-二(二甲基硅基)铁、衣康酸、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氧化锌的共同配合下,有效增大了电荷密度,使有效活化锌离子的位点大幅度增加,锌离子可以更加牢固与衣康酸结合以形成衣康酸锌。衣康酸锌具有水溶性,不需要助溶剂、氨基酸也可以溶于水中,作用在织物中,起到祛除异味的效果。不仅如此,特殊制备的除异味剂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裂解酶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8.经过改性的除异味剂与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共同配合下,灵敏、快速地将氨、胺等异味基团包裹,降低人对异味的感知程度,起到假性掩蔽的作用;同时,该配合可以有效增强、激发合香剂所能散发出的香气程度,使得香精香气不容易被消除。并且,在该配合下所制得的香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三叉神经反应,使人不容
易察觉低浓度的异味,降低了人对异味的敏感程度,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放大香气。
9.本技术没有采用传统地利用蓖麻油酸锌除异味的手段,创新性使用特殊除异味剂与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共同配合,有效同时达到了良好水溶性、祛除异味、增强香气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及推广前景。
10.优选的,所述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0-30份1,1-二(二甲基硅基)铁、2-4份衣康酸、10-18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3份氧化锌、0.05-0.5份催化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1,1-二(二甲基硅基)铁、衣康酸、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氧化锌之间的使用比例,生成的衣康酸锌可以更好地与1,1-二(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相互配合,制得特殊结构的除异味剂。该特殊结构的除异味剂可以更加灵敏、准确地包裹氨、胺等异味基团,而不会过多影响、消除香气。
12.优选的,所述衣康酸与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0.8-1.2)。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衣康酸与氧化锌之间的摩尔比,在该摩尔比条件下,有利于提供更多活性锌的吸附位点,提高异味消除、杀菌效果。
14.优选的,所述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衣康酸溶解于水中,并与氧化锌混合至溶解,得到衣康酸锌混合溶液;将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衣康酸锌混合溶液混合,搅拌至混匀;继续加入催化剂,将温度调整至35-45℃,搅拌反应,得到除异味剂。
15.优选的,制备所述衣康酸锌混合溶液和将衣康酸锌混合溶液与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混合时,在常温状态下进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种原料按照特定顺序加入、混合,有利于各种原料充分反应配合。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对设备、条件的要求低,简单、易操作。
17.优选的,所述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的质量比为(0.8-1.2):(0.04-0.06):(0.1-0.2):(10-15)。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之间的使用比例,有利于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配合效果,祛除异味、提升香气。
19.优选的,所述抑制剂为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的质量比为(4-6):(10-13):(3-5):(1-3):(4-6):(1-3):(2-4)。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种类、特定比例的抑制剂组合,在该特定配合下,可以进一步缓解使用者对臭味的不适感,起到掩蔽作用。进一步协同了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对异味的假性掩蔽效果。
21.优选的,所述合香剂为檀香803、檀香210、檀香208、四氢芳樟醇、甲基柏木酮、龙涎酮、佳乐麝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的合香剂,与除异味剂相适配,调制出来的香精可以在感官上进一步抑制异味。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抑制剂、修饰剂、合香剂、除异味剂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到香精。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1,1-二(二甲基硅基)铁、衣康酸、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氧化锌的共同配合下,有效增大了电荷密度,使有效活化锌离子的位点大幅度增加,锌离子可以更加牢固与衣康酸结合以形成衣康酸锌。衣康酸锌充分作用在织物中,起到祛除异味的效果。
25.2、经过改性的除异味剂与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共同配合下,灵敏、快速地将氨、胺等异味基团包裹,降低人对异味的感知程度,起到假性掩蔽的作用;同时,该配合可以有效增强、激发合香剂所能散发出的香气程度,使得香精香气不容易被消除。并且,在该配合下所制得的香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三叉神经反应,使人不容易察觉低浓度的异味,降低了人对异味的敏感程度,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放大香气。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28.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7g 1,1-二(二甲基硅基)铁、2.62g衣康酸、18g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63g氧化锌、0.02g催化剂。
29.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cas:68478-92-2)。
30.衣康酸、氧化锌的摩尔比都为0.02mol。
31.一种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衣康酸溶解于7g水中,然后加入氧化锌,在常温下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得到衣康酸锌混合溶液。
32.步骤2):取9g衣康酸锌混合溶液,将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衣康酸锌混合溶液混合,搅拌至混匀。
33.步骤3):继续加入催化剂,将温度调整至40℃,搅拌反应100min,得到除异味剂。
34.制备例2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1,1-二(二甲基硅基)铁的使用量为20g,衣康酸的使用量为2g,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使用量为10g,氧化锌的使用量为1g,催化剂的使用量为0.05g。
35.一种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在35℃的条件下进行。
36.制备例3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1,1-二(二甲基硅基)铁的使用量为30g,衣康酸的使用量为4g,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使用量为18g,氧化锌的使用量为3g,催化剂的使用量为0.5g。
37.一种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在45℃的条件下进行。
38.制备例4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衣康酸与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0.5。即衣康酸的摩尔量为0.04mol、质量为5.24g,氧化锌的摩尔量为0.02mol、质量为1.63g。
39.制备例5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衣康酸锌混合溶液替换为蓖麻油酸锌酯,即衣康酸锌混合溶液的使用量为0g,蓖麻油酸锌酯的使用量为9g。
40.制备例6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衣康酸的使用量为1g,氧化锌的使用量为6g。
41.制备例7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1,1-二(二甲基硅基)铁替换为去离子水,即1,1-二(二甲基硅基)铁的使用量为0g,去离子水的使用量为27g。
42.制备例8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替换为去离子水,即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使用量为0g,去离子水的使用量为18g。
43.制备例9一种除异味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1,1-二(二甲基硅基)铁的使用量为5g,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使用量为40g。实施例
44.实施例1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包括以下原料:1.2kg香草醇、0.05kg甲基庚烯酮、0.15kg的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32.5kg抑制剂、1.1kg修饰剂、36kg合香剂、14kg除异味剂。
45.除异味剂为制备例1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46.抑制剂为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的质量比为5:12:4:2:5:1.5:3。即桉叶油的使用量为5kg,弗吉尼亚柏木油的使用量为12kg,乙酸松油酯的使用量为4kg,乙酸异龙脑酯的使用量为2kg,藿香油的使用量为5kg,松针油的使用量为1.5kg,冷杉精油的使用量为3kg。
47.修饰剂为檀香醚、特木倍醇、松油醇,檀香醚的使用量为0.3kg,特木倍醇的使用量为0.2kg,松油醇的使用量为0.6kg。
48.合香剂为檀香803、檀香210、檀香208、四氢芳樟醇、甲基柏木酮、龙涎酮、佳乐麝香。檀香803的使用量为1kg,檀香210的使用量为4kg,檀香208的使用量为1kg,四氢芳樟醇的使用量为7kg,甲基柏木酮的使用量为3kg,龙涎酮的使用量为10kg,佳乐麝香的使用量为10kg。
4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抑制剂、修饰剂、合香剂、除异味剂混合在一起,搅
拌均匀,得到香精。
50.实施例2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2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51.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的质量比为0.8:0.04:0.2:15。即香草醇的使用量为0.8kg,甲基庚烯酮的使用量为0.04kg,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的使用量为0.2kg,除异味剂的使用量为15kg。
52.实施例3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3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53.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的质量比为1.2:0.04:0.1:10。即香草醇的使用量为1.2kg,甲基庚烯酮的使用量为0.04kg,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的使用量为0.1kg,除异味剂的使用量为10kg。
54.实施例4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4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55.实施例5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抑制剂为桉叶油,即桉叶油的使用量为32.5kg。
56.实施例6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的质量比为1:1:1:1:1:1:1。即桉叶油的使用量为4.6kg,弗吉尼亚柏木油的使用量为4.9kg,乙酸松油酯的使用量为4.6kg,乙酸异龙脑酯的使用量为4.6kg,藿香油的使用量为4.6kg,松针油的使用量为4.6kg,冷杉精油的使用量为4.6kg。
57.实施例7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合香剂为檀香803,即檀香803的使用量为36kg。
58.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5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59.对比例2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6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60.对比例3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7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61.对比例4
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8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62.对比例5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异味剂为制备例9所制得的除异味剂。
63.对比例6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香草醇替换为香叶醇,即香草醇的使用量为0kg,香叶醇的使用量为1.2kg。
64.对比例7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甲基庚烯酮替换为香芹酮,即甲基庚烯酮的使用量为0kg,香芹酮的使用量为0.05kg。
65.对比例8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替换为月桂醛,即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的使用量为0kg,月桂醛的使用量为0.15kg。
66.对比例9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香精中还包括有有0.1kg的肉桂酸甲酯。
67.性能检测试验1、除异味效率检测:检测样品:实施例1-7、对比例1-9的香精。
68.检测方法:利用全自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测定水中臭味物质进行测定。
69.准备100g垃圾水,对垃圾水中的氨水、二乙胺、吲哚、异戊酸、甲硫醚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空白峰面积。
70.然后往100g垃圾水中加入0.1g检测样品,再次测定垃圾水中的氨水、二乙胺、吲哚、异戊酸、甲硫醚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处理后峰面积。
71.按照公式计算对应的除异味效率,记录除异味效率;除异味效率越高,除异味效果越好。
72.2、感官评定:检测样品:实施例1-7、对比例1-9的香精。
73.检测标准:参照gb/t 14454 2-2008《香料香气评定法》,选取名评香师,结合表1对待测样品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臭味越明显,分数越低臭味越不明显。
74.检测方法:准备100g的垃圾水,让评香师对其进行打分,作为空白异味模型。
75.再往100g垃圾水内加入对应的检测样品,让评香师对其进行打分,记录分数。
76.表1标准最高分值臭味极度明显10
臭味较明显8臭味不太明显,无特殊味道6臭味非常不明显,能闻到隐隐约约的香气4臭味不明显且带有香气23、杀菌效果:参照qb/t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对实施例1-7、对比例1-9的香精进行检测,记录杀菌率。
77.上述试验1-3的检测结果详见表2。
78.表2表2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6-8的检测结果对比可知,当将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任一改变成其他原料后,所制得的产品在理化除异味的效率上有大幅度的下降,人为的感官评定也可以看出对异味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说明需要保持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四者之间的特殊搭配,协同
配合以起到祛除异味、激发香气的效果。
79.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对比例1除了除异味效率不如实施例1之外,感官评定方面有着更明显的差异。说明蓖麻油酸锌酯虽然具有一定的除异味效果,但是容易抑制香精的香气。
80.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3-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当制备除异味剂缺少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任意一种后,无法对衣康酸锌进行有效改性,从而影响除异味和激发香气的效果。在结合对比例2、5可知,不仅需要使用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还需要再特定比例下与衣康酸、氧化锌共同配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杀菌、祛除异味、激发香气效果。
81.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实施例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4虽然仍具有良好的杀菌、除异味、增香气效果,但是效果较实施例1有略微下降趋势。说明制备除异味剂时,进一步限定衣康酸与氧化锌之间的摩尔比有利于提供更多活性锌的吸附位点,使改性效果更好。
82.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实施例5-6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5-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了抑制剂的种类、比例,在理化上的除异味效果虽然变化不大,但是人为的感官评定检测中却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说明选用特定种类的抑制剂并在特定比例下相互配合,有助于与除异味剂配合,提高使用者感知香气。
83.根据表2中实施例1与实施例7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合香剂的特定选择、特定比例配合有助于在感官上抑制异味、增强香气。
8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0.5-2份香草醇、0.01-0.1份甲基庚烯酮、0.05-0.3份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20-35份抑制剂、0.5-2份修饰剂、20-40份合香剂、5-20份除异味剂;按质量份,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0-60份1,1-二(二甲基硅基)铁、2-10份衣康酸、10-30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5份氧化锌、0.05-0.5份催化剂;抑制剂为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0-30份1,1-二(二甲基硅基)铁、2-4份衣康酸、10-18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3份氧化锌、0.05-0.5份催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康酸与氧化锌的摩尔比为1:(0.8-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衣康酸溶解于水中,并与氧化锌混合至溶解,得到衣康酸锌混合溶液;将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衣康酸锌混合溶液混合,搅拌至混匀;继续加入催化剂,将温度调整至35-45℃,搅拌反应,得到除异味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衣康酸锌混合溶液和将衣康酸锌混合溶液与1,1-二甲基硅基铁、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混合时,在常温状态下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除异味剂的质量比为(0.8-1.2):(0.04-0.06):(0.1-0.2):(10-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桉叶油、弗吉尼亚柏木油、乙酸松油酯、乙酸异龙脑酯、藿香油、松针油、冷杉精油的质量比为(4-6):(10-13):(3-5):(1-3):(4-6):(1-3):(2-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香剂为檀香803、檀香210、檀香208、四氢芳樟醇、甲基柏木酮、龙涎酮、佳乐麝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草醇、甲基庚烯酮、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抑制剂、修饰剂、合香剂、除异味剂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到香精。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香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0.5-2份香草醇、0.01-0.1份甲基庚烯酮、0.05-0.3份2,6,10-三甲基-9-烯-十一醛、20-35份抑制剂、0.5-2份修饰剂、20-40份合香剂、5-20份除异味剂;按质量份,除异味剂包括以下原料:20-60份1,1-二(二甲基硅基)铁、2-10份衣康酸、10-30份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5份氧化锌、0.05-0.5份催化剂。本申请具有祛除异味的优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罗婧 刘青飞 黄红艳 陈合兴 谢嘉威 黄嘉园 郑晓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7/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夹片式加载杠杆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枣粒生产加工用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