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油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4
阅读:14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的控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油泵的控制通常采用控制电路进行,在油枪上或一些输油的场所都会涉及油泵,并有相关的应用。
3.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小型化的油泵用户非常喜赖。对于例如一些发电机,则通过油箱中存储的油液作为能源进行发电,此油箱在供油过程,则需要使用到油泵,对于发电机的油泵工作,需要涉及控制和信号反馈,如果油泵的运行过程没有直观的信号反馈,则用户不能知晓其使用状态,无法可靠判断是否故障或运行是否良好。
4.基于以下工作需求:
5.第一次按开关开启的时候,需要检测油位,如果处于低油位和中油位时则需要启动油泵工作,直到高油位时停止油泵。(中途按下开关会停止加油),如果检测是高油位就不启动油泵。第一次启动工作最长时间为25分钟,再进入停机保护状态。
6.第一次启动加油工作结束后,进入自动偱环工作模式,等油位降到低油位的时就启动油泵工作,油泵工作300秒或到高油位时停止工作,如果工作300秒后浮子还没有离开低油位,停机5秒后油泵再次启动工作进行补偿加油300秒,如果补偿加油后浮子还是没有离开低油位,此机系统进入缺油保护停机状态,同时红灯快闪每秒闪2次报警提示。如果补偿加油工作过程中达到了高油位也要停止加油。(中途按开关会停止加油)。
7.按下开关启动的时候不管在哪个油位,不能马上启动,等待5秒之后启动。
8.针对以上功能需求,需要对应涉及硬件模块,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可靠的硬件以支撑上述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可以控制,使用可靠的优势。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开关模块、信号灯模块、驱动模块以及传感器输入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入12v电源并转换为5v电源以供应其他模块用电,
11.开关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一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按键信号,
12.传感器输入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两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传感信号;
13.信号灯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两个输出引脚用于输出反馈信号;
14.驱动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一个输出引脚用于控制油泵的启停工作;
15.所述单片机模块采用具有八引脚的芯片u2。
16.优选的,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stc8g1k08a。
17.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按钮、电容c3,所述按钮的一端接地,按钮的另一端连
接芯片u2的信号输入引脚,所述电容并联在按钮的两端。
18.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输入模块包括传感器接头p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2、电阻r8和电阻r9,所述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容c5一端和电阻r9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容c4一端和电阻r8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7另一端、c6另一端和电阻r12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电源,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个传感信号输出,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个传感信号输出。
19.优选的,所述信号灯模块包括两个不同颜色的指示灯。
20.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2、电阻r3、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管zd1、mos管q3、以及排插接头p2;
21.芯片u2的一个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12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排插接头p2,排插接头p2用于连接油泵和12v电源。
22.相比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3.1、可以外接两个油位传感器,检测高位和低位,从而实现自动加油控制,有个信号灯表示油位,通电就可以显示油量,传感器在低油位的时候绿灯显示闪烁2次,间隔3秒。传感器在中间的时候显示绿灯闪烁1次,间隔3秒,传感器在高油位的时候显示绿灯长亮。一个信号灯表示工作状态,按钮开关按一下开启加油(红色指示灯亮起)。再按下开关,停止加油(红色指示灯灭)。副油箱缺油报警(红灯快闪每秒闪2次)。
24.2、结构可靠在于5v和12v两个电压源共供电。采用8引脚的芯片,能够充分利用引脚资源,并不浪费。整体工作能够非常稳定可靠。从驱动模块上可见,其利用小信号来控制两个三极管和一个mos管,从而实现对12v电源的输出控制,使得油泵接入后能够启停。
附图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中芯片u1的电路图;
26.图2为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27.图3为实施例中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28.图4为传感器输入模块的电路图;
29.图5为信号灯模块的电路图;
30.图6为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00、电源模块;200、单片机模块;300、开关模块;400、信号灯模块;500、驱动模块;600、传感器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33.实施例:
34.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100、单片机模块200、开关模块300、信号灯模块400、驱动模块500以及传感器输入模块600。
35.参考图2所示,电源模块100用于接入12v电源并转换为5v电源以供应其他模块用电。其中vin为12v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电阻r1和二极管d1连接芯片u1的一个引脚,芯片u1的接地端和输出端通过电容c1连接,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芯片u1为78l05稳压器。
36.关于开关模块300,参考图3,开关模块3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一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按键信号,优选的,开关模块300包括按钮、电容c3,按钮的一端接地,按钮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的信号输入引脚,电容并联在按钮的两端。按钮s1,按下时,触发接地,电容c3能够在未触发接地时存储电势,保持输入端为高电平,在按钮s1按下时为低电平,in-s1为按键信号。采用此电路的优势在于防按键抖动,能够准确采集按键信号。
37.传感器输入模块6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两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传感信号。具体的,参考图4所示,传感器输入模块600包括传感器接头p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2、电阻r8和电阻r9,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容c5一端和电阻r9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容c4一端和电阻r8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7另一端、c6另一端和电阻r12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电源,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个传感信号输出,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个传感信号输出。
38.传感器接头p1可以连接两个传感器,一个作为高油位,一个作为低油位进行数据采集。输出的两个信号in-x1、in-x2分为为高低油位信号。通过电阻和电容构成的滤波网络能够有效滤除杂波,避免信号干扰。
39.参考图5所示,信号灯模块4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两个输出引脚用于输出反馈信号;信号灯模块400包括两个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指示灯ld1为绿灯,另一个指示灯ld2为红灯。两个灯都是通过单片机模块200控制,由两个out-g和out-r控制。
40.参考图6所述,驱动模块5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一个输出引脚用于控制油泵的启停工作。具体的,驱动模块500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2、电阻r3、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管zd1、mos管q3、以及排插接头p2。
41.芯片u2的一个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12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排插接头p2,排插接头p2用于连接油泵和12v电源。
42.单片机模块200输出的out-mos信号控制三极管q2导通时,此时三极管q1也处于正向偏置而到通过,此时12v的电源通过电阻r11和r10接地,在电阻r11和电阻r10的连接处通过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保持此处节点的电压稳定在9.1v,从而控制mos管的栅极有电压,此时mos管就导通,当排插接头p2接入到油泵和电源12v上时,则可以控制油泵得电工作。相反的,如果单片机模块200的输出out-mos信号为低电平,从而mos管关断,从而油泵就停止工作。
43.在硬件研发上,需要考虑芯片的引脚资源的充分利用,参考图1所示,单片机模块200采用具有八引脚的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g1k08a。当外接两个油位传感器,检测高位和低位,从而实现自动加油控制,有个信号灯表示油位,通电就可以显示油量,传感器在低油位的时候绿灯显示闪烁2次,间隔3秒。传感器在中间的时候显示绿灯闪烁1次,间隔3秒,传感器在高油位的时候显示绿灯长亮。一个信号灯表示工作状态,按钮开关按一下开启加油(红色指示灯亮起)。再按下开关,停止加油(红色指示灯灭)。副油箱缺油报警(红灯快闪每秒闪2次)。
44.基于上述硬件电路,具有硬件小型化,功能集成化的效果,工作非常可靠,工作稳定,持久,不易损坏。
45.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100)、单片机模块(200)、开关模块(300)、信号灯模块(400)、驱动模块(500)以及传感器输入模块(600),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100)用于接入12v电源并转换为5v电源以供应其他模块用电,开关模块(3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一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按键信号,传感器输入模块(6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两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传感信号;信号灯模块(4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两个输出引脚用于输出反馈信号;驱动模块(500)连接单片机模块(200)的一个输出引脚用于控制油泵的启停工作;所述单片机模块(200)采用具有八引脚的芯片u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stc8g1k08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关模块(300)包括按钮、电容c3,所述按钮的一端接地,按钮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的信号输入引脚,所述电容并联在按钮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输入模块(600)包括传感器接头p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2、电阻r8和电阻r9,所述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容c5一端和电阻r9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容c4一端和电阻r8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传感器接头p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7另一端、c6另一端和电阻r12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电源,电阻r9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个传感信号输出,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个传感信号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灯模块(400)包括两个不同颜色的指示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模块(500)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2、电阻r3、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管zd1、mos管q3、以及排插接头p2;芯片u2的一个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12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稳压管zd1的阳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排插接头p2,排插接头p2用于连接油泵和12v电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油泵控制器,属于油泵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让油泵控制更加可靠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开关模块、信号灯模块、驱动模块以及传感器输入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入12V电源并转换为5V电源以供应其他模块用电,开关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一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按键信号,传感器输入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两个输入引脚用于触发传感信号;信号灯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两个输出引脚用于输出反馈信号;驱动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一个输出引脚用于控制油泵的启停工作;所述单片机模块采用具有八引脚的芯片U2,达到了充分利用芯片引脚资源,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效果。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效果。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永 张启平 卢国林 朱忠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力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3/7/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