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121 评论:0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在洗衣机等衣物处理装置中已知有如下技术:通过使用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的照射装置对衣物照射紫外光,由此对衣物进行除菌。然而,在以往构成中,在充分发挥紫外光的除菌效果这一点上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关于产生紫外光的光源,避免由于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水、水蒸汽等而产生不良是很重要的。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含有紫外光的光线的除菌效果的提高。
5.衣物处理装置具备:外箱,具有将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门,设置于上述外箱,对上述开口部进行开闭;外槽,设置于上述外箱内,一方的端部侧开口;旋转槽,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外槽内,容纳衣物;以及照射装置,能够向上述旋转槽内照射含有紫外线的光线,上述照射装置具有:光源部,设置在上述外箱内且是在将上述门关闭的状态下与上述外槽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产生上述光线;导光部,与上述光源部连接,对从上述光源部供给的上述光线进行导光;以及照射部,设置于面向上述旋转槽内的位置,将穿过上述导光部的上述光线向上述旋转槽内照射。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含有紫外光的光线的除菌效果的提高。
附图说明
8.图1是概略地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应用于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纵截侧视图。
9.图2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部周边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10.图3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纵截侧视图。
11.图4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从正面观察的图。
12.图5是概略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纵截侧视图。
13.图6是概略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纵截侧视图。
14.图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导光部的构成的其他例子的图
15.图8是概略地表示将其他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应用于纵轴型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的纵截侧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0、40

洗衣机(衣物处理装置),11、41

外箱,111

顶面部,112

侧面部,113

底面部,114、411

开口部,12、42

门,13、43

外槽,131、431

开口,133

外侧面,15、
44

旋转槽,17、48

操作面板,20、50

电源装置,30

照射装置,31

光源部,32

导光部,33

照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实质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19.(第一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那样,作为衣物处理装置的洗衣机10是横轴或者斜轴型的滚筒洗衣机。洗衣机10例如可以具备加热器式或者热泵式的干燥功能,也可以不具备干燥功能。另外,作为衣物处理装置的应用例,也可以是不具有洗衣功能的例如干燥专用的干燥机的构成。
21.图1所示的洗衣机10具备外箱11、门12、外槽13、波纹管14、旋转槽15、马达16、操作面板17、供水机构18、排水机构19、以及电源装置20。另外,在图1中,将洗衣机10的设置面侧即铅垂下侧设为洗衣机10的下侧,将与设置面相反一侧即铅垂上侧设为洗衣机10的上侧。另外,将图1的纸面左侧即相对于外箱11来说的门12侧设为洗衣机10的前侧。
22.外箱11例如通过不锈钢板等金属或者树脂材料等的组合,作为整体形成为矩形的中空箱状。外箱11构成洗衣机10的外部轮廓。在该情况下,外箱11能够包括顶面部111、侧面部112、以及底面部113而构成。顶面部111构成外箱11的顶面,例如能够由树脂材料构成。侧面部112构成外箱11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侧面。底面部113构成外箱11的底面。侧面部112是外箱11的外周面中的除了顶面部111以及底面部113以外的部分。侧面部112以及底面部113例如能够由不锈钢板等金属或者树脂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顶面部111构成为例如能够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而相对于其他面部从外部进行拆装。另外,外箱11在前面侧具有将外箱1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114。
23.门12设置于外箱11的前面侧,对开口部114进行开闭。用户在将门12打开的状态下,能够经由开口部114相对于旋转槽15取放衣物。另外,门12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部件构成,用户能够从门12的外部对旋转槽15内进行目视确认。
24.外槽13通过未图示的悬架弹性地支承于外箱11。外槽13形成为在一方的端部侧、在该情况下为前侧具有开口131的有底圆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槽13在其内部能够存储水,作为水槽起作用。外槽13具有排水口132。排水口132设置于外槽13的后方侧底部附近,将外槽1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25.波纹管14将外箱11的开口部114与外槽13的开口131之间水密地相连。波纹管14例如形成为圆筒形的蛇腹状,例如由橡胶等具有柔软性、弹性的部件构成。旋转槽15形成为能够容纳衣物的有底圆筒状,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外槽13内。旋转槽15由马达16旋转驱动,旋转槽15的旋转轴与外槽13的中心轴一致。
26.旋转槽15具有多个孔151。孔151遍及旋转槽15的周面的几乎整个区域形成,例如在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时作为供水出入的通水孔起作用,在干燥工序时作为供空气出入的通风孔起作用。另外,在旋转槽15的内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挡板。挡板具有对旋转槽15内所容纳的衣物进行搅拌以及扬起的功能。
27.马达16设置在外槽13的底部外侧。马达16的详细情况未图示,但例如由能够变更转速的无刷的直接驱动马达构成。马达16与旋转槽15连接,具有使旋转槽15相对于外槽13
相对地旋转驱动的功能。在该情况下,马达16的轴部161、外槽13的中心轴以及旋转槽15的旋转轴分别一致。
28.操作面板17设置有未图示的显示部、操作部,接受用户用于设定洗衣运转进程的输入操作等,并且显示所输入的操作内容以及运转状况等。如图1所示那样,操作面板17例如设置在外箱11的顶面部111的前侧部分。在该情况下,设置有操作面板17的外箱11的顶面部111的前侧部分与外槽13的开口131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即,操作面板1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槽13的正上方部分。
29.如图1所示那样,操作面板17具有控制基板171。控制基板171的详细情况未图示,但安装有线圈、电极等电子部件而构成。控制基板171例如整体由未图示的壳体等覆盖,确保防湿性以及绝缘性。
30.供水机构18例如用于将从自来水等外部水源供给的水向外槽13内注水。如图1所示那样,供水机构18具有供水阀181、注水盒182、以及注水软管183。供水阀181构成为能够电磁地进行开闭。供水阀181与未图示的自来水的水龙头等外部水源连接。然后,供水阀181对从外部水源经由注水盒182而到达外槽13内的路径进行开闭。
31.注水盒182构成为在内部能够容纳洗涤剂、柔顺剂等洗衣处理剂。注水软管183例如由具有挠性的软管构成为圆筒状。注水软管183的一方的端部与注水盒182连接,另一方的端部与外槽13连接。注水软管183具有将从外部水源流入至注水盒182内的水向外槽13内注水的功能。在注水盒182内存储有洗衣处理剂的状态下,当向注水盒182内流入水时,注水盒182内的洗衣处理剂与在注水盒182内流动的水混合之后,经由注水软管183流到外槽13内。
32.排水机构19用于将外槽13内的水向洗衣机10的机外排出。排水机构19能够具有排水阀191以及排水管192而构成。排水阀191构成为能够电磁地进行开闭。排水管192一方的端部与排水阀191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被拉出到洗衣机10的机外。当在外槽13内存储有水的状态下排水阀191开放时,外槽13内所存储的水经由排水管192向洗衣机10的机外排出。即,排水阀191对用于将外槽13内所存储的水向外部排水的排水路径进行开闭。
33.如图1所示那样,电源装置20例如设置在外箱11内的下部,且是外箱11的底面部113附近。电源装置20包含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以及控制装置而构成。驱动电路产生用于使马达16、操作面板17、供水阀181、排水阀191、以及后述的照射装置30等电气构成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力。控制装置以具有cpu、rom、ram以及可改写的闪存器等存储区域的微计算机为主体而构成,对洗衣机10的动作整体进行控制。控制装置与马达16、操作面板17、供水阀181、排水阀191、以及照射装置30电连接,对它们的动作进行控制。
34.另外,如图1所示那样,洗衣机10具备照射装置30。照射装置30能够向旋转槽15内照射含有紫外线的光线。照射装置30接受控制装置的控制而进行照射或者停止照射。照射装置30例如能够发出波长为200~380nm的紫外光。从照射装置30照射的紫外线具有针对菌类的除菌或者杀菌能力。在该情况下,当考虑到除菌或者杀菌能力时,从照射装置30照射的紫外线的波长优选为200~280nm的范围内。
35.另外,照射装置30能够构成为,例如在紫外线的照射的同时、或者与紫外线的照射相独立地照射可见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30构成为能够与紫外线一起照射可见光。在该情况下,从照射装置30照射的紫外线的照射区域与从照射装置30照射的可见光的照射
区域能够设定为至少一部分重叠。另外,也可以设定为可见光的照射区域整体收敛在紫外线的照射区域内,还可以设定为紫外线的照射区域整体收敛在可见光的照射区域内。
36.如图1所示那样,照射装置30能够具有光源部31、导光部32、以及照射部33而构成。光源部31设置于在将门12关闭的状态下与外槽13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光源部31设置于外箱11与外槽13之间的空间且是形成在外槽13上方的空间。然后,光源部31设置于外槽13的上方且是在上下方向上与外槽13重合的部分即外槽13的正上方部分。
37.光源部31配置于比外槽13的开口131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于与外槽13的开口131不对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与操作面板17一体地设置。所谓一体是指,作为分别独立地形成的部件的操作面板17与光源部31相互固定,相互的位置关系不会容易地改变,能够作为一个综合部件来处理。在该情况下,光源部31的整体例如由未图示的壳体等覆盖,确保防湿性以及绝缘性。
38.如图2所示那样,光源部31例如能够具有基板311、发光元件312、散热部件313、以及导热部314而构成。基板311具有用于控制发光元件312的动作的未图示的电路等而构成。基板311与操作面板17的控制基板171电连接。发光元件312安装于基板311。发光元件312是至少能够照射紫外线的光源。发光元件312例如通过布线而被从电源装置20供给电力,该布线经由了从电源装置20延伸的导线201所连接的设置于基板311的连接器部。
39.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发光元件312例如构成为,包括安装在一个电路基板上的产生白色光、蓝色光等以及紫外线的led、半导体激光器等发光元件。即,发光元件312构成为能够发出可见光以及紫外光的双方。可以是可见光与紫外光能够同时发光的构成,也可以是能够选择性地发光的构成。从发光元件312照射的紫外线是通过人眼无法目视确认的不可见光线。因此,例如在使可见光与紫外光同时发光的情况下,通过用户从外部经由门12目视确认到正在照射可见光,能够识别出正在照射紫外光。
40.散热部件313用于对由发光元件31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部件313例如由铝、铜等具有热传导性的金属材料等形成。散热部件313例如也可以为了提高散热性而具有多个翅片,但形状、构造并不限定于此。散热部件313与发光元件312相邻接地设置。散热部件313例如通过粘合剂、双面胶或者螺钉等而安装于控制基板171。散热部件313能够配置在控制基板171的外周部附近。由此,能够极力抑制从散热部件313释放的热对设置于控制基板171的其他电子部件等产生影响。
41.导热部314用于将由于发光元件312的发光而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件313。导热部314例如由铝、铜等具有热传导性的金属材料等形成。即,导热部314能够由与散热部件313相同的材料构成。导热部314能够与散热部件313一体或者独立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部314与散热部件313一体地形成。如图2所示那样,导热部314被配置为夹在控制基板171与基板311之间。然后,由发光元件312产生的热传递到导热部314而向散热部件313移动,并从散热部件313向外部释放。
42.导光部32例如能够由光纤构成。在该情况下,导光部32例如由石英玻璃、塑料形成芯线,芯线的周围由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尼龙等覆盖。另外,导光部32构成为一根或者多根捆束而成的线缆构造。导光部32与光源部31连接,并构成为能够传输从光源部31供给的光线。
43.具体地说,导光部32一方的端部即基端侧的端部与发光元件312连接,另一方的端
部即前端侧的端部与照射部33连接。如此,导光部32能够将从发光元件312接受的光线向照射部33引导。在该情况下,导光部32的前端侧的端部在外槽13外部的空间中与照射部33连接。即,导光部32在外槽13的开口131附近以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与照射部33连接。另外,发光元件312与导光部32之间的连接构造的详细情况未图示,但例如能够由光学测量器等中的公知构造构成。
44.照射部33用于将穿过导光部32的光线向旋转槽15内照射。照射部33例如能够设置于外槽13的内部空间以外的部位且是面向旋转槽15内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照射部33例如能够设置于外槽13的开口131的内周面或者波纹管14的内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部33设置于外槽13的开口131的内周面中的最上部。即,照射部33设置于外槽13的开口131的上部。在该情况下,照射部33能够朝向旋转槽15的底部下侧照射紫外线。
45.如图1等所示那样,照射部33能够具有容纳部331以及透镜332而构成。容纳部331例如为树脂材料且形成为圆筒状或者矩形状。容纳部331构成照射部33的外部轮廓。容纳部331构成为,能够容纳导光部32的至少前端侧的端部即与和发光元件312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在该情况下,容纳部331的内径由比导光部32的外径大的尺寸构成。
46.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外槽13的开口131的内周面设置朝向开口131的径向外侧凹陷的未图示的凹陷部,在凹陷部能够容纳照射部33的容纳部331。如此,能够尽量减少照射部33中向外部露出的部分,抑制相对于开口131取放的衣物钩挂到照射部33那样的情况。
47.透镜332例如由树脂制的凹透镜构成,用于将由导光部32传输的光线以所希望的照射角度进行照射。透镜332例如构成为无色透明或者有色透明。容纳部331为,穿过导光部32的光线的照射方向侧即下方侧的端部开口,透镜332安装在该开口的内侧。另外,在容纳部331的内部能够设置未图示的保持部件。保持部件在容纳部331的轴向上设置于比透镜332靠基端侧即上方侧的位置,将导光部32保持为穿过导光部32的光线能够朝向透镜332照射。
48.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作为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洗衣机10具备外箱11、门12、外槽13、旋转槽15、以及照射装置30。外箱11具有将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114。门12设置于外箱11,对开口部114进行开闭。外槽13设置于外箱11内,一方的端部侧开口。旋转槽15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外槽13内,容纳衣物。照射装置30能够向旋转槽15内照射含有紫外线的光线。照射装置30具有光源部31、导光部32、照射部33。光源部31设置在外箱11内、且是在将门12关闭的状态下与外槽13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产生光线。导光部32与光源部31连接,对从光源部31供给的光线进行导光。然后,照射部33设置于面向旋转槽15内的位置,将穿过导光部32的光线向旋转槽15内照射。
49.据此,通过在将门12关闭的状态下与外槽13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设置光源部31,能够抑制外槽13或旋转槽15内的水、水蒸汽等与光源部31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光源部31的劣化,实现照射装置30的长寿命化。另外,通过将由光源部31产生的紫外线经由与光源部31连接的导光部32而从照射部33照射,能够抑制向旋转槽15内照射的紫外线向大气中散射,能够实现紫外线强度的衰减的降低。而且,通过将照射装置30中的仅照射部33设置于面向旋转槽15内的位置,例如能够降低妨碍衣物的取放的可能性。作为结果,能够实现含有紫外光的光线对旋转槽15内部、旋转槽15内所容纳的衣物的除菌效果的提高。
50.另外,照射部33设置在外槽13的开口131的上部。据此,通过将照射部33设置于外
槽13的开口131的上部,由此对于旋转槽15内的底部所容纳的衣物等,能够从上方以俯瞰的方式高效地照射紫外线。由此,能够有效地得到衣物的除菌效果。
51.而且,光源部31设置在外槽13的上方。据此,通过将光源部31配置在外槽13的上方,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外槽13、旋转槽15内的水、水蒸汽等与光源部31接触。另外,通过尽量缩短光源部31与照射部33之间的距离,能够缩短导光部32的长度。由此,能够抑制经过导光部32的紫外线的衰减,并且能够降低导光部32的成本。
52.另外,光源部31设置在外槽13的正上方部分。据此,能够以最短距离连结光源部31与照射部33,因此能够使导光部32的长度成为最短。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经过导光部32的紫外线的衰减以及导光部32的成本的降低。
53.然后,洗衣机10进一步具备操作面板17。操作面板17设置于外箱11的外表面部,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然后,光源部31与操作面板17一体地设置。据此,通过使光源部31与操作面板17一体地构成,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并且能够高效地对光源部31进行电源的供给。
54.另外,导光部32由光纤构成。据此,抑制由光源部31产生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强度的衰减的同时,通过对导光部32使用相对柔软的光纤而能够实现光源部31与照射部33之间的连接的自由度的提高。
55.(第二实施方式)
56.接下来,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光源部31的配置位置的构成。然后,除了光源部31的配置位置以外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具体地说,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与操作面板17一体地设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设置于外箱11的顶面部111的内表面。在该情况下,光源部31位于外箱11的顶面部111的靠前侧的位置。光源部31例如通过粘合剂、双面胶或者螺钉等而安装于顶面部111的内表面。
57.根据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如上述那样,外箱11的顶面部111构成为,例如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而相对于外箱11的其他面部能够从外部进行拆装。因此,通过拆卸顶面部111,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部31的维护。作为结果,能够实现洗衣机10的维护性的提高。
58.(第三实施方式)
59.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设置于构成外箱11的侧面的侧面部112的内表面,除了光源部31的配置位置以外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设置于外箱11的侧面部112中的左侧侧面部的内表面。光源部31例如通过粘合剂、双面胶或者螺钉等而安装于外箱11的左侧侧面部的内表面。然后,如图4所示那样,光源部31位于比外槽13的最顶部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光源部31在外箱11的侧面部112中的配置位置不限定于左侧侧面部,也可以是右侧侧面部,也可以是前侧或者后侧侧面部。
60.据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通过将光源部31设置于例如由金属形成的外箱11的侧面部112的内表面,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从光源部31产生的热量向外部释放。由此,能够抑制光源部31成为过热状态,能够实现光源部31的长寿命化。作为其结果,能够有效地获得含有紫外光的光线对旋转槽15内部、旋转槽15内所容纳的衣物
的除菌效果。
61.(第四实施方式)
62.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设置于外箱11的底面部113的内表面,除了光源部31的配置位置以外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光源部31例如通过粘合剂、双面胶或者螺钉等而安装于底面部113的内表面。在该情况下,光源部31例如能够与电源装置20相邻接地设置。根据这样的第四实施方式,通过将光源部31设置于接近电源装置20的设置部位的、外箱11的底面部113的内表面,由此能够使用于从电源装置20向光源部31供给电力的导线201的布置变得简单。由此,能够提高将照射装置30组装于洗衣机10时的作业性的提高。另外,在该情况下,只要电源装置20设置于外箱11的底面部113的内表面,就能够通过使光源部31与电源装置20一体化来实现进一步的布线的简化。
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那样的斜轴型的滚筒洗衣机中,外箱11内部的前方下部的空间比较容易产生剩余空间。因此,通过在该空间中配置光源部31,能够有效地利用外箱11的内部空间。
64.(第五实施方式)
65.接下来,参照图6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光源部31设置于外槽13的外侧面133,除了光源部31的配置位置以外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在该情况下,光源部31例如位于外槽13的外侧面133的前侧上方。光源部31例如通过粘合剂、双面胶或者螺钉等而安装于外槽13的外侧面133。据此,通过使光源部31与外槽13成为一体,由此例如在洗衣运转时能够使光源部31与导光部32的举动相对于外槽13产生的振动同步。由此,能够防止导光部32损伤,实现照射装置30的长寿命化。
6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光部32的一个例子而说明了使用光纤的构成,但如图7所示那样,导光部32例如能够形成为筒状,由光源部31产生的光线能够在其内部经过。在该情况下,在图7的例子中,导光部32具有反射部321。反射部321例如由镜构成,用于将从光源部31射出的光线向所希望的方向反射。
67.在该情况下,反射部321例如能够设置于沿着导光部32的延伸方向折弯的部分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如此,导光部32能够通过其内表面使从导光部32一方的端部入射的光线高效地反射,而向另一方的端部进行导光。另外,不限定于在导光部32的内表面设置反射部321而通过其内周面局部地反射光线的构成,也可以对导光部32的内表面整体例如实施镜面加工,而使导光部32的内表面整体成为光线的反射面。另外,并不限于镜面加工,也可以通过金实施属电镀加工、涂装等加工来构成为能够反射光线。
68.由此,通过从光源部31供给的紫外线被导光部32的内表面反射,能够抑制由光源部31产生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强度的衰减地从照射部33照射紫外线。由此,能够实现旋转槽15内所容纳的衣物的除菌效果的提高。并且,对于筒状的导光部32能够自如地进行加强,例如能够尽量提高针对外槽13振动的耐久性。
69.(其他实施方式)
70.如图8所示那样,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应用于所谓的纵轴型的洗衣机40。图8所示的洗衣机40具备外箱41、盖42、外槽43、旋转槽44、马达45、供水机构46、排水机构47、操作面板48、以及电源装置50。外箱41例如通过钢板等金属或者树脂材料等的组合而作为整体形成
为矩形的中空箱状。外箱41构成洗衣机40的外部轮廓。外箱41在上部具有将外箱4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411。作为门的盖42设置在外箱41的上部,对开口部411进行开闭。
71.外槽43通过未图示的悬架而弹性地支承于外箱41。外槽43形成为在一方的端部侧、在该情况下为上部侧具有开口431的有底圆筒状。另外,在洗衣机40具备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外槽43能够成为具有对开口431进行开闭的内盖的构成。外槽43在其内部能够存储水,且作为水槽起作用。外槽43具有排水口432。排水口432设置在外槽43的底部,将外槽4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旋转槽44例如由不锈钢板等形成为能够容纳衣物的有底圆筒状。旋转槽44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外槽43内,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纵轴型构成。旋转槽44由马达45旋转驱动。
72.旋转槽44具备搅拌翼441。搅拌翼441能够围绕铅垂轴旋转地配设于旋转槽44的内底部。搅拌翼441具有对旋转槽44内所容纳的衣物进行搅拌的功能。搅拌翼441与马达45连接,由马达45旋转驱动。在该情况下,在清洗工序或者漂洗工序中旋转槽44不旋转,而仅搅拌翼441被旋转驱动。
73.如图8所示那样,供水机构46具有供水阀461、注水盒462、以及注水软管463。供水阀461与未图示的自来水的水龙头等外部水源连接。供水阀461对从外部水源经由注水盒462而到达外槽43的路径进行开闭。注水盒462构成为能够在内部容纳洗涤剂、柔顺剂等洗衣处理剂。注水软管463具有将从外部水源流入注水盒462内的水向外槽43内注水的功能。注水软管463的一方的端部与注水盒462连接,另一方的端部与外槽43连接。
74.排水机构47具有排水阀471以及排水管472。排水阀471构成为能够电磁地开闭。排水管472一方的端部与排水阀471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被拉出到洗衣机40的机外。当在外槽43内存储有水的状态下使排水阀471开放时,外槽43内所存储的水经由排水管472向洗衣机40的机外排出。即,排水阀471对用于将外槽43内所存储的水向外部排水的排水路径进行开闭。
75.操作面板48例如设置在外箱11的上部前侧部分。在该情况下,操作面板48设置于不与外槽43的开口431对置的位置。如图8所示那样,操作面板48具有控制基板481。控制基板481的详细情况未图示,但安装有线圈、电极等电子部件而构成。控制基板481的整体例如由未图示的壳体等覆盖,确保防湿性以及绝缘性。电源装置50例如设置在外箱41的底部前侧附近。电源装置50包括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以及控制装置而构成。
76.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30的光源部31与操作面板48一体设置。即,光源部31设置在外箱41内、且是将盖42关闭的状态下与外槽43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然后,照射部33例如设置于外槽43的开口431的内周面且是面向旋转槽15内的位置。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衣物处理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实施衣物的消臭、除菌等对衣物实施某些处理的各种装置。另外,也能够将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任意地组合实施。
77.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例如光源部设置于外箱内,但是即使在使外箱局部地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空间内部中配置光源部,该突出的部分当然也包含于外箱内。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及其等同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具备:外箱,具有将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门,设置于上述外箱,对上述开口部进行开闭;外槽,设置于上述外箱内,一方的端部侧开口;旋转槽,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外槽内,容纳衣物;以及照射装置,能够向上述旋转槽内照射含有紫外线的光线,上述照射装置具有:光源部,设置在上述外箱内且是在将上述门关闭的状态下与上述外槽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产生上述光线;导光部,与上述光源部连接,对从上述光源部供给的上述光线进行导光;以及照射部,设置于面向上述旋转槽内的位置,将穿过上述导光部的上述光线向上述旋转槽内照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照射部设置在上述外槽的开口的上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光源部设置在上述外槽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光源部设置在上述外槽的正上方部分。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设置在上述外箱的外表面部,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上述光源部与上述操作面板一体设置。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外箱具有构成上述外箱的顶面且构成为能够从外部拆装的顶面部,上述光源部设置于上述外箱的上述顶面部的内表面。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外箱具有构成其侧面的侧面部,上述光源部设置于上述外箱的侧面部的内表面。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设置在上述外箱内的下部,产生用于使上述照射装置动作的驱动电力,上述外箱具有构成上述外箱的底面的底面部,上述光源部设置于上述外箱的上述底面部的内表面。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光源部设置于上述外槽的外侧面。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导光部由光纤构成。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上述导光部形成为筒状,使从一方的端部入射的上述光线在其内表面反射而朝向另一方的端部导光。

技术总结
本发明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含有紫外光的光线的除菌效果的提高。衣物处理装置具备:外箱,具有将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门,设置于外箱,对开口部进行开闭;外槽,设置于外箱内,一方的端部侧开口;旋转槽,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外槽内,容纳衣物;以及照射装置,能够向旋转槽内照射含有紫外线的光线。照射装置具有:光源部,设置在外箱内且是在将门关闭的状态下与外槽内连通的空间的外侧的空间,产生光线;导光部,与光源部连接,对从光源部供给的光线进行导光;以及照射部,设置于面向旋转槽内的位置,将穿过导光部的光线向旋转槽内照射。将穿过导光部的光线向旋转槽内照射。将穿过导光部的光线向旋转槽内照射。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具典 杉本淳一 藤田大辅 林开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3/7/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