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98
评论:0
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喷嘴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2.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分为三杯和两杯式,在每个杯体杯口及旋流器背面有很多毫米级的燃料孔。长期运行在高温工况下,dle燃料喷嘴容易发生堵塞或内外部焊缝烧蚀故障。
3.当故障超过限值时,需要停机对燃料喷嘴进行维修,其中堵塞故障对应的是燃料喷嘴清洗措施,焊缝烧蚀故障对应的是密性检测。清洗维修的作用是将堵塞物从燃料喷嘴本体结构上剥离,然而由于燃料流道细长且蜿蜒复杂,剥离的堵塞物无法直接从燃料流道中排出而是堆积在流道末端的燃料孔内。此时,需要气体反向吹扫,通过流道结构反向逐渐增大的特点,吹出堵塞物,真正达到清洗的效果。而密性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出燃料喷嘴的每个流道是否存在内或外漏点,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更换燃料喷嘴杯体。
4.专利cn 215982679 u设计一种dle燃料喷嘴反吹装置,为一种筒体式的反吹装置,虽能实现一定的反吹效果,但是由于采用整体式吹扫形式,吹扫气体进口未对准每个杯口,导致杯体杯口内燃料孔中堵塞物的吹扫效果并不佳,未能彻底地吹出堵塞物的问题;另外该装置只能实现反吹功能,并不能进行密性检测。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能够同时实现dle燃料喷嘴的反吹和密性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包括基座、堵头、气路组件、夹紧组件以及支撑架;
7.所述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有进气嘴,多个所述第一堵头并排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气路组件包括气瓶、气管以及开关阀,所述气瓶通过所述气管分别与所述气嘴连通,所述开关阀安装于所述气管上;
8.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气缸和压板,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气缸的驱动轴上,多个所述第二堵头并排设置于所述压板背离所述驱动轴的一面,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二堵头上下对应设置,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夹于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之间,所述第一堵头气道出口与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的出口连通。
9.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于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第二堵头的数量为2个或3个。
1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导杆,两根所述导杆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导杆与所述气缸的驱动轴平行,两根所述导杆的端部与所述压板连接。
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为十字型结构板,所述气缸的驱动轴的端部连接于所
述压板的中心位置,两根所述导杆分列于气缸的驱动轴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堵头的连线与两根所述导杆的连线成十字交叉。
12.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板上连接的所述第二堵头数量分别为2个和3个,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二堵头适配设置。
13.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减压阀与压力表,所述气管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气瓶连通,所述压力表安装于所述气管上。
14.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盲板,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夹紧于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之间,所述盲板用于连接并封堵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的进口。
15.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承力架,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承力架上。
16.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板和支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支腿坐落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安装版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燃料喷嘴每个被体的单独反吹或同时反吹,吹扫效果较佳,使得堵塞物的清理更佳彻底。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盲板,使得本装置不仅可以对dle燃料喷嘴进行反吹作业,而且还可实施密封检测,为燃料喷嘴更换维修提供依据,扩展了装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改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包括基座1、堵头2、气路组件3、夹紧组件4以及支撑架5。基座1主要由基板11和承力架12构成,基板11固定安装于承力架12上。堵头2包括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成对设置。第一堵头21设有进气嘴211,其内部有进气通道。第一堵头21固定于基板11上,且基板11上设有供进气嘴211穿过的通孔。气路组件3主要包括气瓶31、气管32以及开关阀33。气管32的一端与气瓶31连通,另一端与进气嘴211连通。开关阀33安装于气管32上,通过开关阀33实施对气路开启与断开的控制,其中开关阀33包括总阀331和支路阀332。一些实施方式中,气路组件3中还设置有减压阀34和气压表35。气管32通过减压阀34与气瓶31连通,利用减压阀34实施气路压力的调节。气压表35连接于气管32上,用于实时监控气路压力。
26.夹紧组件4主要由气缸41和压板42构成。气缸41固定于支撑架5上。支撑架5主要由
安装板51和支腿52构成。安装板51连接于多个支腿52上并通过多个支腿52坐落于基板11上。气缸41固定于安装板51上的同时,安装板51上开设有通气缸41的驱动轴伸出的通孔。压板42与气缸4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并位于安装板51的下方。在压板42背离与气缸41的驱动轴连接的一面连接有第二堵头22,连接于压板42上的第二堵头22的数量为多个且成排设置。固定于基板11上的第一堵头21与连接于压板42上的第二堵头22两者上下一一对应设置。由于dle燃料喷嘴包括两杯型和三杯型,设置于压板22上的第二堵头22的数量为2个或3个,相应地固定于基板11上的第一堵头21与第二堵头22的数量适配设置。一些实施方式中,夹紧组件4还包括导杆43,导杆43为两根,两根导杆43以滑动连接的方式穿过安装板51后分别连接于压板42的两侧,此时两根导杆43与气缸41的驱动轴相平行。通过导杆43提高压板42施加压力时的精准度。一些实施方式中,压板42采用十字型结构板,气缸41的驱动轴的端部连接于压板42的中心位置。特别地,两根导杆43的端部连接于压板42上的位置连线和第二堵头22连接于压板42上的位置连线成十字交叉形,可有效提高夹紧效果。
27.本实施例提供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以三杯型的dle燃料喷嘴7为例说明,将待清洗的dle燃料喷嘴7放置于第一堵头21上并密封贴合,气缸41通过其驱动轴推动压板42带动第二堵头22下行,直至待清洗的dle燃料喷嘴7被夹紧于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之间。此时,第一堵头21与待清洗的dle燃料喷嘴7的出口相连通,形成了a-a’、b-b’、和c-c’三条内部反向流道。打开总阀331并调节减压阀34至所需的反吹压力,顺序打开或同时打开a杯、b杯和c杯支路的开关阀332,可实现a-a’、b-b’、和c-c’回路的单独反吹或同时反吹。反吹结束后,关闭气瓶31和所有开关阀33。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燃料喷嘴每个被体的单独反吹或同时反吹,吹扫效果较佳,使得堵塞物的清理更佳彻底。
28.一些实施方式中,夹紧组件4为两组,两组夹紧组件4的两个块压板32上设置的第二堵头22的数量分别为2个和3个,相应地,连接于基板11上的第一堵头21的位置与数量均与第二堵头22适配设置。此时,两组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即可分别适应两杯型和三杯型的dle燃料喷嘴,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能。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形成,通过增设盲板,使得本装置不仅可以对dle燃料喷嘴进行反吹作业,而且可实施密封检测,扩展了装置的功能。具体地:
31.还包括盲板6,盲板6用于安装于待密性测试的dle燃料喷嘴的进口上,盲板6用于堵住燃料喷嘴的流道的进口。此时,气缸41通过其驱动轴驱动压板42下行,待密性测试的dle燃料喷嘴夹紧于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之间。
32.本实例提供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待密封检测的dle燃料喷嘴夹紧于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之间,打开气瓶31并通过减压阀34调节至所需压力。首先打开a杯支路的支路阀332,通过压力表35观测到达到密性压力时,关闭总阀331和气瓶31,保压至少1分钟后,观察压力表35的树脂是否有下降,无则a杯的气密性良好,下降则存在气密性问题。在a杯气密检测完成后,按照上述动作可完成b杯和c杯的气密检测。密性检测结构后,关闭气瓶31以及所有开关阀33。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堵头(2)、气路组件(3)、夹紧组件(4)以及支撑架(5);所述堵头(2)包括第一堵头(21)和第二堵头(22),所述第一堵头(21)设有进气嘴(211),多个所述第一堵头(21)并排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气路组件(3)包括气瓶(31)、气管(32)以及开关阀(33),所述气瓶(31)通过所述气管(32)分别与所述气嘴(211)连通,所述开关阀(33)安装于所述气管(32)上;所述夹紧组件(4)包括气缸(41)和压板(42),所述气缸(41)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上,所述压板(42)连接于所述气缸(41)的驱动轴上,多个所述第二堵头(22)并排设置于所述压板(42)背离所述驱动轴的一面,所述第一堵头(21)与所述第二堵头(22)上下对应设置,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夹于所述第一堵头(21)和所述第二堵头(22)之间,所述第一堵头(21)气道出口与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的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压板(42)上的所述第二堵头(22)的数量为2个或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4)还包括导杆(43),两根所述导杆(43)与所述支撑架(5)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导杆(43)与所述气缸(41)的驱动轴平行,两根所述导杆(43)的端部与所述压板(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2)为十字型结构板,所述气缸(41)的驱动轴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压板(42)的中心位置,两根所述导杆(43)分列于气缸(41)的驱动轴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堵头(22)的连线与两根所述导杆(43)的连线成十字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4)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板(42)上连接的所述第二堵头(22)数量分别为2个和3个,连接于所述基座(1)上的所述第一堵头(21)与所述第二堵头(22)适配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3)还包括减压阀(34)与压力表(35),所述气管(32)通过所述减压阀(34)与所述气瓶(31)连通,所述压力表(35)安装于所述气管(32)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盲板(6),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夹紧于所述第一堵头(21)和所述第二堵头(22)之间,所述盲板(6)用于连接并封堵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的进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板(11)和承力架(12),所述基板(11)连接于所述承力架(1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安装板(51)和支腿(52),所述安装板(51)通过所述支腿(52)坐落于所述基板(11)上,所述气缸(41)固定于所述安装板(5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喷嘴维护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DLE燃料喷嘴检修装置,包括基座、堵头、气路组件、夹紧组件以及支撑架;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设有进气嘴,多个第一堵头并排设置于基座上,气路组件包括气瓶、气管以及开关阀,气瓶通过气管分别与气嘴连通,开关阀安装于气管上;夹紧组件包括气缸和压板,气缸固定于支撑架上,压板连接于气缸的驱动轴上,多个第二堵头并排设置于压板背离驱动轴的一面,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上下对应设置,待检修的DLE燃料喷嘴夹于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燃料喷嘴每个被体的单独反吹或同时反吹,吹扫效果较佳,使得堵塞物的清理更佳彻底。使得堵塞物的清理更佳彻底。使得堵塞物的清理更佳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毛杨军 周洁 史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中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次氯酸钠分解回收用摆动式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