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30
阅读:11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光缆行业标准依据紧套光纤的被覆层剥离长度和剥离力将紧套光纤分成ⅰ型、ⅱ型、ⅲ型这三类,分别对应于俗称的紧套光纤、半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其中半紧套光纤生产难以稳定控制松紧度,松套光纤由于松套被覆层收缩一般比较大,温度衰减性能一般都比较差,所以半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仅适用于少数对被覆层剥离长度有特殊要求的场景,ⅰ型紧套光纤的使用最为广泛。目前一般采用米勒钳对紧套光纤进行剥离,只能定性感受紧套光纤的剥离性能。准确的剥离力值一般采用万能拉力机配合专用的剥刀夹具进行测试,但测试成本高,周期长。上述只是针对剥离力指标,密闭性主要是针对水和气,众所周知,光纤害怕水和潮气,目前行业内对被覆光纤的密闭性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测试指标,因此,提供一种检测被覆光纤松紧度和密闭性的简易可视化测试装置变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性能进行检测,所述装置包括:瓶体和光纤保持管,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用于插入光纤保持管;所述光纤保持管包括柱状的管体和沿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在所述光纤保持管与所述瓶体连接时,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瓶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瓶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瓶体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瓶体的内部用于容纳检测液体,所述检测液体的颜色与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颜色不同,所述检测液体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开口齐平,另一端突出所述管体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以确保待检测的被覆光纤以垂直方式位于所述管体中。
5.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能够简单方便地对被覆光纤的性能进行检测,不需要用专门的剥离力测试设备,并且能够可视化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性能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可包括:瓶体1和光纤保持管2。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可包括紧套光纤、半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性能可包括松紧度和密闭性。
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101,所述插入口102用于插入光纤保持管2。插入口102为圆形开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体1的形状可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可设置为方形或者圆形。瓶体1可由透明材质制成。并且,在瓶体1的两侧设置有刻度线102,以便观察检测液体的位置。
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保持管2可包括柱状的管体201和沿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部202,即沿管体的周向方向形成的环形圆台。管体201和止挡部202可一体形成。光纤保持管可由透明材质制成,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可由亚克力材质制成。管体201的内径可略大于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外径,例如,比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外径大1mm。此外,所述管体201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203。
15.其中,在所述光纤保持管2与所述瓶体1连接时,所述止挡部202与所述瓶体1的顶部连接即放置在瓶体1的顶部上,所述管体201通过所述插入口101插入所述瓶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瓶体1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为自定义值,只要能够与瓶体间隔开即可。
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的内部用于容纳检测液体4,所述检测液体4的颜色与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颜色不同,所述检测液体4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距离。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检测液体4可为彩色墨水。检测液体4的高度可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液体4的液面401和所述开口203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
17.由于被覆光纤常规有12种颜色,包括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和1种透明色,彩色墨水的颜色不能与被覆光纤的颜色相同。为便于观察,红色被覆光纤宜采用蓝色墨水,其他颜色宜采用红色墨水。
1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开口203齐平即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端突出所述管体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以确保待检测的被覆光纤以垂直方式位于所述管体中。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的端部会被切割平整,以确保能够与开口203齐平。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可通过粘接方式与所述管体201连接。在另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3通过夹持件(未图示)与所述管体201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观察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底部渗入的彩色墨水的长度来判断其性能。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底部渗入的彩色墨水的具体长度可基于测试实验获取得到,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在检测液体的液面401和开口203之间的
距离大于60mm时,被覆光纤置于检测装置中1min后,如果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底部渗入的彩色墨水的长度不超过5mm,则表示光纤处于紧包状态,密闭性良好。如果渗入长度超过5mm,则表示光纤松紧度和密闭性不良。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渗入长度的长短可以直观地看出被覆光纤的松紧度和密闭性的优劣,简单方便,可视化效果好。
21.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如果检测液体的液面401和开口203之间的距离越大,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以得出被覆光纤底部的墨水压强越大,则用于判断性能优劣的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底部渗入的彩色墨水的长度的基准也会变大。
22.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性能进行检测,所述装置包括:瓶体和光纤保持管,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用于插入光纤保持管;所述光纤保持管包括柱状的管体和沿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在所述光纤保持管与所述瓶体连接时,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瓶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瓶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瓶体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瓶体的内部用于容纳检测液体,所述检测液体的颜色与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颜色不同,所述检测液体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开口齐平,另一端突出所述管体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以确保待检测的被覆光纤以垂直方式位于所述管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液体的液面和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液体为彩色墨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和所述光纤保持管由透明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两侧设置有刻度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持管由亚克力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包括紧套光纤、半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通过粘接方式与所述管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的被覆光纤通过夹持件与所述管体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包括松紧度和密闭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覆光纤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瓶体和光纤保持管,瓶体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口;光纤保持管包括柱状的管体和沿管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部,管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在光纤保持管与瓶体连接时,止挡部与瓶体的顶部连接,管体通过插入口插入瓶体的内部并与瓶体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瓶体的内部用于容纳检测液体,检测液体的颜色与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颜色不同,检测液体的高度大于预设距离;待检测的被覆光纤的一端与管体的开口齐平,另一端突出管体并与管体固定连接,以确保待检测的被覆光纤以垂直方式位于管体中。本实用新型可以直观地看出被覆光纤的松紧度和密闭性的优劣,简单方便,可视化效果好。可视化效果好。可视化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柯旋 赵海龙 朱显峰 沙和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