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座及具有承载座的机箱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1 阅读:13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座,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装设电容、电池的承载座以及具有该承载座的机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及电子科技应用的快速发展,发展出多种电子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高的便利性。电子产品例如工业计算机的主机或服务器,由于不同规格的主机或服务器运作上需要的电能不同,一般而言,主机或服务器会根据需求配置不同数量的电池或电容,如此需要设计多个不同形状的承载座才能将电池或电容安装于机箱,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此外,一般的承载座具有多个零件用以拆装承载座的壳体以及将其设置于主机或服务器,操作上多有不便。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承载座及具有承载座的机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座,包含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盖体。第一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一侧壁,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第一滑动部,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定位部。第二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壁,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第二滑动部,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对位部。盖体枢设于第一基座,使盖体可相对于第一基座旋转。其中,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对接,第一基座的多段定位部适于与第二基座的多段对位部卡合,使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第一基座。
6.依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基座包含对接部,盖体包含卡合部,对接部与卡合部扣接,使盖体可旋转地覆盖于第一基座。
7.依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基座还包含第一底壁,第一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二第一侧壁,第一底壁设有止挡部。第二基座还包含第二底壁,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二第二侧壁,第二底壁设有限位口。止挡部适于抵于限位口。
8.依据一些实施例,卡合部为卡接槽,对接部为卡接凸柱。盖体以轴孔与第一基座的轴部枢接。
9.依据一些实施例,轴孔为长型孔。卡接槽包含插接槽及导引槽,插接槽连通于导引槽,导引槽包含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导引槽适于将卡接凸柱定位于多个定点位置之一。
10.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箱的一实施例,机箱包含壳体及承载座。壳体包含底板。承载座设于底板,承载座包含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盖体。第一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一侧壁,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第一滑动部,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定位部。第二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壁,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第二滑动部,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对位部。盖体枢设于第一基座,使盖体可相对第一基座旋转。其中,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对接,第
一基座的多段定位部适于与第二基座的多段对位部卡合,使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第一基座。
11.依据一些实施例,底板设有定位柱。第二基座还包含第二底壁,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二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内,且定位柱的顶端在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二底壁的表面。
12.依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定位孔依序包含进入部、导引部以及定位部,导引部的宽度小于进入部及定位部的宽度,定位柱移动于进入部与定位部之间,进入部的洞口大于定位柱的顶部。
13.依据一些实施例,底板还设有二固定柱,分别位于定位柱的二侧。第二底壁对应于二固定柱设有二限位孔,固定柱分别位于限位孔内,且每一固定柱的顶端在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二底壁的表面。
14.依据一些实施例,每一限位孔依序包含入口部、内缩部以及固定部,内缩部的宽度小于入口部及固定部的宽度,每一固定柱移动于入口部及固定部之间,入口部的孔洞大于固定柱的头部。
15.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承载座,由于多段定位部及多段对位部之间的卡合,使得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第一基座,因此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具有扩展弹性,承载座可装载一个或多个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座装载的多个电池中,电池的尺寸可相同或不相同,视所应用的电子装置的需求而定。
16.依据一些实施例,承载座的盖体枢接于第一基座,以及盖体卡合部与第一基座的对接部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可轻易的操作以启闭盖体。依据一些实施例,承载座的电池为多个,盖体的卡合部为卡接槽,卡接槽包含插接槽及导引槽,导引槽的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且轴孔为狭长型,如此,使用者可以调整盖体的位置,将凸柱定位于多个定点位置之一,使盖体覆盖于第二基座上的电池,盖体除保护位于第一基座的电池外,也保护位于第二基座上的电池。
17.依据一些实施例,在机箱中,由于壳体的底板具有定位柱与固定柱,第二基座具有定位孔及限位孔,因此承载座拆装于壳体的底板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18.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分解示意图。
19.图2a-图2c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对接示意图。
20.图3绘示图2c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以俯视的角度示意。
21.图4a绘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盖体的卡合部示意图。
22.图4b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的卡合部示意图。
23.图4c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的卡合部示意图。
24.图5a-图5d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使用示意图。
25.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的外观示意图。
26.图7a-图7c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使用示意图。
27.图8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的外观示意图。
28.图8b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使用示意图。
29.图8c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使用示意图。
30.图8d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外观示意图。
31.图9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的局部示意图。
32.图10a-图10b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装设于壳体的示意图,省略盖体及第一基座。
33.图11a-图11b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弹性限位孔的示意图。
3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5.100
ꢀꢀꢀꢀꢀꢀꢀꢀꢀꢀꢀꢀꢀꢀꢀ
机箱
[0036]1ꢀꢀꢀꢀꢀꢀꢀꢀꢀꢀꢀꢀꢀꢀꢀꢀꢀ
承载座
[0037]
11
ꢀꢀꢀꢀꢀꢀꢀꢀꢀꢀꢀꢀꢀꢀꢀꢀ
第一基座
[0038]
111
ꢀꢀꢀꢀꢀꢀꢀꢀꢀꢀꢀꢀꢀꢀꢀ
第一侧壁
[0039]
1111
ꢀꢀꢀꢀꢀꢀꢀꢀꢀꢀꢀꢀꢀꢀ
第一滑动部
[0040]
1112
ꢀꢀꢀꢀꢀꢀꢀꢀꢀꢀꢀꢀꢀꢀ
多段定位部
[0041]
112
ꢀꢀꢀꢀꢀꢀꢀꢀꢀꢀꢀꢀꢀꢀꢀ
第一底壁
[0042]
1121
ꢀꢀꢀꢀꢀꢀꢀꢀꢀꢀꢀꢀꢀꢀ
止挡部
[0043]
113
ꢀꢀꢀꢀꢀꢀꢀꢀꢀꢀꢀꢀꢀꢀꢀ
对接部、卡接凸柱
[0044]
114
ꢀꢀꢀꢀꢀꢀꢀꢀꢀꢀꢀꢀꢀꢀꢀ
轴部
[0045]
12
ꢀꢀꢀꢀꢀꢀꢀꢀꢀꢀꢀꢀꢀꢀꢀꢀ
第二基座
[0046]
121
ꢀꢀꢀꢀꢀꢀꢀꢀꢀꢀꢀꢀꢀꢀꢀ
第二侧壁
[0047]
1211
ꢀꢀꢀꢀꢀꢀꢀꢀꢀꢀꢀꢀꢀꢀ
第二滑动部
[0048]
1212
ꢀꢀꢀꢀꢀꢀꢀꢀꢀꢀꢀꢀꢀꢀ
多段对位部
[0049]
122
ꢀꢀꢀꢀꢀꢀꢀꢀꢀꢀꢀꢀꢀꢀꢀ
第二底壁
[0050]
1221
ꢀꢀꢀꢀꢀꢀꢀꢀꢀꢀꢀꢀꢀꢀ
限位口
[0051]
1222
ꢀꢀꢀꢀꢀꢀꢀꢀꢀꢀꢀꢀꢀꢀ
定位孔
[0052]
1222a
ꢀꢀꢀꢀꢀꢀꢀꢀꢀꢀꢀꢀꢀ
进入部
[0053]
1222b
ꢀꢀꢀꢀꢀꢀꢀꢀꢀꢀꢀꢀꢀ
导引部
[0054]
1222c
ꢀꢀꢀꢀꢀꢀꢀꢀꢀꢀꢀꢀꢀ
定位部
[0055]
1223
ꢀꢀꢀꢀꢀꢀꢀꢀꢀꢀꢀꢀꢀꢀ
限位孔
[0056]
1223a
ꢀꢀꢀꢀꢀꢀꢀꢀꢀꢀꢀꢀꢀ
入口部
[0057]
1223b
ꢀꢀꢀꢀꢀꢀꢀꢀꢀꢀꢀꢀꢀ
内缩部
[0058]
1223c
ꢀꢀꢀꢀꢀꢀꢀꢀꢀꢀꢀꢀꢀ
固定部
[0059]
1224
ꢀꢀꢀꢀꢀꢀꢀꢀꢀꢀꢀꢀꢀꢀ
辅助开孔
[0060]
123
ꢀꢀꢀꢀꢀꢀꢀꢀꢀꢀꢀꢀꢀꢀꢀ
挡板
[0061]
124
ꢀꢀꢀꢀꢀꢀꢀꢀꢀꢀꢀꢀꢀꢀꢀ
表面
[0062]
1231
ꢀꢀꢀꢀꢀꢀꢀꢀꢀꢀꢀꢀꢀꢀ
槽口
[0063]
13
ꢀꢀꢀꢀꢀꢀꢀꢀꢀꢀꢀꢀꢀꢀꢀꢀ
盖体
[0064]
131
ꢀꢀꢀꢀꢀꢀꢀꢀꢀꢀꢀꢀꢀꢀꢀ
卡合部
[0065]
1311
ꢀꢀꢀꢀꢀꢀꢀꢀꢀꢀꢀꢀꢀꢀ
卡接槽
[0066]
1311a
ꢀꢀꢀꢀꢀꢀꢀꢀꢀꢀꢀꢀꢀ
卡槽
[0067]
1311b
ꢀꢀꢀꢀꢀꢀꢀꢀꢀꢀꢀꢀꢀ
开孔
[0068]
1311c
ꢀꢀꢀꢀꢀꢀꢀꢀꢀꢀꢀꢀꢀ
紧缩部
[0069]
1311d
ꢀꢀꢀꢀꢀꢀꢀꢀꢀꢀꢀꢀꢀ
进入道
[0070]
1312
ꢀꢀꢀꢀꢀꢀꢀꢀꢀꢀꢀꢀꢀꢀ
插接槽
[0071]
1313
ꢀꢀꢀꢀꢀꢀꢀꢀꢀꢀꢀꢀꢀꢀ
导引槽
[0072]
132
ꢀꢀꢀꢀꢀꢀꢀꢀꢀꢀꢀꢀꢀꢀꢀ
轴孔
[0073]
133
ꢀꢀꢀꢀꢀꢀꢀꢀꢀꢀꢀꢀꢀꢀꢀ
握持部
[0074]2ꢀꢀꢀꢀꢀꢀꢀꢀꢀꢀꢀꢀꢀꢀꢀꢀꢀ
壳体
[0075]
21
ꢀꢀꢀꢀꢀꢀꢀꢀꢀꢀꢀꢀꢀꢀꢀꢀ
底板
[0076]
211
ꢀꢀꢀꢀꢀꢀꢀꢀꢀꢀꢀꢀꢀꢀꢀ
定位柱
[0077]
212
ꢀꢀꢀꢀꢀꢀꢀꢀꢀꢀꢀꢀꢀꢀꢀ
固定柱
[0078]
212a
ꢀꢀꢀꢀꢀꢀꢀꢀꢀꢀꢀꢀꢀꢀ
帽盖
[0079]3ꢀꢀꢀꢀꢀꢀꢀꢀꢀꢀꢀꢀꢀꢀꢀꢀꢀ
电子元件
[0080]4ꢀꢀꢀꢀꢀꢀꢀꢀꢀꢀꢀꢀꢀꢀꢀꢀꢀ
电子元件
[0081]aꢀꢀꢀꢀꢀꢀꢀꢀꢀꢀꢀꢀꢀꢀꢀꢀꢀ
第一端
[0082]bꢀꢀꢀꢀꢀꢀꢀꢀꢀꢀꢀꢀꢀꢀꢀꢀꢀ
第二端
[0083]
c、c1、c2
ꢀꢀꢀꢀꢀꢀꢀꢀꢀ
定点位置
[0084]
p
ꢀꢀꢀꢀꢀꢀꢀꢀꢀꢀꢀꢀꢀꢀꢀꢀꢀ
定位位置
[0085]hꢀꢀꢀꢀꢀꢀꢀꢀꢀꢀꢀꢀꢀꢀꢀꢀꢀ
铅垂方向
[0086]
d1
ꢀꢀꢀꢀꢀꢀꢀꢀꢀꢀꢀꢀꢀꢀꢀꢀ
安装方向
[0087]sꢀꢀꢀꢀꢀꢀꢀꢀꢀꢀꢀꢀꢀꢀꢀꢀꢀ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88]
请参阅图1、图2a-图2c以及图3,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的分解示意图。图2a-图2c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对接示意图。图3绘示图2c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以俯视的角度示意。承载座1包含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以及盖体13。第二基座12连接于第一基座11,盖体13可移除地覆盖于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以及盖体13形成的容置空间s适于装设一个或多个电子元件3。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1包含二第一侧壁111,二第一侧壁111之一设有第一滑动部1111与多段定位部1112。第一滑动部1111及多段定位部1112可分别位于相同或不同的第一侧壁111。依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基座11包含二个第一滑动部1111与二个多段定位部1112,二第一滑动部1111及二多段定位部1112分别位于二第一侧壁1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座12包含二第二侧壁121,二第二侧壁121之一设有第二滑动部1211与多段对位部1212。多段对位部1212与多段定位部1112配合,第二滑动部1211与第一滑动部1111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3可转动地结合于第一基座11,盖体13具有第一端a及相对的第二端b,第一端a枢设于第一基座11,第二端b设有卡合部131,与卡合于第一基座11的对接部113对接。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1的第一滑动部1111与第二基座12的第二滑动部1211
对接,使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可相对地滑移。而第一基座11的多段定位部1112与第二基座12的多段对位部1212配合,以使第二基座12相对于第一基座11具有多个定位位置p,并卡接于定位位置p之一。也就是说,多段定位部1112及多段对位部1212可相对移动,且两者之间具有多个定位位置p,并且卡接于其中一个定位位置p。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段定位部1112及多段对位部1212间有一安装状态,即多段定位部1112及多段对位部1212相对移动并卡合于一定位位置p,使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呈现相对接的状态;多段定位部1112及多段对位部1212间还有一分离状态,即多段定位部1112及多段对位部1212分离,使第二基座12呈现可相对第一基座11移动的状态。
[0091]
依据图1所示实施例,第一滑动部1111为滑槽,第二滑动部1211为滑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11为滑轨,第二滑动部1211为滑槽。滑槽跟滑轨可相对接,并且可使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相互接近及相互分离。依据图2a至图2c所示的实施例,多段定位部1112为齿条,多段对位部1212为卡勾,齿条上有多个定位位置p,卡勾可移动于齿条上而定位于多个定位位置p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段定位部1112的齿条为有一方向性的棘齿,限制多段对位部1212在一固定方向上移动。诚如上述,依据使用者的设计,卡勾可在安装状态下定位于齿条上,也可在分离状态下与齿条分离。依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使用者若欲分离多段定位部1112与多段对位部1212,须施力于第一侧壁111,使第一侧壁111向外侧扩张,致多段定位部1112与多段对位部1212相分离,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呈现分离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段定位部1112为卡勾,多段对位部1212为齿条,同样可产生上述的定位效果。
[0092]
依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基座11还包含第一底壁112,第一底壁112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二第一侧壁111,第一底壁112设有止挡部1121。第二基座12还包含第二底壁122,第二底壁122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二第二侧壁121,第二底壁122设有限位口1221。止挡部1121用以抵于限位口1221。使用者可藉由设计第一基座11的止挡部1121及第二基座12的限位口1221,以规划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可装载电池或电容的容置空间s(见图2c)。以下承载座1装载的电子元件3以电池为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依据一些实施例,电子元件3可为超级电容(supercap)。
[0093]
请再参阅图1,并请参阅图4a至图4c,图4a绘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盖体13的卡合部131示意图。图4b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13的卡合部131示意图。图4c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13的卡合部131示意图。依据图1所示实施例,卡合部131为卡接槽1311,第一基座11的对接部113为卡接凸柱113。盖体13的第一端a设有轴孔132,第一基座11对应轴孔132具有轴部114,轴部114穿设于轴孔132内。藉此,盖体13以枢转的方式可转动地盖合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2。如图4a所示,卡接槽1311为一种弹性卡接槽,卡接槽1311包含卡槽1311a及二开孔1311b,开孔1311b位于卡槽1311a的两侧,以此结构,卡接槽1311可弹性的卡接于卡接凸柱113。依据图4b所示的实施例,卡接槽1311包含卡槽1311a及紧缩部1311c,卡接凸柱113通过紧缩部1311c而固定于卡槽1311a内。依据图4c所示的实施例,卡接槽1311包含卡槽1311a及进入道1311d,卡接凸柱113通过进入道1311d而固定于卡槽1311a,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道1311d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卡接凸柱113的外径。
[0094]
请参阅图5a至图5d,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使用示意图。依据该等实施例,由于承载座1的多段定位部1112可卡接于多段对位部1212的多个定位位置p之一,如
此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2装载电子元件3的容置空间s即有多种变化,承载座1可装载电子元件3或电子元件4,其尺寸为沿安装、分离方向上的长度。依据图5a至图5d所示的实施例,承载座1装载单个电子元件3。
[0095]
如图5d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基座12还包含挡板123,连接于第二底壁122的一端,且挡板1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二第二侧壁121。挡板123设有槽口1231,槽口1231对应于盖体13的第二端b。槽口1231提供使用者掀、拨动盖体13的第二端b的空间,使盖体13以第一端a枢转,往远离第一基座11的方向转动(见图5c)。
[0096]
请参阅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13的外观示意图。依据此实施例,盖体13还可包含握持部133,握持部133受使用者的扳动力,使盖体13的第二端b以第一端a为转轴,朝远离第一基座11的方向转动,以此结构设计,便利使用者开启盖体13。
[0097]
请参阅图7a至图7c,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的使用示意图。依据该等实施例,承载座1装载二个电子元件4。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座1装载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3或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4。依据一些实施例,承载座1里包含电子元件3及电子元件4。电子元件3与电子元件4的尺寸不同,更详细地说,电子元件3与电子元件4的宽度及厚度相同,但长度不同。如此,使用者可弹性选择,置放多个电子元件3与电子元件4于承载座1里。然而,本发明并无此限制,视所应用的主机或服务器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规划与设置。
[0098]
请参阅图8a至图8d,图8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体13的外观示意图。图8b及图8c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的使用示意图。图8d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的外观示意图。图8b至图8d所示的盖体13为图8a的盖体13。如图8a所示,盖体13的轴孔132为长型孔,第一基座11的轴部114可在轴孔132中滑动。卡接槽1311包含插接槽1312及导引槽1313,插接槽1312连通于导引槽1313,导引槽1313包含多段定位结构,用以定位卡接凸柱113以具有多个定点位置c。如图8b及图8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槽1313包含两个定点位置c1,c2,经由使用者调整,移动盖体13,使对接部113定位于定点位置c1或定点位置c2上。以此结构设计,当承载座1装载多个电子元件3、多个电子元件4或多个电子元件3及电子元件4时,使用者可以调整盖体13,使盖体13覆盖于第二基座12上部分的电子元件3或电子元件4,以保护位于容置空间s内的电子元件,如图8d所示。
[0099]
请参阅图9至图10b,图9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100的局部示意图。图10a及图10b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装设于壳体2的示意图,省略盖体13及第一基座11。机箱100包含壳体2及承载座1。壳体2包含底板21,承载座1可移除第装设于底板21上。为清楚说明承载座1的第二基座12与壳体2的底板21之间的关系,因此图9至图10b省略绘示出盖体13及第一基座11。
[0100]
依据图9所示实施例,底板21设有定位柱211,底板21可以为壳体2中任一板体,本发明并无限制。承载座1的第二底壁122对应定位柱211设有定位孔1222。依据该等实施例,定位孔1222依序包含进入部1222a、导引部1222b以及定位部1222c。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部1222b的宽度约略等于定位部1222c的宽度,且进入部1222a的洞口大于定位柱211的顶部,以使定位柱211易于穿入进入部1222a。当使用者欲将承载座1设置于底板21上时,将定位柱211穿入定位孔1222的进入部1222a内,使用者往一安装方向d1移动承载座1,使定位柱211从第二基座12的第二底壁122的进入部1222a移动至定位部1222c,使承载座1在无受外力作用下定位于底板21上。当使用者欲将承载座1与底板21分离时,则往相反安装方向d1的
一方向移动承载座1,使定位柱211从定位部1222c移动至进入部1222a,承载座1与底板21呈现可分离的状态(参阅图10a及图10b)。
[0101]
依据一些实施例,当承载座1装设于机箱100时,定位柱211的顶端在铅垂方向h上的高度低于第二底壁122的表面124,以此结构,使用者在装设或拆卸承载座1于底板21时,则不影响或损伤第二基座12上的电池。
[0102]
依据图9至图10b所示的实施例,底板21还设有固定柱212,邻近设置于定位柱21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1设有二固定柱212,分别位于定位柱211的二侧。第二底壁122对应于固定柱212设有限位孔1223,限位孔1223依序包含入口部1223a、内缩部1223b以及固定部1223c,内缩部1223b的宽度小于入口部1223a及固定部1223c的宽度。内缩部1223b使入口部1223a与固定部1223c之间呈现“紧缩”的效果,可使固定柱212位于固定部1223c内不轻易的移动至入口部1223a。在此实施例中,限位孔1223的两侧设有辅助开孔1224,使限位孔1223具有弹性以卡接固定柱212。入口部1223a的孔洞大于固定柱212的头部,使固定柱212易于穿入入口部1223a。限位孔1223与固定柱212的设计可辅助定位孔1222及定位柱211将承载座1固定于底板21上,使承载座1在底板21上更为稳固。
[0103]
搭配定位孔1222及定位柱211,使用者欲将承载座1设置于底板21上时,固定柱212位于限位孔1223内,使用者往安装方向d1移动承载座1,使固定柱212从入口部1223a移动至固定部1223c(见图10b),因内缩部1223b具有防止固定柱212移回至入口部1223a的效用,承载座1在无外力作用下可固定于底板21上。当使用者欲将承载座1与底板21分离时,则往相反安装方向d1的一方向移动承载座1,使固定柱212从固定部1223c移动至入口部1223a(见图10a),承载座1与底板21呈现可分离的状态。
[0104]
依据一些实施例,固定柱212的头部在铅垂方向h上的高度低于第二底壁122的表面124,如此,使用者在装设或拆卸承载座1于底板21时,则不影响或损伤第二基座12上的电池。依据图9所示的实施例,固定柱212大概呈“t”字型,头部设有帽盖212a,帽盖212a扣合于限位孔1223的周缘并抵顶于第二底壁122,帽盖212a在铅垂方向h上的高度低于第二底壁122的表面124。
[0105]
请参阅图11a及图11b,分别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孔1223的示意图。限位孔1223的两侧并无辅助开孔1224,在图11a所示的实施例中,限位孔1223仅包含入口部1223a及固定部1223c。另依据图11b所示的实施例,仅包含入口部1223a、内缩部1223b以及固定部1223c。该等限位孔1223及对应的固定柱212皆可辅助承载座1固定于机壳的底板21上。
[0106]
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承载座,由于多段定位部及多段对位部之间具有多个定位位置,多段定位部与多段对位部定位于其中一个定位位置,因此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形成可调整的容置空间以根据需求配置不同尺寸或不同数量的电子元件。依据一些实施例,承载座的盖体枢接于第一基座,以及盖体卡合部与第一基座的对接部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可轻易的操作以启闭盖体。依据一些实施例,承载座的电子元件为多个,盖体的卡合部为卡接槽,卡接槽包含插接槽及导引槽,导引槽具有多个定点位置供卡接凸柱定位,且轴孔为长孔,如此,使用者可以调整盖体的位置,使盖体进一步覆盖于在容置空间内的电子元件。
[0107]
依据一些实施例,机箱包含承载座,通过在第二基座设置定位孔及弹性限位孔,以及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置定位柱与固定柱,使承载座拆装于壳体的底板更为简便。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柱的头部及定位柱的顶端在铅垂方向的高度低于第二基座的第二底壁的
表面,因此,使用者在机壳内拆装承载座时,不会影响或损坏承载座里的电池。

技术特征:
1.一种承载座,该承载座包括:一第一基座,该第一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第一侧壁,该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一第一滑动部,该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一多段定位部;一第二基座,该第二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壁,该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一第二滑动部,该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一多段对位部;以及一盖体,该盖体枢设于该第一基座,使该盖体可相对于该第一基座旋转;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与该第二滑动部对接,该第一基座的该多段定位部适于与该第二基座的该多段对位部卡合,使该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该第一基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第一基座包括一对接部,该盖体包括一卡合部,该对接部与该卡合部扣接,使该盖体可旋转地覆盖于该第一基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为一滑槽,该第二滑动部为一滑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多段定位部为一齿条,该多段对位部为一卡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第一基座还包括一第一底壁,该第一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侧壁,该第一底壁设有一止挡部;该第二基座还包括一第二底壁,该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二侧壁,该第二底壁设有一限位口;该止挡部适于抵于该限位口。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卡接槽,该对接部为一卡接凸柱;该盖体以一轴孔与该第一基座的一轴部枢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轴孔为一长型孔;该卡接槽包括一插接槽及一导引槽,该插接槽连通于该导引槽,该导引槽包括一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该导引槽适于将该卡接凸柱定位于该等定点位置之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座,其中,该第一基座包括一对接部,该盖体包括一卡合部,该对接部与该卡合部扣接,使该盖体可旋转地覆盖于该第一基座;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为一滑槽,该第二滑动部为一滑轨;其中,该多段定位部为一齿条,该多段对位部为一卡勾;其中,该第一基座还包括一第一底壁,该第一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侧壁,该第一底壁设有一止挡部;该第二基座还包括一第二底壁,该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二侧壁,该第二底壁设有一限位口;该止挡部适于抵于该限位口;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卡接槽,该对接部为一卡接凸柱;该盖体以一轴孔与该第一基座的一轴部枢接;以及其中,该轴孔为一长型孔;该卡接槽包括一插接槽及一导引槽,该插接槽连通于该导引槽,该导引槽包括一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该导引槽适于将该卡接凸柱定位于该等定点位置之一。9.一种机箱,该机箱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包括一底板;以及一承载座,该承载座设于该底板,该承载座包括:一第一基座,该第一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第一侧壁,该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一第一滑动部,该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一多段定位部;一第二基座,该第二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壁,该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一第二
滑动部,该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一多段对位部;以及一盖体,该盖体枢设于该第一基座,使该盖体可相对该第一基座旋转;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与该第二滑动部对接,该第一基座的该多段定位部适于与该第二基座的该多段对位部卡合,使该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该第一基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基座包括一对接部,该盖体包括一卡合部,该对接部与该卡合部扣接,使该盖体可旋转地覆盖于该第一基座。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中,该底板设有一定位柱;该第二基座还包括一第二底壁,该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二侧壁,该第二底壁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该定位柱位于该至少一定位孔内,且该定位柱的顶端在一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该第二底壁的表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至少一定位孔依序包括一进入部、一导引部以及一定位部,该导引部的宽度小于该进入部及该定位部的宽度,该定位柱移动于该进入部与该定位部之间,该进入部的一洞口大于该定位柱的一顶部。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为一滑槽,该第二滑动部为一滑轨。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中,该多段定位部为一齿条,该多段对位部为一卡勾。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基座还包括一第一底壁,该第一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侧壁,该第一底壁设有一止挡部;该第二底壁设有一限位口;该止挡部用以抵于该限位口。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箱,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卡接槽,该对接部为一卡接凸柱;该盖体以一轴孔与该第一基座的一轴部枢接。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箱,其中,该轴孔为一长型孔;该卡接槽包括一插接槽及一导引槽,该插接槽连通于该导引槽,该导引槽包括一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该导引槽适于将该卡接凸柱定位于该等定点位置之一。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底板还设有二固定柱,分别位于该定位柱的二侧;该第二底壁对应于该二固定柱设有二限位孔,该二固定柱分别位于该二限位孔内,且每一该固定柱的顶端在该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该第二底壁的表面。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箱,其中,每一该限位孔依序包括一入口部、一内缩部以及一固定部,该内缩部的宽度小于该入口部及该固定部的宽度,每一该固定柱移动于该入口部及该固定部之间,该入口部的一孔洞大于该固定柱的一头部。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基座包括一对接部,该盖体包括一卡合部,该对接部与该卡合部扣接,使该盖体可旋转地覆盖于该第一基座;其中,该底板设有一定位柱;该第二基座还包括一第二底壁,该第二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二侧壁,该第二底壁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该定位柱位于该至少一定位孔内,且该定位柱的顶端在一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该第二底壁的表面;其中,该至少一定位孔依序包括一进入部、一导引部以及一定位部,该导引部的宽度小于该进入部及该定位部的宽度,该定位柱移动于该进入部与该定位部之间,该进入部的一洞口大于该定位柱的一顶部;其中,该第一滑动部为一滑槽,该第二滑动部为一滑轨;其中,该多段定位部为一齿条,该多段对位部为一卡勾;
其中,该第一基座还包括一第一底壁,该第一底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侧壁,该第一底壁设有一止挡部;该第二底壁设有一限位口;该止挡部用以抵于该限位口;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卡接槽,该对接部为一卡接凸柱;该盖体以一轴孔与该第一基座的一轴部枢接;其中,该轴孔为一长型孔;该卡接槽包括一插接槽及一导引槽,该插接槽连通于该导引槽,该导引槽包括一多段定位结构,具有多个定点位置,该导引槽适于将该卡接凸柱定位于该等定点位置之一;其中,该底板还设有二固定柱,分别位于该定位柱的二侧;该第二底壁对应于该二固定柱设有二限位孔,该二固定柱分别位于该二限位孔内,且每一该固定柱的顶端在该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低于该第二底壁的表面;以及其中,每一该限位孔依序包括一入口部、一内缩部以及一固定部,该内缩部的宽度小于该入口部及该固定部的宽度,每一该固定柱移动于该入口部及该固定部之间,该入口部的一孔洞大于该固定柱的一头部。

技术总结
一种承载座及具有承载座的机箱。承载座包含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及盖体;第一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一侧壁,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第一滑动部,二第一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定位部;第二基座包含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壁,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第二滑动部,二第二侧壁之一设有多段对位部;盖体枢设于第一基座,盖体可相对于第一基座旋转;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对接,第一基座的多段定位部适于与第二基座的多段对位部卡合,使第二基座可滑移地设置于第一基座。本发明的承载座适于装载电子元件,使用者可依需求调整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并配置电子元件,轻易的启闭盖体及调整盖体位置,使盖体进一步覆盖电子元件;在机箱中承载座的拆装更为简便。座的拆装更为简便。座的拆装更为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