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5
阅读:112
评论:0

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维生素c,又称维他命c、l-抗坏血酸,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维生素c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为此,准确的测试人体内、食品、药品等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维生素c的测试方法较多,包括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方法等,除电化学方法外,其他测试方法均操作复杂、需借助昂贵的仪器、检测耗时长、样品需要复杂的前处理等等问题。
3.电化学方法中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化学传感器,它是以生物活性单元(如,酶、抗体、核酸等)作为生物敏感基元,对被测目标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检测器,其中,以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最为广泛。酶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或消耗的物质的量,通过电化学装置转换成电信号,进而选择性地测测定出某种成分的器件。
4.酶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1)利用氧为中继体的电催化,它是通过测量反应物o2的减少或反应产物h2o2的产生量来实现;
6.(2)利用电子传递介体,它既不涉及o2,也不涉及h2o2,而是利用具有较低氧化电位的传递介体在电极上产生的氧化电流,对特定成分进行测定,从而避免了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7.(3)选择合适的接合剂,将酶共价键合到化学修饰电极上,或将酶固定到多孔电聚合物修饰电极上,使酶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与电极接近,酶与电极之间直接进行电子传递。
8.中国专利cn104316582a公开了工作电极生物反应物及其应用、电极式测试条,该发明利用粘结剂将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还原性电子媒介体固定在工作电极表面,利用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反应产生的h2o2与还原性电子媒介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氧化性电子媒介体,再通过负电位测量氧化性电子媒介体的还原电流,该方法属于利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酶生物传感器进行改进,仍然需要构建复杂的电子媒介,同时,该发明的检测方法较为复杂,并且该发明旨在应用于全血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应用场景限定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的生物传感器存在构建复杂的问题,同时,利用该生物传感器检测维生素c时存在的检测方法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
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1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3.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包括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所述酶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
14.取1μl-2μl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滴加在预处理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得到酶修饰电极。
15.本发明采用双工作电极,首先,对双工作电极均作预处理,排除预处理过程对工作电极干扰,实现控制变量。然后,酶修饰处理过程中,利用酶的专一性,最终制备的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与参比电极、对电极组成电极系统,电极系统与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组装,最终制备得到生物传感器。
16.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
17.取1μl-3μl的抗蛋白吸附溶液滴加在基础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得到预处理电极。
18.进一步地,所述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基础电极的材质相同。
19.本发明中的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基础电极均为材质相同的极片构成,可以采用一次性电极,一次性电极可以是丝网印刷碳电极、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和镀膜金电极等等。
20.进一步地,所述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由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含有质量分数为0.53%-4.93%的酶保护成分的酶保护液混合配制而成;所述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中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含量为0.01u/μl-2u/μl。
21.本发明利用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专一性,抗坏血酸氧化酶具有专一性,并且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不释放或消耗电子,因而不会产生可被捕捉的电信号。
22.进一步地,所述酶保护液为酶保护成分和ph为5.5-7的水性缓冲液溶解混合配制而成。
23.进一步地,所述酶保护成分由牛血清白蛋白、海藻糖、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钠、proclin-300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4.进一步地,所述抗蛋白吸附溶液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性缓冲液混合配制而成;所述抗蛋白吸附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2%。
25.本发明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基础电极进行修饰,增加基础电极表面的亲水性,减少蛋白质在基础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
26.进一步地,所述水性缓冲液的ph为5.5-7;所述水性缓冲液为0.01m的pbs缓冲液、0.05m的柠檬酸盐缓冲液和0.2m的tris-hcl缓冲液中的一种。
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28.s1、向生物传感器工作电极上滴加定标液,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施加氧化电位,获取定标液产生的电流值,记作i;
29.所述定标液为已知维生素c浓度的溶液,所述维生素c浓度,记作n;
30.s2、利用若干组不同维生素c浓度的定标液进行测定,获取若干组电流值,将若干组维生素c浓度与若干组电流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方程,所述线性方程为:i=xn-y,其中x,y均为常数,相关系数为r2;
31.所述线性方程与所述电极系统的材质相关联;
32.s3、按照步骤s1,获取待测溶液产生的电流值,利用步骤s2的线性方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待测溶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
33.本发明首先利用维生素c(l-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活性,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定氧化电位(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施加)后,可使得维生素c氧化并释放电子,机理如下:
[0034][0035]
然后,本发明利用上述制备的生物传感器,酶修饰电极上负载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专一性的催化维生素c,并且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不释放或消耗电子,因而不会产生可被捕捉的电化学氧化信号,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如下:
[0036][0037]
最后,本发明利用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施加氧化电位,测得预处理电极上的信号为干扰物+维生素c的电化学氧化信号总和,酶修饰电极仅产生干扰物的电化学氧化信号,二者差分处理则可精确获得维生素c的电化学氧化信号,然后,利用电化学氧化信号与定标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方程,再利用线性方程测定复杂溶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
[0038]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氧化电位为+0.3v-+0.8v,电位施加时间为5-10s。
[0039]
本发明中氧化电位的选择需要依据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所用的材料进行调整,如使用的是活性较高的极片,则氧化电位可以适当更低一些;若极片的活性低,则氧化电位就需要更高一些,保证维生素c在电极表面反应充分。
[0040]
进一步地,当基础电极为丝网印刷碳电极时:
[0041]
x=6.387;y=-23.684;r2=0.994;
[0042]
线性方程为i=6.387n-23.684,相关系数r2=0.994。
[0043]
进一步地,当基础电极为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时:
[0044]
x=0.0061;y=+0.907;r2=0.998;
[0045]
线性方程为i=0.0061n+0.907,相关系数r2=0.998。
[0046]
进一步地,当基础电极为镀膜金电极时:
[0047]
x=1.232;y=+2.04;r2=0.995;
[0048]
线性方程为i=1.232n+2.04,相关系数r2=0.995。
[004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50]
(1)本发明采用双工作电极(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的四电极体系和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构建了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中,预处理和酶修饰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且价格便宜,因此,本发明中的生物传感器具有构建方法简单和易于批量生产的优势。
[0051]
(2)本发明利用生物传感器测定维生素c浓度,通过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施加氧化电位,获取酶修饰电极的信号为干扰物+维生素c的电化学氧化信号,预处理电极仅产生干扰物的电化学氧化信号,二者差分处理则可精确获得维生素c的电化学氧化信号,再通过归纳和线性拟合,获得了维生素c浓度与电流值的线性方程,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验证了线性方程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洁高效,同时,经过实验验证,本发明的检测
方法可避免如尿酸、多巴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等的干扰,可用于复杂体系中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3]
实施例1
[0054]
配置抗蛋白吸附溶液:
[0055]
将下表1配方中的试剂用ph=7.0的0.01m的pbs缓冲液溶解即可得到抗蛋白吸附溶液。
[0056]
表1实施例1的抗蛋白吸附溶液中的试剂及其含量
[0057]
试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0.02聚乙烯醇0.05吐温-200.03
[0058]
其中,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300;重均分子量为44.05)来自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烯醇(0588类型)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59]
实施例2
[0060]
配置抗蛋白吸附溶液:
[0061]
将下表2配方中的试剂用ph=5.5的0.05m的柠檬酸盐缓冲液溶解即可得到抗蛋白吸附溶液。
[0062]
表2实施例2的抗蛋白吸附溶液的试剂及其含量
[0063]
试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0.3聚乙烯吡咯烷酮0.2吐温-800.5
[0064]
其中,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300)来自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数均分子量为55000)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5]
实施例3
[0066]
配置抗蛋白吸附溶液:
[0067]
将下表3配方中试剂用ph=6.0的0.2m的tris-hcl缓冲液溶解即可得到抗蛋白吸附溶液。
[0068]
表3实施例3的抗蛋白吸附溶液的试剂及其含量
[0069]
试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0.5聚乙烯吡咯烷酮1
曲拉通-1000.5
[0070]
其中,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300)来自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数均分子量为55000)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71]
实施例4
[0072]
配置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
[0073]
向抗坏血酸氧化酶中添加酶保护液,配置成0.01u/μl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其中,将酶保护成分按照下表4的配方溶解在ph=7.0的0.01m的pbs缓冲液中即可得到酶保护液。
[0074]
表4实施例4的酶保护液中酶保护成分及其含量
[0075]
试剂质量分数(%)牛血清白蛋白0.2海藻糖0.2羧甲基纤维素钠0.1proclin-3000.03
[0076]
其中,牛血清白蛋白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海藻糖来自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黏度300-800mpa.s)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77]
实施例5
[0078]
配置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
[0079]
向抗坏血酸氧化酶中添加酶保护液,配置成0.9u/μl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其中,将酶保护成分按照下表4的配方溶解在ph=5.5的0.05m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即可得到酶保护液。
[0080]
表5实施例5的酶保护液中酶保护成分及其含量
[0081]
试剂质量分数(%)牛血清白蛋白0.5海藻糖1.5羧甲基纤维素钠1proclin-3000.03
[0082]
其中,牛血清白蛋白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海藻糖来自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黏度300-800mpa.s)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83]
实施例6
[0084]
配置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
[0085]
向抗坏血酸氧化酶中添加酶保护液,配置成2u/μl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其中,将酶保护成分按照下表4的配方溶解在ph=6.0的0.2m的tris-hcl缓冲液中即可得到酶保护液。
[0086]
表6实施例6的酶保护液中酶保护成分及其含量
[0087]
试剂质量分数(%)牛血清白蛋白1.5蔗糖1.4
羟乙基纤维素钠2proclin-3000.03
[0088]
其中,牛血清白蛋白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蔗糖(分析纯);羟乙基纤维素钠(黏度2600-3300mpa.s)来自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89]
实施例7
[0090]
构建生物传感器:
[0091]
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工作电极包括面积相等的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预处理电极由基础电极经过预处理制备而成;酶修饰电极由预处理电极经过酶修饰处理制备而成。
[0092]
(1)电极材质:
[0093]
本实施例中电极系统的各个电极均为丝网印刷碳电极(十条国际油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型号ch-8(mod2))。
[0094]
(2)工作电极制备;
[0095]
首先,预处理电极的制备过程:取1μl的实施例1制备的抗蛋白吸附溶液滴加在基础电极的表面,室温下自然干燥后,得到预处理电极。
[0096]
然后,酶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取1μl的实施例4制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滴加在一个预处理电极的表面,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后,得到酶修饰电极。
[0097]
实施例8
[0098]
构建生物传感器:
[0099]
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工作电极包括面积相等的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预处理电极由基础电极经过预处理制备而成;酶修饰电极由预处理电极经过酶修饰处理制备而成。
[0100]
(1)电极材质:
[0101]
本实施例中电极系统的各个电极均为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多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型号xl-2010)。
[0102]
(2)工作电极处理;
[0103]
首先,预处理电极的制备过程:取3μl的实施例2制备的抗蛋白吸附溶液滴加在基础电极的表面,25℃条件下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电极。
[0104]
然后,酶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取2μl的实施例5制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滴加在一个预处理电极的表面,25℃条件下烘干后,得到酶修饰电极。
[0105]
实施例9
[0106]
构建生物传感器:
[0107]
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电化学工作站),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工作电极包括面积相等的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预处理电极由基础电极经过预处理制备而成;酶修饰电极由预处理电极经过酶修饰处理制备而成。
[0108]
(1)电极材质:
[0109]
本实施例中电极系统的各个电极均为镀膜金电极(真空镀膜,金膜厚30nm)。
[0110]
(2)工作电极处理;
[0111]
首先,预处理电极的制备过程:取3μl的实施例3制备的抗蛋白吸附溶液滴加在基
础电极的表面,40℃条件下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电极。
[0112]
然后,酶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取2μl的实施例6制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滴加在一个预处理电极的表面,40℃条件下烘干后,得到酶修饰电极。
[0113]
实施例10
[0114]
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0115]
(1)利用实施例7构建的生物传感器,采用三点定标的方式获得线性方程,以浓度为30μm、50μm和80μm的维生素c作为定标液,向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上滴加维生素c定标液,保证定标液完全覆盖工作电极的工作区域;在预处理电极上施加氧化电位,氧化电位为+0.8v,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为5s,等待时间为5s,电流取终了电流,记录电流值,记作i1;5s后,在酶修饰电极上施加电位大小相等的氧化电位,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保持一致,氧化电位停止施加后的等待时间也保持一致,记录电流值,记作i2,具体测量数值见下表7,差值处理得到维生素c产生的电流值,记作i,所述i=i
1-i2;
[0116]
表7实施例10中定标液电流值
[0117]
维生素c浓度(μm)i1(na)i2(na)i(na)30199.039.4159.650350.641.1309.580522.440.7481.7
[0118]
经拟合,线性方程为i=6.387n-23.684,其中,n为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系数r2=0.994。
[0119]
(2)待测样本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和验证:
[0120]
取三组含有维生素c、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多巴胺混合溶液作为待测样本,进行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与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的比对,其中,维生素c的浓度分别为35μm、55μm和75μm,测试结果如下表8所示。
[0121]
表8实施例10样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与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
[0122][0123][0124]
由表8可得:实施例7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维生素c检测时,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的误差范围为0.9%-3.3%,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误差在3.3%-4.5%,本发明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优秀的检测可靠性。
[0125]
实施例11
[0126]
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0127]
(1)利用实施例8构建的生物传感器,采用三点定标的方式获得线性方程,200μm、400μm和800μm的维生素c作为定标液,向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上滴加维生素c定标液,保证定标液完全覆盖工作电极的工作区域;在预处理电极上施加氧化电位,氧化电位为+0.6v,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为8s,等待时间为5s,电流取终了电流,记录电流值,记作i1;15s
后,在酶修饰电极上施加电位大小相等的氧化电位,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保持一致,氧化电位停止施加后的等待时间也保持一致,记录电流值,记作i2,具体测量数值见下表7,差值处理得到维生素c产生的电流值,记作i,所述i=i
1-i2;
[0128]
表9实施例11中定标液电流值
[0129]
维生素c浓度(μm)i1(μa)i2(μa)i(μa)2002.7830.7162.0674004.1940.7583.4368006.4980.7425.756
[0130]
经拟合,线性方程为i=0.0061n+0.907,其中,n为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系数r2=0.998。
[0131]
(2)待测样本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和验证:
[0132]
取三组含有维生素c、尿酸、多巴胺的混合溶液作为待测样本,进行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与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的比对,其中,维生素c的浓度分别为330μm、520μm和700μm,测试结果如下表10所示。
[0133]
表10实施例11样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与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
[0134][0135]
由表10可得:实施例8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维生素c检测时,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的误差范围为0.38%-1.9%,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误差在0.96%-2.7%,本发明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优秀的检测可靠性。
[0136]
实施例12
[0137]
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
[0138]
(1)利用实施例9构建的生物传感器,采用三点定标的方式获得线性方程,1mm、3mm和10mm的维生素c作为定标液,向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上滴加维生素c定标液,保证定标液完全覆盖工作电极的工作区域;在预处理电极上施加氧化电位,氧化电位为+0.8v,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为10s,等待时间为5s,电流取终了电流,记录电流值,记作i1;15s后,在酶修饰电极上施加电位大小相等的氧化电位,氧化电位施加时间保持一致,氧化电位停止施加后的等待时间也保持一致,记录电流值,记作i2,具体测量数值见下表7,差值处理得到维生素c产生的电流值,记作i,所述i=i
1-i2;
[0139]
表11实施例12中定标液电流值
[0140]
维生素c浓度(mm)i1(μa)i2(μa)i(μa)14.3031.1273.17637.0371.1095.92859.2511.1488.103
[0141]
经拟合,线性方程为i=1.232n+2.04,其中,n为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系数r2=
0.995。
[0142]
(2)待测样本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和验证:
[0143]
取三组含有维生素c、尿酸、多巴胺的混合溶液作为待测样本,进行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与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的比对,其中,维生素c的浓度分别为1.2mm、2.2mm和4.5mm,测试结果如下表12所示。
[0144]
表12实施例12样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与生物传感器测试结果
[0145][0146]
由表12可得:实施例9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维生素c检测时,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的误差范围为0.45%-2.3%,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误差在1.6%-5.0%,本发明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优秀的检测可靠性。
[0147]
综上,本发明通过归纳和线性拟合,获得了维生素c浓度与电流值的线性方程,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验证了线性方程的可靠性,同时,经过实验验证,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避免如尿酸、多巴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等的干扰,可用于复杂体系中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
[014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14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包括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所述酶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取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滴加在预处理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得到酶修饰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取抗蛋白吸附溶液滴加在基础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得到预处理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基础电极的材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坏血酸氧化酶溶液中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含量为0.01u/μl-2u/μ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蛋白吸附溶液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性缓冲液混合配制而成;所述抗蛋白吸附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2%。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生物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上滴加定标液,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施加氧化电位,获取定标液产生的电流值,记作i;所述定标液为已知维生素c浓度的溶液,所述维生素c浓度,记作n;s2、利用若干组不同维生素c浓度的定标液进行测定,获取若干组电流值,将若干组维生素c浓度与若干组电流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方程,所述线性方程为:i=xn-y,其中x,y均为常数,相关系数为r2;所述线性方程与所述电极系统的材质相关联;s3、按照步骤s1,获取待测溶液产生的电流值,利用步骤s2的线性方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待测溶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氧化电位为+0.3v-+0.8v,电位施加时间为5-10s。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基础电极为丝网印刷碳电极时:x=6.387;y=-23.684;r2=0.994;线性方程为i=6.387n-23.684,相关系数r2=0.994。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基础电极为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时:x=0.0061;y=+0.907;r2=0.998;线性方程为i=0.0061n+0.907,相关系数r2=0.998。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基础电极为镀膜金电极时:x=1.232;y=+2.04;r2=0.995;线性方程为i=1.232n+2.04,相关系数r2=0.99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维生素C检测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首先,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其中,电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工作电极包括预处理电极和酶修饰电极,其中预处理和酶修饰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因此,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具备构建方法简单和易于批量生产的优势,然后,本发明利用维生素C的电化学活性和抗坏血酸氧化酶针对维生素C的专一性催化,通过生物传感器构建了维生素C浓度与电流值I的线性方程,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验证了线性方程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洁高效,同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复杂体系中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杂体系中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健 陈俊杰 潘攀 何流 唐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8/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可调试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新型干燥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