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7 阅读:9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大多数反渗透净水机,通过电磁阀、高压开关、电控系统等一系列电器元件的配合,采用增压泵增压的方式,使反渗透膜对自来水进行分离,产出深度净水与浓水,这种控制方式成本高,浪费电,同时在无电的场所无法使用。市面上无泵净水机存在以下缺点:采用四面阀控制机器的启动与停机,四面阀故障率高,会出现不能完全关闭水源,使浓水持续排放浪费水资源,也会出现淹水事故的发生;由于无增压泵增压,在每次打开深度净水取水时,自来水压力低,没有预压力使初始出水量小,体验效果差;不能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冲洗,膜容易堵塞,缩减滤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机器管路关闭不完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净水控制过滤模块进入及浓水管路的两个液动阀,能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与浓水出水,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关不住水,浓水口持续排放浓水的现象。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净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净水模块,所述净水模块具有进水口、与深度净水排放阀连通的深度净水出口及浓水出口,所述深度净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通过深度净水管路连通,还包括第一、第二两个液动阀,所述液动阀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及用于连通控制液体的控制端口,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端口的液体压力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通断,第一液动阀的进液口与进水管连通,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液动阀的进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浓水出口连通;所述深度净水出口同时与两个所述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液动阀的出液口连通浓水比例器。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模块的浓水出口通过净水管路连通净水排放阀;所述净水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防止所述净水管路的浓水流入所述深度净水管路。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浓水出口之间连通第三单向阀,所述净水排放阀连通在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防止所述深度净水管路的净水流入所述浓水出口。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深度净水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及两个所述液动阀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防止外界水流逆向流入所述深度净水出口。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向阀及液动阀均集成在同一阀体上。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模块的所述深度净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之间连通后置过滤器。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动阀的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所述进水口之间
连通前置过滤器。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动阀的阀腔包括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接通道、以及与所述控制端口连通的压控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压控腔之间通过伸缩腔连通,所述阀芯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伸缩腔内,所述液动阀的阀芯具有在伸缩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通道对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压控腔对应,所述第一端部的受压面积小于第二端部的受压面积,所述第二端部受压后使得所述第一端部伸出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通道闭合。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模块为ro膜或nf膜过滤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双出水结构,在使用净水时,对渗透膜进行冲洗,水路是通过渗透膜的膜表面,从而实现了自动冲洗渗透膜的功能。
16.2、利用净水控制过滤模块进入及浓水管路的两个液动阀,能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与浓水出水,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关不住水,浓水口持续排放浓水的现象。第一液动阀或第二液动阀之一出现故障或偶尔失灵时,整机功能正常,而两个阀同时故障的概率很低,从而实现双重保护功能,解决了传统四面阀偶尔失灵或故障就造成流水损失。
17.3、第一液动阀、第二液动阀能实现同时关闭水路,使两个控制阀单元之间的管路保持与自来水同样的预压力,当打开龙头取水的瞬间,由于预压力会提升初始出水量,提升用水体验。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展示细节,便于理解其原理,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实施例。其中:
19.图1是净水系统的示意图。
20.图2是设置有净水管路的净水系统示意图。
21.图3是设置有前、后置过滤器的净水系统示意图。
22.图4是净水系统所用的集成阀的立体示意图。
23.图5是集成阀的前视示意图。
24.图6是图5的a-a截面示意图。
25.图7是图5的b-b截面示意图。
26.图8是图5的c-c截面示意图。
27.图中,1、第一液动阀;2、第二液动阀;3、进水管;4、净水模块;41、进水口;42、深度净水出口;43、浓水出口;5、深度净水管路;6、深度净水排放阀;7、浓水管路;8、浓水比例器;9、第一单向阀;10、净水管路;11、净水排放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后置过滤器;15、前置过滤器;16、压控腔;17、伸缩腔;18、阀芯;19、第一端部;20、第二端部;21、柔性膜片;22、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一种净水系统,包括进水管3、净水模块4,所述净水模块4具有进水口41、与深度净水排放阀6连通的深度净水出口42及浓水出口43,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6通过深度净水管路5连通。
32.进水管3例如为自来水管路,净水模块4例如为ro膜或nf膜过滤器。
33.进水口41是ro膜或nf膜过滤器用来接收原始水源的入口,用于连接进水管3,原始水源通过进水口41进入ro膜过滤器系统,进行过滤和处理。深度净水出口42也称产水口,产水口是ro膜或nf膜过滤器的出口,通过这个口将经过膜过滤的纯净水(产水)从系统中输出。浓水出口43即浓水排放口,浓水排放口用于排放未通过ro膜或nf膜的浓水,其中含有被过滤的杂质和浓缩的溶质。这部分浓水通过排放口从系统中排出。
34.深度净水排放阀6例如为供给深度净水的水龙头。
35.还包括两个液动阀,该两个液动阀分别是第一液动阀和第二液动阀,液动阀是一种利用外部作用的液体的压力来控制阀门开闭或调节流量的阀门,它使用液体压力作为动力源,通过液体压力控制阀门的运动,液动阀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阀体、阀芯18,阀体是阀门的外壳,用于支撑和固定阀门的内部组件,阀芯18是阀门的运动部件,通过液压力量推动阀芯18的运动,以实现阀门的开闭或调节。
36.所述液动阀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及用于连通外部控制液体的控制端口,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端口的液体压力控制阀芯18移动从而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通断,即实现阀的打开或关闭。
37.如图4、5、6、7、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液动阀,原理与四面阀原理类似,均是通过阀芯一侧的液体压力控制阀芯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另一侧的流水通道,所述液动阀的阀腔包括位于所述进液口a与所述出液口b之间的连接通道22、以及与所述控制端口c连通的压控腔16,所述连接通道22与所述压控腔16之间通过伸缩腔17连通,所述液动阀的阀芯18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伸缩腔17内,所述阀芯18具有在伸缩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部19及第二端部20,所述第一端部19与所述连接通道22对应,所述第二端部20与所述压控腔16对应,所述第一端部19的受压面积小于第二端部20的受压面积,所述第二端部20受压后使得所述第一端部19伸出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通道22闭合。本实施例的所述伸缩腔17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小于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上固定有柔性膜片21,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口上的所述柔性膜片21与所述进液口对应,所述阀芯18的第一端部19及第二端部20的端面分别连接对应端口上的柔性膜片21,从而使得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不能连通,而所述阀芯18又能在所述压控腔16及连接通道22的液压的作用下在所述伸缩腔17内伸缩移动。由于第一端口小于第二端口,所以当所述压控腔16及连接通道22内的液压强度相同时,所述阀芯18的第一端部19受到的压力小于第二端部20,从而使得所述阀芯18朝向所述连接通道22移动,使得第一端口处的柔性膜片21堵住所述连接通道22,从而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通状态关闭。
38.第一液动阀1的进液口与进水管3连通,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4的进水口41连通,
也就是说原水经过第一液动阀1后进入所述净水模块4;第二液动阀2的进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4的浓水出口43连通,也就是说浓水经过所述第二液动阀2后才能排出,所述第二液动阀2连接在浓水管路7上;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同时与两个所述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与深度净水排放阀6之间连通深度净水管路5,所述深度净水通过两个控水管路分别与第一、第二两个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
39.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通过第一单向阀9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6及两个所述液动阀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9防止外界水流逆向流入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第一单向阀9为深度净水逆止阀,深度净水逆止阀保证深度净水只能单向流向深度净水管路5,不能返回到自来水管路。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及两个液动阀为集成在同一阀体上的集成阀。
40.需要排出深度净水时,例如需要饮用时,可打开深度净水龙头,深度净水管路5压力泄压,即所述液动阀的所述压控腔16内的压力被卸掉,而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接通道22的压力为自来水的压力,在该压力下所述连接通道22是连通状态的,使得净水模块4与自来水水路及浓水水路连通,从而使得自来水中的水可以进入所述净水模块4,使得净水模块4产生的浓水能够及时的排出,从而使得净水模块4能够不断的产生深度净水,从深度净水出口42不断的排出。
41.待机状态,即不使用净水系统时,关闭深度净水龙头,在自来水压力的驱动下,深度净水管路5压力升高,继而所述液动阀的所述压控腔16内的压力升高,由于第一端口小于第二端口,所以当所述压控腔16及连接通道22内的液压强度相同时,所述阀芯18的第一端部19受到的压力小于第二端部20,从而使得所述阀芯18朝向所述连接通道22移动,使得第一端口处的柔性膜片21堵住所述连接通道22,从而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通状态关闭,即第一液动阀1与第二液动阀2分别关闭自来水水路与浓水水路,使得自来水中的水不能进入所述净水模块4,使得净水模块4产生的浓水不能排出,从而使得机器进入待机状态。
42.如此,通过深度净水龙头的开闭可同时控制净水模块4的进水与浓水排水,当其中任何一个控制阀(液动阀)失效时,另外一个控制阀(液动阀)仍可对水路进行关闭,可以对系统进行双重漏水保护,不会出现关不住水漏水的现象,安全可靠。
43.当制水完成后,关闭深度净水龙头,两个所述液动阀同时关闭,所述第一液动阀1关闭系统的自来水水源,所述第二液动阀2关闭浓水的出口,从而使得系统的入口与出口同时被关闭,而系统管路内保持与自来水同样的预压力,当打开深度净水龙头的瞬间,由于预压力的存在,使得出水迅速,提升初始出水量,提升用水体验,改善传统净水系统水龙头打开瞬间初始压力不足造成出水速度慢、水量小的问题。
44.所述第二液动阀2的出液口通过浓水管路7连通浓水比例器8。这样可以实现产水和浓水的合理利用,提高系统的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浓水比例器8是一种用于调节反渗透(ro)系统中产水和浓水之间的比例的装置。当ro系统运行时,压力差导致浓水从ro膜的一侧流向浓水比例器8。浓水比例器8中的调节阀根据压力差的变化,自动调整开启程度,控制浓水的流量。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可以控制产水和浓水之间的比例。较高的阀门开度将导致更多的浓水排放,而较低的阀门开度将增加产水量。
45.第一液动阀1或第二液动阀2之一出现故障或偶尔失灵时,整机功能正常,而两个阀同时故障的概率很低,从而实现双重保护功能,解决了传统四面阀偶尔失灵或故障就造
成流水损失。
46.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净水模块4的浓水出口43通过净水管路10连通净水排放阀11,使得所述净水模块4的浓水可通过净水管路10排放;所述净水管路10通过第二单向阀12与所述第一液动阀1的控制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2为泄压逆止阀,泄压逆止阀防止所述净水管路10的浓水流入所述深度净水管路5。由于净水管路10上没有浓水比例器8,所以该管路的阻力小于浓水管路7。
47.打开净水排放阀11时,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12使深度净水管路5与净水管路10连通,深度净水管路5压力泄压,即液动阀的压控腔16泄压,在自来水侧压力的驱动下,使得所述连接通道22打开,从而使得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净水模块4接通自来水水路,由于净水管路10上没有浓水比例器8,所以所述净水管路10打开,所述净水管路10处泄压状态,而渗透膜两侧需要一定的压差才能工作,由于净水管路10使得浓水出口43处于泄压状态,所以深度净水不会启动制水,即无水透光渗透膜;由于浓水比例器8的水阻力大,浓水口也不会有水流出,所以在自来水压的驱动下,原水在经过净水模块4的膜片之间快速的从净水排放阀11流出,对膜片表面形成冲刷,带走杂物,以实现膜的冲洗;如此在使用净水时即可实现对膜的清洗,不需额外的电能,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48.如图3所示,所述净水模块4的所述深度净水出口42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6之间连通后置过滤器14。所述第一液动阀1的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4的所述进水口41之间连通前置过滤器15。
49.所述第二单向阀12与浓水出口43之间连通第三单向阀13,所述净水排放阀11连通在所述第二单向阀12与第三单向阀13之间,防止所述深度净水管路5的净水流入所述浓水出口43,保证净水只能单向流向净水管路10出口,不能返回到自来水管路。第三单向阀13的设置有利于维持整个系统的压力,因为当净水排放阀11被关闭后,虽然深度净水管路5使得第一液动阀1与第二液动阀2关闭,但是,由于净水模块4内的膜会慢慢的吸收一部分净水管路10的水量,从而使得净水管路10的压力下降,如果没有该第三单向阀13,会使得深度净水管路5的水进入所述净水管路10,从而使得深度净水管路5泄压,使得第一液动阀1与第二液动阀2失效,达不到关闭系统的作用。
5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及方法中的动作、步骤等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顺序的限定,只要前面处理的输出并不用在后面的处理中,则可以任意顺序实现。为描述方便起见而使用的类似次序性的用语(例如,“首先”、“接着”、“其次”、“再次”、“然后”等),并不意味着必须依照这样的顺序实施。
5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另外,一些模糊性的术语(例如,基本上、一定的、大体上等)可以是指条件、量、值或尺寸等的轻微不精确或轻微偏差,其中的一些在制造偏差或容限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5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净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净水模块,所述净水模块具有进水口、与深度净水排放阀连通的深度净水出口及浓水出口,所述深度净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通过深度净水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液动阀,所述液动阀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控制端口,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端口的液体压力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通断;第一液动阀的进液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液动阀的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液动阀的进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浓水出口连通;所述深度净水出口同时与所述第一液动阀及所述第二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动阀的出液口连通浓水比例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模块的浓水出口通过净水管路连通净水排放阀;所述净水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液动阀的控制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防止所述净水管路的浓水流入所述深度净水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浓水出口之间连通第三单向阀,所述净水排放阀连通在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防止所述深度净水管路的净水流入所述浓水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净水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及两个所述液动阀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防止外界水流逆向流入所述深度净水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单向阀及液动阀均集成在同一阀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模块的所述深度净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之间连通后置过滤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动阀的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所述进水口之间连通前置过滤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动阀的阀腔包括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接通道、以及与所述控制端口连通的压控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压控腔之间通过伸缩腔连通,所述液动阀的阀芯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伸缩腔内,所述阀芯具有在伸缩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通道对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压控腔对应,所述第一端部的受压面积小于第二端部的受压面积,所述第二端部受压后使得所述第一端部伸出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通道闭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模块为ro膜或nf膜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净水模块,所述净水模块具有进水口、与深度净水排放阀连通的深度净水出口及浓水出口,所述深度净水出口与所述深度净水排放阀通过深度净水管路连通,还包括第一、第二两个液动阀,所述液动阀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及用于连通控制液体的控制端口,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端口的液体压力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通断,第一液动阀的进液口与进水管连通,出液口与所述净水模块的进水口连通。本发明利用净水控制过滤模块进入及浓水管路的两个液动阀,能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与浓水出水,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关不住水,浓水口持续排放浓水的现象。浓水口持续排放浓水的现象。浓水口持续排放浓水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国 吴现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爱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3/8/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