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12 阅读:163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炼厂在处理富含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原料酸性气的时候,基本采用n-甲基二乙醇胺(简称mdea)气体处理,由于mdea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有限,因此炼厂硫磺尾气硫化氢排放会超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mdea选择性以及降低mdea再生时蒸汽的消耗就成了如今化工工业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有限以及再生时蒸汽的消耗较大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剂。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剂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剂,脱硫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原料:
8.80-100份n-甲基二乙醇胺、30-60份有机胺、100-120份去离子水、8-10份氯化亚铁;
9.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或二乙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
10.脱硫剂的ph通过磷酸调节至7.5-8.0。
1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有机胺,由于所添加的有机胺都是叔胺并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结构具有很高相似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添加有机胺与单纯的n-甲基二乙醇胺脱硫剂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n-甲基二乙醇胺的浓度,有效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浓度过高使部分硫化氢与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胺基相结合,而使这部分硫化氢很难被解吸出来,进而影响n-甲基二乙醇胺的再生能力,同时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增大其粘度,从而导致硫化氢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减小,最终导致脱硫剂对硫化氢选择性吸收能力减弱,而且添加的有机胺中的羟基能够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提升n-甲基二乙醇胺的稳定性,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再生时发生蒸汽消耗;其次,通过添加氯化亚铁,进而使液体中含有亚铁离子,能够有效去除体系中氧的含量,防止氧化体系中的气体使其生成稳定液态酸,稳定液态酸会与n-甲基二乙醇胺生成热稳定盐,从而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减弱,但是亚铁被氧化时生成的铁离子可能会对脱硫剂进行催化氧化,提高n-甲基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而减弱对硫化氢的吸收,因此通过磷酸溶液对脱硫剂的ph进行调节,一方面磷酸根离子会和产生的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进而屏蔽铁离子的影响,另一方面调节ph在弱碱环境下,防止碱性过高时,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氨基处于未饱和状态,末饱和的氨基基团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能力减弱。
12.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2-3%的n-甲基-叔丁基胺。
13.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3-4%的稀释剂。
14.进一步的,稀释剂选自甲醇、乙醇以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1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稀释剂,稀释剂中具有活性羟基基团,在体系中容易与n-甲基二乙醇胺形成氢键,从而防止n-甲基二乙醇再生而发生挥发消耗,同时稀释剂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脱硫剂粘度,进而提升硫化氢的扩散系数。
16.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有机胺胺质量1-1.5%的消泡剂,消泡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
17.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脱硫剂质量0.5-0.9%的活性炭。
18.进一步的,活性炭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并负载有n-甲基二乙醇胺。
1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活性炭,并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使活性炭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防止再生时温度过高导致负载在活性炭中的n-甲基二乙醇胺挥发而消耗,同时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能够快速与硫化氢接触而提升其吸收能力。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方法:
21.将活性炭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恒温加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搅拌混合,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即得脱硫剂。
22.进一步的,恒温加热的条件:温度为50-55℃,时间2-3h。
23.进一步的,溶液的ph通过ph计测定。
24.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有机胺,由于所添加的有机胺都是叔胺并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结构具有很高相似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添加有机胺与单纯的n-甲基二乙醇胺脱硫剂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n-甲基二乙醇胺的浓度,有效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浓度过高使部分硫化氢与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胺基相结合,而使这部分硫化氢很难被解吸出来,进而影响n-甲基二乙醇胺的再生能力,同时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增大其粘度,从而导致硫化氢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减小,最终导致脱硫剂对硫化氢选择性吸收能力减弱,而且添加的有机胺中的羟基能够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提升n-甲基二乙醇胺的稳定性,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再生时发生蒸汽消耗;其次,通过添加氯化亚铁,进而使液体中含有亚铁离子,能够有效去除体系中氧的含量,防止氧化体系中的气体使其生成稳定液态酸,稳定液态酸会与n-甲基二乙醇胺生成热稳定盐,从而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减弱,但是亚铁被氧化时生成的铁离子可能会对脱硫剂进行催化氧化,提高n-甲基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而减弱对硫化氢的吸收,因此通过磷酸溶液对脱硫剂的ph进行调节,一方面磷酸根离子会和产生的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进而屏蔽铁离子的影响,另一方面调节ph在弱碱环境下,防止碱性过高时,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氨基处于未饱和状态,末饱和的氨基基团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能力减弱。
25.(2)本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稀释剂,稀释剂中具有活性羟基基团,在体系中容易与n-甲基二乙醇胺形成氢键,从而防止n-甲基二乙醇再生而发生挥发消耗,同时稀释剂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脱硫剂粘度,进而提升硫化氢的扩散系数。
26.(3)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活性炭,并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使活性炭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防止再生时温度过高导致负载在活性炭中的n-甲基二乙醇胺挥发而消耗,同时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能够快速与硫化氢接触而提升其吸收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28.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剂,脱硫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原料:
29.80-100份n-甲基二乙醇胺、30-60份有机胺、100-120份去离子水、8-10份氯化亚铁;
30.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或二乙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
31.脱硫剂的ph通过磷酸调节至7.5-8.0。
3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有机胺,由于所添加的有机胺都是叔胺并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结构具有很高相似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添加有机胺与单纯的n-甲基二乙醇胺脱硫剂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n-甲基二乙醇胺的浓度,有效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浓度过高使部分硫化氢与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胺基相结合,而使这部分硫化氢很难被解吸出来,进而影响n-甲基二乙醇胺的再生能力,同时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增大其粘度,从而导致硫化氢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减小,最终导致脱硫剂对硫化氢选择性吸收能力减弱,而且添加的有机胺中的羟基能够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提升n-甲基二乙醇胺的稳定性,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再生时发生蒸汽消耗;其次,通过添加氯化亚铁,进而使液体中含有亚铁离子,能够有效去除体系中氧的含量,防止氧化体系中的气体使其生成稳定液态酸,稳定液态酸会与n-甲基二乙醇胺生成热稳定盐,从而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减弱,但是亚铁被氧化时生成的铁离子可能会对脱硫剂进行催化氧化,提高n-甲基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而减弱对硫化氢的吸收,因此通过磷酸溶液对脱硫剂的ph进行调节,一方面磷酸根离子会和产生的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进而屏蔽铁离子的影响,另一方面调节ph在弱碱环境下,防止碱性过高时,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氨基处于未饱和状态,末饱和的氨基基团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能力减弱。
33.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2-3%的n-甲基-叔丁基胺。
34.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3-4%的稀释剂。
35.进一步的,稀释剂选自甲醇、乙醇以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3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稀释剂,稀释剂中具有活性羟基基团,在体系中容易与n-甲基二乙醇胺形成氢键,从而防止n-甲基二乙醇再生而发生挥发消耗,同时稀释剂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脱硫剂粘度,进而提升硫化氢的扩散系数。
37.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有机胺胺质量1-1.5%的消泡剂,消泡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
38.进一步的,脱硫剂中还包括脱硫剂质量0.5-0.9%的活性炭。
39.进一步的,活性炭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并负载有n-甲基二乙醇胺。
4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活性炭,并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使活性炭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防止再生时温度过高导致负载在活性炭中的n-甲基二乙醇胺挥发而消耗,同时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能够快速与硫化氢接触而提升其吸收能力。
4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方法:
42.将活性炭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恒温加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搅拌混合,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即得脱硫剂。
43.进一步的,恒温加热的条件:温度为50-55℃,时间2-3h。
44.进一步的,溶液的ph通过ph计测定。
45.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有机胺,由于所添加的有机胺都是叔胺并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结构具有很高相似性,使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添加有机胺与单纯的n-甲基二乙醇胺脱硫剂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n-甲基二乙醇胺的浓度,有效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浓度过高使部分硫化氢与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胺基相结合,而使这部分硫化氢很难被解吸出来,进而影响n-甲基二乙醇胺的再生能力,同时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增大其粘度,从而导致硫化氢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减小,最终导致脱硫剂对硫化氢选择性吸收能力减弱,而且添加的有机胺中的羟基能够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羟基形成氢键,从而提升n-甲基二乙醇胺的稳定性,防止n-甲基二乙醇胺再生时发生蒸汽消耗;其次,通过添加氯化亚铁,进而使液体中含有亚铁离子,能够有效去除体系中氧的含量,防止氧化体系中的气体使其生成稳定液态酸,稳定液态酸会与n-甲基二乙醇胺生成热稳定盐,从而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减弱,但是亚铁被氧化时生成的铁离子可能会对脱硫剂进行催化氧化,提高n-甲基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而减弱对硫化氢的吸收,因此通过磷酸溶液对脱硫剂的ph进行调节,一方面磷酸根离子会和产生的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进而屏蔽铁离子的影响,另一方面调节ph在弱碱环境下,防止碱性过高时,n-甲基二乙醇胺中碱性较强的氨基处于未饱和状态,末饱和的氨基基团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硫化氢能力减弱。
46.(2)本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稀释剂,稀释剂中具有活性羟基基团,在体系中容易与n-甲基二乙醇胺形成氢键,从而防止n-甲基二乙醇再生而发生挥发消耗,同时稀释剂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脱硫剂粘度,进而提升硫化氢的扩散系数。
47.(3)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活性炭,并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使活性炭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防止再生时温度过高导致负载在活性炭中的n-甲基二乙醇胺挥发而消耗,同时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使得n-甲基二乙醇胺能够快速与硫化氢接触而提升其吸收能力。
48.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49.实施例1
50.制备改性活性炭:
51.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5份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活性炭、100份无水乙醇;
52.将活性炭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分五次加入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用搅拌器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16h后,另取去离子
水反复离心清理五次,然后在干燥箱中于120℃的条件下,干燥5h,再取出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研磨,过900目筛,即得改性活性炭;
53.制备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54.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20份n-甲基二乙醇胺、20份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150份无水乙醇;
55.将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然后加入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先常温搅拌12h,然后升温至70℃后搅拌至溶剂蒸发,再置于干燥箱中,于75℃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自然冷却即得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56.制备脱硫剂:
57.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90份n-甲基二乙醇胺、50份有机胺、110份去离子水、9份氯化亚铁;
58.将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中,于温度为53℃的条件下恒温加热2.5h,并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6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70min,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至7.8,即得脱硫剂;
59.其中,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n-甲基-叔丁基胺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2.5%;稀释剂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3.5%;稀释剂选自甲醇;消泡剂的质量为有机胺质量的1.3%;消泡剂选自聚丙烯酰胺;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的质量为脱硫剂质量的0.7%。
60.实施例2
61.制备改性活性炭:
62.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5份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活性炭、100份无水乙醇;
63.将活性炭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分五次加入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用搅拌器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16h后,另取去离子水反复离心清理五次,然后在干燥箱中于120℃的条件下,干燥5h,再取出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研磨,过900目筛,即得改性活性炭;
64.制备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65.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20份n-甲基二乙醇胺、20份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150份无水乙醇;
66.将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然后加入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先常温搅拌12h,然后升温至70℃后搅拌至溶剂蒸发,再置于干燥箱中,于75℃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自然冷却即得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67.制备脱硫剂:
68.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80份n-甲基二乙醇胺、30份有机胺、100份去离子水、8份氯化亚铁;
69.将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中,于温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加热2h,并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6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70min,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至7.5,即得脱硫剂;
70.其中,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n-甲基-叔丁基胺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2%;稀释剂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3%;稀释剂选自乙醇;消泡剂的质量为有机胺质量的1%;消泡剂选自聚乙二醇;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的质量为脱硫剂质量的0.5%。
71.实施例3
72.制备改性活性炭:
73.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5份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活性炭、100份无水乙醇;
74.将活性炭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分五次加入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用搅拌器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16h后,另取去离子水反复离心清理五次,然后在干燥箱中于120℃的条件下,干燥5h,再取出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研磨,过900目筛,即得改性活性炭;
75.制备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76.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20份n-甲基二乙醇胺、20份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150份无水乙醇;
77.将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然后加入上述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先常温搅拌12h,然后升温至70℃后搅拌至溶剂蒸发,再置于干燥箱中,于75℃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自然冷却即得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
78.制备脱硫剂:
79.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100份n-甲基二乙醇胺、60份有机胺、120份去离子水、10份氯化亚铁;
80.将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中,于温度为55℃的条件下恒温加热3h,并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6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70min,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至7.8,即得脱硫剂;
81.其中,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二甘醇胺;n-甲基-叔丁基胺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3%;稀释剂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4%;稀释剂选自乙二醇;消泡剂的质量为有机胺质量的1.5%;消泡剂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的质量为脱硫剂质量的0.9%。
82.实施例4
8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未添加n-甲基-叔丁基胺,其余条件不变。
84.实施例5
8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未添加稀释剂,其余条件不变。
86.实施例6
8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未添加活性炭,其余条件不变。
88.实施例7
8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活性炭未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其余条件不变。
90.实施例8
9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活性炭未负载有n-甲基二乙醇胺,其余条件
不变。
92.对比例1
9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未添加有机胺,其余条件不变。
94.对比例2
9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未添加氯化亚铁,其余条件不变。
96.对比例3
97.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用柠檬酸替代磷酸来调节ph,其余条件不变。
98.对比例4
99.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
100.制备脱硫剂:
101.按重量份数依次称取:90份n-甲基二乙醇胺、50份有机胺、110份去离子水、9份氯化亚铁;
102.将上述制备的活性炭负载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中,于温度为53℃的条件下恒温加热2.5h,并于超声频率为30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h,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6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70min,即得脱硫剂;
103.其中,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n-甲基-叔丁基胺的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2.5%;稀释剂的质量为n-甲基二乙醇胺质量的3.5%;稀释剂选自甲醇;消泡剂的质量为n-甲基二乙醇胺质量的1.3%;消泡剂选自聚丙烯酰胺。
104.对实施例1-8及对比例1-4所得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所述:
105.脱硫剂选择性测试:将模拟气体通入u型管中,测定通入前硫化氢的浓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将通入前的浓度记为m前,测定通入后剩余的硫化氢的浓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将通入后剩余的浓度记为m后;然后计算出脱除率%=(m前-m后)/m前;模拟气体为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组成,气体流量为100ml/min,吸收实验在常压下进行,实验设定的温度范围为室温;
106.蒸汽再生消耗测定:将上述脱硫剂选择性测试得到的脱硫剂吸收液,进行蒸汽再生测试,蒸汽温度为150℃,时间为12h,测定蒸发前脱硫剂吸收液的质量为m1,蒸发后脱硫剂吸收液的质量为m2,消耗率%=(m1-m2)/m1;
107.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08.表1:产品性能测试结果
[0109] 硫化氢脱除率/%二氧化碳脱除率/%消耗率/%实施例199.96%0.04%0.08%实施例299.94%0.06%0.08%实施例399.96%0.04%0.08%实施例499.02%0.98%0.09%实施例599.23%0.77%0.23%实施例698.01%0.99%0.32%实施例798.68%1.32%0.19%
实施例898.34%1.66%0.16%对比例186.98%13.02%0.31%对比例290.86%9.14%0.16%对比例389.56%10.44%0.29%对比例488.98%11.02%0.34%
[0110]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以及再生时蒸汽的消耗少的优点。
[0111]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硫剂,其特征在于,脱硫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原料:80-100份n-甲基二乙醇胺、30-60份有机胺、100-120份去离子水、8-10份氯化亚铁;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或二乙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脱硫剂的ph通过磷酸调节至7.5-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2-3%的n-甲基-叔丁基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脱硫剂中还包括去离子水质量3-4%的稀释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稀释剂选自甲醇、乙醇以及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脱硫剂中还包括有机胺质量1-1.5%的消泡剂,消泡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脱硫剂中还包括脱硫剂质量0.5-0.9%的活性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通过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并负载有n-甲基二乙醇胺。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方法:将活性炭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恒温加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n-甲基二乙醇胺、有机胺、n-甲基-叔丁基胺以及氯化亚铁,搅拌混合,然后加入稀释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最后用磷酸调节溶液的ph,即得脱硫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加热的条件:温度为50-55℃,时间2-3h。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的ph通过ph计测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原料:80-100份N-甲基二乙醇胺、30-60份有机胺、100-120份去离子水、8-10份氯化亚铁;有机胺选自二乙基乙醇胺或二乙基二甘醇胺中的一种;脱硫剂的pH通过磷酸调节至7.5-8.0。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收硫化氢的能力以及再生时蒸汽的消耗少的优点。的能力以及再生时蒸汽的消耗少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峰 杨林 陈磊 陈焱鑫 梁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太湖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8/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