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5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索道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
背景技术:
2.客运架空索道是一种将承载缆索架设在支承结构上作为轨道,通过运载工具来输送人员的运输系统。客运索道往往架设在不通公路的高山峻岭之上,有的长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吊具距离地面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支架也有十多座至数十座,乘客多时可达数百人。由于机械、电子元件的损坏有不可预测性,意外故障停机时有发生,若故障不能排除,乘客就会被困在半空中。当乘客被困在高空中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惊恐万分,有的乘客甚至就会因为不知所措、惊恐万分而跳下吊具,从而造成重伤或者死亡事故发生,因此,当架空客运索道因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时,实施快速高效的救援将变得异常迫切,在现有的救援方法中,通常对于实施架空高度不大于45m的索道救援,采用垂直营救方法,需要结合消防部门,消防员从索道支架爬至乘客所在吊椅处,然后将乘客系上安全绳安全放下至地面,但是而对于架空超过45m的索道,及一些跨山跨海的索道,同时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地方,其救援将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亟需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包括移动厢,所述移动厢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所述承重隔板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连接有救援框,所述救援框安装在移动厢内,所述救援框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移动厢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所述越障安装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所述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
6.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提供动力驱动,不在需要外部动力驱动使用。
7.进一步限定,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承重隔板上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侧连接有提引器,所述提引器安装在救援框的上侧,所述承重隔板在卷扬机的一侧安装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钢丝绳安装在导向滑轮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驱动救援框上下移动。
8.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救援框底部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底部四个角落设有安装腔,四个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底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座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与缓冲板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救援框在触地后能够进行缓冲。
9.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
缓冲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t形缓冲柱,所述t形缓冲柱的上侧滑动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t形缓冲柱的顶部安装有阻尼胶塞,所述t形缓冲柱的下侧贯穿缓冲座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t形缓冲柱的底部与缓冲板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10.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凹槽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直接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缓冲板上。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的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11.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安装有抱紧机构,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安装有若干电机,若干所述电机均匀的布置在调节座内,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组,所述传动组的另一侧连接有索道行走轮,所述索道行走轮固定安装在调节座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自行走控制。
12.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移动厢内,所述单片机与电源装置、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控制使用。
13.进一步限定,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两侧连接有传动轮,其中一侧所述传动轮与电机相连接,另一侧所述传动轮与索道行走轮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传动效果。
14.进一步限定,所述抱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两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座,两侧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有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旋转安装在固定安装座上,所述固定安装座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侧的导向滑座相连接,所述导向滑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索道抱紧座,所述安装架与调节座在对应索道抱紧座处均设有避空槽,所述索道抱紧座滑动安装在避空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固定时起到抱紧效果,减小滑动位移的现象。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厢顺着索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在一些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跨山跨海索道上进行移动救援工作,并且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救援框不受索道高度限制,便于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乘客运送到地面安全地带,救援效率高效,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6.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移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缓冲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抱紧机构背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移动厢1、承重隔板2、电源装置3、提升机构4、救援框5、缓冲机构6、越障安装架7、锁板8、移动机构9、蓄电池10、卷扬机11、钢丝绳12、提引器13、滑轮支架14、导向滑轮15、缓冲座16、安装腔17、第一缓冲组件18、缓冲板19、凹槽20、第二缓冲组件21、第一缓冲弹簧22、t形缓冲柱23、阻尼胶塞24、滑杆25、滑块26、第二缓冲弹簧27、第一铰接座28、缓冲杆29、第二铰接座30、安装架31、抱紧机构32、第一液压缸33、推板34、调节座35、电机36、传动组37、索道行走轮38、感应器39、控制面板40、传动带41、传动轮42、固定安装座43、导向杆44、限位座45、导向滑座46、铰接座47、传动杆48、活动座49、第二液压缸50、索道抱紧座51、避空槽5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移动厢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2,承重隔板2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3和提升机构4,提升机构4连接有救援框5,救援框5安装在移动厢1内,救援框5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6,移动厢1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7,越障安装架7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8,锁板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9。
27.本实施例中,当客用索道发生意外故障停车需要紧急救援时,将救援移动机安装到索道上,救援人员进入移动厢1内,通过电源装置3提供电源动力,电能传输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电能传输,其中有线或者无线电能传输均采用现有的公知技术进行使用,从而驱动移动机构9顺着索道进行移动,在移动到需要救援的客用索道轿厢时,移动机构9停止运动,救援人员打开移动厢1和客用索道轿厢的开关门,并协助客用索道轿厢内的乘客进入到移动厢1内,并让乘客进入救援框5内,之后通过控制提升机构4,带动救援框5下降,从而使得乘客乘坐救援框5移动到地面上从而解除危机,在救援框5与地面接触时,通过缓冲机构6进行缓冲,防止乘客受到冲击伤害。
28.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电源装置3包括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10,蓄电池10的输出端与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相连接。
29.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发电机发电提供电能到蓄电池10内,并由蓄电池10输出到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上进行使用,从而不在需要外部动力驱动使用。
30.实施例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提升机构4包括安装在承重隔板2上的卷扬机11,卷扬机11连接有钢丝绳12,钢丝绳12的一侧连接有提引器13,提引器13安装在救援框5的上侧,承重隔板2在卷扬机11的一侧安装有滑轮支架14,滑轮支架14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滑轮15,钢丝绳12安装在导向滑轮15上。
3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卷扬机11控制钢丝绳12缩放,使得钢丝绳12顺着滑轮支架14上的导向滑轮15滑动,并在提引器13的作用下带动救援框5进行上升和下降,从而便于被救援人员从高空降落到地面上脱离险境。
32.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缓冲机构6包括安装在救援框5底部的缓冲座16,缓冲座16底部四个角落设有安装腔17,四个安装腔17内
安装有第一缓冲组件18,第一缓冲组件18的底部连接有缓冲板19,缓冲座16底部设有凹槽20,凹槽20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组件21,第二缓冲组件21与缓冲板19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救援框5在触地后能够进行缓冲。
33.本实施例中,在被救援人员搭乘救援框5降落到地面上时,缓冲板19对第一缓冲组件18和第二缓冲组件21进行挤压,使第一缓冲组件18和第二缓冲组件21进行工作产生缓冲,防止救援框5直接降落在地面上产生的冲击力对被救援人员带来伤害。
34.实施例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第一缓冲组件18包括安装在安装腔17内的第一缓冲弹簧22,第一缓冲弹簧22的自由端连接有t形缓冲柱23,t形缓冲柱23的上侧滑动安装在安装腔17内,t形缓冲柱23的顶部安装有阻尼胶塞24,t形缓冲柱23的下侧贯穿缓冲座16并延伸至其外侧,t形缓冲柱23的底部与缓冲板20相连接。
35.本实施例中,在缓冲时,缓冲板19对t形缓冲柱23进行挤压,使得t形缓冲柱23顺着安装腔17滑动并同时对第一缓冲弹簧22和阻尼胶塞24进行挤压,使得第一缓冲弹簧22和阻尼胶塞24产生缓冲效果,减小冲击力的产生。
36.实施例6,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第二缓冲组件21包括安装在凹槽20内安装有滑杆25,滑杆25的两侧滑动安装有滑块26,两侧滑块26直接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27,滑块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8,第一铰接座28连接有缓冲杆29,缓冲杆2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铰接座30,第二铰接座30安装在缓冲板19上。
37.本实施例中,在缓冲时,缓冲板19推动两侧的第二铰接座30,第二铰接座30推动缓冲杆29,缓冲杆29推动第一铰接座28,第一铰接座28推动滑块26,使得两侧的滑块26顺着滑杆25并对第二缓冲弹簧27进行挤压,从而进一步加强缓冲减震的效果。
38.实施例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移动机构9包括安装架31,安装架31内安装有抱紧机构32,安装架31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3,第一液压缸3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板34,推板34的一侧安装有调节座35,调节座35内安装有若干电机36,若干电机36均匀的布置在调节座35内,电机3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组37,传动组37的另一侧连接有索道行走轮38,索道行走轮38固定安装在调节座35上。
39.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两侧的移动机构9通过启动部分电机36,使得启动的电机36带动传动组37,传动组37带动索道行走轮38顺着索道进行移动,当前方的安装架31与客用索道轿厢顶部的移动装置接触后,两侧的移动机构9停止运动,然后前方的第一液压缸33启动,使第一液压缸33推动推板34,推板34推动调节座35,调节座35带动索道行走轮38向两侧张开,从而避开客用索道轿厢顶部的移动装置,之后全力启动后侧的移动机构9,使后侧移动机构9上的全部电机启动并带动传动组37,使传动组37带动索道行走轮38继续顺着索道移动,直到前方的移动机构9通过客用索道轿厢顶部的移动装置后,前方移动机构9的第一液压缸33带动推板34,推板34带动调节座35,调节座35带动索道行走轮38复位并再次抱紧索道,这时移动厢1正好对准客用索道轿厢,在移动厢1对准客用索道轿厢后,控制抱紧机构32启动抱紧索道,防止移动机构9产生移动,之后便可进行救援工作。
40.实施例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安装架31的两侧安装有感应器39,感应器39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控制面板40,控制面板40安装
在移动厢1内,单片机与电源装置3、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相连接。
41.本实施例中,在移动机构9进行移动使用时,通过感应器39感应与客用索道轿厢顶部移动装置之间的距离,并由控制面板40控制单片机发出信号到电源装置3、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上进行使用,从而便于救援人员的操作使用。
42.实施例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传动组37包括传动带41,传动带41的两侧连接有传动轮42,其中一侧传动轮42与电机36相连接,另一侧传动轮42与索道行走轮38相连接。
43.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电机36带动传动轮42,传动轮42带动传动带41,传动带41带动与索道行走轮38相连接的传动轮4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索道行走轮38能够在索道上进行移动,其传动效果稳定,便于索道行走轮38移动使用。
44.实施例10,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结构,抱紧机构32包括固定安装座43,固定安装座43两侧安装有导向杆44,导向杆44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座45,两侧导向杆44滑动安装有导向滑座46,导向滑座46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47,铰接座47连接有传动杆48,传动杆48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座49,活动座49旋转安装在固定安装座43上,固定安装座43安装有第二液压缸50,第二液压缸50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侧的导向滑座46相连接,导向滑座46的另一侧安装有索道抱紧座51,安装架31与调节座35在对应索道抱紧座51处均设有避空槽52,索道抱紧座51滑动安装在避空槽52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固定时起到抱紧效果,减小滑动位移的现象。
45.本实施例中,在移动厢1对准客用索道轿厢后,控制抱紧机构32启动抱紧索道,这时第二液压缸50带动一侧的导向滑座46顺着导向杆44滑动,使导向滑座46带动铰接座47,铰接座47带动传动杆48,传动杆48推动活动座49,活动座49在转动时带动另一侧的传动杆48,另一侧的传动杆48带动相连接的铰接座47,铰接座47带动导向滑座46进行移动,使得两侧的导向滑座46同步带动索道抱紧座51向索道移动,并对索道进行抱紧工作,防止移动机构9在停止后产生滑动。
4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厢(1),所述移动厢(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2),所述承重隔板(2)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3)和提升机构(4),所述提升机构(4)连接有救援框(5),所述救援框(5)安装在移动厢(1)内,所述救援框(5)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6),所述移动厢(1)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7),所述越障安装架(7)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8),所述锁板(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3)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输出端与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4)包括安装在承重隔板(2)上的卷扬机(11),所述卷扬机(11)连接有钢丝绳(12),所述钢丝绳(12)的一侧连接有提引器(13),所述提引器(13)安装在救援框(5)的上侧,所述承重隔板(2)在卷扬机(11)的一侧安装有滑轮支架(14),所述滑轮支架(14)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滑轮(15),所述钢丝绳(12)安装在导向滑轮(1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安装在救援框(5)底部的缓冲座(16),所述缓冲座(16)底部四个角落设有安装腔(17),四个所述安装腔(17)内安装有第一缓冲组件(18),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8)的底部连接有缓冲板(19),所述缓冲座(16)底部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组件(21),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1)与缓冲板(19)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8)包括安装在安装腔(17)内的第一缓冲弹簧(2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2)的自由端连接有t形缓冲柱(23),所述t形缓冲柱(23)的上侧滑动安装在安装腔(17)内,所述t形缓冲柱(23)的顶部安装有阻尼胶塞(24),所述t形缓冲柱(23)的下侧贯穿缓冲座(16)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t形缓冲柱(23)的底部与缓冲板(20)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1)包括安装在凹槽(20)内安装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的两侧滑动安装有滑块(26),两侧所述滑块(26)直接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27),所述滑块(2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8),所述第一铰接座(28)连接有缓冲杆(29),所述缓冲杆(2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铰接座(30),所述第二铰接座(30)安装在缓冲板(19)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内安装有抱紧机构(32),所述安装架(31)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3),所述第一液压缸(3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板(34),所述推板(34)的一侧安装有调节座(35),所述调节座(35)内安装有若干电机(36),若干所述电机(36)均匀的布置在调节座(35)内,所述电机(3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组(37),所述传动组(37)的另一侧连接有索道行走轮(38),所述索道行走轮(38)固定安装在调节座(35)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的两侧安装有感应器(39),所述感应器(39)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控制面板(40),所述控制面板(40)安装在移动厢(1)内,所述单片机与电源装置(3)、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37)包括
传动带(41),所述传动带(41)的两侧连接有传动轮(42),其中一侧所述传动轮(42)与电机(36)相连接,另一侧所述传动轮(42)与索道行走轮(38)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32)包括固定安装座(43),所述固定安装座(43)两侧安装有导向杆(44),所述导向杆(44)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座(45),两侧所述导向杆(44)滑动安装有导向滑座(46),所述导向滑座(46)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47),所述铰接座(47)连接有传动杆(48),所述传动杆(48)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座(49),所述活动座(49)旋转安装在固定安装座(43)上,所述固定安装座(43)安装有第二液压缸(50),所述第二液压缸(50)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侧的导向滑座(46)相连接,所述导向滑座(46)的另一侧安装有索道抱紧座(51),所述安装架(31)与调节座(35)在对应索道抱紧座(51)处均设有避空槽(52),所述索道抱紧座(51)滑动安装在避空槽(52)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包括移动厢,移动厢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承重隔板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有救援框,救援框安装在移动厢内,救援框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移动厢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越障安装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厢顺着索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在一些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跨山跨海索道上进行移动救援工作,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救援框不受索道高度限制,便于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乘客运送到地面安全地带,救援效率高效,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康笃刚 邱勇军 张雷 陈杰 熊治 吕潇 康立贵 彭燕 袁旌杰 贾上远 马琳 杨军斌 黄艳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6/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