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4
阅读:8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
背景技术:
2.口头医嘱时医生抢救患者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嘱形式,在抢救和手术环境下较为常见。对于用药、输血情况,口头医嘱的执行流程一般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复诵核对——执行医嘱并记录——各种抢救药物、输液输血的空瓶、空袋集中放置——医生补开医嘱——医护签名核对。
3.由于对口头医嘱的记录和确认通常在抢救手术完成后进行,存在滞后性,目前对口头医嘱的记录主要是通过术后回忆,补开医嘱进行,一些医院会采用标准化表格辅助术中记录,由于记录缺陷和回忆误差,可能影响补记的医嘱和抢救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现有语音识别无法精准将医疗术语转文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口头医嘱的记录和确认通常在抢救手术完成后进行,存在滞后性,记录缺陷和回忆误差,可能影响补记的医嘱和抢救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语音识别无法精准将医疗术语转文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7.s1、录音器接收声音,将医生的口头医嘱信息接收;
8.s2、录音机的内置算法过滤环境噪声,对医嘱信息进行算法识别并增强人声;
9.s3、将输入人声比对语言数据库与医疗术语数据库,并自动截取有效语音时段保存,以便于信息的调取,将有效时段语音识别转化为文字,生成口头医嘱参考文字记录;
10.s4、将对应时点的药品、输血袋等物品的条形码扫描信息、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口头医嘱信息对应、整合储存;
11.s5、从监护仪将信息发往中央站,然后在中央站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自动生成文档,将信息储存在文档中,以方便对储存额信息进行调取;
12.s6、经医护调整、确认,打印文档成为纸质文件。
13.优选地,外置录音机能自行启动,同时也可以由护士按下录音器上的录音键,将医生的声音录下,外置录音机可以有多台,同时也可以使用监护仪的内置录音机。
14.优选地,利用适应抢救室、手术室场景的环境噪声过滤算法提高语音识别能力。
15.优选地,使用基于抢救、手术常用术语与医护沟通习惯的数据库,来辅助识别口头医嘱中的准确文字信息,数据库通过过往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
16.优选地,将药品、输血袋的信息用扫码枪整合进数据链,增加口头医嘱辅证,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药品的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等,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17.优选地,将监护仪处理的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上述信息整合,形成完整记录,以便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普通录音器,该语音分析技术能有效提高在抢救室、手术室特定声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能力;利用特定语音、文字对照数据库能有效提高对医生、护士常用的语言描述的识别能力,同时,本技术能同样基于对照数据库提高口头医嘱转化为文字的有效性,利用格式化文档有效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将口头医嘱、药品、输血标签和病人生命体征同步对比的信息整合技术能极大提高医护术后回忆、补全书面医嘱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对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有明显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2、参照图1,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22.s1、录音器接收声音,将医生的口头医嘱信息接收;
23.s2、录音机的内置算法过滤环境噪声,对医嘱信息进行算法识别并增强人声;
24.s3、将输入人声比对语言数据库与医疗术语数据库,并自动截取有效语音时段保存,以便于信息的调取,将有效时段语音识别转化为文字,生成口头医嘱参考文字记录;
25.s4、将对应时点的药品、输血袋等物品的条形码扫描信息、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口头医嘱信息对应、整合储存;
26.s5、从监护仪将信息发往中央站,然后在中央站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自动生成文档,将信息储存在文档中,以方便对储存额信息进行调取;
27.s6、经医护调整、确认,打印文档成为纸质文件;;
28.外置录音机能自行启动,同时也可以由护士按下录音器上的录音键,将医生的声音录下,外置录音机可以有多台,同时也可以使用监护仪的内置录音机,一保证将医生的口头医嘱完整的录下,避免出现录下的声音存在缺失的情况发生;
29.利用适应抢救室、手术室场景的环境噪声过滤算法提高语音识别能力,使录下的医生的声音更加清晰,同时增大音量,避免语音识别难以对其进行识别;
30.使用基于抢救、手术常用术语与医护沟通习惯的数据库,来辅助识别口头医嘱中的准确文字信息,数据库通过过往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通过数据库内记录的数据,电脑能自动对语音进行匹配,从而将其完整无误的转化为文字信息,提高口头医嘱转化为文字的有效性;
31.将药品、输血袋的信息用扫码枪整合进数据链,增加口头医嘱辅证,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药品的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等,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提高医护术后回忆、补全书面医嘱过程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
32.将监护仪处理的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上述信息整合,形成完整记录,以便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利用格式化文档有效提升医护工作效率,降低医护工作的劳动强
度,从而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医疗救治中。
33.本发明中,医生先在下达口头医嘱时,自行或由护士按下监护仪或特定的录音器上的录音键,录下声音,护士在重复医嘱时,同样录下声音,同时执行医嘱时用连接监护仪的扫码枪录入药品的信息(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然后口头医嘱的语音数据和药品扫描信息会被录入监护仪数据储存器,经信息处理与监护仪获得的其他病人信息采集数据同步、处理、储存,接下来整合的信息会传输到中央站形成完整原始记录,而且,口头医嘱可以语音识别并与软件内的常用口头医嘱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转化为推荐文字记录以供医护参考、比对其他信息以完成抢救手术后医嘱补全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对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有明显实践意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录音器接收声音,将医生的口头医嘱信息接收;s2、录音机的内置算法过滤环境噪声,对医嘱信息进行算法识别并增强人声;s3、将输入人声比对语言数据库与医疗术语数据库,并自动截取有效语音时段保存,以便于信息的调取,将有效时段语音识别转化为文字,生成口头医嘱参考文字记录;s4、将对应时点的药品、输血袋等物品的条形码扫描信息、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口头医嘱信息对应、整合储存;s5、从监护仪将信息发往中央站,然后在中央站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自动生成文档,将信息储存在文档中,以方便对储存额信息进行调取;s6、经医护调整、确认,打印文档成为纸质文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外置录音机能自行启动,同时也可以由护士按下录音器上的录音键,将医生的声音录下,外置录音机可以有多台,同时也可以使用监护仪的内置录音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适应抢救室、手术室场景的环境噪声过滤算法提高语音识别能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使用基于抢救、手术常用术语与医护沟通习惯的数据库,来辅助识别口头医嘱中的准确文字信息,数据库通过过往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将药品、输血袋的信息用扫码枪整合进数据链,增加口头医嘱辅证,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药品的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等,避免出现意外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将监护仪处理的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上述信息整合,形成完整记录,以便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头医嘱电子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录音器接收声音,将医生的口头医嘱信息接收;录音机的内置算法过滤环境噪声,对医嘱信息进行算法识别并增强人声;将输入人声比对语言数据库与医疗术语数据库,并自动截取有效语音时段保存,以便于信息的调取,将有效时段语音识别转化为文字,生成口头医嘱参考文字记录,将对应时点的药品、输血袋等物品的条形码扫描信息、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与口头医嘱信息对应、整合储存。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在抢救室、手术室特定声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能力;提高口头医嘱转化为文字的有效性,能极大提高医护术后回忆时,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减少医疗纠纷、明确法律责任有明显实践意义。明确法律责任有明显实践意义。明确法律责任有明显实践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 欧阳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熙谷威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3/8/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制厂平整地面的三维激光扫描支架车 下一篇:AB型灌封胶调制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