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0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缓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地铁列车停放缓解塞门全靠人力直接拉动,在地铁列车停放缓解领域没有设计比较成熟的工装。但是,使用人力直接拉动拉环的缓解方式,在地铁列车制动系统风压不足或没有风压时,会出现部分停放缓解塞门拉环难以直接拉动的情况,操作人员为了拉动拉环甚至需要做出危险性比较高的动作,费力费时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具有省时省力且操作安全性高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包括拉钩装置、复位系统、支座结构以及杠杆;所述拉钩装置通过穿销活动安装在杠杆前端,拉钩装置和杠杆之间设有复位系统;所述支座结构一端活动安装在杠杆中部另一端装有可调节的支撑脚垫;所述复位系统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引导绳以及绳卡;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一端固定在拉钩装置上,另一端设有绳卡,复位弹簧引导绳中部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杠杆以及第二复位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拉钩装置包括隔离块和两个钩形板;两个所述钩形板前端呈钩形,后端设有安装穿销的对穿孔;两个所述钩形板分别固装在隔离块左右两侧。两个钩形板的对穿孔通过穿销销接于杠杆头部,使得拉钩装置能够相对杠杆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一端固定在隔离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杠杆头部。复位弹簧引导绳通过牵引隔离块从而使拉钩装置能够以穿销为轴心,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小幅度转动,复位弹簧引导绳尾部固定在杠杆上以达到美观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杠杆头部设有能穿过复位弹簧引导绳的复位孔。
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结构包括支撑脚垫、连接杆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设有容纳杠杆穿过的安装通孔,另一端设有安装连接杆的安装槽。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通孔的方向与安装槽的方向相垂直。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端插入安装槽内,另一端插在支撑脚垫上;连接杆与支撑脚垫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松紧可以调整连接杆插入支撑脚垫内的深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由两个固定板组成,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安装第二紧固螺栓固定。
12.进一步的,通过调整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松紧可以调整支座结构的支撑方向和在杠杆上的固定位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垫的支撑面贴有胶皮,起到防滑作用。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拉钩装置和支座结构的杠杆可以省力地拉动停放缓解拉环,从而快速缓解停放制动;杠杆和拉钩装置之间还设有复位系统使拉钩装置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以穿销为轴心小幅度转动。
16.2、遇到因地铁列车制动系统风压不足或没有风压而造成的停放制动难以直接手动缓解时,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省力地拉动停放缓解拉环,从而快速缓解停放制动;不再需要联系维修人员,从而起到省时的作用,也不再需要操作人员为了拉动拉环而做危险性比较高的动作,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达到省时省力又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拉钩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是支座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中,1-拉钩装置;101-隔离块;102-钩形板;103-安装螺栓;
21.2-支座结构;201-支撑脚垫;202-连接杆;203-固定座;2031-安装通孔;2032-安装槽;
22.3-杠杆;301-复位孔;4-穿销;5-第一复位弹簧;6-第二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引导绳;8-绳卡;9-第一紧固螺栓;10-第二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特例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4.实施例:参阅附图1-3,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包括拉钩装置1、复位系统、支座结构2以及杠杆3;所述拉钩装置1通过穿销4活动安装在杠杆3前端,拉钩装置1和杠杆3之间设有复位系统;所述支座结构2一端活动安装在杠杆3中部另一端装有可调节的支撑脚垫201;所述复位系统包括第一复位弹簧5、第二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引导绳7以及绳卡8;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7一端固定在拉钩装置1上,另一端设有绳卡8,复位弹簧引导绳7中部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5、杠杆3以及第二复位弹簧6。
25.如图2所示,所述拉钩装置1包括隔离块101和两个钩形板102;两个所述钩形板102前端呈钩形,后端设有安装穿销4的对穿孔;两个所述钩形板102分别固装在隔离块101左右两侧并通过安装螺栓103以及配套螺母固定。两个钩形板102的对穿孔通过穿销4销接于杠杆3头部,使得拉钩装置1能够相对杠杆3转动。
26.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7一端固定在隔离块101上,另一端固定在杠杆3头部。复位弹簧引导绳7通过牵引隔离块101从而使拉钩装置1能够以穿销4为轴心,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小幅度转动,复位弹簧引导绳7尾部固定在杠杆3上以达到美观效果。所述杠杆3头部设有能穿过复位弹簧引导绳7的复位孔301。
27.如图3所示,所述支座结构2包括支撑脚垫201、连接杆202以及固定座203;所述固定座203一端设有容纳杠杆3穿过的安装通孔2031,另一端设有安装连接杆202的安装槽
2032。所述安装通孔2031的方向与安装槽2032的方向相垂直。所述连接杆202一端插入安装槽2032内,另一端插在支撑脚垫201上;连接杆202与支撑脚垫201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9固定,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紧固螺栓9的松紧可以调整连接杆202插入支撑脚垫201内的深度。
28.所述固定座203由两个固定板组成,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安装第二紧固螺栓10固定。通过调整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0的松紧可以调整支座结构2的支撑方向和在杠杆3上的固定位置。所述支撑脚垫201的支撑面贴有胶皮,起到防滑作用。
29.工作原理:杠杆3的尾部为手持部分,用于人为施力。杠杆3以支座结构2为分界线,支座结构2以上为杠杆3的阻力臂,支座结构2以下为杠杆3的动力臂,从而实现以较小的力将不易拉动的拉环拉动。杠杆3和拉钩装置1之间设置复位系统使拉钩装置1能够在拉环操作过程中以穿销4为轴心小幅度转动,使用更方便。
30.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钩装置、复位系统、支座结构以及杠杆;所述拉钩装置通过穿销活动安装在杠杆前端,拉钩装置和杠杆之间设有复位系统;所述支座结构一端活动安装在杠杆中部另一端装有可调节的支撑脚垫;所述复位系统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引导绳以及绳卡;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一端固定在拉钩装置上,另一端设有绳卡,复位弹簧引导绳中部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杠杆以及第二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装置包括隔离块和两个钩形板;两个所述钩形板前端呈钩形,后端设有安装穿销的对穿孔;两个所述钩形板分别固装在隔离块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一端固定在隔离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杠杆头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头部设有能穿过复位弹簧引导绳的复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结构包括支撑脚垫、连接杆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设有容纳杠杆穿过的安装通孔,另一端设有安装连接杆的安装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方向与安装槽的方向相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端插入安装槽内,另一端插在支撑脚垫上;连接杆与支撑脚垫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由两个固定板组成,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安装第二紧固螺栓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松紧可以调整支座结构的支撑方向和在杠杆上的固定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垫的支撑面贴有胶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列车停放制动的拉环助力器,包括拉钩装置、复位系统、支座结构以及杠杆;所述拉钩装置通过穿销活动安装在杠杆前端,拉钩装置和杠杆之间设有复位系统;所述支座结构一端活动安装在杠杆中部另一端装有可调节的支撑脚垫;所述复位系统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引导绳以及绳卡;所述复位弹簧引导绳一端固定在拉钩装置上,另一端设有绳卡,复位弹簧引导绳中部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杠杆以及第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拉钩装置和支座结构的杠杆可以省力地拉动停放缓解拉环,从而快速缓解停放制动;杠杆和拉钩装置之间还设有复位系统使拉钩装置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以穿销为轴心小幅度转动。幅度转动。幅度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郑夺 王起飞 姜春阳 王金亮 王元钊 陆红文 顾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三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