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袜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4 阅读:33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领域,具体指一种石墨烯袜。


背景技术:

2.袜子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的袜子主要由纺织材料编织而成,可用于保护脚部以及在天气寒冷时起到保暖作用。由于袜子穿着时间一般较长,且袜子底部与脚底和鞋底紧密接触,导致透气性较差,有的人因为自身原因脚上容易出汗,当汗水不能及时的得到有效处理时,容易引起细菌的滋生,同时导致人们脚部产生异味,另外现在的保暖袜子多是通过采用羊毛等纱线制成,但是由于袜子的厚度有限,其保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抑菌且能对人们脚部起到保暖的袜子。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烯袜,所述石墨烯袜包括袜头、袜底、袜跟、袜背以及袜筒;其中,所述袜头、袜底和袜跟为毛圈组织;所述袜背包括前端部、中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为网眼组织,所述中部为罗纹组织;所述袜底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套嵌形成毛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沿袜底的横列方向周期性的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纱线包括石墨烯纱线。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纱线为石墨烯氨纶包覆纱,其外层为石墨烯纱线,芯层为氨纶丝,所述石墨烯纱线以s捻包缠方式包覆于氨纶丝外层。
5.进一步的,所述袜底沿其纵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沿横列方向周期性的间隔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连续不成圈衬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为棉纱。
7.进一步的,所述袜筒包括主体部和袜口部,所述主体部为双面罗纹组织,且在一个最小的横列循环单元中,其正面线圈纵横大于其反面线圈纵行。
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为3+1罗纹组织,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3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
9.进一步的,所述袜口部为1-1罗纹组织,其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1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
10.进一步的,所述袜底的外表面粘合有若干防滑贴,所述防滑贴为石墨烯纤维无纺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将石墨烯纤维以沿组织横列不成圈衬入的方式编织入袜底中,袜底内表面为毛圈组织,外表面为平针组织,则在视觉上隐藏了石墨烯纱线,减少了因石墨烯纱线的颜色外观导致的对产品设计的局限,同时袜底衬入的石墨烯纱线赋予了袜底良好的抗菌性,并与毛圈组织相配合,提高了袜子的保暖性效果。
13.2石墨烯纱线以氨纶包覆纱的形式进行编织,保证了石墨烯纱线的弹性,也减少了因石墨烯纱线不成圈衬入所导致的袜底横向弹力的损失。
14.3袜背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采用透气组织,增加了袜子的透气性,中部的罗纹组织保证了袜子的弹性,减少或避免了袜子对脚背的压迫,提高了穿着舒适度;
15.4袜筒的主体部采用的罗纹组织可以提供良好的弹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袜底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袜筒主体部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袜口部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20.袜头1,袜底2,袜跟3,袜背4,袜筒5,袜口部5-1,主体部5-2,第一纱线6,第二纱线7。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袜,所述石墨烯袜包括袜头1、袜底2、袜跟3、袜背4以及袜筒5;其中,所述袜头1、袜底2和袜跟3为毛圈组织;所述袜背4包括前端部、中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为网眼组织,所述中部为罗纹组织;所述袜底2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6和第二纱线7,所述第一纱线6套嵌形成毛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7沿袜底2的横列方向周期性的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纱线7为石墨烯纱线;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纱线6为棉纱。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种延伸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二纱线7的纱线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纱线7为石墨烯氨纶包覆纱,其外层为石墨烯纱线,芯层为氨纶丝,所述石墨烯纱线以s捻包缠方式包覆于氨纶丝外层。由于第二纱线7以不成圈的形式衬入参与编织,因此,普通的石墨烯纱线本身弹性较小,则衬入后会降低袜底2的横向弹性,而本实施例第二纱线7设置为氨纶包覆纱则可以改善因石墨烯不成圈衬入带来的袜底2横向弹性的损失,保证袜底2的横向弹性。
27.实施例3
28.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一种延伸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袜底2的第二纱线7的配置,所述袜底2沿其纵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7沿横列方向周期性的间隔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7连续不成圈衬入。考虑到脚掌着地时脚掌以及后脚跟部位与底面贴合挤压,而脚掌足弓对应部分的挤压较弱或与底面间存在一定间隙,本实施例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因第二纱线7衬入导致的脚掌及脚后跟部位袜底2过厚导致的不舒适,另一方面在脚掌足弓对应的位置可石墨烯设置较为密集,保证了袜底2总体的石墨烯纱线的含量。进而保证了袜底2的抗菌性和保暖性。
29.本实施例的袜底2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结果如下:大肠杆菌抑菌率91.2%,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2.3%。
30.本实施例的袜底2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31.本实施例的袜底2采用国家标准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远红外发射率0.91,远红外辐射升温值(℃)4.9,符合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袜底2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32.实施例4
33.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延伸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袜筒5结构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袜筒5包括主体部5-2和袜口部5-1,所述主体部5-2为双面罗纹组织,且在一个最小的横列循环单元中,其正面线圈纵横大于其反面线圈纵行。
3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5-2为3+1罗纹组织,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3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
3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袜口部5-1为1-1罗纹组织,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1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
36.袜筒5的罗纹结构可以赋予袜筒5良好的弹性,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袜筒5的主体部5-2为3+1罗纹,使得里侧的平整度更高,且透气性相较于1+1罗纹更好,而袜口的1+1罗纹则结构更紧密,弹性更好,可以起到更好地束口作用。
37.实施例5
3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袜底2的外表面粘合有若干防滑贴,所述防滑贴为石墨烯纤维无纺布。
3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袜包括袜头、袜底、袜跟、袜背以及袜筒;其中,所述袜头、袜底和袜跟为毛圈组织;所述袜背包括前端部、中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为网眼组织,所述中部为罗纹组织;所述袜底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套嵌形成毛圈组织,所述第二纱线沿袜底的横列方向周期性的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纱线包括石墨烯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为石墨烯氨纶包覆纱,其外层为石墨烯纱线,芯层为氨纶丝,所述石墨烯纱线以s捻包缠方式包覆于氨纶丝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底沿其纵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沿横列方向周期性的间隔不成圈衬入;所述第二端部中,所述第二纱线连续不成圈衬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为棉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筒包括主体部和袜口部,所述主体部为双面罗纹组织,且在一个最小的横列循环单元中,其正面线圈纵横大于其反面线圈纵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为3+1罗纹组织,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3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口部为1-1罗纹组织,其其最小横列循环单元包括1列正面线圈纵行和1列反面线圈纵行。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底的外表面粘合有若干防滑贴,所述防滑贴为石墨烯纤维无纺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领域,具体指一种石墨烯袜,石墨烯袜包括袜头、袜底、袜跟、袜背以及袜筒;其中,袜头、袜底和袜跟为毛圈组织;袜背包括前端部、中部和后端部,前端部和后端部为网眼组织,中部为罗纹组织;袜底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第一纱线套嵌形成毛圈组织,第二纱线沿袜底的横列方向周期性的不成圈衬入,第二纱线包括石墨烯纱线。本实用新型将石墨烯纤维以沿组织横列不成圈衬入的方式编织入袜底中,则在视觉上隐藏了石墨烯纱线,减少了因石墨烯纱线的颜色外观导致的对产品设计的局限,同时袜底衬入的石墨烯纱线赋予了袜底良好的抗菌性,并与毛圈组织相配合,提高了袜子的保暖性效果。了袜子的保暖性效果。了袜子的保暖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天鑫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