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1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是我国铁路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技术之一,车载设备是列控系统的关键部分,它的运行直接关系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在线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状态,将监测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显示给终端用户,为列控车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故障处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3.现有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大多采用传统单体架构设计,代码耦合性强,资源可重用性和业务扩展性低,无法实现对既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整合和扩展。例如,公开号为cn10482811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列控设备的动态检测系统》,公开号为cn11034176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铁路列车控制设备动态监测系统》。此外,现有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缺乏对ato(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报警,而且在对列控设备的故障诊断方面,主要依赖故障记录表和监测状态日报提取故障特征,因此,故障诊断准确性和运维效率较低。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采用基于双中台设计的微服务架构,提高资源可重用性和信息共享性,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能够对设备故障准确高效的进行智能诊断分析。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层、中台层与表示层;其中:所述接入层,用于atp信息、ato信息与cir信息的接入;其中,atp为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o为列车自动驾驶系统,cir为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所述中台层包括: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所述业务中台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调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并从数据中台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中台基于所述接入层进行数据的采集,依次经过分析、处理与整合后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或者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调用下对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或者再结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异常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者故障诊断结果;所述表示层,用于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以及将对应的数据信息反馈给用户。
7.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能实现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atp(列车超
速防护系统)、ato和ci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并对设备故障准确高效的进行智能诊断分析。同时采用业务与数据的双中台架构,能快速响应系统需求新变化,比传统单体架构能更快速支撑业务扩展,提高资源可重用性和信息共享性,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动态监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1.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12.术语“由
……
组成”表示排除任何未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若将该术语用于权利要求中,则该术语将使权利要求成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以外的技术特征要素,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如果该术语只是出现在权利要求的某子句中,那么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明确列出的要素,其他子句中所记载的要素并不被排除在整体权利要求之外。
13.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能对在线运营动车组atp、ato和cir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报警,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智能运维,降低车载设备维护成本和人员的投入。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接入层、中台层与表示层;其中:所述接入层,用于atp信息、ato信息与cir信息的接入;其中,atp为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o为列车自动驾驶系统,cir为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所述中台层包括: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所述业务中台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调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并从数据中台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中台基于所述接入层进行数据的采集,经过分析、处理与整合后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或者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调用下对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或者再结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异常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者故障诊断结果;所述表示层,用于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以及将对应的数据信息反馈给用户。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采用分层结构,设置了业务与数据的双中台架构。通过接入层中atp接口、ato接口和cir接口分别接入外部系统 atp、ato和cir的信息,经过数据中台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整合,转换成系统所需的atp数据、ato数据、cir数据、rbc数据、应答器数据和轨道电路数据。前端界面表示层通过调用业务中台的实时监测服务、实时预警报警服务、查询和回放服务及智能统计分析服务等实现对列控车载设备系统状态实时监测、设备异常情况实时预警报警、设备运用状况的查询统计和故障诊断智能分析等。
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采用基于双中台设计的微服务架构,相比于传统单体架构能更快速支撑业务扩展,提高资源可重用性和信息共享性,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17.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18.一、接入层。
19.如图1所示,所述接入层主要包括:atp接口、ato接口与cir接口;通过所述atp接口接入atp信息,通过所述ato接口接入ato信息,通过所述cir接口接入cir信息。
2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tp信息主要包括:atp设备状态、列车的当前等级、运行模式、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制动信息、应答器报文信息、轨道电路载频及低频信息和rbc(无线闭塞中心)无线消息报文等。
2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to信息主要包括:包括ato设备状态、ato控车相关输入输出、ato停车精度与ato故障信息等。
2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ir信息主要包括:cir设备状态、列车车次和机车编号等。
23.二、中台层。
24.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台层的本质核心是能力复用共享,采用业务与数据的双中台架构。
25.1、数据中台。
26.所述的数据中台,提供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整合,形成atp数据、ato数据、cir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和rbc数据等,实现数据汇聚和集中管理。其实质是构建全域数据共享的中心,提供面向业务应用的数据智能平台。数据中台中设有算法模型,提供系统常用算法,包括分析模型算法、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算法等。
27.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中台主要包括:数据基础部分、主数据部分与算法模型部分。
28.所述数据基础部分,负责基于所述接入层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依次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形成系统中关键数据。
29.所述主数据部分,负责解析整合后的数据,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主要包括如下类别的数据:atp数据、ato数据、cir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和rbc数据。
30.所述算法模型部分,在相关类型的业务服务调用下,通过分析模型对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解析、分类并依据特征进行规范化),获得数据分析结果;或者,再结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异常信息通过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获得故障诊断结果。
31.2、业务中台。
32.所述的业务中台,提供业务基础和业务服务。其实质是遵循厚中台、薄应用思想建设业务中台,既可以根据新的业务服务需求和设计,添加新的业务能力中心,也可以在既有的业务能力中心添加新的业务服务,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3.如图1所示,所述的业务中台,主要包括业务基础部分和业务服务部分。
34.(1)业务基础部分。
35.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基础部分,负责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注册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之后,根据业务服务的类型调用相关的公共服务获取来自于数据中台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故障诊断结果,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
36.如图1所示,所述业务基础,服务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以及公共服务单元,提供服务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配置与监控、公共服务等功能。
37.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提供业务服务统一代理入口与调用分发,是系统中的门户,具有鉴权、认证、服务路由的功能,负责将用户的业务请求路由至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
3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负责注册业务服务部分提供的各类业务服务,并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调用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以及负责注册公共服务单元提供的公共服务,并在执行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过程中调用相关的公共服务。具体的:所述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采用去中心化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方式,具备多个服务节点,每一服务节点均能够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功能,通过服务发现,为各个服务的相互识别提供前提条件,此处的服务包含了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
39.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负责对注册的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进行配置并实时监测;将每一类业务服务划分为若干微服务,所述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通过采用配置中心管理所有微服务的配置,实现配置与部署完全分离,进而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微服务运行时所需参数集中管理、动态调整和自动更新;通过对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监控,监视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状态(例如,服务运行、服务停止和服务故障等状态),并根据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状态进行系统性能参数(例如,业务服务的响应时间等)优化。
40.本发明实施例中,微服务是指根据系统中业务服务的功能,构建能够互相协作的小而自治的服务,它具备高内聚、高扩展和高自治性特点,使得系统易于扩展和维护。
4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服务单元,提供系统功能中统一可复用的通用服务,为业务服务提供更便利的支撑,负责实现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数据通信、存储来自数据中
台的数据,以及存储用户的业务请求产生的数据以及日志数据。具体的,所述公共服务单元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通信服务、数据服务与文件服务;其中:所述通信服务,负责实现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数据通信,从数据中台获取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所述数据服务,负责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存储;所述文件服务,负责存储用户的业务请求产生的数据,供后续的检索,以及存储日志数据。
42.(2)业务服务部分。
43.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服务部分,负责提供各类业务服务,包括实时监测服务、实时预警报警服务、查询和回放服务、智能统计分析服务和日志服务等。
44.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实时监测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实时监测服务,之后,调用通信服务获取来自于数据中台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同时,根据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是,则触发实时预警报警服务,并根据出现异常情况的程度产生预警或报警信号再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此部分中,主要是针对atp、ato和cir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设备状态监测和数据监测,当动态监测的atp、ato和cir数据异常,达到警戒值进行实时预警,超过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其中,警戒值《阈值,以上两个值可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经验进行设定。
45.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查询和回放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查询和回放服务;其中,查询和回放服务包括:实时查询与历史查询和回放,实现系统实时和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回放,查询结果导出;当为实时查询时,调用通信服务实时从数据中台获取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当为历史查询和回放时,调用数据服务获得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以及将查询结果存储在文件服务中。
46.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智能统计分析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智能统计分析服务;之后,从业务基础部分中获取业务基础部分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再调用数据中台中通过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或者再调用数据中台中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异常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诊断结果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此部分主要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对系统数据采取综合、对比、专项的智能统计分析。
47.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日志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日志服务;之后,通过调用文件服务获取日志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会对所有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进行实时监测,考虑到实时监测过程均在后台执行,因此,上述介绍中省去了相关的描述。
48.三、表示层。
49.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层提供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前端界面显示),实现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显示通过业务服务获得的数据信息。具体可用于实时显示atp、ato和cir运行状态,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报警,对设备运用状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发送相关的业务请求,以查询、回放、统计分析设备的运用情况等。
50.上述系统主要工作过程如下:接入层提供外部系统atp、ato和cir信息接入,数据
中台将atp、ato和cir信息转换成系统所需的atp数据、ato数据、cir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和rbc数据,用户通过表示层通过调用业务中台的业务服务,实时显示列控系统atp车载设备的运行状况,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实时显示设备预警报警信息。用户也可根据人机交互界面查询、回放、统计分析设备的运用情况等。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通过数据中台构建全域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集中管理;通过业务中台,基于业务领域建模和中台规划,将系统中复杂业务进行拆分,降低业务复杂度,完成服务识别和设计,有利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通过微服务的方式,实现业务逻辑分离,为前台减负,提高前台快速响应能力,同时整合后台系统资源,快速响应系统的业务变化和扩展,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52.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引入一些具体的设备、信息来对列控车载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介绍。
53.(1)在成功登录系统后,用户在系统表示层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可以选择当日在线运营需要监测的单个列车或成批的列车组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也可以查询和回放选定列车或列车组的历史信息,亦可以根据需要对设备的运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等。
54.(2)以系统中最核心的功能列控设备动态监测为例,具体说明系统工作机理。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用户在设备监视界面中选择当日在线运营的列车,既可以选择单个某列车作为重点列车监测,也可以选择成批列车作为监测对象, 点击确定按钮。
55.步骤2.2、系统中台层的服务网关读取前端界面发过来的数据请求,将数据请求路由到服务注册中心获取相关的服务信息。
56.步骤2.3、服务注册中心提供服务注册和发现功能,服务监控监视服务的运行状态。服务注册中心获取业务服务的实时监测服务,向它发出请求。
57.步骤2.4、实时监测服务通过调用公共服务中的通信服务向数据中台发送获取atp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的请求,如果是c3等级的列车,还要发送获取rbc数据的请求。
58.步骤2.5、数据中台通过接入层中atp接口接入atp信息,经过数据中台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整合,转换成系统所需的atp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和rbc数据。
59.步骤2.6、实时监测服务获取到atp数据、应答器数据、轨道电路数据和rbc数据后,如果当前用户是选择监视单个列车,则实时监测服务调用图形显示微服务,以时间轴为x轴,y轴显示列车等级、列车模式、列车速度、制动信息、轨道电路数据、应答器数据和rbc无线数据等;如果当前用户是选择监视多个列车,则实时监测服务调用表格显示微服务以列表形式显示每个列车详细信息。
60.步骤2.7、当所监视的列车出现异常情况时,以某监视列车以c3等级完全模式运行为例,当无线超时时,触发实时预警报警服务,在界面中当前时间处以黄色标志显示列车预警;当无线超时超过阈值时,在界面中以红色标志显示列车报警,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61.(3)当用户查询和回放选定列车或列车组信息时,系统工作机理同步骤2.1~步骤2.3,从服务注册中心获取的业务服务是查询和回放服务,实时查询时,查询和回放服务调用公共服务中的通信服务从数据中台获取列车的相关数据;历史查询和回放时,调用公共
服务中的数据服务从数据中台获取列车的相关数据。对查询结果可以调用公共服务中的文件服务进行存储,方便今后检索。
62.(4)当用户对设备运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时,系统工作机理同步骤2.1~2.3,从服务注册中心获取的业务服务是智能统计分析服务,智能统计分析服务调用公共服务中的数据服务从数据中台获取列车的相关数据,调用数据中台算法模型的分析模型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当用户需要对列车运行异常或设备故障诊断分析时,智能统计分析服务调用数据中台算法模型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算法进行诊断分析。对统计分析的结果,智能统计分析服务调用公共服务中的文件服务进行存储,方便今后统计分析。
6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控车载设备系统运行状态、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报警,对设备故障诊断进行智能分析。同时采用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层、中台层与表示层;其中:所述接入层,用于atp信息、ato信息与cir信息的接入;其中,atp为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o为列车自动驾驶系统,cir为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所述中台层包括: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所述业务中台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调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并从数据中台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中台基于所述接入层进行数据的采集,依次经过分析、处理与整合后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或者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调用下对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或者再结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异常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者故障诊断结果;所述表示层,用于接收用户的业务请求,以及将对应的数据信息反馈给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层包括:atp接口、ato接口与cir接口;通过所述atp接口接入atp信息,通过所述ato接口接入ato信息,通过所述cir接口接入cir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台包括:数据基础部分、主数据部分与算法模型部分;其中:所述数据基础部分,负责基于所述接入层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依次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所述主数据部分,负责解析整合后的数据,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所述算法模型部分,在相应类型的业务服务调用下,通过分析模型对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数据分析结果;或者,再结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异常信息通过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获得故障诊断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中台包括:业务基础部分和业务服务部分;其中:所述业务服务部分,负责提供各类业务服务;所述业务基础部分,负责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注册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之后,根据业务服务的类型调用相关的公共服务获取来自于数据中台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故障诊断结果,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基础部分包括:服务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以及公共服务单元;其中:所述服务网关提供业务服务统一代理入口与调用分发,负责将用户的业务请求路由至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所述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负责注册业务服务部分提供的各类业务服务,并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调用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以及负责注册公共服务单元提供的公共服务,并在执行相应类别的业务服务过程中调用相关的公共服务;所述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负责对注册的业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进行配置并实时监测;所述公共服务单元,负责实现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数据通信、存储来自数据中台的
数据,以及存储用户的业务请求产生的数据以及日志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注册与发现单元采用去中心化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方式,具备多个服务节点,每一服务节点均能够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功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每一类业务服务划分为若干微服务,所述服务配置与监控单元通过采用配置中心管理所有微服务的配置,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微服务运行时所需参数集中管理、动态调整和自动更新。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服务单元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通信服务、数据服务与文件服务;其中:所述通信服务,负责实现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数据通信,从数据中台获取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所述数据服务,负责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存储;所述文件服务,负责存储用户的业务请求产生的数据,供后续的检索,以及存储日志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业务服务的类型包括:实时监测服务、实时预警报警服务、查询和回放服务、智能统计分析服务与日志服务;其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实时监测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实时监测服务,之后,调用通信服务获取来自于数据中台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同时,根据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是,则触发实时预警报警服务,并根据出现异常情况的程度产生预警或报警信号再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查询和回放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查询和回放服务;其中,查询和回放服务包括:实时查询与历史查询和回放;当为实时查询时,调用通信服务实时从数据中台获取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当为历史查询和回放时,调用数据服务获得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以及将查询结果存储在文件服务中;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智能统计分析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智能统计分析服务;之后,调用数据服务获取预先从数据中台获取的系统所需的相应类别的数据,再调用数据中台中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或者再调用数据中台中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型对数据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异常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诊断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当用户的业务请求对应为日志服务时,通过业务基础部分注册日志服务;之后,通过调用文件服务获取日志数据,并经表示层反馈给用户;其中,通信服务、数据服务与文件服务均属于公共服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示层提供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并显示获得的数据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采用业务与数据的双中台架构,实现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O和CI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并对设备故障准确高效的进行智能诊断分析。同时采用业务与数据的双中台架构,能快速响应系统需求新变化,比传统单体架构能更快速支撑业务扩展,提高资源可重用性和信息共享性,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汇远 李科 李一楠 程剑锋 岳林 赵志鹏 郜洪民 赵晓宇 高占盈 刘育君 尤瑞君 李昂 乔森 王飞 王彧 康仁伟 戴博 衣沛然 王鹏 穆进超 齐英华 董云逸 夏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3/5/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