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
未命名
07-02
阅读:15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
背景技术:
2.现在城轨车辆和高速列车大都采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来提高车辆的侧滚刚度。抗侧滚扭杆装置不影响车辆的其他振动形式,只抑制车辆的侧滚振动。抗侧滚扭杆是一种利用金属弹性杆在受扭矩作用时产生扭转变形而提供扭转反力矩起作用的装置。扭杆装置的可靠性对车辆的运行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3.抗侧滚扭杆是一种依靠扭杆扭转变形限制车体侧滚角度,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并辅助一、二系弹簧减缓车体绕纵向轴线侧滚趋势的装置,当车体发生侧滚时,一根连杆向上运动,另一根连杆向下运动,这时带动扭臂的一头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即作用于扭杆一个力矩,使得扭杆发生扭转变形,其扭杆产生的反力矩抵抗车体侧滚,从而改善车体侧滚性能。目前共有直扭杆和弯扭杆两种形式。
4.现有动车组转向架扭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抗侧滚扭杆容易发生纵向窜动的现象,加剧连接部分磨损,进而缩短抗侧滚扭杆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连接件2、转轴3和扭臂5,所述连接件2一端套在所述扭杆1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扭臂5转动连接,还包括卡扣4和卡销8,所述卡销8固定在扭臂5上,所述卡扣4的一端套在转轴3上,卡扣4的另一端与卡销8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卡销8包括两个弧形卡环11和两个螺栓12,所述弧形卡环11的两端向外侧延伸,两个弧形卡环11相对套在所述扭臂5上,所述两个螺栓12分别固定在弧形卡环11的两侧延伸部上。
9.作为优选,两个螺栓12的安装方向相反。
10.作为优选,所述卡扣4与卡销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防窜卡槽10,所述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的延伸部卡合。
11.作为优选,所述防窜卡槽10为两个条形槽。
12.作为优选,所述转轴3的一侧套有螺母15,所述卡扣4与转轴3套接的一端为环形结构。
13.作为优选,所述螺母15的外侧设置有钩槽,螺母15外侧的转轴3上插接有一个开口销14,开口销14嵌入到钩槽内。
14.作为优选,所述卡扣4的环形结构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内径小的部分套在转轴3上,
内径大的部分套在螺母15上。
15.作为优选,所述扭杆1采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的优点是:
17.通过设置卡扣和卡销将扭臂与连接件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扭杆在扭臂的带动下,其两端一上一下做循环的相对运动,卡扣和卡销相互固定,在扭臂和连接件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扭臂与连接件之间产生窜动,在保证其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防止扭杆发生纵向窜动,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增加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斜向示意图。
20.图3是图1的右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防窜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1旋转角度后的示意图。
23.图6是防窜块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连接件外侧示意图。
25.图中,1、扭杆;2、连接件;3、转轴;4、卡扣;5、扭臂;8、卡销;10、防窜卡槽;11、弧形卡环;12、螺栓;13、阶梯孔;14、开口销;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连接件2、转轴3和扭臂5,所述连接件2一端套在所述扭杆1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扭臂5转动连接,还包括卡扣4和卡销8,所述卡销8固定在扭臂5上,所述卡扣4的一端套在转轴3上,卡扣4的另一端与卡销8固定连接。
30.如图1-7所示,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连接件2、转轴3和扭臂5,连接件2一端套在扭杆1上,另一端通过转轴3与扭臂5转动连接,还包括卡扣4和卡销8,卡销8包括两个弧形卡环11和两个螺栓12,弧形卡环11的两端向外侧延伸,两个弧形卡环11相对套在所述扭臂5上,两个螺栓12一正一反分别固定在弧形卡环11的两侧延伸部上,两个弧形卡环11合在一起套在扭臂5上,通过旋紧螺栓12,使得弧形卡环11与扭臂5通过夹紧力固定;一正一反的两个螺栓12给两个弧形卡环11施加了相对的力,提高了防窜件8的稳定性。
31.卡扣4的一端套在转轴3上,卡扣4的另一端设置有防窜卡槽10,防窜卡槽10为两个条形槽,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的延伸部卡合,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的端部形状对应,增加了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之间的稳固性,提高了防窜效果。
32.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扭杆1两端的扭臂5一上一下循环做反向运动,扭杆1在扭臂5的带动下,其两端一上一下做循环的相对运动,卡销8与防窜卡槽10相卡合,通过设置卡扣4和卡销8将扭臂5与连接件2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在扭臂5和连接件2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扭臂5与连接件2之间产生窜动,进而防止扭杆发生纵向窜动,在保证其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增加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
33.转轴3的一侧套有螺母15,卡扣4与转轴3套接的一端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内径小的部分套在转轴3上,内径大的部分套在螺母15上,螺母15的外侧设置有钩槽,螺母15外侧的转轴3上插接有一个开口销14,开口销14嵌入到钩槽内。
34.螺母15避免卡扣4相对连接件2转动时发生脱离,开口销14提高了卡扣4、螺母15和转轴3之间的稳定性。
35.钩槽提高了开口销14的限位功能,提高了卡扣4、螺母15和转轴3之间的稳定性。
36.扭杆1采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选择强度更大的材料——钛合金,替代现用的欧标材料52crmov4(en10089)、以及sae550级和700级钢等,以减轻钢结构的变形和侧翻,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类气候和环境,降低动车组悬挂装置重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延长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维护次数。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连接件(2)、转轴(3)和扭臂(5),所述连接件(2)一端套在所述扭杆(1)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扭臂(5)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4)和卡销(8),所述卡销(8)固定在扭臂(5)上,所述卡扣(4)的一端套在转轴(3)上,卡扣(4)的另一端与卡销(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8)包括两个弧形卡环(11)和两个螺栓(12),所述弧形卡环(11)的两端向外侧延伸,两个弧形卡环(11)相对套在所述扭臂(5)上,所述两个螺栓(12)分别固定在弧形卡环(11)的两侧延伸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螺栓(12)的安装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与卡销(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防窜卡槽(10),所述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的延伸部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卡槽(10)为两个条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的一侧套有螺母(15),所述卡扣(4)与转轴(3)套接的一端为环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5)的外侧设置有钩槽,螺母(15)外侧的转轴(3)上插接有一个开口销(14),开口销(14)嵌入到钩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的环形结构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内径小的部分套在转轴(3)上,内径大的部分套在螺母(15)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1)采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连接件、转轴和扭臂,所述连接件一端套在所述扭杆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扭臂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和卡销,所述卡销固定在扭臂上,所述卡扣的一端套在转轴上,卡扣的另一端与卡销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扣和卡销将扭臂与连接件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扭杆在扭臂的带动下,其两端一上一下做循环的相对运动,卡扣和卡销相互固定,在扭臂和连接件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扭臂与连接件之间产生窜动,在保证其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防止扭杆发生纵向窜动,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增加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梁易初 吴永鑫 王慎轩 朱泓宇 王一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3/5/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端墙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长波高低不平顺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