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未命名
08-15
阅读:89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2.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和牡丹葡萄孢(botrytis paeoniae oud.)均可以引起芍药灰霉病。芍药灰霉病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其一,叶部边缘产生褐色病斑,使叶缘产生褐色轮纹波皱,叶柄和花梗软腐,外皮腐烂,花梗被害时影响种子成熟。其二,叶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多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呈褐色或紫褐色,具不规则轮纹,空气湿度过大时,长出灰色霉状物;茎上病斑褐色,呈软腐状,茎基部被害时,可使植株倒伏;花部被害变成褐色、软腐,产生灰色霉状物;病斑处有时产生黑色颗粒状的菌核。芍药灰霉病影响芍药的健康生长,同时还会降低芍药的观赏价值。
3.在芍药种植过程中,当植株发病时可通过喷施以下农药防治芍药灰霉病: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以上化学农药虽然可以有效防治芍药灰霉病,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抗药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化学农药长期单一使用,芍药灰霉病病原菌抗药性已逐渐增强,使得现有多种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逐年降低。
4.紫檀芪(cas:537-42-8)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的二苯乙烯家族,是白藜芦醇的甲基化衍生物,最初从檀香中分离得到,后来在血竭、蜂胶、蓝莓和葡萄等中均有发现。其结构式如下:
[0005][0006]
申请号为201611183149.3的专利公开了紫檀芪在防治葡萄灰霉病和荔枝霜疫霉病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紫檀芪或其溶液可抑制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另有研究表明,紫檀芪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造成菌丝和孢囊梗畸形。
[0007]
将不同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开发新型药剂的有效便捷途径,复配的组合物具有三种作用类型:增效作用、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物,可以提高对靶标的防治效果。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以一定质量比进行复配时对牡丹葡萄孢菌具有增效作用。
[0008]
目前,还尚未见有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复配的相关报道。
[0009]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提高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同时还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2]
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复配而成。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紫檀芪与肟醚菌胺的质量比为1-18:30-1。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紫檀芪与双炔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3:25-1。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紫檀芪与春雷霉素的质量比为1-27:7-1。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紫檀芪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16:10-1。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芍药灰霉病中的应用。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紫檀芪与其他成分复配时,对抑制芍药灰霉病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而可以保证芍药的健康生长及其观赏价值,为开发防治芍药灰霉病的药剂提供支持。
[0020]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有效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降低使用单一有效成分的抗药性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室内活性试验
[0023]
1.供试菌株: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采自染病芍药叶片,在实验室内分离得到,保存于pda培养基上。
[0024]
2.供试药剂
[0025]
98%紫檀芪原药、98%肟醚菌胺原药、93%双炔酰菌胺原药、98%春雷霉素原药、96%啶酰菌胺原药,均为市售。
[0026]
将供试药剂溶解后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制成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母液和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5个质量浓度梯度。
[0027]
3.试验方法
[002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预先融化的pda培养基9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1ml,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
[0029]
用直径5mm打孔器在供试菌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和空白对照平
板中央,盖上皿盖后置于25℃恒温箱培养4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抑制率。
[0030][0031]
4.数据分析: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杀菌剂浓度对数值为x,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及药剂对靶标病菌的毒力ec
50
值,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0032][0033]
上式中:ati
‑‑
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s
‑‑
标准药剂的ec
50
,单位为mg/l;m
‑‑
混剂的ec
50
,单位为mg/l。
[0034]
tti=tia×
pa+tib×
pb[0035]
上式中:tti
‑‑
混剂的理论毒理指数;tia‑‑
a药剂的毒力指数;pa‑‑
a药剂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
b药剂的毒力指数;pb‑‑
b药剂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036][0037]
上式中:ctc
‑‑
共毒系数;ati
‑‑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
‑‑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038]
5.测定结果
[0039]
根据计算的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的增效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1-4。
[0040]
表1紫檀芪和肟醚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1]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紫檀芪262.7913100.0000
‑‑‑‑
肟醚菌胺2.64869921.8946
‑‑‑‑
紫檀芪1:肟醚菌胺301.734315152.58619605.0593157.7563紫檀芪1:肟醚菌胺201.323319858.78499454.1853210.0528紫檀芪1:肟醚菌胺102.157412180.92619028.9951134.9090紫檀芪1:肟醚菌胺51.606816354.94778284.9122197.4064紫檀芪1:肟醚菌胺32.005313104.83727466.4209175.5170紫檀芪1:肟醚菌胺13.39707735.98175010.9473154.3816紫檀芪2:肟醚菌胺15.96324406.88393373.9649130.6144紫檀芪4:肟醚菌胺110.11652597.65042064.3789125.8321紫檀芪8:肟醚菌胺115.84501658.51251191.3216139.2162紫檀芪18:肟醚菌胺122.79321152.9373616.9418186.8794
[0042]
由表1可知,紫檀芪和肟醚菌胺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18:30-1内对灰葡萄孢菌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3]
表2紫檀芪和双炔酰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4]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紫檀芪262.7913100.0000
‑‑‑‑
双炔酰菌胺56.8321462.3994
‑‑‑‑
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2546.6254563.6226448.4610125.6793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2034.9715751.4442445.1423168.8099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1022.62891161.3083429.4540270.4151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542.6392616.3139401.9995153.3121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350.4235521.1683371.7996140.1745紫檀芪1:双炔酰菌胺147.6994550.9321281.1997195.9220紫檀芪3:双炔酰菌胺163.0148417.0311190.5999218.7993
[0045]
由表2可知,紫檀芪和双炔酰菌胺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3:25-1内对灰葡萄孢菌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6]
表3紫檀芪和春雷霉素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7]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紫檀芪262.7913100.0000
‑‑‑‑
春雷霉素7.55293479.3430
‑‑‑‑
紫檀芪1:春雷霉素77.01323747.09553056.9252122.5773紫檀芪1:春雷霉素56.42114092.62122916.1192140.3448紫檀芪1:春雷霉素37.60823454.05352634.5073131.1081紫檀芪1:春雷霉素112.00362189.27071789.6715122.3281紫檀芪3:春雷霉素114.67701790.4974944.8358189.5036紫檀芪5:春雷霉素129.3674894.8402663.2238134.9228紫檀芪10:春雷霉素132.9172798.3404407.2130196.0498紫檀芪20:春雷霉素144.8310586.1821260.9211224.6588紫檀芪27:春雷霉素168.7174382.4232220.6908173.2846
[0048]
由表3可知,紫檀芪和春雷霉素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27:7-1内对灰葡萄孢菌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9]
表4紫檀芪和啶酰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50]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紫檀芪262.7913100.0000
‑‑‑‑
啶酰菌胺13.04942013.8190
‑‑‑‑
紫檀芪1:啶酰菌胺1011.33662318.07861839.8355125.9938紫檀芪1:啶酰菌胺59.98122632.86281694.8492155.3450紫檀芪1:啶酰菌胺313.87391894.14151535.3643123.3676紫檀芪1:啶酰菌胺116.61311581.83181056.9095149.6658紫檀芪2:啶酰菌胺119.22491366.9319737.9397185.2363紫檀芪4:啶酰菌胺137.0560709.1734482.7638146.8986紫檀芪8:啶酰菌胺141.9637626.2348312.6466200.3012
紫檀芪16:啶酰菌胺126.3244998.2803212.5776469.6075
[0051]
由表4可知,有效成分紫檀芪和啶酰菌胺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16:10-1内对灰葡萄孢菌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52]
综上所述,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复配后对抑制芍药灰霉病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而可以保证芍药的健康生长及其观赏价值,为开发防治芍药灰霉病的药剂提供支持。
[0053]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复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檀芪与肟醚菌胺的质量比为1-18: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檀芪与双炔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3:2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檀芪与春雷霉素的质量比为1-27: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檀芪与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16:10-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芍药灰霉病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一种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紫檀芪与肟醚菌胺、双炔酰菌胺、春雷霉素或啶酰菌胺复配而成。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紫檀芪与其他成分复配时,对抑制芍药灰霉病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 许文营 智利红 梁明勤 朱华银 卢云飞 谌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