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17 阅读:105 评论:0

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2.好氧堆肥较好地实现了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但堆肥过程产生的严重恶臭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健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不能忽视;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影响了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其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臭气产生源最大,尤其值得关注。
3.而恶臭气体源头控制是降低臭气环境污染的首要环节,通过喷淋塔等外源控制技术能针对性的吸收臭气中的致臭化学物质,可快速实现消除异味的目的,但喷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氮低碳的喷淋废水,净化处理难度较大,进而产生、排放喷淋废水,导致除臭成本上升;因此需要考虑对此类喷淋废水进行处理,净化后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5.步骤s1.在scnd装置中接种干活性污泥,用于引入氨氧化细菌;
6.步骤s2.设有多个调控阶段,多个所述调控阶段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不同;通过多个所述调控阶段可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干活性污泥,随后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
7.进一步,所述干活性污泥可选为养鸭废水两级ao处理工艺压滤后的污泥。
8.进一步,所述调控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iii;所述阶段ⅰ用于维持和加快干活性污泥的快速活化,所述阶段ⅱ进一步控制溶解氧并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所述阶段iii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短程硝化的效果。
9.进一步,所述阶段ⅰ持续调控21天,所述阶段ⅱ持续调控21天,所述阶段iii持续调控70天。
10.进一步,所述阶段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8-10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4mg/l,并曝气24h,以维持活化后的干活性污泥快速生长;且在所述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40-60kg/d。
11.进一步,所述阶段ⅰ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9m3/d;并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3mg/l;且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50kg/d。
12.进一步,所述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3-5m3/d和除臭喷淋废水7-11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
氧含量至1-3mg/l,并曝气24h,从而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悬挂稻壳粪袋10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
13.进一步,所述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4m3/d和除臭喷淋废水9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mg/l,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5kg/d。
14.进一步,所述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0-20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5-0.7mg/l,曝气40-6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使得装置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8-12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
15.进一步,所述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5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持续间歇式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6mg/l,且曝气方式为:曝气5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5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10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通过步骤s1中添加的干活性污泥来引入氨氧化细菌,并通过控制多个调控阶段中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来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干活性污泥来使scnd装置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而强化scnd装置对高氮低碳废水的净化能力,随后即可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污水流向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水cod、氨氮浓度及c/n变化趋势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cnd装置溶解氧变化趋势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cnd装置中干活性污泥sv30变化趋势图。
23.其中:1、缺氧及进水区;2、气提区;3、主生化区;4、次生化区;5、斜管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5.实施例:请参考图1-4,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中,scnd装置采用常见的高氮低碳废水装置,而净化过程包括:步骤s1.在scnd装置中接种养鸭废水两级ao处理工艺压滤后的干活性污泥,用于引入氨氧化细菌,而干活性污泥投加量为池容积的2%-5%,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干活性污泥投加量为池容积的3%;步骤s2.设有多个调控阶段,多个调控阶段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进水方式的不同可
为进水量和进水种类的不同,曝气方式的不同可为曝气量和是否间歇式曝气的不同,碳源补充方式出不同可为碳源种类及碳源量的不同;通过多个调控阶段来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干活性污泥,由于同步硝化反硝化c/n的值需大于10才可进行生物脱氮,而引入的废水和活性污泥中的c含量较低,故需要增加碳源来进行生物脱氮;相对于传统的以硝化反硝化为主脱氮工艺,短程硝化是利用氨氧化细菌在动力学特性上的固有优势,控制硝化反应只进行到no2‑‑
n阶段,造成大量的no2‑‑
n累积,反硝化菌则会将累积的no2‑‑
n进一步氧化成n2;故该发明使scnd装置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而强化scnd装置对高氮低碳废水的净化能力,随后即可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
26.多个调控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iii;阶段ⅰ用于维持和加快干活性污泥的快速活化,且阶段ⅰ持续调控21天,使干活性污泥充分活化;而阶段ⅱ进一步控制溶解氧并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此阶段ⅱ持续21天;而阶段iii则是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短程硝化的效果,此阶段iii持续70天;此外,scnd装置包括缺氧及进水区1、气提区2、主生化区3、次生化区4和斜管沉淀区5;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iii的污水流向均为缺氧及进水区1

气提区2

主生化区3

次生化区4

斜管沉淀区5

缺氧及进水区1或出水管,其中缺氧及进水区1与气提区2底部连通,气提区2与主生化区3顶部连通并通过曝气将污水从气提区2送至主生化区3,主生化区3连通次生化区4,且主生化区3内放置有填料架,填料架内悬挂组合纤维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位点;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底部放置曝气盘,通过控制曝气时间与曝气风机运行频率来维持合适的溶解氧;主生化区3顶部横梁上可悬挂稻壳粪袋或者鸡粪袋,为scnd装置提供额外的碳源,平衡高氮低碳废水的c/n,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此外,通过控制曝气风机的频率,并安装常用的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主生化区3的溶解氧浓度,实现溶解氧控制。
27.阶段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8-10m3/d;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4mg/l,并曝气24h,以维持活化后的干活性污泥快速生长;且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40-60kg/d,在本实施例中,阶段ⅰ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9m3/d;并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3mg/l;且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50kg/d;其中,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平均cod浓度为58.69mg/l,平均氨氮浓度为140.04mg/l,即c/n为1:2.5;接种干活性污泥后,增大曝气盘的曝气量,将干污泥颗粒爆散,使得生化区溶解氧控制在3mg/l,同时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加快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化;在阶段ⅰ中,每隔七天装置中的进水平均浓度如表1所示。
28.表1为实施例1在阶段ⅰ中缺氧及进水区1的进水平均浓度。
29.weekcod(mg/l)氨氮(mg/l)c/n1146.0063.130.432116.7054.130.46384.28159.301.89
30.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3-5m3/d和除臭喷淋废水7-11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1-3mg/l,并曝气24h,从而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
悬挂稻壳粪袋10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在本实施例中,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4m3/d和除臭喷淋废水9m3/d的混合污水(除臭喷淋废水中cod浓度为114.85mg/l,平均氨氮浓度为1036.71mg/l,即c/n为1:(4.8-17));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mg/l,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25kg/d;其中,粪袋为塑料编织袋,内含稻壳粪或者新鲜鸡粪,当粪袋悬挂于scnd装置主生化区3横梁上时,粪袋没入水中,编织袋内稻壳粪或者新鲜鸡粪的可溶性物质会被水流冲刷带入水中,提高scnd装置内中cod含量,强化高氮低碳废水的可生化性;在阶段ⅱ中,每隔七天装置中的进水平均浓度如表2所示。
31.表2为实施例1在阶段ⅱ中缺氧及进水区1的进水平均浓度。
32.weekcod(mg/l)氨氮(mg/l)c/n198.30203.102.072126.111004.607.973134.64892.416.63
33.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0-20m3/d;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5-0.7mg/l,曝气24h,使得装置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8-12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在本发明中,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5m3/d;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间歇式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6mg/l,且曝气方式为:曝气5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25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10袋;在阶段iii中,每隔七天装置中的进水平均浓度如表3所示。
34.表3为实施例1在阶段iii中缺氧及进水区1的进水平均浓度。
35.weekcod(mg/l)氨氮(mg/l)c/n178.931034.2013.10275.60750.609.933107.201254.2011.704110.641234.1511.155124.77880.567.066133.941277.419.547173.611260.797.268128.531098.138.549168.361610.789.5710135.691491.4110.99
36.在本发明中,高氮低碳废水是为三级喷淋塔喷淋废水,其初始ph<9,此类废水进入scnd装置后会提高装置内ph,并且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会消耗碱度,因此需要通过添加碳酸氢钠维持scnd装置内ph在7.2-7.8范围内;而调节scnd装置内的ph值可通过添加碳酸氢钠的方式来调节,而实际添加量视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具体进水ph值而定;此外,次生化区4与斜管沉淀区5的底部连通,生物脱氮完成后的水将流入到斜管沉淀区5,斜管沉淀区5的上层溶液将经过溢流堰并进入到出水管流出,该水则是经过生物脱氮后可回用于除
去喷淋的水,进而形成喷淋废水的循环利用;此外,通过实验不同的回用水量可知,在喷淋过程中可对氨气进气平均浓度为3423ppm的发酵罐恶臭气体,获得85%以上的平均氨气去除效率;而通过该调试方式,scnd装置可对氨氮平均浓度为1189.22mg/l的喷淋除臭废水获得90%以上的平均氨氮去除效率,对总氮平均浓度为1357.70mg/l的喷淋除臭废水获得85%以上的平均总氮去除效率(数据见表4),进而确定本发明中的调试方法能够较高程度的对喷淋除臭废水进行净化;斜管沉淀区5底部与缺氧及进水区1连通,使得scnd装置中的各区形成一个闭环,并在气提区2气提曝气、推流的作用下实现scnd装置中溶液的循环流动。
37.表4为实施例1在阶段iii中缺氧及进水区1的氨氮、总氮平均浓度。
[0038][0039]
工作原理
[0040]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s1.在scnd装置中接种养鸭废水两级ao处理工艺压滤后的污泥用于引入氨氧化细菌,投加量为池容积的3%;随后进入阶段i,阶段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9m3/d;并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3mg/l,并曝气24h,以维持活性污泥快速生长;且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50kg/d,在经过21天后将进入阶段ⅱ,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4m3/d和除臭喷淋废水9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mg/l,并曝气24h,从而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食用面粉25kg/d和悬挂稻壳粪袋10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在持续21天后,将进入阶段iii,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1通入除臭喷淋废水25m3/d;通过主生化区3和次生化区4的曝气装置持续间歇式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6mg/l,且曝气方式为:曝气5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使得scnd装置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并在主生化区3添加添加食用面粉25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10袋;故通过该调试方法,使scnd装置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提升装置对高氮低碳废水的净化效率,并将净化后的水回用到喷淋塔。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scnd装置中接种干活性污泥,用于引入氨氧化细菌;步骤s2.设有多个调控阶段,多个所述调控阶段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不同;通过多个所述调控阶段可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干活性污泥,随后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活性污泥可选为养鸭废水两级ao处理工艺压滤后的污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iii;所述阶段ⅰ用于维持和加快干活性污泥的快速活化,所述阶段ⅱ进一步控制溶解氧并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所述阶段iii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短程硝化的效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ⅰ持续调控21天,所述阶段ⅱ持续调控21天,所述阶段iii持续调控70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8-10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4mg/l,并曝气24h,以维持活化后的干活性污泥快速生长;且在所述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40-60kg/d。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ⅰ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为9m3/d;并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3mg/l;且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50kg/d。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3-5m3/d和除臭喷淋废水7-11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1-3mg/l,并曝气24h,从而逐步驯化氨氧化细菌;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悬挂稻壳粪袋10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ⅱ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有机肥车间的喷淋废水4m3/d和除臭喷淋废水9m3/d的混合污水;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持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2mg/l,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5kg/d。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0-20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气装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5-0.7mg/l,曝气40-6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使得装置在维持氨氧化细菌优势生长的同时,创造低溶解氧的环境条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长;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0-30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8-12袋,且稻壳粪袋一周更换一次。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iii中的缺氧及进水区通入除臭喷淋废水15m3/d;通过主生化区和次生化区的曝
气装置持续间歇式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至0.6mg/l,且曝气方式为:曝气50min停10min的间歇曝气24h,并在主生化区添加食用面粉25kg/d和悬挂新鲜鸡粪袋10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SCND装置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调试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步骤S1在SCND装置中接种干活性污泥用于引入氨氧化细菌;步骤S2通过控制SCND装置中多个调控阶段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等来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干活性污泥;本发明通过步骤S1中添加的干活性污泥来引入氨氧化细菌,并通过控制多个调控阶段中的进水方式、曝气方式和碳源补充方式的不同来驯化、调试SCND装置中的活性污泥来使SCND装置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而强化SCND装置对高氮低碳废水的净化能力,随后即可回用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塔中进行循环喷淋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邓隆华 伍尚权 曹珍 徐嘉欣 许燕滨 段腾飞 刘银龙 戴睿智 廖劲松 周营 史金才 孔令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益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