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9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及系统,涉及烟尘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对于含湿烟气的监测,多数依靠取样单元进行预处理,集中加热。将烟气升温至120℃以上,将烟气温度提升至露点以上,然后以等速取样方式进入测量区域进行测量。在烟气流动过程中,热量流失造成温度下降,易于测量区域冷凝,影响测量,甚至污染测量系统;且对烟气加热时,一般的加热腔室只利用加热块内侧加热测量烟气,仅利用加热块内部加热能力,对加热块外部利用率较低,外部热量不仅浪费而且逸散至测量系统中,影响设备环境温度,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3.现有的在烟尘检测系统中,动力气多数为空压机提供的压缩空气,具体为有一定湿度的冷空气,但是冷空气进入气力输送器中与加热过的烟气混合,易造成气力输送器堵塞,影响整个测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及系统,提高加热件的利用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包括:烟气腔室、加热件和压缩气加热腔室,所述的加热件包裹在烟气腔室的外部,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贴紧与加热件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
6.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腔室采用管道设计,所述的加热件采用对称的铸铝加热圈设计。
7.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采用弧形腔室设计,贴紧一侧的铸铝加热圈,所述的铸铝加热圈另一侧设置保温层。
8.进一步的,对称的铸铝加热圈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和保温层均采用螺栓连接铸铝加热圈。
10.一种烟尘监测系统,采用上述的加热腔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单元、加热腔室、测量单元和气力输送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11.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铸铝加热圈从上下锁紧抱住烟气腔室,压缩气加热腔室和保温层分别从上下锁紧抱住两侧的铸铝加热圈;工作时,烟气于加热腔室中加热并直接进入测量单元区域,压缩气于压缩气加热腔室加热后进入气力输送器,并与被检测后的烟气在气力输送器混合后,排出系统。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在测量单元区域前将烟气加热,保护测量单元;再合理利用铸铝加热块外侧热量,对压缩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并与烟气混合后通过气力输送单元排出整个系统,避免气力输送单元堵塞,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包括:烟气腔室1、加热件2和压缩气加热腔室3,所述的加热件2包裹在烟气腔室1的外部,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3贴紧与加热件2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3上设置进气口4和出气口5。
17.所述的烟气腔室1采用管道设计,所述的加热件2采用对称的铸铝加热圈设计。
18.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3采用弧形腔室设计,贴紧一侧的铸铝加热圈,所述的铸铝加热圈另一侧设置保温层6。
19.对称的铸铝加热圈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20.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3和保温层6均采用螺栓连接铸铝加热圈。
21.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尘监测系统,采用上述的加热腔室b,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单元a、加热腔室b、测量单元c和气力输送单元d;所述测量单元c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d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加热腔室b的压缩气加热腔室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d的进气口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铸铝加热圈从上下锁紧抱住烟气腔室,压缩气加热腔室和保温层分别从上下锁紧抱住两侧的铸铝加热圈;工作时,烟气于加热腔室中加热并直接进入测量单元区域,压缩气于压缩气加热腔室加热后进入气力输送器,并与被检测后的烟气在气力输送器混合后,排出系统。
23.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在测量单元区域前将烟气加热,保护测量单元;再合理利用铸铝加热块外侧热量,对压缩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与烟气混合后通过气力输送单元排出整个系统,避免气力输送单元堵塞,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腔室、加热件和压缩气加热腔室,所述的加热件包裹在烟气腔室的外部,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贴紧于加热件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腔室采用管道设计,所述的加热件采用对称的铸铝加热圈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采用弧形腔室设计,贴紧一侧的铸铝加热圈,所述的铸铝加热圈另一侧设置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对称的铸铝加热圈之间采用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和保温层均采用螺栓连接铸铝加热圈。6.一种烟尘监测系统,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单元、加热腔室、测量单元和气力输送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的出气口与气力输送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尘监测的加热腔室,包括:烟气腔室、加热件和压缩气加热腔室,所述的加热件包裹在烟气腔室的外部,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贴紧与加热件的外侧设置,所述的压缩气加热腔室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合理利用铸铝加热块外侧热量,对压缩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杰 沈凤祥 张韶华 姚家俊 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3/8/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