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装置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5 阅读:10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风门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2.配置在冰箱的冷气通路等中的风门装置具有:具备设有开口部的框部(端板部及主体部)的框架、可旋转地支撑于框架的挡板、驱动挡板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收纳于与设于框部的端部的隔板结合的壳体部件的内侧。驱动机构具备:配置在壳体部件的内侧的步进马达;以及将步进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挡板的轮系。设置在轮系末级的扇形齿轮与挡板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11195号公报
4.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门装置中,驱动机构被保持在壳体的内侧。在驱动风门装置时,若马达的振动容易传递到壳体,则存在由振动引起的噪音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降低由使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风门装置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风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其具备包围开口部的框部和配置在所述框部的端部的隔板;挡板,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框架上,且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驱动机构,其具备马达和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挡板的输出部件;以及壳体,其与所述隔板结合,且在与所述隔板之间收纳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备:底部,其与所述隔板相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以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相对;马达保持部,其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从所述底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且包围所述马达的外周;轴支撑部,其在所述马达保持部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从所述底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且将所述输出部件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一肋,其在所述马达保持部和所述轴支撑部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以及第二肋,其在所述轴支撑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肋交叉,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马达保持部连接。
7.在本发明中,在与隔板之间收纳驱动机构的壳体的内侧,使马达保持于包围马达外周的形状的马达保持部。另外,在支撑输出部件的轴支撑部与马达保持部之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肋与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肋交叉,通过第一肋将相对的侧板彼此连接,并且通过第二肋将马达保持部与侧板连接。因此,由于壳体内的空间被细分,因而壳体的刚性提高,壳体不易振动。因此,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
的噪音。
8.在本发明中,优选具备第三肋,该第三肋在所述轴支撑部与所述马达保持部之间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达保持部和所述轴支撑部连接。这样一来,由于轴支撑部与马达保持部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细分壳体内的空间,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9.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轴支撑部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这样一来,由于马达保持部经由轴支撑部与第三侧板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10.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靠近马达的部分的刚性。因此,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11.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靠近马达的部分的刚性。因此,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12.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底部具备:底板,其堵塞所述马达保持部的与所述隔板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及分隔板,其与所述马达保持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隔板侧,所述第一肋及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板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这样一来,马达保持部的从底板向第一方向偏移的部分经由分隔板被支撑,因此,刚性提高,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13.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底部具备从所述分隔板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外表面肋及第二外表面肋,所述第一外表面肋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外表面肋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肋交叉,并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马达保持部连接。这样,通过采用由肋划分底部的结构,能够在确保底部的刚性的同时实现壳体的轻量化。
14.本发明的风门装置能够用于冰箱,冰箱具有冷却机和被提供由所述冷却机产生的冷气的储藏室,所述风门装置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冷气吸入口。
15.在本发明中,在与隔板之间收纳驱动机构的壳体的内侧,使马达保持于包围马达外周的形状的马达保持部。另外,在支撑输出部件的轴支撑部与马达保持部之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肋与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肋交叉,通过第一肋将相对的侧板彼此连接,并且通过第二肋将马达保持部与侧板连接。因此,由于壳体内的空间被细分,因而壳体的刚性提高,壳体不易振动。因此,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附图说明
16.图1是从与挡板相反的方向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挡板侧观察图1所示的风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风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隔板、驱动机构及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齿轮传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隔板侧观察壳体和驱动机构的俯视图、以及从隔板侧观察壳体的俯视图。图7是壳体的剖视立体图(在图6的(b)的a-a位置切断的剖视立体图)。图8是壳体的剖视立体图(在图6的(b)的b-b位置切断的剖视立体图)。图9是具备图1所示的风门装置的冰箱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冰箱用的风门装置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xyz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将沿着挡板4的旋转中心轴线l的方向设为x方向。由挡板4开闭的开口部20朝向z方向。x方向是第一方向,z方向是第二方向,y方向是第三方向。另外,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来进行说明。
18.(整体结构)图1是从与挡板4相反的一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挡板4侧观察图1的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风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隔板23、驱动机构6及壳体3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齿轮传动马达60的分解立体图。图6的(a)是从隔板23侧观察壳体3及驱动机构6的俯视图。图6的(b)是从隔板23侧观察壳体3的俯视图。图7是壳体3的剖视立体图(在图6的(b)的a-a位置切断的剖视立体图)。图8是壳体3的剖视立体图(在图6的(b)的b-b位置切断的剖视立体图)。
19.如图1、图2、图3所示,风门装置1具有:框架2,其设有在z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20;挡板4,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框架2;以及壳体3,其与框架2结合。框架2和壳体3由树脂制成。挡板4以沿x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线l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开闭开口部20。
20.框架2具备:框部21,其设有开口部20;方筒状的主体部22,其从框部21的外缘向z1方向突出;以及隔板23,其与主体部22的x1方向的侧板部分一体形成。壳体3从x1方向与隔板23相对。壳体3和隔板23通过使从隔板23的边缘向x1方向延伸的钩24与形成于壳体3的侧面的突起30卡合而结合。隔板23和壳体3构成长方体状的框体,其收纳驱动挡板4的驱动机构6。
21.框架2具备配置在框部21的x2侧的端部且在x方向上与隔板23相对的侧板25。另外,框架2具备方筒状的密封板部26,该密封板部26在框部21处从开口部20的边缘朝向挡板4所在的一侧(z1方向)突出。在框部21上安装有包围密封板部26的加热器(未图示)。风门装置1通过对加热器通电而使其发热,从而防止挡板4因结冰而无法移动。
22.挡板4能够旋转地支撑在隔板23与侧板25之间。在挡板4的y2侧的边缘形成有向x1侧突出的圆柱部41和向x2侧突出的圆柱部42。在圆柱部41的前端形成有连结孔(未图示),该连结孔供从贯通隔板23的轴孔27朝向挡板4突出的输出部件69的轴部691的前端嵌入。在圆柱部42的前端形成有与形成于侧板25的轴孔(未图示)嵌合的轴部44。因此,挡板4以连接隔板23的轴孔27的中心和侧板25的轴孔的中心的轴线为旋转中心轴线l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框架2上。
23.挡板4具有:比开口部20大的树脂制的开闭板45;以及粘贴在开闭板45的开口部20侧的面上的由发泡聚氨酯等构成的片状的弹性部件46。挡板4通过由后述的驱动机构6驱动
而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移动到封闭开口部20的关闭位置和开放开口部20的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弹性部件46与密封板部26接触。
24.风门装置1例如配置在构成冷气通路的管道等的内侧。冷气从与相对于开口部20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流过开口部20。冷气还可以从相对于开口部20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流过开口部20。
25.(驱动机构6)如图3、图4所示,驱动机构6被收纳在壳体3和隔板23之间。驱动机构6具备齿轮传动马达60和由齿轮传动马达60驱动的输出部件69。输出部件69具备:与设置在壳体3上的轴支撑部35嵌合的轴部691;以及从轴部691沿径向伸出的扇形齿轮692。输出部件69由壳体3的轴支撑部35支撑为能够旋转。如上所述,输出部件69的轴部691的沿x2方向延伸的前端部贯通设置在隔板23上的轴孔27,与挡板4连接。
26.如图5所示,齿轮传动马达60具有马达61和将马达61的旋转传递给输出部件69的齿轮传递机构62。马达61具备:有底圆筒形的金属制的马达壳体63;堵塞马达壳体63的开口端的端板64;配置在马达壳体63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定子65;配置在定子65的内侧的转子(未图示);以及配置在端板64与定子65之间的分隔部件66,由马达壳体63、转子及定子65构成由步进马达构成的马达61。
27.齿轮传递机构62具备:配置在分隔部件66与端板64之间的由多个齿轮构成的轮系621;以及经由轮系621被驱动的输出轮622。转子的旋转被轮系621减速后传递到输出轮622。输出轮622具有:齿轮623,其与轮系621的最终级的齿轮啮合;轴部624,其从齿轮623的中心向x2方向延伸;以及齿轮625(参照图2),其与贯通设置于端板64的轴支撑部641而向x2方向突出的轴部624的前端连接。齿轮625与输出部件69的扇形齿轮692啮合。
28.马达61具备:配置在马达壳体63的切口631中的端子台67;以及覆盖端子台67的端子罩68。端子台67配置在卷绕有定子线圈651的绝缘体652的径向外侧,与绝缘体652一体形成。在端子台67上保持有多个连接器端子70。多个连接器端子70在端子台67的径向外侧向x1方向弯曲,在端子台67和端子罩68的间隙中向x1方向延伸。在连接器端子70上电连接有定子线圈651。
29.(壳体)壳体3具有:底部31,其相对于隔板23从框部21的相反侧(x1方向)相对;以及方筒状的筒部32,其从底部31向隔板23侧(x2方向)突出。从x方向观察时,底部31和筒部32是长边沿y方向延伸、短边沿z方向延伸的四边形。如图3、图6所示,筒部32具有:在z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以及在y方向上相对的第三侧板323和第四侧板324。第三侧板323连接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的y2侧的端部。第四侧板324连接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的y1侧的端部。与隔板23的钩24卡合的突起30形成在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上。
30.在壳体3上设置有使马达61的连接器端子70朝向与隔板23相反的一侧露出的连接器插入口33。如图3、图4所示,连接器插入口33为将第四侧板324与底部31连接的角部切去的结构。若将对方侧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插入口33,则能够将马达61的连接器端子70与连接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外部配线连接,将驱动信号提供至马达61。
31.如图3、图6所示,壳体3具备沿着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的内表面在z方向上
延伸的圆筒状的凸台部34。凸台部34从底部31向x2方向突出,与第一侧板321、第二侧板322连接。在结合隔板23和壳体3时,从隔板23向x1方向突出的凸部28(参照图4)与凸台部34嵌合。
32.壳体3具备配置在筒部32的内侧的圆筒形的轴支撑部35及马达保持部36。轴支撑部35及马达保持部36从底部31向隔板23所处的一侧(x2方向)突出。轴支撑部35和马达保持部36配置在壳体3的z方向的中央。轴支撑部35配置在壳体3的第三侧板323侧(y2侧)的端部。马达保持部36配置在壳体3的第四侧板324侧的端部。
33.如图6的(a)、图6的(b)所示,马达保持部36具备:包围马达壳体63的外周的圆弧部361;以及包围端子罩68的周向的两侧的一对直线部362。一对直线部362从圆弧部361的缺口向y1方向延伸,与第四侧板324的连接器插入口33的周向的两侧连接。圆弧部361与第一侧板321的内表面及第二侧板322的内表面相连。
34.在将齿轮传动马达60组装于壳体3时,如图6的(a)所示,在大致圆筒形的马达保持部36的内侧配置马达壳体63。在马达保持部36的圆弧部361的内表面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肋363(参照图8)。马达壳体63的外周面与肋363的前端接触,被轻轻压入马达保持部36的内侧。
35.如图4所示,在隔板23上设有从与齿轮传动马达60的端板64相对的位置向x1方向突出的按压部29。若将隔板23与壳体3结合,则按压部29从x2侧与齿轮马达60的端板64抵接。
36.(壳体的加强结构)在壳体3的内侧,如上所述,作为马达保持部36设置有大致圆筒形的肋形状。如图3、图6所示,马达保持部36配置在壳体3的第四侧板324侧的端部,从第三侧板323离开。因此,在马达保持部36与第三侧板323之间配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第一肋37、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肋38及第三肋39,从而设置有基于肋的加强结构。第一肋37、第二肋38及第三肋39从壳体3的底部31向x2方向突出。第一肋37、第二肋38及第三肋39的前端位于比轴支撑部35的前端更靠x1侧的位置(参照图7)。
37.第一肋37配置在马达保持部36与轴支撑部35之间,与第一侧板321及第二侧板322连接。第二肋38配置在轴支撑部35的z1侧和z2侧的两个部位,与第一肋37交叉。两根第二肋38分别与马达保持部36和第三侧板323连接。第三肋39在马达保持部36和轴支撑部35之间沿y方向延伸,连接马达保持部36和轴支撑部35。轴支撑部35经由向与第三肋39相反侧延伸的第四肋40与第三侧板323连接。
38.如图7、图8所示,壳体3的底部31具备:堵塞马达保持部36的x1方向的端部的底板311;以及相对于底板311位于隔板23侧(x2侧)的分隔板312。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312位于壳体3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底板311及分隔板312是以x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板状。分隔板312连接马达保持部36的外侧面和筒部32(第一侧板321、第二侧板322、第三侧板323、第四侧板324)的内侧面。因此,在马达保持部36的外周侧,通过隔板312将收纳驱动机构6的空间与外部空间隔开。第一肋37、第二肋38、第三肋39及第四肋40与隔板312连接,并从隔板312向x2方向突出。
39.壳体3的底部31由从分隔板312向x1方向突出的第一外表面肋313及第二外表面肋314加强。如图4所示,第一外表面肋313在马达保持部36与第三侧板323之间沿z方向延伸,
并与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连接。第二外表面肋314沿y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外表面肋313交叉。第二外表面肋314以等间隔配置有3根,连接马达保持部36和第三侧板323。第一外表面肋313及第二外表面肋314的x1方向的前端面、筒部32的x1方向的前端面及底板311位于同一面上。
40.(冰箱)图9是具备图1所示的风门装置1的冰箱100的说明图。在图9所示的冰箱100中,冰箱主体110具备多个储藏室111和向多个储藏室111提供冷气的冷气管道112,在连通冷气管道112和储藏室111的冷气吸入口113设置有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1。另外,冰箱主体110具备生成冷气的冷却机114、配置在冷气管道112内的风扇115和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基于设置于储藏室111的传感器(未图示)的信号,控制风门装置1的开闭动作,调节冷气向储藏室111的提供时机和提供量。
41.(本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1具有:框架2,其具备包围开口部20的框部21和配置在框部21的端部的隔板23;挡板4,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框架2上,用于开闭开口部20;驱动机构6,其具备马达61和将马达61的旋转传递给挡板4的输出部件69;以及壳体3,其与隔板23结合,在其与隔板23之间收纳驱动机构6。壳体3具备:底部31,其在x方向(第一方向)上与隔板23相对;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其在z方向(第二方向)上相对;第三侧板323和第四侧板324,其连接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在y方向(第三方向)上相对;马达保持部36,其在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之间从底部31向x2方向(第一方向)突出,包围马达61的外周;以及轴支撑部35,其在马达保持部36和第三侧板323之间从底部31向x2方向(第一方向)突出,将输出部件69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壳体3具备:第一肋37,其在马达保持部36与轴支撑部35之间沿z方向(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连接;以及第二肋38,其在轴支撑部35的z方向的两侧沿y方向(第三方向)延伸并与第一肋37交叉,并与第三侧板323和马达保持部36连接。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框架2的隔板23结合的壳体3的内侧收纳驱动机构6时,使马达61保持在包围马达61的外周的大致圆筒形的肋形状的马达保持部36。另外,在支撑输出部件69的轴支撑部35和马达保持部36之间,沿z方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肋37和沿y方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肋38交叉,通过第一肋37连接相对的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并且通过第二肋38连接马达保持部36和第三侧板323。因此,壳体3内的空间被细分,壳体3的刚性提高,因此,壳体3不易振动,马达61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3。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3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43.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除了上述的第一肋37及第二肋38之外,还在轴支撑部35与马达保持部36之间形成有沿y方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肋39,因此,马达保持部36与轴支撑部35相连。另外,设置有连接轴支撑部35和第三侧板323的第四肋40,通过轴支撑部35连接马达保持部36和第三侧板323。因此,壳体3中支撑马达61和输出部件69的部分的刚性提高,因此,壳体3不易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3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44.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中,马达保持部36与第一侧板321及第二侧板322连接,并且马达保持部36与第四侧板324连接。因此,靠近马达61的部分的刚性高,马达61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3,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3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45.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的底部31具备:底板311,其堵塞马达保持部36的x1侧(与隔板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及分隔板312,其与马达保持部36、第一侧板321、第二侧板322、第三侧板323及第四侧板324连接,相对于底板311位于x2侧(隔板23侧),第一肋37以及第二肋38从分隔板312向x2方向(第一方向)突出。因此,马达保持部36的从底板311向x2方向(第一方向)偏移的部分经由分隔板312被支撑,因此,马达保持部36的刚性高,不易振动。因此,马达61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3,因此,能够抑制由壳体3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46.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31具备从分隔板312向x1方向突出的第一外表面肋313及第二外表面肋314。第一外表面肋313沿z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板321和第二侧板322连接,第二外表面肋314沿y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外表面肋314交叉,并与第三侧板323和马达保持部36连接。这样,通过采用由肋划分底部31的结构,能够在确保底部31的刚性的同时实现壳体3的轻量化。
47.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1能够用于冰箱100,冰箱100具有冷却机114和被提供由冷却机114产生的冷气的储藏室111,风门装置1配置在储藏室111的冷气吸入口113。
48.(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壳体3的底部31中,分隔板312的x方向的位置可以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风门装置1是用于冰箱的,但未必限定于用于冰箱的风门装置。符号说明
[0049]1…
风门装置;2

框架;3

壳体;4

挡板;6

驱动机构;20

开口部;21

框部;22

主体部;23

隔板;24

钩;25

侧板;26

密封板部;27

轴孔;28

凸部;29

按压部;30

突起;31

底部;32

筒部;33

连接器插入口;34

凸台部;35

轴支撑部;36

马达保持部;37

第一肋;38

第二肋;39

第三肋;40

第四肋;41、42

圆柱部;44

轴部;45

开闭板;46

弹性部件;60

齿轮传动马达;61

马达;62

齿轮传动机构;63

马达壳体;64

端板;65

定子;66

分隔部件;67

端子台;68

端子罩;69

输出部件;70

连接器端子;100

冰箱;110

冰箱主体;111

储藏室;112

冷气管道;113

冷气吸入口;114

冷却机;115

风扇;120

控制装置;311

底板;312

分隔板;313

第一外表面肋;314

第二外表面肋;321

第一侧板;322

第二侧板;323

第三侧板;324

第四侧板;361

圆弧部;362

直线部;363

肋;621

轮系;622

输出轮;623

齿轮;624

轴部;625

齿轮;641

轴支撑部;651

定子线圈;652

绝缘体;691

轴部;692

扇形齿轮;l

旋转中心轴线。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该框架具备包围开口部的框部和配置在所述框部的端部的隔板;挡板,该挡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框架上,且开闭所述开口;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具备马达和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传递至所述挡板的输出部件;以及壳体,该壳体与所述隔板结合,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之间收纳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备:底部,该底部与所述隔板相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相对;马达保持部,该马达保持部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从所述底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且包围所述马达的外周;轴支撑部,该轴支撑部在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从所述底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且将所述输出部件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一肋,该第一肋在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轴支撑部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以及第二肋,该第二肋在所述轴支撑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肋交叉,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马达保持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肋,该第三肋在所述轴支撑部与所述马达保持部之间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达保持部和所述轴支撑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支撑部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保持部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备:底板,该底板堵塞所述马达保持部的与所述隔板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及分隔板,该分隔板与所述马达保持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隔板侧,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板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备从所述分隔板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外表面肋及第二外表面肋,所述第一外表面肋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所述第二外表面肋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肋交叉,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马达保持部连接。8.一种冰箱,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却机和被提供由所述冷却机产生的冷气的储藏室,所述风门装置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冷气吸入口。

技术总结
一种风门装置及冰箱,能降低使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风门装置的振动所产生的噪音。风门装置(1)具有框架(2)和壳体(3),框架具备由挡板(4)开闭的开口部(20),在壳体与隔板(23)之间收纳驱动机构(6)。壳体具备与隔板(23)相对的底部(31)和筒部(32)。在筒部的内侧,设置有包围马达(61)的外周的马达保持部(36)以及配置在马达保持部与第三侧板(323)之间的轴支撑部(35),具备:在马达保持部与轴支撑部之间沿Z方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肋(37);以及在轴支撑部的Z方向的两侧与第一肋交叉并与第三侧板(323)和马达保持部连接的第二肋(38)。(323)和马达保持部连接的第二肋(38)。(323)和马达保持部连接的第二肋(38)。


技术研发人员:横江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