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5
阅读:16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采光顶是指以采光为目的设计的屋顶形式。大面积的玻璃采光顶逐渐在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中出现,除了日照及采光外,更成为调节室内空间气氛的重要手段。现在,玻璃采光顶常见于宾馆、车站站房等建筑的共享中庭、大厅以及追求天然光的特定建筑空间。
3.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小规格、平板型采光顶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要;出于排水构造需要及对于外观造型特色的追求,采光顶造型越来越复杂,使得玻璃面板需要在阳角或阴角处进行拼接,甚至出现阴角和阳角交替变换的情况。
4.目前常见幕墙采光顶系统主要以c型副框、铝合金压块紧固压紧式的安装方式完成玻璃板块的安装,因此通常需要在玻璃板块的四边安装压块,且在有坡度较大时需增设l型卡扣防止板块窜动,如此的安装方式,应用于造型复杂的采光顶系统时,将因构成采光顶的玻璃板块安装形态多样化,所需要的适应性底座种类多,通用性差,不仅现场安装时容易造成混用,更使得施工的便捷性差,造成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通过在采光顶的波峰节点使用机械固定安装,以及在采光顶的波谷节点使用卡扣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构成采光顶的玻璃板块安装形态多样化,所导致的节点底框通用性差,施工不便且难度大等问题;本发明从结构整体成型方案上及拼接调节细节构造上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实现较优工程经济性的同时充分减少现场作业难度,实现无需安装l型角码防止玻璃板块窜动的采光顶施工方案,有效提高采光顶施工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中,所述采光顶包括线性排列延伸的若干人字坡玻璃顶:所述人字坡玻璃顶包括数量相应的左坡板块和右坡板块;所述人字坡玻璃顶的左坡板块和右坡板块连接处形成所述采光顶的波峰节点;相邻的二所述人字坡玻璃顶连接处形成所述采光顶的波谷节点;其中:所述波峰节点安装于一波峰龙骨上,所述波峰龙骨的顶部设有波峰底框、第一副框和第二副框;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的端部叠合设于所述波峰底框的承接座上,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和所述波峰底框之间的叠合部位通过若干机制螺栓锁固形成机械固定;所述若干机制螺栓沿所述波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左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一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二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所述波谷节点安装于一波谷龙骨上,所述波谷龙骨的顶部设有波谷底框和副框;所述波谷底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底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底框和所述第二底框分别成形有斜向载座;
所述副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三副框和第四副框;所述第三副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底框的斜向载座卡扣连接,所述第四副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底框的斜向载座卡扣连接;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三副框连接而卡扣固定于所述波谷龙骨上;所述左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四副框连接而卡扣固定于所述波谷龙骨上。
7.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峰节点还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二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封设在所述波峰节点的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且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
8.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峰节点还包括盖板;所述第一封板的上部成形为倒勾状的扣持部;所述盖板的底面向下延伸成形有一勾持竖板,所述勾持竖板呈正钩状,供与所述第一封板的扣持部勾扣结合,使所述盖板紧固于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上。
9.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峰底框的承接座成形为t形凸座而在顶端横向延伸形成二勾扣部,所述二勾扣部的顶面边缘分别凸出形成限位凸条;所述承接座的顶面和所述二限位凸条共同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橡胶垫片;所述第一副框的下部成形有螺接下横板;所述第二副框的下部成形有螺接上横板;所述第一副框的螺接下横板和所述第二副框的螺接上横板叠置于所述橡胶垫片上,通过所述机制螺栓依序贯穿所述螺接下横板、所述螺接上横板、所述橡胶垫片和所述承接座顶部,使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锁结固定于所述波峰底框上。
10.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底框和所述第二底框的斜向载座皆成形为倾斜的t形凸座而在顶端形成高勾扣部和低勾扣部;所述第三副框成形有竖向搭接板和勾扣竖板;所述竖向搭接板和所述勾扣竖板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所述第四副框成形有竖向搭接板和勾扣竖板;所述竖向搭接板和所述勾扣竖板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三副框和所述第四副框分别通过其卡扣结构勾扣于所述波谷底框的高勾扣部上而卡扣连接,使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卡扣定位于所述波谷龙骨上。
11.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谷节点还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所述第三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底框螺锁连接;所述第四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底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三封板和所述第四封板封设在所述波谷节点的所述右坡板块和所述左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
12.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谷节点还包括引流型框、集水槽框和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所述引流型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引流框和第二引流框;所述集水槽框开口朝上地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一引流框和所述第二引流框之间;所述第一引流框和所述第二引流框分别成形有倾斜状的顶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相对两侧向下一体弯折形成的内封板和外封板,所述内封板对应所述第三封板地固设于所述第一底框的斜向载座顶部,所述内封板与所述第三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所述外封板竖向朝下延伸与所述集水槽框的槽壁连接,所述引流型框和所述集水槽框共同形成排水结构。
13.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各所述人字坡玻璃顶包括至少二所述左坡板块和至少二所述右坡板块,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之间和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分别连接形成平接节点;其中,所述平接节点安装于一平接龙骨上,所述平接龙骨的顶部设有平接底框、第五副框和第六副框;所述平接底框成形有承接座,所述第五副框的端部叠合于所述平接底框的承接座上,所述第五副框和所述平接底框之间的叠合部位通过若干机制螺栓锁固形成机械固定,所述若干机制螺栓沿所述平接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六副框的端部与所述平接底框的承接座卡扣连接;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之中和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中,其中一所述左坡板块和其中一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分别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五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另一所述左坡板块和另一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分别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六副框连接而卡扣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
14.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接节点还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五封板和第六封板;所述第五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五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六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六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五封板、所述第六封板封设在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或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且所述第五封板和所述第六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
15.本发明采光顶副框安装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波谷节点处,相互邻接的所述左坡板块的表面和所述右坡板块的表面之间夹角角度为150
°
至160
°
。
16.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在采光顶的波谷节点使用卡扣连接副框与底框,配合在波峰节点使用机制螺栓进行机械固定安装,从而使副框安装时无需另外安装l型角码防止窜动,施工安装较为高效便捷。
18.(2)本发明通过前述技术方案,施工较大坡度的采光顶时,也无需安装l型止滑角码,简洁了施工工艺。
19.(3)本发明通过采用卡扣连接安装副框与底框,有效减少采光顶施工时的压块安装,简化工艺,提高安装效率并节约材料。
20.(4)本发明通过采用卡扣连接安装副框与底框,以相互搭接方式实现卡扣连接,有效保证采光顶表面平整度。
21.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节点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采光顶波峰节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波峰节点的波峰底框、第一副框、第二副框、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采光顶波谷节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波谷节点的波谷底框、第三副框、第四副框、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组
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采光顶平接节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平接节点的平接底框、第五副框、第六副框、第五封板和第六封板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采光顶衔接波谷节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30.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31.建筑主体a;采光顶b;人字坡玻璃顶b1;左坡板块b11;右坡板块b12;衔接玻璃顶b2;斜坡板块b21;波峰节点c1;波谷节点c2;平接节点c3;衔接波谷节点c4;波峰龙骨10;波峰底框11;u形框体111;承接座112;勾扣部113;限位凸条114;嵌封部115;嵌条116;第一副框12;封接横板121;竖向转接部122;螺接下横板123;螺接竖板124;抵肩槽125;凸肋126;第二副框13;封接横板131;竖向转接部132;螺接上横板133;螺接竖板134;抵肩槽135;凸肋136;第一封板14;锁板部141;定位扣142;扣持部143;第二封板15;锁板部151;定位扣152;封板部153;第一卡槽154;盖板16;侧嵌槽161;勾持竖板162;第二卡槽163;波谷龙骨20;第一方管20a;第二方管20b;转接支架201;波谷底框21;第一底框21a;第二底框21b;底板211;斜向载座212;高勾扣部213;低勾扣部214;限位凸条215;斜封板216;嵌封部217;第三副框22;封接横板221;竖向搭接板222;勾扣竖板223;抵肩槽224;凸肋225;第四副框23;封接横板231;竖向搭接板232;勾扣竖板233;抵肩槽234;凸肋235;第三封板24;锁板部241;定位扣242;封板部243;第四封板25;锁板部251;定位扣252;封板部253;集水槽框26;导槽261;翼板262;橡胶止水带27;第一止水带27a;第二止水带27b;上固定部271;下固定部272;斜导部273;引流型框28;第一引流框28a;第二引流框28b;顶板281;内封板282;外封板283;内沿片284;外沿片285;引流孔286;平接龙骨30;平接底框31;u形框体311;承接座312;勾扣部313;限位凸条314;嵌封部315;嵌条316;第五副框32;封接横板321;竖向连板322;螺接横板323;抵肩槽324;凸肋325;第六副框33;封接横板331;竖向搭接板332;勾扣竖板333;抵肩槽334;凸肋335;第五封板34;锁板部341;定位扣342;封板部343;第六封板35;锁板部351;定位扣352;封板部353;衔接龙骨40;第三方管40a;转接支架401;衔接底框41;衔接副框42;衔接封板43;衔接引流型框44;橡胶止水带45;密封材料50;密封胶51;泡沫棒52;硅胶密封件53;橡胶垫片54;结构胶层55;波峰龙骨封装外框60a;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b;平接龙骨封装外框60c;衔接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d;挂勾部61;转接角码62;机制螺栓70;自攻螺丝71;。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这里将公开本发明的详细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并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备选形式来实施。因此,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是限制性的,仅是以权利要求为原则,作为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代表性原则。
33.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34.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用于在建筑主体a的立面上向外延伸安装采光顶b;其中,所述采光顶b包括线性排列延伸的若干人字坡玻璃顶b1以及二衔接玻璃顶b2;所述人字坡玻璃顶b1包括数量相应的左坡板块b11和右坡板块b12;所述二衔接玻璃顶b2分别与位于所述采光顶b线性两端的人字坡玻璃
顶b1外侧连接。借此,如图1,本发明采光顶b通过所述人字坡玻璃顶b1和所述衔接玻璃顶b2连接排列形成连续的波形玻璃屋顶,并形成有波峰节点c1、波谷节点c2、平接节点c3和衔接波谷节点c4。
35.所述波峰节点c1形成于同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左坡板块b11与右坡板块b12的高端连接处;所述波谷节点c2形成于邻接的二人字坡玻璃顶b1之间,具体形成在其中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左坡板块b11低端与另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右坡板块b12的低端连接处;所述平接节点c3形成于同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若干左坡板块b1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若干右坡板块b12之间的连接处;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形成于所述人字坡玻璃顶b1与所述衔接玻璃顶b2的连接处。
36.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本发明的采光顶b包括中间部位的六个连续排列人字坡玻璃顶b1和位于采光顶b两端的两个衔接玻璃顶b2。所述六个人字坡玻璃顶b1之间具有五个波谷节点c2,所述二个衔接玻璃顶b2与所述人字坡玻璃顶b1之间具有二衔接波谷节点c4。所述人字坡玻璃顶b1包括三块完整的左坡板块b11和半块前缘开放的左坡板块b11,以及,三块完整的右坡板块b12和半块前缘开放的右坡板块b12,从而图1中的每个人字坡玻璃顶b1具有左右对称共六个平接节点c3,且每个人字坡玻璃顶b1具有一个波峰节点c1。
37.如图2、图3,所述波峰节点c1安装于波峰龙骨10上,用以连接人字坡玻璃顶b1的左坡板块b11和右坡板块b12。如图3,所述波峰龙骨10的顶面上设有波峰底框11、第一副框12、第二副框13、第一封板14、第二封板15和盖板16,用以安装连接所述左坡板块b11和所述右坡板块b12。
38.如图2、图3,所述波峰底框11沿其长度方向,成形有u形框体111,所述u形框体111成形有一底板部和二竖板部,所述u形框体111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面上凸起形成承接座112,所述承接座112成形为t形凸座而在顶端横向延伸形成二勾扣部113,所述二勾扣部113的顶面边缘分别凸出形成限位凸条114;所述u形框体111的两个竖板部末端朝向所述承接座112弯折并形成二嵌封部115;所述u形框体111在所述底板部和所述二竖板部转接处外凸并与所述竖板部延伸方向相反地向下形成二嵌条116。
39.如图2、图3,所述第一副框12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z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一副框12成形有封接横板121、竖向转接部122、螺接下横板123和螺接竖板124;其中,所述竖向转接部122连接于所述封接横板121和所述螺接下横板123之间,所述螺接竖板124竖向形成于所述封接横板121与所述竖向转接部122邻接的端部顶面上,且所述螺接竖板124与所述竖向转接部122的端部之间凹入形成一抵肩槽125;所述竖向转接部122与所述抵肩槽125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126。
40.如图2、图3,所述第二副框13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z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二副框13成形有封接横板131、竖向转接部132、螺接上横板133和螺接竖板134;其中,所述竖向转接部132连接于所述封接横板131和所述螺接上横板133之间,所述螺接竖板134竖向形成于所述封接横板131与所述竖向转接部132邻接的端部顶面上,且所述螺接竖板134与所述竖向转接部132的端部之间凹入形成一抵肩槽135;所述竖向转接部132与所述抵肩槽135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136。
41.如图2、图3,所述第一封板14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钩形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一封板14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141,供容置于所述第一副框12的抵肩槽125中并与所述螺接竖
板124叠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一封板14的锁板部14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142,供与所述第一副框12的螺接竖板124端部卡扣定位;所述第一封板14的上部成形为倒勾状的扣持部143。
42.如图2、图3,所述第二封板15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平板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二封板15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151,供容置于所述第二副框13的抵肩槽135中并与所述螺接竖板134叠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二封板15的锁板部15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152,供与所述第二副框13的螺接竖板134端部卡扣定位;所述第二封板15的上部成形为平板状的封板部153;所述第二封板15的内面在所述封板部153与所述锁板部151之间还设有一第一卡槽154,供嵌置长条垫片形式的橡胶垫片54。
43.如图2、图3,所述盖板16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人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盖板16延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底面分别设有侧嵌槽161,供嵌置长条状的硅胶密封件53;所述盖板16的底面向下延伸成形有一勾持竖板162,所述勾持竖板162呈正钩状,供与所述第一封板14的扣持部143勾扣结合,使所述盖板16紧固于所述左坡板块b11和所述右坡板块b12上;所述盖板16的勾持竖板162在朝向所述第二封板15的表面上还凹设有一卡槽163,供嵌置长条垫片形式的橡胶垫片54。
44.如图2、图3,所述波峰底框11通过所述承接座112与所述第一副框12、所述第二副框13螺锁连接。具体地,所述承接座112的顶面和所述二限位凸条114共同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橡胶垫片54,所述第一副框12的螺接下横板123和所述第二副框13的螺接上横板133叠置于所述橡胶垫片54上,通过机制螺栓70依序贯穿所述螺接下横板123、所述螺接上横板133、所述橡胶垫片54和所述承接座112顶部,使所述第一副框12、所述第二副框13锁结固定于所述波峰底框11上。
45.如图2、图3,所述左坡板块b11的端部被夹固于所述盖板16、所述第一封板14和所述第一副框12共同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右坡板块b12的端部被夹固于所述盖板16、所述第二封板15和所述第二副框13共同形成的空间中。借此,所述第一副框12、所述第二副框13和所述波峰底框11之间的叠合部位通过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若干机制螺栓70锁固形成机械固定,保证两个板块在波峰处相互衔接,不会由于热胀冷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板块间距拉大,达到保证板块基础位置不变的效果。
46.如图2、图3,所述第一封板14、所述第二封板15分别锁固于所述第一副框12、所述第二副框13,且所述盖板16与所述第一封板14相互卡扣紧固结合后,所述第二封板15与所述盖板16的勾持竖板162和第一封板14之间的空隙,通过嵌设于所述勾持竖板162和所述第二封板15的两片橡胶垫片54形变而密封。
47.如图2、图3,所述盖板16与所述左坡板块b11和所述右坡板块b12之间的空隙通过所述硅胶密封件53密封。所述左坡板块b11与所述第一副框12的封接横板121之间空隙,以及,所述右坡板块b12与所述第二副框13的封接横板131之间隙,分别通过填设结构胶层55而密封。
48.如图2、图3,所述第一副框12的封接横板121与所述波峰底框11的其中一嵌封部115之间空隙,以及,所述第二副框13的封接横板131与所述波峰底框11的另一嵌封部115之间空隙,分别通过嵌设硅胶密封件53而密封。
49.如图2,本发明的波峰节点c1还包括波峰龙骨封装外框60a,所述波峰龙骨封装外
框60a具有二框件对合后与所述波峰龙骨10的底部螺锁固定,所述二框件的相对内面上分别设有挂勾部61,供与波峰底框11的二嵌条116嵌合连接。
50.如图4、图5,所述波谷节点c2安装于波谷龙骨20上,用以连接两个相邻的人字坡玻璃顶b1(即,其中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右坡板块b12和另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左坡板块b11)。如图4、图5,所述波谷龙骨20的顶端设有转接支架201,所述转接支架201顶面沿所述波谷龙骨20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方管20a和第二方管20b,用以安装镜像对称的两组转接结构;各组转接结构包括波谷底框21、副框、封板、橡胶止水带和引流型框;其中,所述波谷底框21为镜像对称且独立的第一底框21a和第二底框21b,所述副框为镜像对称且独立的第三副框22和第四副框23;所述封板为镜像对称且独立的第三封板24和第四封板25;所述橡胶止水带为镜像对称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止水带27a和第二止水带27b;所述引流型框为镜像对称且独立的第一引流框28a和第二引流框28b。
51.如图4、图5,图面中的波谷节点c2的左侧转接结构用于将右坡板块b12的底端安装在波谷龙骨20上,所述左侧转接结构包括第一方管20a、第一底框21a、第三副框22、第三封板24、第一止水带27a和第一引流框28a;图面中的波谷节点c2的右侧转接结构用于将左坡板块b11的底端安装在波谷龙骨20上,所述右侧转接结构包括第二方管20b、第二底框21b、第四副框23第四封板25、第二止水带27b和第二引流框28b;所述两组转接结构的第一引流框28a和第二引流框28b之间还设有集水槽框26连接形成引流水路。
52.如图4、图5,所述波谷底框(第一底框21a、第二底框21b)沿其长度方向,成形有底板211,所述底板211的顶面上凸起形成斜向载座212,所述斜向载座212成形为倾斜的t形凸座而在顶端横向延伸形成高勾扣部213和低勾扣部214,所述斜向载座212的顶面边缘分别在所述高勾扣部213和所述低勾扣部214的上方凸出形成限位凸条215;所述底板211朝向所述右坡板块b12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斜封板216,所述斜封板216在靠近末端处的表面朝向所述斜向载座212一体延伸形成嵌封部217。
53.如图4、图5,所述第三副框22和所述第四副框23为镜像对称的两个构件。
54.其中,所述第三副框22,为倾斜设置且纵剖面概呈左右颠倒丁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三副框22成形有封接横板221、竖向搭接板222和勾扣竖板223,所述勾扣竖板223自所述封接横板221底面中段向下延伸形成l形勾状,所述竖向搭接板222自所述封接横板221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竖向搭接板222和所述勾扣竖板223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供与所述第一底框21a的高勾扣部213凹凸卡扣连接;所述竖向搭接板222朝向所述第四副框23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抵肩槽224,且所述竖向搭接板222与所述封接横板221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225。
55.其中,所述第四副框23,为倾斜设置且纵剖面概呈丁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四副框23成形有封接横板231、竖向搭接板232和勾扣竖板233,所述勾扣竖板233自所述封接横板231底面中段向下延伸形成左右颠倒的l形勾状,所述竖向搭接板232自所述封接横板231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竖向搭接板232和所述勾扣竖板233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供与所述第二底框21b的高勾扣部213凹凸卡扣连接;所述竖向搭接板232朝向所述第三副框22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抵肩槽234,且所述竖向搭接板232与所述封接横板231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235。
56.如图4、图5,所述第三封板24和所述第四封板25为镜像对称的两个构件。所述第三
封板24用于封设在右坡板块b12的较低端面上,所述第四封板25用于封设在左坡板块b11的较低端面上。
57.其中,所述第三封板24,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平板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三封板24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241,供容置于所述第三副框22的抵肩槽224中并与所述竖向搭接板222叠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三封板24的锁板部24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242,供与所述第三副框22的凸肋225卡扣定位;所述第三封板24的上部成形为平板状的封板部243。
58.其中,所述第四封板25,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平板的型框构件;所述第四封板25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251,供容置于所述第四副框23的抵肩槽234中并与所述竖向搭接板232叠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四封板25的锁板部25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252,供与所述第四副框23的凸肋235卡扣定位;所述第四封板25的上部成形为平板状的封板部253。
59.如图4、图5,所述第三副框22与其连接的右坡板块b12之间空隙,以及,所述第四副框23与其连接的左坡板块b11之间空隙分别填设有结构胶层55。所述第三封板24与其封闭的右坡板块b12端面之间空隙,以及,所述第四封板25与其封闭的左坡板块b11端面之间空隙分别由内而外依序填设有结构胶层55、泡沫棒52和密封胶51。所述第三封板24与所述第一引流框28a之间空隙,以及,所述第四封板25与所述第二引流框28b之间空隙,由内而外则依序填设有泡沫棒52和密封胶51。
60.如图4、图5,所述第三副框22和所述第四副框23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底框21a和所述第二底框21b,将左坡板块b11和右坡板块b12的低端安装于波谷龙骨2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底框21a、所述第二底框21b分别通过其斜向载座212与所述第三副框22和所述第四副框23卡扣连接;如图4、图5,所述波谷底框21(第一底框21a、第二底框21b)的高勾扣部213的表面至所述斜向载座212的顶面共同包覆有一橡胶垫片54;所述第三副框22、所述第四副框23分别通过其卡扣结构(竖向搭接板222和勾扣竖板223共同形成)勾扣于所述波谷底框21的高勾扣部213上而卡扣连接,使左坡板块b11、右坡板块b12的端部卡置于节点上。
61.所述波谷底框21通过在所述嵌封部217与所述第三副框22和所述第四副框23的封接横板221、231之间设置硅胶密封件53,以密封所述波谷底框21与所述第三副框22、所述第四副框23之间的空隙。具体地,所述嵌封部217是从所述底板211的斜封板216内面延伸形成的型材并成形有竖向封条和嵌槽,所述硅胶密封条53通过嵌设于所述嵌槽并紧贴于所述所述竖向封条和所述第三副框22、所述第四副框23的封接横板221、231之间,从而封闭所述波谷底框21和所述第三副框22、所述第四副框23之间的空隙。
62.如图4、图5,所述集水槽框26为纵剖面概呈u形的型框构件,所述集水槽框26成形有导槽261和二翼板262,所述二翼板262延伸形成于所述导槽261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槽口边缘处;所述集水槽框26通过所述二翼板262分别叠置于所述第一底框21a和所述第二底框21b的底板211上,所述导槽261的底部贴附于所述转接支架201的顶部表面上。
63.如图4、图5,引流型框(第一引流框28a、第二引流框28b)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几字的型框构件;所述引流型框成形有顶板281、内封板282、外封板283、内沿片284和外沿片285;所述引流型框安装于所述波谷底框的斜向载座212和所述集水槽框26的导槽261槽壁之间;所述顶板281朝向所述第三封板24的一侧弯折形成所述内封板282和所述内沿片
284,所述内沿片284叠置于所述波谷底框的斜向载座212顶部,并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锁固于所述斜向载座212上;所述外封板283的底端叠置于所述导槽261的槽壁上,并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而锁固于所述集水槽框26上。如图4、图5,所述第一引流框28a、所述第二引流框28b的外沿片285朝向所述集水槽框26的导槽261中间跷起导流。
64.所述引流型框的内封板282底端还设引流孔286,供落入的水流流出至所述橡胶止水带上,并向下汇集至所述集水槽框26的导槽261排出。
65.所述引流型框28的内沿片284顶面还设有加固角码72,用以加固副框、封板与底框之间的连结强度;其中,所述加固角码72的其中一侧板贴附于所述内沿片284的顶面,另一侧板贴附于所述封板与副框的邻接处(第三封板24与第三副框22的邻接处、第四封板25与所述第四副框23的邻接处),所述自攻螺丝71依序贯穿所述加固角码72的侧板、所述引流型框28的内沿片284和橡胶垫片54后与所述斜向载座212顶部锁固。
66.如图4、图5,所述橡胶止水带(第一止水带27a、第二止水带27b)沿波谷底框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为上固定部271和下固定部272,所述上固定部271和所述下固定部272之间具有斜导部273一体成形地连接;其中,所述上固定部271夹设于所述引流型框的内沿片284与所述波谷底框的斜向载座212之间,并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而锁紧夹固;所述下固定部272夹设于所述引流型框的外封板283底端与所述集水槽框26的导槽261槽壁之间,并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而锁紧夹固。其中,更具体地,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上固定部271夹设于包覆所述斜向载座212顶面的橡胶垫片54和所述引流型框的内沿片284之间,所述引流型框和所述波谷底框之间通过自攻螺丝71依序穿置所述内沿片284、所述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垫片54和所述斜向载座212而锁结固定。
67.如图4,本发明的波谷节点c2还包括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b,所述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b具有二框件对合后与所述波谷龙骨20的底部螺锁固定,所述二框件的相对内面上分别螺接转接角码62,供与所述波谷龙骨20的侧面焊接固定。
68.如图6、图7,所述平接节点c3安装于平接龙骨30上,用以连接人字坡玻璃顶b1的相邻左坡板块b11以及相邻右坡板块b12。所述平接龙骨30的顶面上设有平接底框31、第五副框32、第六副框33、第五封板34和第六封板35。
69.如图6、图7,所述平接底框31沿其长度方向成形有u形框体311,所述u形框体311成形有一底板部和二竖板部,所述u形框体311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面上凸起形成承接座312,所述承接座312成形为t形凸座而在顶端横向延伸形成二勾扣部313,所述二勾扣部313的顶面边缘分别凸出形成限位凸条314;所述u形框体311的两个竖板部在朝向所述承接座312的内面上分别延伸形成嵌封部315;所述u形框体311在所述底板部和所述二竖板部转接处,与所述竖板部延伸方向相反地向下形成二嵌条316。
70.所述平接底框31的u形框体311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并锁固于所述平接龙骨30上;所述自攻螺丝71沿所述平接龙骨30的长度方向成排地锁设于所述承接座312的相对两侧。
71.如图6、图7,所述第五副框32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z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五副框32成形有封接横板321、竖向连板322和螺接横板323,所述竖向连板322连接于所述封接横板321和所述螺接横板323之间,所述竖向连板322朝向所述第六副框33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抵肩槽324,且所述竖向连板322与所述封接横板321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325。
72.如图6、图7,所述第六副框33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丁字的型框构件,所述第六
副框33成形有封接横板331、竖向搭接板332和勾扣竖板333,所述勾扣竖板333自所述封接横板331底面中段向下延伸形成左右颠倒的l形勾状,所述竖向搭接板332自所述封接横板331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竖向搭接板332和所述勾扣竖板333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供与所述平接底框31的另一所述勾扣部313凹凸卡扣连接;所述竖向搭接板332朝向所述第五副框32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抵肩槽334,且所述竖向搭接板332与所述封接横板331邻接端部向上凸出形成凸肋335。
73.如图6、图7,所述第五副框32和所述第六副框33用于配合平接底框31,将同一人字坡玻璃顶b1的两块左坡板块b11或两块右坡板块b12以平接龙骨30为连接处进行平面组接。具体地,所述平接底框31通过所述承接座312与所述第五副框32螺锁连接,并通过所述勾扣部313与所述第六副框33卡扣连接;其中,所述二勾扣部313中的其中一所述勾扣部313的表面至所述承接座312的顶面共同包覆有一橡胶垫片54,所述第五副框32的螺接横板323叠置于所述橡胶垫片54上,通过机制螺栓70依序贯穿所述螺接横板323、所述橡胶垫片54和所述承接座312顶部使所述第五副框32锁结固定于所述平接底框31上。所述二勾扣部313中的另一所述勾扣部313通过穿置于所述第六副框33的卡扣结构(竖向连板332和勾扣竖板333共同形成)之中而与所述第六副框33勾扣连接。
74.所述平接底框31通过在所述嵌封部315与所述第五副框32、所述第六副框33的封接横板321、331之间设置硅胶密封件53以密封平接底框31与第五副框32、第六副框33之间的空隙。具体地,所述嵌封部315是从所述u形框体311的竖板部内面延伸形成的型材并成形有竖向封条和嵌槽,所述硅胶密封条53通过嵌设于所述嵌槽并紧贴于所述所述竖向封条和所述第五副框32、第六副框33的封接横板321、331之间,从而封闭所述平接底框31和所述第五副框32、所述第六副框33之间的空隙。
75.如图6、图7,所述第五副框32的封接横板321与所述玻璃板块之间填设有结构胶层55;所述第六副框33的封接横板331与所述玻璃板块之间填设有结构胶层55。
76.如图6、图7,所述第五封板34、所述第六封板35用于封设在相邻设置的二左坡板块b11或相邻设置的二右坡板块b12之间的板块端面上,且所述第五封板34、第六封板35为镜像对称的两个构件。
77.其中,所述第五封板34,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平板的型框构件;所述第五封板34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341,供容置于所述第五副框32的抵肩槽324中并与所述竖向连板322叠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五封板34的锁板部34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342,供与所述第五副框32的凸肋325卡扣定位;所述第五封板34的上部成形为平板状的封板部343。
78.其中,所述第六封板35,为一体成形且纵剖面概呈平板的型框构件;所述第六封板35的下部成形为锁板部351,供容置于所述第六副框33的抵肩槽334中并与所述竖向搭接板332迭合,以通过自攻螺丝71锁结固定;所述第六封板35的锁板部351表面凸设有一定位扣352,供与所述第六副框33的凸肋335卡扣定位;所述第六封板35的上部成形为平板状的封板部353。
79.如图6、图7,所述第五封板34、所述第六封板35与其封闭的板块端面之间空隙分别由内而外依序填设有结构胶层55、泡沫棒52和密封胶51。所述第五封板34和所述第六封板35之间的空隙由内而外则依序填设有泡沫棒52和密封胶51。
80.如图6,本发明的平接节点c3还包括平接龙骨封装外框60c,所述平接龙骨封装外框60c具有二框件对合后与所述平接龙骨30的底部螺锁固定,所述二框件的相对内面上分别设有挂勾部61,供与平接底框31的二嵌条316嵌合连接。
81.如图8,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安装于衔接龙骨40上,用以连接人字坡玻璃顶b1与衔接玻璃顶b2。如图4、图8,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的构造及安装原理基本与所述波谷节点c2相同,差别仅在于所述斜坡板块b21的倾斜坡度较低于所述左坡板块b11、右坡板块b12的倾斜坡度,以使倾斜度较平缓的斜坡板块b21与建筑主体a连接。
82.如图8的图面,显示了人字坡玻璃顶b1与衔接玻璃顶b2分别位于图面中的右侧和左侧的实施例;配合参阅图1,图8的实施例位于图1中采光顶b的左端;于图8的实施例中,由于人字坡玻璃顶b1位于右侧而以其左坡板块b11(如图4、图5的右部节点构造)与衔接玻璃顶b2通过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的构件连接。是以,当衔接玻璃顶b2位于图1中采光顶b的右端时,则衔接玻璃顶b2与相邻人字坡玻璃顶b1的右坡板块b12(如图4、图5的左部节点构造)连接。
83.于图8显示的衔接波谷节点c4实施例中,所述衔接龙骨40的顶端设有转接支架401,所述转接支架401沿所述衔接龙骨4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衔接波谷节点c4的左部节点构造和右部节点构造。其中,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的右部节点构造与所述波谷节点c2的右部节点构造(如图4、图5)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的左部节点构造,在所述转接支架401顶面沿所述衔接龙骨40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三方管40a,用于安装连接斜坡板块b21的节点构件。
84.如图8,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与图4、图5中波谷节点c2的右部节点构造具有相同的构件组成,差别仅在于图8中斜坡板块b21的倾斜坡度大于图4中右坡板块b12的倾斜坡度。具体地,所述衔接波谷节点c4的左部节点构造包括了所述第三方管40a、衔接底框41、衔接副框42、衔接封板43、衔接引流型框44和橡胶止水带45,前述节点构件的规格及设置角度随所述斜坡板块b21的倾斜坡度作适应性调整,且所述衔接底框41与右侧节构构造的波谷底框21之间设有如图4所示的集水槽框26,所述集水槽框26具有相同的构造及安装方式,用以汇集水流后排出。
85.如图8,本发明的衔接波谷节点c4还包括衔接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d,所述衔接波谷龙骨封装外框60d具有二框件对合后与所述衔接龙骨40的底部螺锁固定,所述二框件的相对内面上分别螺接转接角码62,供与所述衔接龙骨40的侧面焊接固定。
86.如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采光顶b的各部位节点中,底框与龙骨或底框与方管之间主要通过自攻螺丝71穿置锁固,且底框的底板与龙骨或方管的顶面之间还设有一层橡胶垫片54。
87.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包括线性排列延伸的若干人字坡玻璃顶:所述人字坡玻璃顶包括数量相应的左坡板块和右坡板块;所述人字坡玻璃顶的左坡板块和右坡板块连接处形成所述采光顶的波峰节点;相邻的二所述人字坡玻璃顶连接处形成所述采光顶的波谷节点;其中:所述波峰节点安装于一波峰龙骨上,所述波峰龙骨的顶部设有波峰底框、第一副框和第二副框;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的端部叠合设于所述波峰底框的承接座上,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和所述波峰底框之间的叠合部位通过若干机制螺栓锁固形成机械固定;所述若干机制螺栓沿所述波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左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一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二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所述波谷节点安装于一波谷龙骨上,所述波谷龙骨的顶部设有波谷底框和副框;所述波谷底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底框和第二底框,所述第一底框和所述第二底框分别成形有斜向载座;所述副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三副框和第四副框;所述第三副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底框的斜向载座卡扣连接,所述第四副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底框的斜向载座卡扣连接;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三副框连接而卡扣固定于所述波谷龙骨上;所述左坡板块的端部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四副框连接而卡扣固定于所述波谷龙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节点还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二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封设在所述波峰节点的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且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节点还包括盖板;所述第一封板的上部成形为倒勾状的扣持部;所述盖板的底面向下延伸成形有一勾持竖板,所述勾持竖板呈正钩状,供与所述第一封板的扣持部勾扣结合,使所述盖板紧固于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底框的承接座成形为t形凸座而在顶端横向延伸形成二勾扣部,所述二勾扣部的顶面边缘分别凸出形成限位凸条;所述承接座的顶面和所述二限位凸条共同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橡胶垫片;所述第一副框的下部成形有螺接下横板;所述第二副框的下部成形有螺接上横板;所述第一副框的螺接下横板和所述第二副框的螺接上横板叠置于所述橡胶垫片上,通过所述机制螺栓依序贯穿所述螺接下横板、所述螺接上横板、所述橡胶垫片和所述承接座顶部,使所述第一副框、所述第二副框锁结固定于所述波峰底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框和所述第二底框的斜向载座皆成形为倾斜的t形凸座而在顶端形成高勾
扣部和低勾扣部;所述第三副框成形有竖向搭接板和勾扣竖板;所述竖向搭接板和所述勾扣竖板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所述第四副框成形有竖向搭接板和勾扣竖板;所述竖向搭接板和所述勾扣竖板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三副框和所述第四副框分别通过其卡扣结构勾扣于所述波谷底框的高勾扣部上而卡扣连接,使所述左坡板块和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卡扣定位于所述波谷龙骨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谷节点还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所述第三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底框螺锁连接;所述第四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底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三封板和所述第四封板封设在所述波谷节点的所述右坡板块和所述左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谷节点还包括引流型框、集水槽框和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所述引流型框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一引流框和第二引流框;所述集水槽框开口朝上地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一引流框和所述第二引流框之间;所述第一引流框和所述第二引流框分别成形有倾斜状的顶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相对两侧向下一体弯折形成的内封板和外封板,所述内封板对应所述第三封板地固设于所述第一底框的斜向载座顶部,所述内封板与所述第三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所述外封板竖向朝下延伸与所述集水槽框的槽壁连接,所述引流型框和所述集水槽框共同形成排水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人字坡玻璃顶包括至少二所述左坡板块和至少二所述右坡板块,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之间和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分别连接形成平接节点;其中,所述平接节点安装于一平接龙骨上,所述平接龙骨的顶部设有平接底框、第五副框和第六副框;所述平接底框成形有承接座,所述第五副框的端部叠合于所述平接底框的承接座上,所述第五副框和所述平接底框之间的叠合部位通过若干机制螺栓锁固形成机械固定,所述若干机制螺栓沿所述平接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六副框的端部与所述平接底框的承接座卡扣连接;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之中和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中,其中一所述左坡板块和其中一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分别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五副框连接而机械固定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另一所述左坡板块和另一所述右坡板块的端部分别通过密封材料与所述第六副框连接而卡扣安装于所述波峰龙骨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节点还包括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的第五封板和第六封板;所述第五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五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六封板的下部与所述第六副框螺锁连接;所述第五封板、
所述第六封板封设在相邻的二所述左坡板块或相邻的二所述右坡板块之间的板块端面上,且所述第五封板和所述第六封板之间空隙填设有密封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谷节点处,相互邻接的所述左坡板块的表面和所述右坡板块的表面之间夹角角度为150
°
至160
°
。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光顶玻璃板块相交边卡扣式副框安装系统,通过在采光顶的波峰节点使用机械固定安装,以及在采光顶的波谷节点使用卡扣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构成采光顶的玻璃板块安装形态多样化,所导致的节点底框通用性差,施工不便且难度大等问题;本发明从结构整体成型方案上及拼接调节细节构造上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实现较优工程经济性的同时充分减少现场作业难度,实现无需安装L型角码防止玻璃板块窜动的采光顶施工方案,有效提高采光顶施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跃杰 李玮 于跃 黄星星 李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