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6 阅读:9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2.在脊柱手术后,需要进行养护,需要长期保证脊柱处于正确的姿势,不能随意弯曲,直至脊柱完全恢复为止,目前主要通过绑定躯干的方式对脊柱进行保护,限制躯干的位置实现对身体的固定。
3.目前使用的防护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4.1、现有防护设备以固定为主,缺乏对于脊柱节点进行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且不能根据需要对节点位置的肌肉进行放松按摩;
5.2、缺乏对按摩部位进行支撑并循环加热的功能;
6.3、缺乏在循环过程中控制压力适应脊柱的调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具有栅网气囊,能够对脊柱部位进行支撑保护。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具体包括:脊柱架,所述脊柱架的后侧中间开设有装配槽;脊柱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左侧固定设置有双通管;栅网气囊,所述栅网气囊固定设置在脊柱架的前侧;肩带,所述肩带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肩带分别固定设置在脊柱架的顶部两侧;胸板,所述胸板固定设置在肩带的另一端;边围,所述边围固定设置在脊柱架的两侧;控制仓,所述控制仓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双通管穿过控制仓与变容通道的两端连通;栅网气囊的内部设置为单循环通道并与双通管连通;控气装置,所述控气装置固定设置在控制仓的外部。
9.可选地,所述脊柱架还包括有:绝缘滑座,装配槽内滑动设置有绝缘滑座;触点螺杆,绝缘滑座的两侧旋转设置有两组触点螺杆,触点螺杆的后端外部固定设置有接电环;电极条,装配槽的后侧内壁均固定设置有电极条;移动触点,移动触点滑动在装配槽内并与触点螺杆螺纹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肩带包括有:肩托,肩带的中间穿设有肩托;调紧座,调紧座内滑动设置有滑扣,调紧座中旋转设置有丝杠a,滑扣与丝杠a螺纹连接;肩带穿过调紧座和滑扣并配合丝杠a定位。
11.可选地,所述胸板包括有:垫板,胸板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垫板;丝杠b,胸板的前侧旋转设置有两组丝杠b,丝杠b为单边丝杠;调节钮,胸板的前侧中间旋转设置有调节钮,调节钮与两组丝杠b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卡座,胸板的前侧两端滑动设置有两组卡座,卡座与丝杠b螺纹连接;卡销,右侧卡座的前下方固定设置有卡销,卡销的前端外部设置有弹簧卡扣,控制仓能够固定在卡销的外部。
12.可选地,所述边围的边侧为条形结构,且边围的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与丝杠b对
齐。
13.可选地,所述控制仓包括有:变容通道,控制仓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对接封座,对接封座固定在控制仓和控气装置之间,对接封座封闭变容通道;电机座,对接封座的外端一体式设置有电机座,电机座内固定设置有内电机,内电机的轴端固定设置有叶轮,叶轮外滑动设置有伸缩板,叶轮与伸缩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杆;上方的伸缩板贴合变容通道的内部上方时收缩;单向阀,对接封座的顶部下方固定设置有两组单向阀;两组单向阀穿过对接封座和电机座的内部连通。
14.可选地,所述控气装置包括有:通气孔,控气装置的后端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变容通道对齐;活塞板,控气装置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导杆,导杆穿出控气装置套设弹簧并固定设置有外板;锁紧螺杆,锁紧螺杆穿过外板固定在控气装置的外部。
15.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控制仓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源。
16.有益效果
17.1、设置移动触点,提供了对脊柱节点进行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滑动绝缘滑座将移动触点移动到对齐栅网气囊的栅格和脊柱间隙的位置,转动触点螺杆,通过螺纹传动推进移动触点移动,将移动触点抵在脊柱边侧进行位置限定,对不同的人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接电环和电极条提供通电效果,如果需要进行按摩,可以接通低压电流进行刺激按摩。
18.2、设置栅网气囊,提供了对按摩部位进行支撑并循环加热的功能,启动内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和伸缩板同步旋转提供输送的效果,利用相邻两组叶轮和伸缩板的空间收缩能够将气体进行输送,进而栅网气囊内的空气穿过单向阀在变容通道的内部进行循环,同时内电机工作产生热量,对经过电机座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将热空气填充满栅网气囊,利用栅网气囊为脊柱加热,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效率。
19.3、设置控气装置,提供了在循环过程中控制压力适应脊柱的调整功能,在需要调整栅网气囊时,转动杆锁紧螺杆,通过螺纹的锁紧推进外板,利用导杆推进活塞板,推挤控气装置内的空气,空气穿过通气孔输入到变容通道内,增加栅网气囊的体积,提升舒适度。
附图说明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仰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气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脊柱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列表
29.1、脊柱架;101、装配槽;102、绝缘滑座;103、触点螺杆;104、接电环;105、电极条;106、移动触点;107、底座;108、双通管;2、栅网气囊;3、肩带;301、肩托;302、调紧座;303、滑扣;304、丝杠a;4、胸板;401、垫板;402、丝杠b;403、调节钮;404、卡座;405、卡销;5、边围;6、
控制仓;601、变容通道;602、对接封座;603、电机座;604、内电机;605、叶轮;606、伸缩板;607、单向阀;7、控气装置;701、通气孔;702、活塞板;703、导杆;704、外板;705、锁紧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1.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8所示:
3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包括:脊柱架1,脊柱架1的后侧中间开设有装配槽101;脊柱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107,底座107左侧固定设置有双通管108;栅网气囊2,栅网气囊2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前侧;肩带3,肩带3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肩带3分别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顶部两侧;胸板4,胸板4固定设置在肩带3的另一端;边围5,边围5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两侧;控制仓6,控制仓6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601,双通管108穿过控制仓6与变容通道601的两端连通;栅网气囊2的内部设置为单循环通道并与双通管108连通;控气装置7,控气装置7固定设置在控制仓6的外部,底座107和控制仓6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源。
33.其中,脊柱架1还包括有:绝缘滑座102,装配槽101内滑动设置有绝缘滑座102;触点螺杆103,绝缘滑座102的两侧旋转设置有两组触点螺杆103,触点螺杆103的后端外部固定设置有接电环104;电极条105,装配槽101的后侧内壁均固定设置有电极条105;移动触点106,移动触点106滑动在装配槽101内并与触点螺杆103螺纹连接;滑动绝缘滑座102将移动触点106移动到对齐栅网气囊2的栅格和脊柱间隙的位置,转动触点螺杆103,通过螺纹传动推进移动触点106移动,将移动触点106抵在脊柱边侧进行位置限定,对不同的人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接电环104和电极条105提供通电效果,如果需要进行按摩,可以接通低压电流进行刺激按摩。
34.其中,肩带3包括有:肩托301,肩带3的中间穿设有肩托301;调紧座302,调紧座302内滑动设置有滑扣303,调紧座302中旋转设置有丝杠a304,滑扣303与丝杠a304螺纹连接;肩带3穿过调紧座302和滑扣303并配合丝杠a304定位;需要调整肩带3松紧度时,转动丝杠a304调整滑扣303即可调整张紧度,肩托301可以承载肩部压力。
35.其中,胸板4包括有:垫板401,胸板4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垫板401;丝杠b402,胸板4的前侧旋转设置有两组丝杠b402,丝杠b402为单边丝杠;调节钮403,胸板4的前侧中间旋转设置有调节钮403,调节钮403与两组丝杠b402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卡座404,胸板4的前侧两端滑动设置有两组卡座404,卡座404与丝杠b402螺纹连接;卡销405,右侧卡座404的前下方固定设置有卡销405,卡销405的前端外部设置有弹簧卡扣,控制仓6能够固定在卡销405的外部。
36.其中,边围5的边侧为条形结构,且边围5的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与丝杠b402对齐。
37.其中,控制仓6包括有:变容通道601,控制仓6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601;对接封座602,对接封座602固定在控制仓6和控气装置7之间,对接封座602封闭变容通道601;电机座603,对接封座602的外端一体式设置有电机座603,电机座603内固定设置有内电机604,内电机604的轴端固定设置有叶轮605,叶轮605外滑动设置有伸缩板606,叶轮605与伸缩板
606之间设置有弹簧杆;上方的伸缩板606贴合变容通道601的内部上方时收缩;单向阀607,对接封座602的顶部下方固定设置有两组单向阀607,两组单向阀607的通过方向相反;两组单向阀607穿过对接封座602和电机座603的内部连通;启动内电机604带动叶轮605旋转,叶轮605和伸缩板606同步旋转提供输送的效果,利用相邻两组叶轮605和伸缩板606的空间收缩能够将气体进行输送,进而栅网气囊2内的空气穿过单向阀607在变容通道601的内部进行循环,同时内电机604工作产生热量,对经过电机座603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将热空气填充满栅网气囊2。
38.其中,控气装置7包括有:通气孔701,控气装置7的后端开设有通气孔701,通气孔701与变容通道601对齐;活塞板702,控气装置7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702,活塞板7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导杆703,导杆703穿出控气装置7套设弹簧并固定设置有外板704;锁紧螺杆705,锁紧螺杆705穿过外板704固定在控气装置7的外部。
39.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使用时,将两组肩带3套在脖子外部,将胸板4放置在胸前,将边围5卡设到卡座404中,转动调节钮403配合锥齿轮带动丝杠b402旋转,丝杠b402带动两侧卡座404锁紧将边围5绷紧进行缩紧,将边围5调整到契合身体的状态,保证脊柱架1贴合脊柱;
40.需要调整肩带3松紧度时,转动丝杠a304调整滑扣303即可调整张紧度,肩托301可以承载肩部压力;
41.启动内电机604带动叶轮605旋转,叶轮605和伸缩板606同步旋转提供输送的效果,利用相邻两组叶轮605和伸缩板606的空间收缩能够将气体进行输送,进而栅网气囊2内的空气穿过单向阀607在变容通道601的内部进行循环,同时内电机604工作产生热量,对经过电机座603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将热空气填充满栅网气囊2,利用栅网气囊2为脊柱加热,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效率;
42.需要调整栅网气囊2时,转动杆锁紧螺杆705,通过螺纹的锁紧推进外板704,利用导杆703推进活塞板702,推挤控气装置7内的空气,空气穿过通气孔701输入到变容通道601内,增加栅网气囊2的体积,提升舒适度;
43.滑动绝缘滑座102将移动触点106移动到对齐栅网气囊2的栅格和脊柱间隙的位置,转动触点螺杆103,通过螺纹传动推进移动触点106移动,将移动触点106抵在脊柱边侧进行位置限定,对不同的人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接电环104和电极条105提供通电效果,如果需要进行按摩,可以接通低压电流进行刺激按摩。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架(1),所述脊柱架(1)的后侧中间开设有装配槽(101);脊柱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107),底座(107)左侧固定设置有双通管(108);栅网气囊(2),所述栅网气囊(2)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前侧;肩带(3),所述肩带(3)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肩带(3)分别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顶部两侧;胸板(4),所述胸板(4)固定设置在肩带(3)的另一端;边围(5),所述边围(5)固定设置在脊柱架(1)的两侧;控制仓(6),所述控制仓(6)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601),双通管(108)穿过控制仓(6)与变容通道(601)的两端连通;栅网气囊(2)的内部设置为单循环通道并与双通管(108)连通;控气装置(7),所述控气装置(7)固定设置在控制仓(6)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架(1)还包括有:绝缘滑座(102),装配槽(101)内滑动设置有绝缘滑座(102);触点螺杆(103),绝缘滑座(102)的两侧旋转设置有两组触点螺杆(103),触点螺杆(103)的后端外部固定设置有接电环(104);电极条(105),装配槽(101)的后侧内壁均固定设置有电极条(105);移动触点(106),移动触点(106)滑动在装配槽(101)内并与触点螺杆(103)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3)包括有:肩托(301),肩带(3)的中间穿设有肩托(301);调紧座(302),调紧座(302)内滑动设置有滑扣(303),调紧座(302)中旋转设置有丝杠a(304),滑扣(303)与丝杠a(304)螺纹连接;肩带(3)穿过调紧座(302)和滑扣(303)并配合丝杠a(304)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板(4)包括有:垫板(401),胸板(4)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垫板(401);丝杠b(402),胸板(4)的前侧旋转设置有两组丝杠b(402),丝杠b(402)为单边丝杠;调节钮(403),胸板(4)的前侧中间旋转设置有调节钮(403),调节钮(403)与两组丝杠b(402)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卡座(404),胸板(4)的前侧两端滑动设置有两组卡座(404),卡座(404)与丝杠b(402)螺纹连接;卡销(405),右侧卡座(404)的前下方固定设置有卡销(405),卡销(405)的前端外部设置有弹簧卡扣,控制仓(6)能够固定在卡销(405)的外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围(5)的边侧为条形结构,且边围(5)的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与丝杠b(402)对齐。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仓(6)包括有:变容通道(601),控制仓(6)的内部开设有变容通道(601);对接封座(602),对接封座(602)固定在控制仓(6)和控气装置(7)之间,对接封座(602)封闭变容通道(601);电机座(603),对接封座(602)的外端一体式设置有电机座(603),电机座(603)内固定设置有内电机(604),内电机(604)的轴端固定设置有叶轮(605),叶轮(605)外滑动设置有伸缩板(606),叶轮(605)与伸缩板(606)之间设置有弹簧杆;上方的伸缩板(606)贴合变容通道(601)的内部上方时收缩;
单向阀(607),对接封座(602)的顶部下方固定设置有两组单向阀(607);两组单向阀(607)穿过对接封座(602)和电机座(603)的内部连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装置(7)包括有:通气孔(701),控气装置(7)的后端开设有通气孔(701),通气孔(701)与变容通道(601)对齐;活塞板(702),控气装置(7)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702),活塞板(7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导杆(703),导杆(703)穿出控气装置(7)套设弹簧并固定设置有外板(704);锁紧螺杆(705),锁紧螺杆(705)穿过外板(704)固定在控气装置(7)的外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7)和控制仓(6)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术后安全防护设备,涉及医护技术领域,包括:脊柱架,所述脊柱架的后侧中间开设有装配槽;脊柱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左侧固定设置有双通管;栅网气囊,所述栅网气囊固定设置在脊柱架的前侧;肩带,所述肩带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肩带分别固定设置在脊柱架的顶部两侧;设置移动触点,提供了对脊柱节点进行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滑动绝缘滑座将移动触点移动到对齐栅网气囊的栅格和脊柱间隙的位置,转动触点螺杆,通过螺纹传动推进移动触点移动,将移动触点抵在脊柱边侧进行位置限定,对不同的人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解决了现有防护设备缺乏对于脊柱节点进行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的问题。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的问题。精准定位的固定结构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中帅 邓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3/8/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