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6
阅读:188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智慧安防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2.智慧安防是通过引用物联网,对监控区域实现多方位的实时监控,但是即使有物联网设备的大量铺设,仍然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巡检,从而保证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安防系统能够快速的进行响应,避免事故发生之后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不利后果进一步扩大。
3.现有技术中在对巡检工作人员进行分配时,是按照提前排班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监控区域环境不同,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同的问题,导致存在部分区域巡检压力较大,而同时部分区域压力较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巡检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总体的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效率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安防巡检时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监控区域环境不同,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同的问题,导致存在部分区域巡检压力较大,而同时部分区域压力较小的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包括:
7.图像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对监控子区域中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进行保存;
8.图像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图像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分析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人流量信息;
9.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保存存储;
10.调度单元,用于对各监控子区域中的巡检人员进行调度,使在时间段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监控子区域内具有较多的巡检人员;
11.控制器,用于根据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上述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安防监控的方法为:
13.s1、将待监控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监控子区域,通过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图像信息;
14.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子周期,将n个子周期依次标记为z1、z2、
…
、zn;
15.图像分析单元对各监控点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r;
16.其中1≤i≤n;
17.s2、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1内,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事故记录,所述事故记录包括
发生的事故的数量x1,各事故类型以及各事故参与处理的安保工作人员人数ex;
18.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监控子区域在过去的t1时间内的风险系数y;
19.其中1≤x≤x1,β为根据事故类型预设的参考值,y1=y2*γ,y2为βx*ex中的最大值与x1个βx*ex值平均值的差值,γ为小于1的预设值;
20.s3、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根据公式g=λ1*rr+λ2*y计算得到该监控子区域在对应子周期内的巡检系数g;
21.其中λ1、λ2均为预设系数,λ1+λ2=1;
22.s4、在当前子周期结束之前的t2时间内,获取当前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人数cd;
23.获取下一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g,将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依次标记为g1、g2、
…
、gm;
24.根据cw=c*gh/gz计算得到各监控子区域在下一子周期内的分配人数;
25.c为巡检人数之和,gz为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之和。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的rr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对于监控子区域,获取在连续的k个周期内该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1、r2、
…
、rk;
28.根据公式计算得到r1至rk这一组数据的离散值f,当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
29.当f大于预设值f1时,则按照|rj-r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rj值,直至计算所得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成立,获取删除的rj的数量与k之比α,当α≤α1成立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反之,若α>α1成立,则将rp*(1+α*α2)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
30.其中1≤j≤k,且rp=(r1+r2+、
…
、+rk)/k,α1为预设值、α2为小于1的预设值。
3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获取其在当前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d1与未来的一个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w1,当|cd1-cw1|<1时,则不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进行调整;
32.在|cd1-cw1|≥1时,则通过调度单元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进行调整,使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调整为cs,其中cw1-1<cs≤cw1,cs为正整数;
33.其中t2为预设值,1≤h≤m。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5.本发明通过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数量进行分配,从而保证高风险的监控子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多的巡检人员,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合理的对有限的巡检人员进行分配,在各巡检子区域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的进行的发现与处理响应,避免出现事故发生之后,巡检人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
发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7.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40.图像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对监控子区域中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进行保存;
41.图像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图像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分析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人流量信息;
42.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保存存储;
43.调度单元,用于对各监控子区域中的巡检人员进行调度;
44.控制器,用于根据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45.基于上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安防监控的方法为:
46.s1、将待监控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监控子区域,通过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图像信息;
47.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子周期,将n个子周期依次标记为z1、z2、
…
、zn;
48.图像分析单元对各监控点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r;
49.其中1≤i≤n;
50.具体的,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的rr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对于监控子区域,获取在连续的k个周期内该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1、r2、
…
、rk;
52.根据公式计算得到r1至rk这一组数据的离散值f,当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
53.当f大于预设值f1时,则按照|rj-r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rj值,直至计算所得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成立,获取删除的rj的数量与k之比α,当α≤α1成立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反之,若α>α1成立,则将rp*(1+α*α2)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
54.其中1≤j≤k,且rp=(r1+r2+、
…
、+rk)/k,α1为预设值、α2为小于1的预设值;
55.s2、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1内,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事故记录,所述事故记录包括发生的事故的数量x1,各事故类型以及各事故参与处理的安保工作人员人数ex;
56.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监控子区域在过去的t1时间内的风险系数y;
57.其中1≤x≤x1,β为根据事故类型预设的参考值,y1=y2*γ,y2为βx*ex中的最大值与x1个βx*ex值平均值的差值,γ为小于1的预设值;
58.s3、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根据公式g=λ1*rr+λ2*y计算得到该监控子区域在对应子周期内的巡检系数g;
59.其中λ1、λ2均为预设系数,λ1+λ2=1;
60.s4、在当前子周期结束之前的t2时间内,获取当前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人数cd;
61.获取下一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g,将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依次标记为g1、g2、
…
、gm;
62.根据cw=c*gh/gz计算得到各监控子区域在下一子周期内的分配人数;
63.其中c为巡检人数之和,gz为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之和;
64.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获取其在当前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d1与未来的一个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w1,当|cd1-cw1|<1时,则不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进行调整;
65.反之,在|cd1-cw1|≥1时,则通过调度单元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进行调整,使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调整为cs,其中cw1-1<cs≤cw1,cs为正整数;
66.其中t2为预设值,1≤h≤m。
67.本发明通过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数量进行分配,从而保证高风险的监控子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多的巡检人员,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合理的对有限的巡检人员进行分配,在各巡检子区域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的进行的发现与处理响应,避免出现事故发生之后,巡检人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现的问题。
68.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对监控子区域中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进行保存;图像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图像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分析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人流量信息;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保存存储;调度单元,用于对各监控子区域中的巡检人员进行调度,使在时间段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监控子区域内具有较多的巡检人员;控制器,用于根据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安防监控的方法为:s1、将待监控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监控子区域,通过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图像信息;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子周期,将n个子周期依次标记为z1、z2、
…
、zn;图像分析单元对各监控点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r;其中1≤i≤n;s2、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1内,各监控子区域内的事故记录,所述事故记录包括发生的事故的数量x1,各事故类型以及各事故参与处理的安保工作人员人数ex;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监控子区域在过去的t1时间内的风险系数y;其中1≤x≤x1,β为根据事故类型预设的参考值,y1=y2*γ,y2为βx*ex中的最大值与x1个βx*ex值平均值的差值,γ为小于1的预设值;s3、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根据公式g=λ1*rr+λ2*y计算得到该监控子区域在对应子周期内的巡检系数g;其中λ1、λ2均为预设系数,λ1+λ2=1;s4、在当前子周期结束之前的t2时间内,获取当前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人数cd;获取下一子周期内各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g,将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依次标记为g1、g2、
…
、gm;根据cw=c*gh/gz计算得到各监控子区域在下一子周期内的分配人数;c为巡检人数之和,gz为m个监控子区域的巡检系数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各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的rr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监控子区域,获取在连续的k个周期内该监控子区域在子周期zi内的人流量r1、r2、
…
、rk;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r1至rk这一组数据的离散值f,当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当f大于预设值f1时,则按照|rj-r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rj值,直至计算所得f小于等于预设值f1成立,获取删除的rj的数量与k之比α,当α≤α1成立时,则将rp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反之,若α>α1成立,则将rp*(1+α*α2)作为对应监控子区域的平均人流量rr;其中1≤j≤k,且rp=(r1+r2+、
…
、+rk)/k,α1为预设值、α2为小于1的预设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监控子区域,获取其在当前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d1与未来的一个子周期内的巡检人数cw1,当|cd1-cw1|<1时,则不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进行调整;在|cd1-cw1|≥1时,则通过调度单元对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进行调整,使对应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数调整为cs,其中cw1-1<cs≤cw1,cs为正整数;其中t2为预设值,1≤h≤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系统,属于智慧安防技术领域,该智慧安防系统通过各监控子区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流量数据与事故发生情况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在各时间段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来对各监控子区域内的巡检人员数量进行分配,从而保证高风险的监控子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多的巡检人员,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合理的对有限的巡检人员进行分配,在各巡检子区域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的进行的发现与处理响应,避免出现事故发生之后,巡检人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现的问题。长时间才能发现的问题。长时间才能发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 牛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国信类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8/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