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悬浮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6 阅读:11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风能广泛存在于地球空间,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动力来源,但人们对风能的利用却不及九牛一毛。过去,人类利用帆船进行运输,但很快被现代化的轮船取代,目前人类对风能的利用还乏善可陈。
3.人类社会生活中,对出行和运输的需求经久不衰,但目前尚缺乏直接利用风能进行空中悬浮运输的相关研究或工具。经查,中国专利cn 110228579 a公开了一种浮空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囊体、承载机构和引导件,其由囊体提供向上的浮力,由承载机构装载人或物,由引导件带动囊体和承载机构沿引导件运动,其优点是能够在空中实现任意可控制运动方向的点对点运输,但其需要依靠引导件提供动力,以带动运动体进行运动,没有考虑利用风能作为动力来源,只适合在小范围如索道观光场所使用,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旨在直接利用风能为人类提供一种超低成本的运输办法,满足人类于空中出行、观光或运输货物的需要。
5.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包括悬浮模块、运载模块、轨道模块、支撑模块。
6.悬浮模块用于提供向上升的浮力,并可因承受风力作用而产生飘移;运载模块与悬浮模块连接,用于承载人或货物;轨道模块用于使悬浮模块和运载模块在向上飘浮或受风力作用而即将偏离人们规划的空间路线时受到牵引,进而使悬浮模块和运载模块仅能从轨道模块的一端向另一端飘移;支撑模块包括若干个支撑单元,用于固定位置,为轨道模块提供支撑,并承受其它模块受风牵引的力以及抵消由悬浮模块所产生的部分浮力。
7.进一步地,悬浮模块包含充满气体的气囊,并且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因此能够提供上升的浮力。
8.较佳的,所述悬浮模块中为产生浮力所使用的气体为氢气或氦气。
9.较佳的,所述轨道模块大致顺风向布设于空中,轨道模块布设方向与风向的角度偏差小于45
°

10.作为对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扩展收风模块,与悬浮模块或运载模块连接,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展开,以承受更多的风力,进而使系统获得更强劲的动能。
11.较佳的,所述扩展收风模块展开后呈伞状或翅状结构。
12.本发明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悬浮模块所提供的向上的浮力可抵消运载模块所受的地球引力,使运载模块可在空中向上飘浮;轨道模块大致顺风向布设于
空中,当风吹动悬浮模块和运载模块产生飘移时,在轨道模块的引导下,其只能沿轨道模块的一端飘移到另一端,从而实现对人或货物的跨空间运输。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风力与风向情况布设运输线路,只要风力持续,且风向与运输方向基本一致,即可直接利用风能进行不间断的点对点运输,无须额外提供动能,也基本不占用地面空间,是未来在特定时空环境中比较理想的运输方式。此外,当悬浮模块所使用的气体为氢气时还可实现对氢能与货物的协同运输。
14.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本发明须依靠风力驱动,自身未加装动力设备,故而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风力和风向的影响比较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示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7.实施例一
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装置于陆地的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包括悬浮模块1、运载模块2、轨道模块3、支撑模块4。
19.所述悬浮模块1包括气囊11和浮控装置12,所述浮控装置12设置有进气阀121与排气阀122,当通过所述进气阀121向所述气囊11内充入氢气后,所述悬浮模块1即产生上升的浮力,当通过排气阀122向外排出氢气时,浮力减小;所述运载模块2包括运载仓21、缆绳22和缆绳23,所述运载仓21用于载人或放置货物,所述缆绳22与所述浮控装置12连接,所述缆绳23上有连接件231,并通过所述连接件231与所述轨道模块3连接,所述连接件231可沿所述轨道模块3滑动行进;所述轨道模块3为顺风向布设的缆绳。
20.所述支撑模块4由若干铁塔架设组成,固定装置于地面,并将所述轨道模块3支撑于空中。
21.本实施例一在使用时:首先由人进入所述运载仓21内或将货物放入所述运载仓21内,然后通过所述进气阀121向所述气囊11内充入氢气,当氢气所提供的浮力大于所述悬浮模块1与所述运载模块2的重力之和时,所述悬浮模块1和所述运载模块2即向上飘浮;随后,将所述悬浮模块1和所述运载模块2放开,二者即受风力作用,沿着所述轨道模块3由一端飘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后,通过所述排气阀122排出氢气,取下人或货物。由此,即实现了空中悬浮运输的目的。
22.实施例二
23.如图3所示的一种海上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包括悬浮模块5、运载模块6、轨道模块7、支撑模块8、扩展收风模块9。
24.所述悬浮模块5用于提供上升的浮力;所述运载模块6与所述悬浮模块5连接,用于装载人或货物;
所述轨道模块7与所述运载模块6连接,用于引导所述运载模块6的飘移方向;所述支撑模块8由若干支撑单元组成,支撑单元包括锚81、锚链82、浮水箱83、支架84,所述锚81通过所述锚链82与所述浮水箱83连接,使用时被抛入海底,起到固定所述浮水箱83的位置的作用;所述浮水箱83漂浮于水面,所述支架84底部与所述浮水箱83连接,顶部与所述轨道模块7连接,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模块7;所述扩展收风模块9与所述运载模块6连接,在运输过程中展开时呈伞状结构,可以使本系统承受更多风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包括悬浮模块、运载模块、轨道模块、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模块用于提供向上升的浮力;所述运载模块用于承载人或货物;所述轨道模块用于使所述悬浮模块和所述运载模块飘移时受到牵引,进而使所述悬浮模块和所述运载模块仅能从所述轨道模块的一端向另一端飘移;所述支撑模块为所述轨道模块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展收风模块,所述扩展收风模块与所述悬浮模块或所述运载模块连接,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展开,以承受更多的风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能悬浮运输系统,包括悬浮模块、运载模块、轨道模块和支撑模块,通过向悬浮模块内充入密度较小的气体以提供向上的浮力,进而使运载模块可在空中向上飘浮;支撑模块大致顺风向排列并将轨道模块支撑于空中,当风吹动悬浮模块和运载模块产生飘移时,在轨道模块的引导下,沿轨道模块的一端飘移到另一端,从而实现对人或货物的跨空间运输。本发明直接利用风能进行运输,且基本不占用地面空间,是未来特定时空环境条件下比较理想的运输方式。方式。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王宛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宛东
技术研发日:2023.02.04
技术公布日:2023/8/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