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键盘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8 阅读:10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键盘。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了诸多便利。电脑一般都配置有键盘,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操作,并基于获取到的输入操作,录入与该输入操作对应的输入信息,或执行输入操作对应的执行命令。
3.键盘作为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可以将英文字母、汉字或其他国家语言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而现有键盘上的一些快捷键通常是通过组合按键进行按键的功能切换的,操作比较麻烦,而对不同的系统和工作模式,所使用到的快捷键不同,每次选择按键的功能的时都采用组合按键来切换按键功能,操作不便,容易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感。现有的键盘不能很好的在多种工作模式下使用,因此,需要设置一款新型的键盘。
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现有键盘上的按键在进行功能切换时,操作不方便,容易发生误触,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键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键盘上的按键在进行功能切换时,操作不方便,容易发生误触,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包括切换开关、键盘本体和多个按键;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并与所述键盘本体内部的pcba板电连接;多个所述按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键盘本体上,并均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能够调节多个所述按键的功能模式。
9.优选的,所述键盘本体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在所述键盘本体内部与所述pcba板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结构露出所述键盘本体。
10.优选的,所述按键的功能模式包括windows模式和x68模式。
11.优选的,多个所述按键布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包括功能键区、主键盘区、控制键区和数字键区;所述功能键区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且远离使用者一端上;所述主键盘区设置所述键盘本体的中部区域及左部区域;所述数字键区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的右部区域;所述控制键区设置在所述主键盘区、数字键区之间。
12.优选的,所述功能键区上设置的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第四按键和第五
按键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
13.优选的,所述主键盘区上设置的第六按键、第七按键、第八按键、第九按键、第十按键、第十一按键和第十二按键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
14.优选的,所述控制键区上设置的第十三按键、第十四按键、第十五按键、第十六按键、第十七按键、第十八按键和第十九按键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
15.优选的,所述数字键区上设置的第二十按键具有两种功能模式。
16.优选的,所述主键盘区、控制键区和所述数字键区并列设置在所述功能键区的下方。
17.优选的,所述键盘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
18.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控制按键上两个感应结构与pcba板之间电路的通断,从而使按键发出的操作信号不同,用以实现切换键盘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使两种模式互不干扰,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爆炸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键盘实施例的切换开关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切换开关;2、键盘本体;21、通孔结构;3、按键;31、功能键区;311、第一按键;312、第二按键;313、第三按键;314、第四按键;315、第五按键;32、主键盘区;321、第六按键;322、第七按键;323、第八按键;324、第九按键;325、第十按键;326、第十一按键;327、第十二按键;33、控制键区;331、第十三按键;332、第十四按键;333、第十五按键;334、第十六按键;335、第十七按键;336、第十八按键;337、第十九按键;34、数字键区;341、第二十按键;4、pcba板;5、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流程、方法和装置等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
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键盘,包括切换开关1、键盘本体2和多个按键3;切换开关1设置在键盘本体2上,并与键盘本体2内部的pcba板4电连接;多个按键3均固定安装在键盘本体2上,并均与pcba板4电连接;切换开关1能够调节多个按键3的功能模式。具体的,切换开关1具有两个方向,即windows方向和x68方向,切换开关1处于windows方向时,键盘为windows模式(如下文所述);切换开关1处于x68方向时,键盘为x68模式(如下文所述)。多个按键3均与pcba板4电连接,其中一些按键3具有两种功能模式,这些按键3上均设置有第一感应结构和第二感应结构,不同的感应结构发出的感应信号不同。切换开关1连接在第一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上,同时切换开关1也连接在第二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上,即第一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与第二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并联。当将切换开关1调节到windows方向,切换开关1能够接通第一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使键盘属于windows模式,操作上述具有两种功能模式的按键3,发出的信号为windows模式下的操作信号。当切换开关1调节到x68方向,切换开关1能够接通第二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的电路,使键盘属于x68模式,操作上述具有两种功能模式的按键3,发出的信号为x68模式下的操作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1控制按键3上两个感应结构与pcba板4之间电路的通断,从而使按键3发出的操作信号不同,用以实现切换键盘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使两种模式互不干扰,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3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键盘本体2上设置有通孔结构21;切换开关1的一端在键盘本体2内部与pcba板4固定连接;切换开关1的另一端能够穿过通孔结构21露出键盘本体2。具体的,通孔结构21优选为设置在键盘本体2的背面,方便将切换开关1设置在键盘本体2的背面,在使用键盘时不易触碰到切换开关1,避免不小心进行模式切换,保证使用者的体验感。此外通孔结构21也可以设置在键盘本体2的周侧或键盘本体2的正面,使切换开关1设置在键盘本体2的周侧或键盘本体2的正面,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但需要保证通孔结构21与键盘本体2内部的pcba板4相邻设置,方便安装切换开关1。切换开关1的一端插接在pcba板4,并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切换开关1的另一端能够穿过通孔结构21露出键盘本体2,露出的位置刚好与内部的位置对应,方便使用者能够触碰到切换开关1,拨动切换开关1,进行模式切换。切换开关1优选为拨动式开关。
3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按键3的功能模式包括windows模式和x68模式。具体的,键盘本体2上设置有多个具有两种功能模式的按键3,这两种功能模式为windows模式和x68模式。当键盘处于windows模式时,这些按键3适用于windows系统,方便使用者能够正常的进行常规办公操作。当键盘处于x68模式时,这些按键3适用于x68系统(此系统为日本所使用的系统)。
3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按键3布置在键盘本体2上,包括功能键区31、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功能键区31设置在键盘本体2且远离使用者一端上;主键盘区32设置键盘本体2的中部区域及左部区域;数字键区34设置在键盘本体2的右部区域;控制键区33设置在主键盘区32、数字键区34之间。具体的,功能键区31只设置有一排按键位,位于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的上方,即在键盘本体2的上表面远离使用者的一端上。主键盘区32设置有五行按键位,设置在键盘本体2上表面的中部区域及左部区域。数字键区34设置有五行按键位,设置在键盘本体2上表面的右部区域。控制键区33设置在主键盘区32、数字键区34之间。通过上述设置键区,用以满足使用者的操作习惯。
36.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功能键区31上设置的第一按键311、第二按键312、第三按键313、第四按键314和第五按键315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具体的,第一按键311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esc”键,即中止键;在x68模式下时为“bteak”键,即中断暂停键;第一按键311优选为设置在功能键区31左端往右端方向排列的第一个按键位上。第二按键312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app”键,即应用键,也可以叫菜单键;在x68模式下时为“copy”键,即复制键;第二按键312优选为设置在功能键区31左端往右端方向排列的第二个按键位上。第三按键313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静音开关”键;在x68模式下时为“静音开关”键;第三按键313优选为设置在功能键区31左端往右端方向排列的第十七个按键位上。第四按键314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降低音量”键;在x68模式下时为“登录”键;第四按键314优选为设置在功能键区31左端往右端方向排列的第十八个按键位上。第五按键315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增加音量”键;在x68模式下时为“help”键,即帮助键;第五按键315优选为设置在功能键区31左端往右端方向排列的第十九个按键位上。
37.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主键盘区32上设置的第六按键321、第七按键322、第八按键323、第九按键324、第十按键325、第十一按键326和第十二按键327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具体的,第六按键321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半角/全角”键;在x68模式下时为“esc”键,即由于取消当前命令、退出当前操作等;第六按键321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一个按键位上。第七按键322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capslock英数”键,即英文大小写转换键;在x68模式下时为“ctrl”键,即控制键;第七按键322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三行第一个按键位上。第八按键323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ait”键,即交替换挡键、更改键、替换键;在x68模式下时为“xf1”键;第八按键323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五行第三个按键位上。第九按键324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无变换”键;在x68模式下时为“xf2”键;第九按键324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五行第四个按键位上。第十按键325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变化”键;在x68模式下时为“xf3”键;第十按键325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五行第六个按键位上。第十一按键326
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国际按键”;在x68模式下时为“xf4”键;第十一按键326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五行第七个按键位上。第十二按键327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ait”键;在x68模式下时为“xf5”键;第十二按键327优选为设置在主键盘区32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五行第八个按键位上。
38.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键区33上设置的第十三按键331、第十四按键332、第十五按键333、第十六按键334、第十七按键335、第十八按键336和第十九按键337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具体的,第十三按键331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insert”键,即插入功能键;在x68模式下时为“home”键;第十三按键331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一个按键位上。第十四按键332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pgup”键;在x68模式下时为“del”键;第十四按键332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三个按键位上。第十五按键333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delete”键;在x68模式下时为“rollup”键;第十五按键333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二行第一个按键位上。第十六按键334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end”键;在x68模式下时为“rolldown”键;第十六按键334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二行第二个按键位上。第十七按键335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pgdn”键;在x68模式下时为“undo”键;第十七按键335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二行第三个按键位上。第十八按键336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f11”键;在x68模式下时为“opt.1”键;第十八按键336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靠近使用者一端往远离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一个按键位。第十九按键337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f12”键;在x68模式下时为“opt.2”键;第十九按键337优选为设置在控制键区33上自靠近使用者一端往远离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二个按键位。
39.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数字键区34上设置的第二十按键341具有两种功能模式。具体的,第二十按键341在windows模式下时为“numlock”键;在x68模式下时为“clr”键;第二十按键341优选为设置在数字键区34上自远离使用者一端往靠近使用者一端方向排列的第一行第一个按键位上。
40.上述第一按键311至第二十按键341的位置均按照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大部分使用者的现有使用习惯进行设置的,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任意设置,具体不作限定。
4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并列设置在功能键区31的下方。具体的,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依次相邻并列设置,并且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设置在功能键区31的正下方,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4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键盘本体2上还设置有显示装置5;显示装置5与pcba板4电连接。具体的,键盘本体2上设置显示装置5,方便使用者通过显示装置5查看操作动作以及工作模式,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置个性化显示。显示装置5与pcba板4电连接,显示装置5通过pcba板4能够接收使用者对按键3进行操作时发出的操作信号,并在显示装置5上进行显示。
43.实施例仅是一个特例,并不表明本实用新型就这样一种实现方式。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开关(1)、键盘本体(2)和多个按键(3);所述切换开关(1)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2)上,并与所述键盘本体(2)内部的pcba板(4)电连接;多个所述按键(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键盘本体(2)上,并均与所述pcba板(4)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1)能够调节多个所述按键(3)的功能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本体(2)上设置有通孔结构(21);所述切换开关(1)的一端在所述键盘本体(2)内部与所述pcba板(4)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开关(1)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结构(21)露出所述键盘本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3)的功能模式包括windows模式和x68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按键(3)布置在所述键盘本体(2)上,包括功能键区(31)、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数字键区(34);所述功能键区(31)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2)且远离使用者一端上;所述主键盘区(32)设置所述键盘本体(2)的中部区域及左部区域;所述数字键区(34)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2)的右部区域;所述控制键区(33)设置在所述主键盘区(32)、数字键区(3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区(31)上设置的第一按键(311)、第二按键(312)、第三按键(313)、第四按键(314)和第五按键(315)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键盘区(32)上设置的第六按键(321)、第七按键(322)、第八按键(323)、第九按键(324)、第十按键(325)、第十一按键(326)和第十二按键(327)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区(33)上设置的第十三按键(331)、第十四按键(332)、第十五按键(333)、第十六按键(334)、第十七按键(335)、第十八按键(336)和第十九按键(337)均具有两种功能模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区(34)上设置的第二十按键(341)具有两种功能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键盘区(32)、控制键区(33)和所述数字键区(34)并列设置在所述功能键区(31)的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本体(2)上还设置有显示装置(5);所述显示装置(5)与所述pcba板(4)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键盘,涉及键盘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键盘上的按键在进行功能切换时,操作不方便,容易发生误触,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切换开关、键盘本体和多个按键;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键盘本体上,并与所述键盘本体内部的PCBA板电连接;多个所述按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键盘本体上,并均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能够调节多个所述按键的功能模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控制按键上两个感应结构与PCBA板之间电路的通断,从而使按键发出的操作信号不同,用以实现切换键盘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使两种模式互不干扰,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果果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8/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