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及栽培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2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及栽培方法,属于中药材育苗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为天门冬科(asparagaceae)黄精属(pol 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用黄精为滇黄精pol 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黄精具有药物和食疗双重价值。作为药材黄精,其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常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作为食材时可制作成各类具药用保健价值的功能性食品,黄精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接受和喜爱。
3.但面临当前黄精的市场需求,原材料产品供应却存在很大缺口,主要问题在于黄精种苗繁殖生长缓慢,用常规种子繁殖黄精需7年左右时间才能成材,这样严重制约黄精产业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黄精种苗繁殖速度,缩短育苗时间,减少育苗环节中的各类限制性因素,是当前解决黄精原材料生产制约问题的关键。
4.针对这类问题,很多研究者进行多年探索,也取得很多进展。有的人为解决黄精种子不易发芽的问题,发明了在大棚内沙藏和催芽、育苗的方法;有的研究者利用各类生物材料对黄精种子进行处理,促进发芽生长;还有很多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的报道。以上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精生产技术的提效,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有效手段,解决种子实生苗繁殖效率低和育苗时间太长这两个关键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及栽培方法,通过根据黄精生长习性设置多层苗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其中铺网层的设计,一次铺设可长期使用,耐腐蚀、透水透气、价廉易得、便于操作,起苗难度低,同时匹配专属栽培方法,缩短从苗床到大田移栽的间隔时间,明显提高黄精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种苗繁殖效率偏低,生长量偏小的瓶颈问题,对于解决黄精生产周期太长的问题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的厚度为10~25cm,所述第二基质层的厚度为3~6cm;所述铺网层采用若干耐腐透气网片铺设形成。
7.可选地,所述第一基质层包括草炭土、珍珠岩、大田土、鸡鸭猪粪及人粪混合而成的有机基质,体积比依次为3:1:2:4。
8.可选地,所述第一基质层中还设置加热电线,所述加热电线沿苗床的长度方向平
行铺设。
9.可选地,所述第二基质层包括草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为3:1:2:4。
10.可选地,所述耐腐透气网片为尼龙网片和热镀锌铁丝网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耐腐透气网片的网眼孔径为0.3~0.7cm,宽度为80~120cm,所述耐腐透气网片的两侧设置提手。
11.耐腐透气网片长度可裁切为多片1米网连接或整片1m宽网,两侧和每块网的两端设便于提拉网面的提手。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细沙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第二细沙层的厚度为0.5~1cm;
13.所述移栽层开设若干沟槽,所述沟槽深度为4.5~5.5cm。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使用如上述任一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有机基质混合,加入1/4~1/2的ms溶液至混合基质湿度为含水量50~60%,填充至铺网层并整平形成第一基质层;
16.(2)将黄精小根茎喷洒800~1000倍多菌灵杀菌剂的营养液,营养液为含1/4~1/2ms的溶液;
17.(3)将黄精小根茎移栽至移栽层上,依次覆盖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
18.(4)当第二细沙层变为白色时,需要进行浇水,每隔7~10天浇水,喷洒一次步骤(2)中的混合杀菌营养液;
19.(5)新芽萌发后,及时除草,第一次浇水时撒施含氮磷钾的生物有机肥;
20.(6)在苗床生长2~3年后,小根茎已形成壮苗并适应正常管理,可将壮苗从苗床挖出,即起苗,进行迁地移栽。
21.可选地,步骤(3)中移栽方法为将黄精小根茎的顶芽朝上平放沟内,放好后把沟两边基质轻拨回填沟内,完成覆盖;或把黄精小根茎的顶芽向上摆放在移栽层平面,然后上层直接覆盖第二基质层。
22.可选地,步骤(3)中移栽株距3~5cm,行距3~6cm。
23.可选地,起苗具体方法为:从苗床的两侧分别寻找到铺网的全部提手,再用力拉动提手,使铺网层上层基质出现松动,按行找到根茎,起苗完成;或
24.两人配合同时拉起两侧提手,使铺网层上下两部分明显分离,将网底作为筛子,筛掉网兜内松动基质,剩余的即为小根茎,起苗完成。
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26.1.根据本技术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采用新型苗床和配套栽培方法,进一步实施改进措施,经2年实际培养验证,获得具较高新芽分化率、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与同等培养时长相当的实生苗相比更高生长量的种苗块茎,与实生苗相比,可有效缩短3~4年育苗周期,是常规实生种苗分化率的2~5倍,有效提高黄精育苗效率和缩短育苗周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7.2.根据本技术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通过在第一细沙层和第一基质层之间设置铺网层,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防止基质层发生流动和崩塌,铺网两侧设置提手,便于后期分离起苗;
28.通过限定第一基质层的厚度可以提供足够的养分和空间供黄精根茎生长发育,满
足其生长需要,同时较厚的基质层也可以较好保温,为根茎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通过限定第二基质层的厚度,起到遮蔽和防护作用,防止根茎在覆盖后脱落和裸露,同时较薄的基质层也不会造成根茎生长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其向上生长;第一基质层和第二基质层的差异,可以产生营养和环境上的渐变,这种渐变更符合黄精生长的自然规律,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两层基质的差异也为日后起苗和移栽提供了较好的分离面,便于操作。
29.3.根据本技术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通过限定网片孔径,可以很好筛除出较粗大的杂物和基质颗粒,但又不会堵塞根茎的生长,与移栽层和基质层有很好的筛选作用;同时在第一基质层内设置电加热线,可以达到恒温育苗的效果。
30.4.根据本技术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有机基质ms溶液调节至适宜湿度,提供根茎初期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同时喷洒杀菌营养液,可以消毒根茎,防止病原菌的产生,同时也可以提供一定营养,促进根茎的萌发。
31.5.根据本技术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与现有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相比,本方法应用环境宽泛,既可在设施环境全年移栽,又可在露地自然环境应用;既可应用于驯化苗也可应用于实生种苗,并便于迁地移栽,还可获得具较高新芽分化率、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与同等培养时长相当的实生苗相比,更高生长量的种苗块茎,与实生苗相比,可有效缩短育苗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33.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本专利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34.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肥料及营养液、杀菌剂等均为市售产品。
35.实施例1
36.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
37.建床起垄:直接在地面建苗床。先整平土地,再挖一条深20cm,宽100cm深沟,长度根据需要确定。两侧平地砌砖起垄,高度3层红砖或20cm高垅;
38.分层填充基质:按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次序依次填入相应基质并铺网。具体为:
39.接地基层为最底层,与试验地土地连接,普通土壤层;
40.第一细沙层:填充干净河沙细沙,直接铺在接地基层上,厚度6cm,铺好后整平;
41.铺网层:选用耐水湿、耐腐蚀性热镀锌铁丝网、网眼孔径0.5cm,宽度100cm,长度可裁切为多片1米网连接,每块网的两端设便于提拉网面的提手;
42.第一基质层:填充前,提前混合好草炭土、珍珠岩、大田土、鸡鸭猪粪及人粪类型的有机肥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2:4,并洒水使基质湿润,厚度最厚为15cm;在该层布设加热电线,沿苗床长度走向,以平行方式铺设3条加热电线;
43.移栽层:小块茎移栽于这一层,株行距5cm,开5cm深沟,平放沟内,平放后两边基质土覆盖;
44.第二基质层:覆盖在移栽层摆放好的小根茎上层,填充基质为提前混合好的草炭土、珍珠岩湿润基质,体积比为3:1:2:4,厚5cm。覆盖后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45.第二细沙层:覆盖在第二基质层上为干净河沙,厚度为0.5~1cm。既可保护质量较轻基质不被水喷溅而使小根茎出现裸露,又可作为表层基质干湿度监测物,当上层细沙发白时表明基质即将缺水,当表层细沙为浅黄色时表明基质湿度尚可。
46.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
47.(1)整平:先将各类基质充分混合成湿润混合基质,混合方法为:先用含1/4ms溶液将混合基质润湿,湿度为含水量60%,再将湿润基质填充至铺网层并整平形成第一基质层;
48.(2)小根茎处理:小根茎按密植方式摆放好后,立即喷洒含1000倍多菌灵杀菌剂的营养液;营养液为含1/4ms的溶液。喷洒后应稍微晾干小根茎表面水分后,再覆盖湿润基质;
49.(3)栽植:将处理好的健壮黄精小根茎,按照小根茎实际大小及合理密植原则逐行摆放。可采用两种方式移栽:
50.①
按株行距4cm,开5cm深沟,将根茎顶芽朝上平放沟内,放好后把沟两边基质轻拨回填沟内,完成覆盖;
51.②
直接把小根茎按株行距4cm芽头向上摆放在移栽层平面,然后上层直接覆盖第二基质层。以上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覆盖后均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52.(4)栽后处理:小根茎覆盖基质后不需镇压,覆盖厚度5cm;覆盖后暂不浇水。
53.(5)发芽前管理:当第二基质层为湿润状态时,覆盖的细沙层为浅黄色,此时可不必浇水;当细沙层变为白色时,表明需适当浇水;每隔8d结合浇水,喷洒一次步骤(2)中的混合杀菌营养液。入冬后苗床在春暖式大棚内基本不用浇水。
54.(6)发芽后管理:移栽根茎在春暖大棚内可安全越冬。越冬后苗床移栽的根茎较露地根茎提前15d发芽,新发芽数比前期移实际栽根茎数高出约20%,且新芽长势健壮。
55.(7)苗期管理:新芽萌发后可按正常管理,及时除草。可于第一次浇水时撒施含氮磷钾的生物有机肥(市售常规肥料,施肥量按肥料说明使用即可),促进生长壮苗。
56.(8)迁地移栽:在这种多层苗床生长2年后,小根茎已形成壮苗并完全适应正常管理,此时,可将壮苗从育苗床挖出(即起苗),进行迁地移栽。起苗具体方法为:
57.①
起苗时间:起苗时间宜选秋末落叶后至翌年早春发芽前进行;
58.②
苗床准备:苗床基质湿润,便于起苗。若苗床基质过湿,应待稍晾干后再起苗;
59.③
起苗方法:先从苗床长边的两侧分别寻找到铺网的全部提手,再用力拉动提手,使铺网层上层基质出现松动,可在这层网上层基质内按行轻松找到根茎,这样起苗完成;也可两人配合,同时拉起两侧提手,使铺网层上下两部分明显分离,此时可将网底作为筛子,筛掉网兜内松动基质,剩余的即为小根茎,则起苗完成;此类小根茎可用于迁地移栽。
60.实施例2
61.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
62.建床起垄:直接在地面建苗床。先整平土地,再挖一条深20cm,宽100cm深沟,长度根据需要确定。两侧平地砌砖起垄,高度3层红砖或20cm高垅;
63.分层填充基质:按接地基层、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层次序依次填入相应基质。具体为:
64.接地基层为最底层,与试验地土地连接,普通土壤层;
65.细沙层:填充干净河沙细沙,直接铺在接地基层上,厚度5~6cm,铺好后整平;
66.铺网层:选用耐水湿、耐腐蚀性热镀锌铁丝网、网眼孔径0.5cm,宽度100cm,长度可裁切为多片1m网连接,每块网的两端设便于提拉网面的提手;
67.第一基质层:填充前,提前混合好草炭土、珍珠岩、大田土、鸡鸭猪粪等类型的充分腐熟有机肥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2:4,并洒水使基质湿润,湿度以含水量70%,填充厚度15cm;
68.移栽层:小块茎移栽于这一层,株行距10cm,平放于移栽基质表层,平放后再用湿润基质土覆盖;
69.第二基质层:覆盖在移栽层摆放好的小根茎上层,填充基质为提前混合好的草炭土、珍珠岩湿润基质,湿度以含水量70%,体积比为草炭土:珍珠岩=3:1,厚5cm。覆盖后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70.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
71.(1)整平:先将各类基质充分混合成湿润混合基质,混合方法为:先用含1/4ms和多菌灵1000倍液的溶液将混合基质润湿,湿度为含水量70%左右,再将湿润基质填充至已开挖好并填充细沙的深沟内,基质填充厚度10cm,形成第一基质层,整平后在基质表层铺网,在铺网层上再次填充厚度5cm同类型湿润基质后整平;
72.(2)小根茎处理:小根茎先在含有1000倍多菌灵杀菌剂的营养溶液浸泡3~5min,取出后应稍微晾干小根茎表面水分再用于栽植;营养液为含1/3ms的溶液;
73.(3)栽植:将处理好的健壮黄精小根茎,按照小根茎实际大小及合理密植原则逐行摆放。可采用移栽方式:
74.直接把小根茎按株行距10cm芽头向上摆放在移栽层平面,然后上层直接覆盖第二基质层。覆盖后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75.(4)栽后处理:小根茎覆盖基质后不需镇压,覆盖厚度5cm;覆盖后暂不浇水。
76.(5)发芽前管理:每隔7d结合浇水,喷洒一次步骤(2)中的混合杀菌营养液。入冬后苗床在春暖式大棚内基本不用浇水。
77.(6)发芽后管理:移栽根茎在春暖大棚内可安全越冬。越冬后苗床移栽的根茎较露地根茎提前15d发芽,新发芽数比前期移栽根茎实际数高出约20%,且新芽长势健壮。
78.(7)苗期管理:新芽萌发后可按正常管理,及时除草。可于第一次浇水时撒施含氮磷钾的生物有机肥(市售常规肥料,施肥量按肥料说明使用即可),促进生长壮苗。
79.(8)迁地移栽:在这种多层苗床生长3年后,小根茎已形成壮苗并完全适应正常管理,此时,可将壮苗从育苗床挖出(即起苗),进行迁地移栽。起苗具体方法为:
80.①
起苗时间:起苗时间宜选秋末落叶后至翌年早春发芽前进行;
81.②
苗床准备:苗床基质湿润,便于起苗。若苗床基质过湿,应待稍晾干后再起苗;
82.③
起苗方法:先从苗床长边的两侧分别寻找到铺网的全部提手,再用力拉动提手,使铺网层上层基质出现松动,可在这层网上层基质内按行轻松找到根茎,这样起苗完成;也可两人配合,同时拉起两侧提手,使铺网层上下两部分明显分离,此时可将网底作为筛子,
筛掉网兜内松动基质,剩余的即为小根茎,则起苗完成;此类小根茎可用于迁地移栽。
83.实施例3
84.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
85.建床起垄:直接在地面建苗床。先整平土地,直接在整平的地面用3层红砖砌育苗池,深20cm,宽100cm,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86.分层填充基质:按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次序依次填入相应基质并铺网。具体为:
87.接地基层为最底层,与试验地土地连接,普通土壤层;
88.第一细沙层:填充干净河沙细沙,直接铺在接地基层上,厚度4cm,铺好后整平;
89.铺网层:选用耐水湿、耐腐蚀性热镀锌铁丝网、网眼孔径0.5cm,宽度100cm,长度可裁切为多片1米网连接,每块网的两端设便于提拉网面的提手;
90.第一基质层:填充前,提前混合好草炭土、珍珠岩、大田土、鸡鸭猪粪及人粪类型的有机肥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2:4,并洒水使基质湿润,厚度最厚为15cm;在该层布设加热电线,沿苗床长度走向,以平行方式铺设2条加热电线;
91.移栽层:小块茎移栽于这一层,株距8cm,行距10cm,平放于基质表层;
92.第二基质层:覆盖在移栽层摆放好的小根茎上层,填充基质为提前混合好的草炭土、珍珠岩湿润基质,体积比为3:1,厚5cm。覆盖后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93.第二细沙层:覆盖在第二基质层上为干净河沙,厚度为0.5cm。既可保护质量较轻基质不被水喷溅而使小根茎出现裸露,又可作为表层基质干湿度监测物,当上层细沙发白时表明基质即将缺水,当表层细沙为浅黄色时表明基质湿度尚可。
94.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
95.(1)整平:先将各类基质充分混合成湿润混合基质,混合方法为:先用含1/4ms溶液将混合基质润湿,湿度为含水量60%,再将湿润基质填充至铺网层并整平形成第一基质层;
96.(2)小根茎处理:小根茎按密植方式摆放好后,立即喷洒含1000倍多菌灵杀菌剂的营养液;营养液为含1/3ms的溶液。喷洒后应稍微晾干小根茎表面水分后,再覆盖湿润基质;
97.(3)栽植:将处理好的健壮黄精小根茎,按照小根茎实际大小及合理密植原则逐行摆放。可采用两种方式移栽:
98.①
按株行距8cm,开5cm深沟,将根茎顶芽朝上平放沟内,放好后把沟两边基质轻拨回填沟内,完成覆盖;
99.②
直接把小根茎按株行距8cm芽头向上摆放在移栽层平面,然后上层直接覆盖第二基质层。以上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覆盖后均不需镇压,暂不浇水。
100.(4)栽后处理:小根茎覆盖基质后不需镇压,覆盖厚度5cm;覆盖后暂不浇水。
101.(5)发芽前管理:当第二基质层为湿润状态时,覆盖的细沙层为浅黄色,此时可不必浇水;当细沙层变为白色时,表明需适当浇水;每隔7d结合浇水,喷洒一次步骤(2)中的混合杀菌营养液。入冬后苗床在春暖式大棚内基本不用浇水。
102.(6)发芽后管理:移栽根茎在春暖大棚内可安全越冬。越冬后苗床移栽的根茎较露地根茎提前14d发芽,新发芽数比前期移实际栽根茎数高出约20%,且新芽长势健壮。
103.(7)苗期管理:新芽萌发后可按正常管理,及时除草。可于第一次浇水时撒施含氮
磷钾的生物有机肥(市售常规肥料,施肥量按肥料说明使用即可),促进生长壮苗。
104.(8)迁地移栽:在这种多层苗床生长2年后,小根茎已形成壮苗并完全适应正常管理,此时,可将壮苗从育苗床挖出(即起苗),进行迁地移栽。起苗具体方法为:
105.①
起苗时间:起苗时间宜选秋末落叶后至翌年早春发芽前进行;
106.②
苗床准备:苗床基质湿润,便于起苗。若苗床基质过湿,应待稍晾干后再起苗;
107.③
起苗方法:先从苗床长边的两侧分别寻找到铺网的全部提手,再用力拉动提手,使铺网层上层基质出现松动,可在这层网上层基质内按行轻松找到根茎,这样起苗完成;也可两人配合,同时拉起两侧提手,使铺网层上下两部分明显分离,此时可将网底作为筛子,筛掉网兜内松动基质,剩余的即为小根茎,则起苗完成;此类小根茎可用于迁地移栽。
108.实验例
109.将本技术实施例栽培的黄精苗两年生长量与常规苗3年生长量主要指标对比,见表1。
110.常规苗的种植条件为:此处常规苗均指采用成熟种子繁殖的实生种苗(因生产中除直接栽根茎外,采用的育苗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主要采用以下(1)(2)两种方式,且,第二种方式采用最普遍,相对第1种发芽率也更高),表中生长状态均为从种子发芽开始与驯化苗刚开始移栽时进行比较,无菌苗的比较是以培养1年的无菌分化瓶苗单块生长量为标准(作为理想生长状态的对照),具体包括两类:
111.(1)种子直接播种长成的实生苗:种植条件为从黄精大田植株采集的种子,当年秋季直接在大田播种,翌年发芽成活的实生种苗;
112.(2)沙藏催芽播种后长成的实生苗:成熟种子经处理后,沙藏越冬催芽,翌年春季播种长成的实生苗。
113.表1生长指标对比
[0114][0115]
本发明采用限定的苗床及栽培方法,以黄精无菌驯化苗小根茎为多层苗床初始移栽移栽苗,充分利用黄精生长特点,用2~3年时间,获得分化芽数多,总根茎生长量较大的可迁地移栽的大田根茎种苗。本方法培育的黄精根茎种苗,2年生长量主要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黄精种苗3年生量,可缩短黄精育苗周期3年左右;本发明方法还具有起苗操作简便快捷,降低起苗盲目性和工作量,一次应用长期收益,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并大大缩短从育苗床到大田移栽的间隔时间,明显提高黄精生产效率。这一方法既提高了种苗根
茎新芽分化效率,又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种苗繁殖效率偏低,生长量偏小的瓶颈问题,对于解决黄精生产周期太长的问题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011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的厚度为10~25cm,所述第二基质层的厚度为3~6cm;所述铺网层采用若干耐腐透气网片铺设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包括草炭土、珍珠岩、大田土、鸡鸭猪粪及人粪混合而成的有机基质,体积比依次为3:1: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中还设置加热电线,所述加热电线沿苗床的长度方向平行铺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质层包括草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为3:1: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透气网片为尼龙网片和热镀锌铁丝网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耐腐透气网片的网眼孔径为0.3~0.7cm,宽度为80~120cm,所述耐腐透气网片的两侧设置提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沙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第二细沙层的厚度为0.5~1cm;所述移栽层开设若干沟槽,所述沟槽深度为4.5~5.5cm。7.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基质混合,加入1/4~1/2的ms溶液至混合基质湿度为含水量50~60%,填充至铺网层并整平形成第一基质层;(2)将黄精小根茎喷洒800~1000倍多菌灵杀菌剂的营养液,营养液为含1/4~1/2ms的溶液;(3)将黄精小根茎移栽至移栽层上,依次覆盖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4)当第二细沙层变为白色时,需要进行浇水,每隔7~10d浇水,喷洒一次步骤(2)中的混合杀菌营养液;(5)新芽萌发后,及时除草,第一次浇水时撒施含氮磷钾的生物有机肥;(6)在苗床生长2~3年后,小根茎已形成壮苗并适应正常管理,可将壮苗从苗床挖出,即起苗,进行迁地移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移栽方法为将黄精小根茎的顶芽朝上平放沟内,放好后把沟两边基质轻拨回填沟内,完成覆盖;或把黄精小根茎的顶芽向上摆放在移栽层平面,然后上层直接覆盖第二基质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移栽株距3~5cm,行距3~6cm。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起苗具体方法为:从苗床的两侧分别寻找到铺网的全部提手,再用力拉动提手,使铺网层上层基质出现
松动,按行找到根茎,起苗完成;或两人配合同时拉起两侧提手,使铺网层上下两部分明显分离,将网底作为筛子,筛掉网兜内松动基质,剩余的即为小根茎,起苗完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黄精快速育苗和迁地移栽的苗床,从下至上包括接地基层、第一细沙层、铺网层、第一基质层、移栽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二细沙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的厚度为10~25cm,所述第二基质层的厚度为3~6cm;所述铺网层采用若干耐腐透气网片铺设形成。本申请通过根据黄精生长习性设置多层苗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其中铺网层的设计,一次铺设可长期使用,耐腐蚀、透水透气、价廉易得、便于操作,起苗难度低,同时匹配专属栽培方法,缩短从苗床到大田移栽的间隔时间,明显提高黄精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种苗繁殖效率偏低,生长量偏小的瓶颈问题,对于解决黄精生产周期太长的问题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问题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艳 周光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