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

未命名 09-03 阅读:12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属于实验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大鼠是实验室最常见实验动物之一,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对大鼠进行药物注射等等操作,但由于其体积较大,往往单人难以实现对其固定与操作,并且大鼠在被固定的过程中往往剧烈挣扎,导致固定失败甚至咬伤实验者。现有的装置在固定大鼠方面依然无法实现单人操作,且往往使大鼠处于强迫体位,不利于大鼠身体的延展,不便于实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该装置在固定大鼠的过程中,使用简单,夹紧牢靠,操作便捷。能够利用大鼠趋暗、觅食的特性,使其主动进入固定台,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台与暂存箱之间设有用于大鼠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门封闭,所述门下端设置有尾孔;所述暂存箱上方设有观察窗;在暂存箱内壁安装电灯泡,电灯泡与暂存箱外壁设置的电灯开关联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靠近暂存箱处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能够沿暂存箱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进行上下移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上下移动,移动组件的齿轮与暂存箱外壁的第一旋转杆的尖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母,第一旋转杆的外表面具有螺纹。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遮光帘和第二遮光帘。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的内侧安装软垫,弧形片设置有横
杆,所述横杆上设置凸起,多个弧形片通过横杆上设置的凸起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板设置第二旋转杆孔洞和第三旋转杆孔洞,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为竖向的长条孔;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暂存箱的一端设置有饵料槽;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铁片。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二弧形片联合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七齿轮、与第七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八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一弧形片联合轮,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两侧的弧形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合弧形片的横杆从而固定弧形片。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旋转杆以及第三旋转杆转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在暂存箱设置电灯泡,开启后给予大鼠光刺激,而封闭板和第一夹持板上的遮光帘给予大鼠一个相对较暗的环境,从而驱使大鼠主动进入固定台,减少固定难度,体位较为自然;封闭板处的饵料槽可以诱使大鼠进入固定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大鼠趋暗、觅食的特性,使其主动进入固定台,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大鼠的过程中,使用简单,夹紧牢靠,操作便捷。
17.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板可以通过与第一夹持板连接的移动组件进行上下活动,从而在纵向夹住大鼠,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大鼠。
18.3.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上的弧形片可以受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控制,通过旋转旋转杆可以向内加紧大鼠以及向外松弛,从而实现对大鼠的固定;夹持板上的弧形片都可以单独卸下,卸下夹持板两侧的任意一个弧形片,露出大鼠需要被操作的部分,实验操作方便。
19.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表面具有螺纹,在旋转到合适位置后,都可以加紧螺母,从而固定旋转杆位置,防止大鼠挣扎使旋转杆逆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闭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尾孔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暂存箱;11、观察窗;12、门;13、电灯开关;141、第一滑轨;142、第二滑轨;15、第一旋转杆;2、第一夹持板;21、移动组件;221、第一遮光帘;222、第二遮光帘;24、第二旋转杆;3、第二夹持板;32、第三旋转杆;311、弧形片;331、横杆;4、封闭板;41、第二旋转杆孔洞;42、饵料槽;51、第一齿轮;52、第四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55、第五齿轮;56、第六齿轮;57、第七齿轮;58、第八齿轮;591、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2、第二弧形片联合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实施例1
30.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包括暂存箱1,所述暂存箱1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暂存箱1之间设有用于大鼠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门12封闭,所述门12下端设置有尾孔;所述暂存箱1上方设有用于放入大鼠及观察大鼠情况的观察窗11;在暂存箱1内壁除与固定台连接的一侧,其余均安装电灯泡,电灯泡可以受暂存箱1外壁设置的电灯开关13控制。大鼠被放置入暂存箱1后,可以通过打开电灯开关13,利用大鼠的趋暗特性,将大鼠逼入固定台。观察窗11可以观察大鼠位置,在大鼠身体进入固定台后,落下门12防止大鼠退出固定台,门12下端尾孔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大鼠尾部阻碍门12下落。
3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和封闭板4,所述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1连接,所述封闭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远离所述暂存箱1的一侧。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2靠近暂存箱1处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暂存箱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轨141和第二滑轨142,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第一滑轨141和第二滑轨142滑动连接,使得第一夹持板2能够沿暂存箱1的第一滑轨141和第二滑轨142进
行上下移动。
33.进一步地,所述暂存箱1的外壁设有第一旋转杆15,所述第一夹持板2连接有移动组件21,所述移动组件21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能够进行上下移动,移动组件21的齿轮与暂存箱1外壁的第一旋转杆15的尖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15上设置有螺母,第一旋转杆15的外表面具有螺纹;通过旋转第一旋转杆15,第一旋转杆15带动移动组件21的齿轮旋转,由于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以及与齿条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板2能够在暂存箱1的外壁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使第一夹持板2下降,从而在纵向夹住大鼠,第一旋转杆15上的螺母可以在第一夹持板2到达合适位置后拧紧,防止大鼠挣扎让第一夹持板2上升。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2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遮光帘221和第二遮光帘222,放下第一遮光帘221和第二遮光帘222可以营造无光环境,使受到光刺激的大鼠更易钻入固定台中。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311,所述弧形片311的内侧安装软垫,能够在夹紧大鼠的同时施加缓冲力,弧形片311设置有横杆331,所述横杆331上设置凸起,多个弧形片311通过横杆331上设置的凸起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的两侧,夹持板上的弧形片311都可以单独卸下,便于操作。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2与封闭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二旋转杆24,所述第二旋转杆24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板3与封闭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三旋转杆32,所述第三旋转杆32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38.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板4设置第二旋转杆孔洞41和第三旋转杆孔洞,方便旋转杆伸出,便于操作;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41为竖向的长条孔,使得第一夹持板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旋转杆24沿长条形的第二旋转杆孔洞41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封闭板4靠近所述暂存箱1的一端设置有饵料槽42,有利于大鼠从暂存箱1向固定台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4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铁片,可以在不妨碍第二旋转杆24伸出及运转的情况下遮蔽多余孔洞,避免光线从长条形的第二旋转杆孔洞41射进固定台内。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2与第二夹持板3之间还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包括与旋转杆连接的第一齿轮51、与第一齿轮51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53、与第二齿轮53啮合的第三齿轮54、与第三齿轮54同轴旋转的第四齿轮52、与第一齿轮51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55、与第五齿轮55同轴旋转的第六齿轮56、与第六齿轮56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与第四齿轮52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七齿轮57、与第七齿轮57同轴旋转的第八齿轮58、与第八齿轮58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所述第一夹持板2以及第二夹持板3两侧的弧形片311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相连接。将旋转杆置入第一齿轮51,带动第二齿轮53和第五齿轮55同向旋转,进而使得第六齿轮56及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同向旋转,第三齿轮54、第四齿轮52、第七齿轮57、第八齿轮58及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逆向旋转,使得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合弧形片311的横杆331从而固定弧形片311。
40.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第一齿轮51分别与第二旋转杆24以及第三旋转杆32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板2两侧的弧形片311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旋转杆24向内加紧固定大鼠,也可以向外调节,当调节至合适位置可以旋紧第二旋转杆24上的螺母,固定第二旋转杆24,防止大鼠挣扎挣脱;第二夹持板3两侧的弧形片可以通过旋转第三旋转杆32向内加紧固定大鼠,也可以向外调节,当调节至合适位置可以旋紧第三旋转杆32上的螺母,固定第三旋转杆32,防止大鼠挣扎挣脱。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放入大鼠前,旋转第二旋转杆24、第三旋转杆32使所有弧形片311相互交错无相对较大空隙,将第一夹持板2表面的第一遮光帘221、第二遮光帘222放下,营造黑暗环境,将大鼠从观察窗11放入暂存箱1,打开电灯开关13,通过光刺激与封闭板4内侧的饵料槽42吸引使大鼠主动进入固定台,待大鼠基本进入,放下门12,使大鼠尾部借助门下方尾孔露出。拉起遮光帘,缓慢调整第一旋转杆15,使与第一夹持板2相连的移动组件21带动第一夹持板2沿两侧的第一滑轨141、第二滑轨142下移,直至在纵向固定住大鼠,旋紧第一旋转杆15上的螺母固定。调整第二旋转杆24与第三旋转杆32,旋转杆带动第一齿轮51旋转,进而带动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53和通过链条连接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55旋转,进而使得第六齿轮56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592同向旋转,与第二齿轮53啮合的第三齿轮54、第四齿轮52、第七齿轮57、第八齿轮58、第一弧形片联合轮591逆向旋转,从而使夹持板两侧的弧形片311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进而加紧大鼠,在合适位置拧紧螺丝固定。大鼠固定后,可以卸下夹持板两侧的任意一个弧形片311,露出大鼠需要被操作的部分;卸下封闭板4,可以对大鼠进行灌胃等操作。
4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与暂存箱之间设有用于大鼠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门封闭,所述门下端设置有尾孔;所述暂存箱上方设有观察窗;在暂存箱内壁安装电灯泡,电灯泡与暂存箱外壁设置的电灯开关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靠近暂存箱处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能够沿暂存箱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进行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上下移动,移动组件的齿轮与暂存箱外壁的第一旋转杆的尖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母,第一旋转杆的外表面具有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遮光帘和第二遮光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的内侧安装软垫,弧形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凸起,多个弧形片通过横杆上设置的凸起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设置第二旋转杆孔洞和第三旋转杆孔洞,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为竖向的长条孔;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暂存箱的一端设置有饵料槽;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铁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二弧形片联合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七齿轮、与第七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八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一弧形片联合轮,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两侧的弧形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合弧形片的横杆从而固定弧形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的
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旋转杆以及第三旋转杆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属于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夹紧牢固,能够获取大鼠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利于实验操作。利于实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桐 汤正宇 黄帅祎 朱彩虹 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