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8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旧建筑改造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城市中往往遗留有大量混凝土结构的旧建筑,处于对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已成为现今城市的主流。其中,屋面网架是改造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新增构件。然而,在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屋面网架的构建和原混凝土构件碰撞的情况,如屋面网架的受力弦杆因原混凝土构建的阻碍无法施工等,迫不得已需要凿除原有混凝土构件。因而,在不凿除原有混凝土构件的前提下设计一种连接节点以确保屋面网架的顺利施工对旧建筑的改造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实现了屋面网架上弦杆的施工,且完全不需要凿除既有的混凝土柱。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
6.螺栓球,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
7.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螺栓球连接的第一上弦杆和与屋面网架连接的第二上弦杆,所述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同轴布设;
8.第二连接单元,套设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将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固连在一起。
9.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将上弦杆一分为二,并将两上弦杆分别固定在套设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的第二连接单元上,不仅能避免凿除原有的混凝土构件,还能在保证屋面网架安全性的上前提下,充分利用空间。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且所述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弦杆的端部固定在第一弧形套上,所述第二上弦杆的端部固定在第二弧形套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在实际施工时,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均采用弧形钢板加工而成,保护层与屋面网架的颜色一致,可以是锌保护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屋面网架的上弦杆制成分段式加工,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安装弧形钢板制成的第二连接单元,将上弦杆焊接在第二连接单元即可实现上弦杆的连接,完全无需将既有混凝土框架柱凿除,且能保证连接结处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连接单元的外表面可喷涂与屋面网架颜色一致的保护层,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螺栓球1、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螺栓球1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第一连接单元包括与螺栓球1连接的第一上弦杆2和与屋面网架连接的第二上弦杆3,第一上弦杆2和第二上弦杆3同轴布设;
17.第二连接单元套设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4上,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
18.在实际施工时,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均采用弧形钢板加工而成,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外表面的保护层与屋面网架的颜色一致,保护层可以是锌保护层;第一弧形套5的两竖边和第二弧形套6的两竖边一一对应焊接形成圆筒状的固定套,为第一上弦杆2和第二上弦杆3提供安装节点。具体地,第一上弦杆2的一端部固定在螺栓球1上而其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弧形套5上;第二上弦杆3的一端部固定在屋面网架上而其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弧形套6上,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围成的固定套套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4上,在保证屋面网架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既有施工空间的有效利用;另外,由于完全无需将既有混凝土构件凿除,确保屋面网架的工期。
19.在实际施工时,可利用水泥浆液辅助施工,即用水泥浆液将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粗固定在既在混凝土框架柱上,然后再将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焊接在一起。当然,在实际施工时,也可以不用水泥浆液辅助,将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包覆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4的侧壁上,然后再将第一弧形套5和第二弧形套6焊接在一起。
20.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而,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球,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螺栓球连接的第一上弦杆和与屋面网架连接的第二上弦杆,所述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同轴布设;以及第二连接单元,套设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将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固连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且所述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弦杆的端部固定在第一弧形套上,所述第二上弦杆的端部固定在第二弧形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套和第二弧形套通过水泥浆液粘结在所述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屋面网架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螺栓球、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螺栓球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第一连接单元包括与螺栓球连接的第一上弦杆和与屋面网架连接的第二上弦杆,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同轴布设;第二连接单元套设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且第二连接单元将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固连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将屋面网架的上弦杆制成分段式加工,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安装弧形钢板制成的第二连接单元,通过将上弦杆焊接在第二连接单元即可实现上弦杆的连接,完全无需将既有混凝土框架柱凿除,保证连接结处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屋面网架的正常施工;另外,在既有混凝土框架柱上套设第二连接大院,美观大方。美观大方。美观大方。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征 李虎林 牛本军 李祥龙 徐光卫 刘丽丽 肖广成 赵志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